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以A爲B』句式是指下面這類句子: 吾以汝爲死也。[(1)]
始吾以君爲天下之賢公子也。[(2)]
這類結構在上古漢語中常見,其產生期不應晚於春秋初年,秦漢時使用率較高,南北朝以後少見[(3)
],現代書面語中還有,但口語中不再使用。人們一般認爲這種句式比較固定,其實它較靈活,有許多變換結構。
所謂句型變換是指句子格式間的有規則變化,它利用刪除、移位、替代或添加等手法,改變句子的成分或語序,豐富語言的句型,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下面我們先舉例說明『以A爲B』句式的各種變換結構,然後分析變換結構的成因及其有關問題。
一
『以A爲B』結構中的A、B兩成分可以刪除移位和替代,從而形成刪除變換、移位變換和替代變換三類變換形式,其間又有不同的變換情況。
(一)刪除變換
用刪除手法形成的變換結構有『以B爲』和『以A爲』兩種。
1.『以B爲』,刪A。如:
(1)人之無良,我以爲君。(詩・鶉之奔奔)『以』下刪『人之無良』之『人』。
2.『以A爲』,刪B。如:
(2)不能定所爲,以人言爲。(說苑・君道)『以人言爲『等於說『以人言爲所爲』,『所爲』承上文刪。
(二)移位變換
『以A爲B』中,A或B可以前移,A還可以後移,從而形成四種變換結構。
3.『A以爲B』,A移『以』前。如:
(3)將子無怒,秋以爲期。(詩經・氓)
(4)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左傳・僖公四年)
例(3)中的『秋』,例(4)中的『方城』,『漢水』都是A成分,從『以』後移到了『以』前。
4.『AS以爲B』,A移句首,S代表原句主語。如:
(5)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論語・季氏)『夫顓臾』是A成分,從句子中『以』後移至句首,形成變換結構。
5.『以爲AB』,A移『爲』後。如:
(6)於是吏皆聳懼,以爲君神明也。(韓非子・內儲說上)比較:吏乃悚懼其所,以君爲神明。(同前)
『以爲AB』結構產生於戰國時代,之前只作『以A爲B』。這表明『以爲AB』是『以A爲B』的變換結構,而且『以A爲B』有表行爲活動和表意念活動之分。上述變換隻限於表意念活動的『以A爲B』,表行爲活動的不能這樣變換[(4)]。
6.『B以A爲』,B移句首。如:
(7)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爲哉?(孟子・離婁上)『恭儉』原是『爲』的賓語,現移至句首作主語,形成變換。
在四種移位變換中,『A以爲B』較多,『AS以爲B』、『B以A爲』較少,『以爲AB』秦漢時逐漸多起來。
(三)替代變換
『以A爲B』的A、B和『以爲B』的B,都可以用其它詞替代。常用的替代詞是『何、奚、無、有』等。用『何』替代形成三種變換結構。
7.『何以爲B』,『何』代A。如:
(8)武侯問曰:『兵何以爲勝?』起對曰:『以治爲勝』。(吳子・治兵)『何以爲勝』猶云『以何爲勝』,『何』代A。其答語爲『以治爲勝』,『何』與『治』語法地位相同,其代A變換之跡甚明。
8.『何以A爲』,『何』代B。如:
(9)仁者愛人,義者循禮。然則又何以兵爲?(荀子・議兵)『何以兵爲』即『以兵爲何』,『何』代B。這種句式和下面的『何以爲』句式,曾引起爭論,實際上它們是『何』代B的變換結構。
9.『何以爲』,『何』代『以爲B』之B。如:
(10)勝自礪劍。人問曰:『何以爲』?勝曰:『欲以殺子西』。(史記・伍子胥列傳)
『何以爲』即『以爲何』,這可從答語『以殺子西』得到證實。
用『何』或『奚』替代變換,實爲二重變換[(5)],先用『何』代A或B,然後把『何』移到『以』前面。即:
以A爲B→以何爲B→何以爲B
以A爲B→以A爲何→何以A爲
以爲B→以爲何→何以爲
『何』在變換結構中是疑問代詞賓語,疑問代詞作賓語在先秦要前置,因而形成上述變換。『何以A爲』和『何以爲』之『何』本是『爲』的賓語,但也要置於『以』字之前,這是因爲原式『以A爲B』中『以A』和『以B』之間不能插入別的成分,包括前移而來的『何』。這樣,『以』字前面便是『何』字的最好位置,從而形成了『何以A爲』、『何以爲』兩種特殊變換結構。
『無』字替代也形成三種結構。
10.『無以爲B』,『無』代『何以爲B』之『何』。
(11)上無以存身,下無以爲人。(莊子・盜跖)
比較:人而不能言,何以爲人。(穀梁傳・僖公二年)『無以爲人』與『何以爲人』句式平行對應,『無』與『何』語法位置相同,『無』代『何』。從句意看,這兩種句子都表否定,只是或用反詰語氣,或用否定詞『無』,否定方式不同。
11.『無以A爲』,『無』代『何以A爲』之『何』。如:
(12)趙亡,何以生爲?(宋史・米立傳)比較: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老子・七五章)
『何以生爲』與『無以生爲』句式平行,意思相同,『無』、『何』對應。
12.『無以爲』,『無』代『何以爲』之『何』。如:
(13)孔子曰:『夫黃帝尚矣,女何以爲?先生難言之』。(大戴禮記・五帝德)比較:公曰:『請問民征』。子曰:『無以爲也,難行』。(大戴禮記・四代)
『何以爲』和『無以爲』都表示否定意思,句式整齊,『何』、『無』對應,『無』代『何』。
在『無』字替代變換中,『無』本是動詞,『何』本是代詞,它們之所以能形成替代,是由於這類變換包含三重變換。以『何以爲B』爲例,即:
第一重:何以爲B→所以爲B(所代何)
第二重:所以爲B→無所以爲B(增無)
第三重:無所以爲B→無以爲B(刪所)
『有』字替代形成兩種變換結構。
13.『有以爲B』,『有』『代『無以爲B』之『無』。如:
(14)外有以爲皮幣與四鄰諸侯交接。(墨子・尚賢)『有』與『無』意思相反,『有以爲B』實即『無以爲B』的相反說法。
14.『有以爲』,『有』代『無以爲』之『無』。如:
(15)義者誼其宜也。宜而爲之,故曰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韓非子・解老)
『有以爲』是『無以爲』的相反說法。『無以爲』實爲『無以A爲』省A,因而『有以爲』即『有以A爲』省A。
替代變換形成上述幾種結構,從歷史發展來看,這些變換最初是有先後層次的:首先是『何』代A或B,然後是『無』代『何』,然後是『有』代『無』。但是,變換一旦形成,它們又具有共時性,可以互相替代,形成共時變換。
有些語法學者把古漢語中與『A以爲B』結構相同的『志以發言』[(6)]和『政以治民』[(7)]
等句式嚴格與『以志發言』、『以政治民』區別開來,說前者是主題句,『以』是賓語空語類介詞[(8)]
,或是連詞[(9)]。從句型變換引起語法變化來看,把前者解爲主題句是對的,但還應看到和後者的變換關係。就句式來源看,前者是後者的變換形式,與『A以爲B』是『以A爲B』的變換結構一樣,所謂主題句乃是變換帶來的語法變化而已。
二
『以A爲B』結構中『以』和『爲』是什麼詞性,一直是語法學界爭議的問題。關鍵是『爲』是什麼詞性。王引之認爲是語助(即語氣詞)[(10)],馬建忠既認爲是語氣詞,又認爲是動詞,看法不定[(11)]。王力先生認爲『以』、『爲』最早是動詞,後來虛化爲介詞,而且虛化的過程在先秦時代已經完成[(12)]。楊伯峻、何樂士先生認爲『爲』既有一般動詞的作用,又有系詞『是』的作用,可理解爲『是』、『當成是』、『看成是』、『作爲是』[(13)]。向熹先生認爲『爲』當是動詞[(14)]。易孟醇先生認爲『以』和『爲』均是介詞[(15)]。我們覺得這種句式中的『以』和『爲』都應是動詞,A是『以』的賓語又是『爲』的主語,『以A爲B』是兼語結構。如『天子也者,不可以少當也,不可以假設爲也』。
『爲』與『當』並舉,是動詞。『天下不可以智爲也,不可以慧識也,不以事治也』,『爲』與『識』、『治』並舉,情形與之相同。其它如『奚以名爲』、『何以兵爲』、『何以爲』等,從語句對比證實也是『以名爲奚』、『以兵爲何』、『以爲何』,『以』、『爲』也都是動詞[(16)]。
三
變換結構的成因很多,歸結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表示強調,並使句子簡潔靈活。
強調是語言表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以A爲B』的有些變換結構,目的正在於此。如『A以爲B』、『AS以爲B』強調A,『B以A爲』強調B。『秋以爲期』,『楚國方城以爲城』,這些句子如還原成『以秋爲期』,『楚國以方城爲城』,句意基本未變,但對『秋』、『方城』的強調則減輕或削弱甚至消失,足見變換的強調作用。另外,古人行文尚簡,只要不影響文意,經常在行文中刪除或省去句中的某些成分,這樣就形成了刪除變換。本文討論的『以B爲』、『以A爲』就是這樣變換來的。
(二)這種簡潔、靈活的句式,是古人思維特點和心態的反映。
作爲語言結構規則和方式的語法是人類長期抽象思維的成果,它在反映思維成果時也必然反映和體現著某個民族的思維特徵和文化背景及其心態。
對人類早期的語言,恩格斯曾說:『那時語言是不複雜的,基本詞彙是很貧乏的,但是有它的語法構造,雖然這種構造是很原始的,但總算是語法構造』[(17)]。語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際,說話人的目的是爲了傳遞信息。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對方聽得懂,說話時總是把要說的話儘可能壓縮。這種精煉簡潔的特徵,一直保留在古今漢語中。
漢語的句法關係主要靠詞序和語義關係來表達,各種句法結構因爲缺乏形式標誌往往界限模糊不清。這些特點是漢民族悟性思維的產物。漢人『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的樸素整體觀念導致漢人對悟性思維這一具象思維的偏重。這種思維依靠直覺上的聯想、類比,是一種經驗性的辯證思維形式。由於悟性思維常常不注重對思維對象進行分析、抽象,必然帶來形式的缺乏。漢人實用人生觀、『萬物皆備於我』的認知態度,又爲這種思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漢語語法關係的確定、句子意義的理解,常要通過語境去分析、去揣摸,正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這種思維方式不僅給漢語語法抹上了缺少形態特徵、尚意合、簡約凝鍊的色彩,而且也是漢語語法靈活性的重要基礎[(18)]。
與西方哲學史相比,中國的先哲們大多擅長從陰陽對立、交感變易、動態過程和有機整體的角度來思考一切。中國古代辯證法是直覺、綜合地從總體上把握世界,雖然正確描繪了現象世界的一般性質,卻不足以說明構成這個整體的各個細節,尚未對整個世界的各個方面進行解剖、分析[(19)]。這種樸素的辯證思維方式,使中國人形成了重整體依存聯繫而不重個體區別獨立的思想傾向。上古漢語中『以A爲B』句式的靈活性,正是這種思維特徵和心態的反映。
運用句型變換研究相關句式的變化情況,是古漢語語法研究應引起重視的問題。本文非常粗疏地考察了『以A爲B』的變換結構及其成因,給句型研究和句法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1)【論語・先進】。
(2)【戰國策・趙策】。
(3)【太平御覽・兵部占侯類】。
(4)譚世勛【試論『以A爲B』結構的發展,【華南師大學報】1985.4.
(5)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第四章,北大出版社,1988年。
(6)【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7)【左傳・隱公十一年】。
(8)申小龍【〖左傳〗主題句研究】,【中國語文】1986.2又【中國句型文化】第三章,東北師大出版社,1988年。
(9)何東士【〖左傳〗的『政以治民』和『以政治民』句式】,【中國語言學報】第三期,1988年。
(10)王引之【經傳釋詞】P49、50,岳鹿書社,1984年。
(11)馬建忠【馬氏文通】P76,商務印書館,1983年。
(12)王力【漢語語法史】P149,商務印書館,1989年。
(13)楊伯峻、何東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P601,語文出版社,1992年。
(14)向熹【簡明漢語史】下冊P127,高教出版社,1993年。
(15)【先秦語法】P369-372,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6)方有國【論『有以』、『無以』的形成和結構關係】,【西南師大學報】1990.3.又【上古漢語『以A爲B』的變換結構】,【西南師大學報】1993.1.
(17)【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P19,人民出版社,1971年。
(18)邢福義主編【文化語言】,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9)【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P65-66,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蕭振國【漢語法特點和漢民族心態】,【華中師大學報】198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