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81|回覆: 0

[儒家學說] 性相近習相遠什麼道理

[複製連結]
九州書院 發表於 2018-8-9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讀】【論語·陽貨17·2】性相近習相遠什麼道理

性相近習相遠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性相近習相遠翻譯

孔子說:『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而漸行漸遠。』

性相近習相遠賞析

上接孔子見陽貨一章。性相近習相遠什麼道理呢?孔子和陽貨形象相近,而其所為之事,卻有很大不同。如果不聯繫上一章節,僅僅就此句而言,性者,天之所生,相近也;習,後天之所學,所學不同,用功不同,其行就有了很大的差別,由此觀之,此句勉勵人為學。陽貨篇隱含禮樂征伐從陪臣出的現狀,和禮樂崩環的現實,士人如何自處呢?習禮養德行道之學,可以不至於和這個世道一同墮落下去。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3-30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札記】"性相近習相遠"義理探微

【論語·陽貨】此章雖簡,實蘊三代教化精義。"性相近"者,蓋本【尚書】"惟皇降衷"之說,謂人之初稟天地中和之氣,其仁義禮智之端倪本無大異。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皆未若夫子"相近"二字中正,既涵先天德性種子,亦包自然氣質之基。

"習相遠"之"習",當從【周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解之。一謂習俗染化,如【大戴禮】所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二指修為工夫,即【中庸】"擇善固執"之道。觀孔子與陽貨形貌相似而德業懸殊,恰證後天所習可移質性。朱子【集注】特舉"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點明此語非僅認知之論,實含惕厲之意。

置於春秋"陪臣執國命"語境,此章實為士人立身處世之圭臬。當禮崩樂壞之際,夫子不輕言性之同異,而特重"習"之抉擇,正與【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相發明。所謂"相近"者,示人以皆可為堯舜之可能;"相遠"者,警人須戰戰兢兢於日用常行之間。讀此章當與"裏仁為美""就有道而正焉"諸章互參,方見聖賢垂訓之深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