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75|回覆: 1

[樂曲] 古琴曲欣賞.古琴禪曲【無塵】·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複製連結]
古琴札記 發表於 2018-8-13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聽一曲【無塵】

聽一曲【無塵】

聽一曲【無塵】,

滌盪天下煩憂心。

心有萬千,不着一塵,

周遍自在,不離不染,

本來真實,慧覺朗然。

滌盪天下煩憂心

滌盪天下煩憂心

聽一曲【無塵】,

內心如朗月普照,

廓然澄明,清寂自在。

無塵亦無念,

曲在有無之間,

還是心在取捨之間。

心有萬千,不着一塵

心有萬千,不着一塵

聽一曲【無塵】,

如清泉般緩緩流入內心。

清涼,澄明,寧靜,

凝神靜慮,

祛除所有的雜念。

周遍自在,不離不染

周遍自在,不離不染

世間萬物莫問出處,

緣來緣去,莫追其因。

內心有一份淨地,

萬物皆淨。

本來真實,慧覺朗然

本來真實,慧覺朗然

不去庸人自擾,

不去招惹是非,

放下貪念和欲望,

奔波的人生,

總能在浮華中找到

歸航和入口,

找到心靈休憩的港灣。

內心如朗月普照

內心如朗月普照

輕輕打開時,

就會有清風一縷,

悠閒半許,愜意若干。

心有萬千,不着一塵

周遍自在,不離不染;

本來真實,

慧覺朗然』一樣,

自身潔淨方能不染塵埃。

奚美 發表於 2025-4-10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琴道與禪心——〖無塵〗曲解微義】

古琴一道,向為聖賢修身理性之器。【無塵】一曲,以七弦載禪理,非獨悅耳之音,實乃心性修持之舟楫。其曲名出自六祖"本來無一物"之偈,然琴家當知:指下掃弦易,胸中滌塵難。

琴之為道,貴在"中和"。【溪山琴況】有云:"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此曲以散音為基,泛音點睛,恰似禪家"應無所住"之妙。聞者所謂"清涼澄明"者,實乃琴人"調氣則神自靜"之功。然須警醒:若執著"求靜"之念,反墮"百丈竿頭"之障。

考其技法,此曲多用"鎖"法,右手抹挑勾剔如掃階前葉,左手吟猱進退若拭鏡上塵。琴譜中"省"字頻現,暗合禪門"減法"——減至無可減處,方見本來面目。然今人聽琴,多滯於"祛除雜念"之相,豈不知【楞嚴】"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之誡?

琴曲三境,此當屬"神品"。【琴史】載師曠鼓琴而玄鶴集庭,非技之炫,乃心之澄也。今聞者感"朗月普照"之效,實因琴人"其心虛靜"而"聲在弦外"。然則"曲在有無之間"之嘆,恰墮語言窠臼——琴道真諦,正在弦外無言處。

吾嘗見學人聽琴,或執"休憩港灣"之求,或著"愜意若干"之相,此皆未達"無塵"真義。昔董其昌論畫云:"以蹊徑之怪奇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移論琴道:以音聲求禪,如捕風捉影;離音聲覓禪,猶棄舟登岸。

善聽琴者,當如顏回坐忘,不將不迎。聞【無塵】而塵起者,是耳聽;聞【無塵】而塵寂者,是心聽;聞【無塵】而不知塵有無者,方契琴禪一味。琴道之極,不在七弦十三徽,而在"忽然絕弦"處,諸君會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