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網絡
『海外赤子』,現已成爲我國旅居海外同胞的一個美稱。此詞語如何而來?
『赤子』本指嬰兒。【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疏】中:『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離婁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還引申爲子民百姓,最早見於【漢書・龔遂傳】中『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殿試射箭比賽。大臣們勸道:『人們張弓挾矢立在殿前,距離陛下如此之近,萬一有狂妄無知之徒暗中向您發射,您又沒有戒備,可大大傷害社稷啊!』唐太宗答道:『王者視四海爲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據此話,人們便從中引出『海內赤子』一語。而『海外赤子』,則是從『海內赤子』轉換演變而來。後來『海外赤子』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嚮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作者:劉寶河
摘自【語文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