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文化中國 盛世難再
公元二五年,劉秀稱帝,成爲東漢的開國君主。但在當時,他不過是眾多軍事力量
中的一支,其中同樣稱帝的就有好幾個。如赤眉軍在長安立劉盆子爲帝,公孫述占漢中和
巴、蜀稱帝,劉永在睢陽(今河南商丘縣東南)稱帝,張步占有齊地十二郡(今山東),隗
囂占有天水、隴西等郡(今甘肅隴中、隴南),竇融據有河西走廊,盧芳在三水(今甘肅隴
東北部及寧夏中部)被匈奴立爲漢帝,彭寵攻下薊城(今北京)稱燕王。直到建武十二年
(36年),漢軍最後消滅了公孫述政權,國內才大體平定。但盧芳在匈奴扶植下一度占有
北方幾個郡,匈奴人不斷南下殺掠,漢朝只得放棄了河套至今山西和河北北部的疆域,將當
地的八個郡內遷。建武二十五年,匈奴分裂爲南北二部,南匈奴降漢。第二年,漢朝的八郡
才遷回原地,漢朝與匈奴的邊界恢復到西漢後期的勢態。而南匈奴受到北匈奴的打擊,無法
再在蒙古高原立足,要求遷入漢朝北部邊區,接受保護,漢朝同意南單于駐在美稷縣(今內
蒙古準格爾旗西北)。
永平十六年(73年),漢將竇固分四路出擊北匈奴,推進到今新疆東部,打通了
與西域的交通線。第二年,漢軍又征服了車師(在今吐魯番和吉木薩南一帶),重新設置了
西域都護府。但由於漢軍對北匈奴還沒有穩定的優勢,西域都護府曾兩度置廢。延光二年
(123年),漢朝又置西域長史府,但以後就忙於對付羌人的反叛和內部的危機,無暇顧
及西域,長史府常常不能行使正常的職權。
東北的高句麗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後期建國,開始在鴨綠江流域,以後逐漸擴張到鹽
難水(今渾江)上游,占據了西漢玄菟郡的舊地。約公元三年,高句麗建都於國內城(今吉
林集安市東),以後不斷向朝鮮半島發展。
在建武二十二年(46年),烏桓人乘匈奴內亂,擊敗匈奴人,迫使匈奴北遷。漢
朝將烏桓安置在北方緣邊,分布在今內蒙古河套和山西、河北二省的北部。 鮮卑人開始
也接受漢朝的招撫,並一起攻擊北匈奴。以後一部分鮮卑人西遷,填補了南北匈奴間的空
白。章和元年(87年),鮮卑對北匈奴發動進攻,北單于西逃,從此鮮卑控制了匈奴在漠
北的舊地。到2世紀中葉,鮮卑結成了部落聯盟,占有今阿爾泰山、陰山以北,大興安嶺以
西,北至貝加爾湖的遼闊地域,並在從遼東到陰山一線逐漸蠶食漢朝的邊疆。
二世紀後期,由於西北羌人的不斷反抗,漢朝對西北地區的控制越來越弱,不少政
區不得不撤銷或者遷往內地。北方的鮮卑逐漸南侵,移居入塞的匈奴也在擴大活動範圍。到
了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軍起,漢朝再也顧不了邊疆,大致後退到今桑乾河、呂
梁山、黃河和六盤山一線。這以北被稱爲『羌胡』所有,實際上是由匈奴、鮮卑羌等多種民
族聚居或雜居。
從建武二十六年(50年)基本恢復西漢主要疆域(不包括西域都護府),到光和
七年黃巾軍起,東漢國內的統一時間是134年。
黃巾的主力雖然在當年就被鎮壓了,但其餘部及各地乘機而起的各種勢力卻紛紛割
據稱雄,而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死
後,董卓利用外戚與宦官的衝突,率部進入洛陽,掌握了朝廷大權。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
卓逼獻帝遷都長安。各地的長官或將領紛割據或擁兵自保,如劉表據有荊州,公孫度割據遼
東,劉虞保有幽州,袁紹奪得冀州,袁術盤踞南陽,劉焉控制益州,陶謙擁有徐州,曹操則
通過收編黃巾們部迅速崛起。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出兵迎獻帝至許(今河南許昌縣
東),朝廷的大權從此落入曹操手中。曹操利用這一政治優勢和自己的軍事實力,先後攻滅
了袁術、呂布、袁紹、劉表、張魯等割據勢力,控制了整個北方。
與些同時,孫權、劉備在南方建立並鞏固了政權,形成了與曹操鼎立的局面。22
0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建國號魏。第二年,劉備即帝位,史稱爲蜀漢或蜀。孫權起初接
受魏的封號稱吳王,實際上並不受魏的控制,到229年也稱帝。三國之間雖不時發生戰
爭,但疆域大致穩定。
263年,魏滅蜀。二年後司馬炎廢魏帝,建立晉朝。晉太康元年(280年)出
兵滅吳,三國鼎立至此結束。
西晉的統一非常短暫,如果從太康元年滅吳算起,至永寧元年(301年)『八王
之亂』,僅僅21年。即使在這21年間,西晉也遠沒有恢復東漢盛時的疆域。鮮卑日益南
下,渭北高原以北至河套已爲『羌胡』所有,內遷的匈奴實際上控制了今山西的北部。當持
續了16年的『八王之亂』終於在306年結束時,西晉已經到了徹底覆滅的前夜,十六國
中的漢(前趙)和成漢已經建立,其他割據勢力也已形成。
東漢在朝鮮半島上還保留著樂浪郡,末年遼東的公孫氏政權又設置了帶方郡(治所
在今朝鮮黃海南道沙里院南)。但高句麗於209年自國內城遷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市境
內)後,日益強大,終於在西晉末年(313左右)完全占領了樂浪郡。差不多與此同時,
帶方郡也被南方的馬韓吞併。從西漢開始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正式政區的歷史就此結束
了。427年,高句麗遷都今平壤。儘管當時高句麗相當大一部分疆域還在今天中國境內,
但它的政治中心已經轉移到朝鮮半島,已成爲中國以外的獨立政權。
西漢以來,漢朝疆域的南端是日南郡的象林縣。192年(初平三年;一說137
年,永和二年),當地人區逵建立了林邑國,脫離漢朝,因而漢朝的南界從北緯14度退到
了16度一線。三國期間,林邑又向北擴張,占了漢朝的西卷縣,推進到北緯17度一線。
大分裂的十六國和南北朝
從東漢開始陸續遷入黃河流域的匈奴、鮮卑、羌、氐、羯、盧水胡、丁零等族,到
西晉時已經有了不小的數量。在長期與漢族和各族的雜居中,經濟文化水平又都有了一定的
提高,尤其是各簇的統治者和上層人士,大多已具有相當的政治、軍事才幹,適應了中原的
生產和生活方式。這些民族的首領既要擺脫漢族統治者對他們的歧視和壓迫,也要乘機奪取
權力和財富,成爲地區以至全國的主宰。西晉皇族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火併給他們提供了最好
的機會,於是十幾個政權先後在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和四川盆地建立起來,又匆匆地在其他
政權的吞併中消失(見附表)。
五胡十六國簡表
國名 創始人 民族 公元年代 主要都城 滅其國者
漢、前趙 劉淵 匈奴 304-329 平陽、長安 後趙
成漢 李雄 巴氐 304-347 成都 東晉
前涼 張定 漢 317-376 姑臧 前秦
後趙 石勒 羯 319-351 襄國、鄴 冉魏
冉魏 冉閔 漢 350-352 鄴 前燕
前燕 慕容皇光 鮮卑 337-370 龍城、鄴 前秦
前秦 苻洪 氐 350-394 長安 後秦
後秦 姚萇 羌 384-417 長安 東晉
後燕 慕容垂 鮮卑 384-407 中山、龍城 北燕
西燕 慕容泓 鮮卑 384-394 長子 後燕
西秦 乞伏國仁 鮮卑 385-431 金城、苑川 夏
後涼 呂光 氐 386-403 姑臧 後秦
南涼 禿髮烏孤 鮮卑 397-414 樂都、西平 北涼
西涼 李嵩 漢 400-421 敦煌、酒泉 北涼
夏 赫連勃勃 匈奴 407-431 統萬 吐谷渾
北燕 馮跋 漢 407-436 龍城 北魏
北涼 沮渠蒙遜 盧水胡 397-439 張掖、姑臧 北魏
建興四年(316年),愍帝出降劉曜,西晉亡。次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史稱
東晉。東晉末年,大權落入劉裕手中。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建宋朝。以
後,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如法炮製,先後建起齊、梁、陳朝;但都限於南方,維持著與北
方政權對峙的局面。
由於東晉和南朝一直忙於防禦北方和對付內部的權力之爭,顧不上西南邊區的經營
和開發,加上地方官治理不當,甚至殘酷壓迫當地民族,規模不等的反抗時有發生。梁太清
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寧州刺史奉命救援京師,當地爨蠻的豪族乘機而起,在5
50年脫離了梁朝。在寧州爨蠻的影響下,周圍的部族紛紛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長江和大度
河以南、湖南以西、廣西西部已經不再有南朝的郡縣存在。
南方的林邑國繼續向北擴張。大約在南朝後期,又占了原日南郡剩下的三個縣,南
朝疆域的南界退到北緯十八度一線。
315年(晉建興三年)鮮卑拓跋部曾建代國,至376年爲前秦所滅。三八九年
前秦亡後,拓跋圭收集舊部復國,史稱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
同)。北魏從後燕、夏奪取了大部分疆域,又先後滅北燕、北涼,到太武帝拓跋燾在位時
(424-451)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
北魏剛統一北方時的疆域大致北至今中蒙邊界稍北。蒙古高原和今葉尼塞河上游、
貝加爾湖一帶有柔然、高車(敕勒)、契骨等部族,其中柔然與北魏爲鄰,最強大。以後北
魏的東界退至遼河以西,控制今大凌河下游。遼東成爲高順麗的範圍。其西界達到焉耆(今
新疆焉耆)和鄯善(今若羌)一帶,但未能擴展到西域其他地區。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爲東魏和西魏。以後又分別爲北齊和北周所取
代。西北吐谷渾的首領夸呂(552-591年在位)稱汗建國,540年以伏俟城(在今
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爲都。西魏的西域部分爲吐谷渾所占,伊吾被柔然占有,西界
退至敦煌。
在西晉以後的近三百後間,在中國的範圍內始終同時存在著兩個以上的政權,多的
時候有十餘個政權。南北的分裂尤其明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直分屬不同政權。
三 分合大勢之二
隋開皇八年(588年)發動了滅陳之戰,第二年就攻克陳都建康,當年自江南至
嶺南全部平定,南北分裂的局面至此結束。隋朝存在的時間儘管很短,建立正式行政區域實
施有效管轄的範圍卻超過了以往。
在北方,於仁壽二年(602年)大破突厥,奪回了河套地區,把邊界擴展到陰山
以北。在西北,從突厥人手中奪取了今新疆哈密地區;又趁吐谷渾被鐵勒打敗之機,出兵滅
了吐谷渾,把正式行政區的範圍擴大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興海縣東一帶。在南
方的海南島重新設立了珠崖、儋耳、臨振三郡,從此大陸政權對海南島的行政管轄再也沒有
中斷過。
在東北,隋朝對高麗的戰爭以失敗而告終,邊界仍然是在遼河一線。
隨著隋朝的覆滅,除了海南島以外,擴大的疆域不僅全部喪失,而且隋末唐初的割
據勢力還招致外敵的入侵。如東突厥就大肆南侵,武德七年(624年),因突厥多次侵擾
邊境,威脅長安,唐高祖甚至準備遷都,經李世民(唐太宗)勸阻才作罷。隋末形成的各個
割據政權也直到該年才全部消滅。
大唐帝國的形成
唐太宗即位不久,唐朝就轉入攻勢,收復並開拓了疆域。貞觀四年(630年),
李靖大破頡利可汗於陰山,東突厥滅亡,唐朝的實際控制區達到了貝加爾湖以北,設置正式
行政區的範圍也擴大到了『陰山以北六百里』,超出了今國界。到貞觀十四年滅高昌,政區
擴大到今新疆東部。另外,唐朝還一度取得黃河上游的河曲之地和大渡河上游一帶,設置了
州縣。在西南今貴州東北部、雲南大部和廣西恢復了正式行政區。
隨著軍事行動的勝利和當地少數民族的服從,唐朝在邊疆地區先後設立了單于(雲
中)、安北(瀚海)、安西、北庭、安東、安南六個都護府和若干邊州都督府,用以行使對
這些地區的管轄權。因此唐朝擁有的疆域最西曾經抵鹹海之濱,最北曾經到達西伯利亞,最
東曾經至薩哈林島(庫頁島),最南在北緯十八度;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但這並不是說唐朝的統一範圍一直有那麼大,因爲它從來沒有同時達到過這樣的范
圍,而且達到最遠點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例如,唐朝控制鹹海以東是在龍朔元年(661
年)後,但到麟德二年(665年)就撤到了蔥嶺,實際上只維持了三年時間。而那時還沒
有滅高麗,東部的邊界仍在遼河一線。開元三年唐朝又擴展到蔥嶺以西,但滅朝鮮後在當地
設置的安東都護府已退至遼西。天寶十載(751年)唐將高仙芝的三萬大軍在怛羅斯(今
哈薩克東南部江布爾城)被大食(阿拉伯)擊敗,唐朝的疆域又退至蔥嶺一線。北方自貞觀
二十一年(647年)滅薛延陀,置燕然都護府,轄有今內蒙古灑套以北、蒙古和葉尼塞河
上游和貝加爾湖周圍地區。但到儀鳳四年(679年)突厥再起就撤至陰山以南,也只維持
了三十二年。所以儘管開元、天寶是唐朝的黃金時代,但它的疆域極盛階段卻已經過去,六
都護府的控制大爲削弱,有的已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傾全力對付,駐守西北的軍隊全部東
調,吐蕃就乘機攻占唐朝西北部領土。到廣德元年(763年)叛亂平息時,今隴山、六盤
山和黃河以西以及四川盆地以西已成吐蕃領土,當年吐蕃還一度攻占了長安。開始時河西走
廊有些地方還由唐朝的地方官守著,不久就完全陷落。
在西南,今雲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貴州西部已被南詔占有,大渡河成了雙方的界
河。南詔還不止一次入侵四川,甚至攻入成都。而且西南的少數民族紛紛擺脫唐朝的統治,
到唐末,今貴州、湖北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廣西西部都已不在唐朝管轄之下了。
隨著渤海國的興起和擴張,東北的疆域也已收縮到今遼寧中部。
大中二年(848年),沙州(治今甘肅敦煌西南)人張議潮驅逐吐蕃 守將,收
復沙州。 到大中五年,張議潮率沙、瓜、伊、西等十一州歸入唐朝。這樣唐朝的西部疆域
恢復到了今新疆吐魯番地區,河西走廊和隴東、關中又連成一片。
但由於唐朝國力衰退,對邊疆已鞭長莫及。當地漢人實力有限,因而隴右、河西的
土地又陸續被吐蕃和回鶻奪去,只有瓜、沙二州始終爲張氏所據,孤懸於中原之外。以後曹
氏政權取代張氏政權,直到北宋時才滅於西夏。
在隋唐時期,中國境內還有好幾個與中原王朝並存的政權:
突厥 起源於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後遷到今新疆天山北麓。5世紀被柔然征
服,又被遷於阿爾泰山地區。但到六世紀中葉,空厥迅速強大起來,滅了柔然,建立起一個
疆域廣闊的汗國,其範圍包括今內蒙古中西部、蒙古高原、貝加爾湖周圍、西伯利亞南部、
今新疆大部和中亞鹹海、巴爾喀什湖以東的阿姆河、錫爾河、楚河流域。582年(隋開皇
二年)分裂爲東西兩部分,大致以阿爾泰山爲界。
東突厥於630年(唐貞觀四年)滅於唐。682年,骨咄祿自立爲可汗,起兵復
國,傳至其弟默啜時脫離唐朝而獨立,疆域大致恢復到被滅以前。但其內部部族眾多,各有
領地,統治很不穩定。末年國內大亂,744年(唐天寶三載)滅於回紇。
西突厥在統葉護可汗(?-630或628年)在位時疆域達到極盛。但在統葉護
死後,汗國陷於分裂。659年被唐軍破滅。
回紇(回鶻) 在北魏時稱袁紇,隋時稱韋紇,大業年間(605-618年)因
反抗西突厥,與附近的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族結成同盟,總稱爲回紇。曾助唐朝滅東突
厥、薛延陀、西突厥;滅突厥後即是到唐朝承認,基本繼承了突厥的疆域。後因助唐平定安
史之亂,與唐朝關係進一步密切。788年(唐貞元四年)起自行改稱回鶻。以後又越過阿
爾泰山向西擴展,取得天山以北地區,並一度進入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回鶻的後期重蹈了
突厥的覆轍,在內亂和天災中,滅於在自己疆域內的黠戛斯。
亡國後的回鶻人大部西遷,其中主要的兩支以後在天山東段建立了西州回鶻(高昌
回鶻),在河西走廊中段建立了河西回鶻。另外一支回鶻人遷至蔥嶺以西的楚河流域,投奔
葛邏祿,稱蔥嶺西回鶻,在10世紀初與葛邏祿共同建立黑汗(喀喇汗國)。
吐蕃 青藏高原上的各部族到七世紀初形成了三大勢力--吐谷渾、蘇毗(孫波、
孫波如)和吐蕃。吐谷渾滅於隋朝,唐初復國,但在632年(唐貞觀六年)再次被滅,成
爲唐朝的一部分。而吐蕃在其贊普(首領)松贊干布時期,征服了蘇毗、羊同等部,又取得
吐谷渾舊地,遷都邏些(一作邏娑,今拉薩),基本上統一了青藏高原。又向西征服了大、
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羅(今尼泊爾)等地。安史之亂後向東、向南擴張,在8世紀後期
至9世紀初,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蔥嶺,東至隴山、四川盆地的西緣,北起天山山脈、居延
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南至喜馬拉雅山南麓。
8世紀後期發生內亂,國勢轉衰。到9世紀後,疆域大致維持在青藏高原。
南詔 雲貴高原上部族眾多,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當地六詔(烏蠻的六個
部分)之一的蒙舍詔在今雲南巍山建立大蒙政權。8世紀初,吐蕃侵入雲貴高原,威脅唐朝
的西南。爲了對付吐蕃,唐朝支持蒙舍詔首領皮邏閣統一了六詔,並遷至太和城(今雲南大
理南)。天寶年間皮邏閣並知了東爨和西爨。天寶九載(750年)反唐,次年擊敗前往征
討的唐軍,從此脫離唐朝。
南詔在八世紀末遷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其極盛時疆域包括今雲南全部、四
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貴州西部,以及緬甸北部那加山脈和薩溫江以東、寮國北部等地。
902年(唐天復二年),權臣鄭買嗣奪取政權,次年建大長和國。九世紀前期段
思平取得政權,建大理國。
渤海 高麗被滅後,其故將大祚榮被安置在遼西的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市)。
以後契丹叛亂占了營州,大祚榮率舊部進入革未革曷地區,成了革未革曷人的首領。698
年(唐聖曆元年),大祚榮建振(一作震)國,以顯州(今吉林敦化)爲都。713年(唐
先天二年)受唐封爲渤海郡王,改稱渤海。八世紀中葉,遷都
於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極盛時疆域西至今吉林農安、梨樹,遼寧
昌圖、寬甸,東至於海,北至黑龍江鶴崗、同江、撫遠及以東至海,南至遼寧丹東市東北至
朝鮮龍興江一線。
926年(契丹天顯元年)爲契丹所滅,改爲東丹國,成爲契丹附庸。遼太宗三年
(928年)被遷至遼東,982年(遼乾亨四年)廢。
分裂和分裂的繼續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再也沒有真正統一過,外族入侵、藩鎮割據、武將叛亂、農民
起事不斷發生,但名義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階段,藩鎮勢力受到打擊,朝廷的權力
有所恢復。到907年(天祜四年)朱溫廢唐昭宣帝自立,就連表面的統一也不復存在,進
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見附表)。在此期間實際存在的獨立、半獨立政權還不止
以上所列,但範圍有限,存在時間也不長。
五代十國簡表
朝代或國名 創建者 公元年代 都城 滅其國(朝)者
後梁 朱溫 907-923 洛陽、開封 後唐
後唐 李存助 923-936 洛陽 後晉
後晉 石敬瑭 936-946 洛陽、開封 後漢
後漢 劉知遠 947-950 開封 後周
後周 郭威 951-960 開封 宋
吳 楊行密 902-937 揚州 南唐
南唐 徐知誥 937-975 揚州、金陵 宋
吳越 錢繆 907-978 杭州 宋
楚 馬殷 927-951 長沙 南唐
閩 王審知 909-945 福州 南唐
南漢 劉壟 917-971 廣州 宋
前蜀 王建 907-925 成都 後唐
後蜀 孟知祥 934-965 成都 宋
荊南(南平) 高季興 924-963 江陵 宋
北漢 劉景 951-979 太原 宋
註:李存X,錢X,兩個劉X之名無法打出。上下文中宋的年號景祜,祜的古
實爲右,但也無法打出。
在唐末的天祜三年(906年),交州(治宋平,今越南河內)土豪曲承美驅逐了
唐朝的地方官,自稱靜海軍節度史。五代初期,南漢曾兩次出兵取消靜海軍節度使,恢復了
對交州的統治,但很快又被當地人逐走。939年,交州人再次驅逐南漢,由吳權稱王。越
南從此脫離了中國,儘管以後還接受南漢及中原王朝的封號,但實際上已逐漸成爲中國以外
的獨立政權。
960年,趙匡胤通過兵變取代了後周,建立宋朝。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北
宋消滅了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基本上恢復了唐朝後期的疆域。但是它的北界已經退
至今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及天津市區一線。五代十國的結束並不是統一的到來,因爲新建立
的宋朝只是消滅了山西和南方的割據政權,卻接受了與北方的遼朝的對峙局面,並且從來沒
有打算取消西南的大理國。以後,西北又建立了西夏。因此,遼宋時期仍然是分裂的繼續。
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取代了遼朝以後,重現了南北朝的勢態;同時還存在西夏、西遼、大理
和以後崛起的蒙古。
1034年(宋景祜元年)西夏建國後,宋朝的西北界就大致穩定在今甘肅蘭州、
靖遠、寧夏同心及陝西北部的山一線。
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到北宋後期的熙寧、大觀年間,經過多次征伐和『招撫』,
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貴州東北和廣西西部重新歸入版圖,設置了正式州縣或
羈縻州。
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攻占開封,次年宋徽宗和欽宗二帝被擄北上,北宋
覆滅。趙構(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史稱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
升杭州爲臨安府,建爲行在所(臨時首都)。
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並漢有什麼變化,但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
大南移了。經過多次爭奪和談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金皇統元年),宋金議定以
淮河爲界。次年又將西部界線調整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及今秦嶺以南。以後雖有
局部變動,但基本上穩定在這條界線。
據趙汝成書於寶慶二年(1226年)的【諸蕃志】的記載,當時澎湖列島已隸屬
於福建路的晉江縣。這標幟著大陸政權對海上島嶼行使管轄的加強。
與北宋、南宋並存的其他政權還有:
遼 建立遼朝的契丹人發祥於潢河(今沙拉木倫河和西遼河)流域,五代初崛
起,疆域迅速擴大,成爲中國北方一個幅員遼闊和大帝國。遼朝的穩定疆域,西起金山(今
阿爾泰山),北至蒙古高原北緣和外興安嶺,東抵薩哈林島(庫頁島)。其南界的西段大致
按今中蒙國界分別與西州回鶻、西夏相接;東段在今內蒙古、山西、河北境內與北宋爲界。
遼滅渤海後,還一直擁有朝鮮半島東北部原屬渤海國的一塊土地,因此遼與高麗的邊界大致
在今朝鮮咸興至鴨綠江口南岸一線。1125年滅於金。
于闐 唐後期以來成爲獨立政權,11世紀初的轄境約有今新疆且末、麥蓋提、莎
車以南地和帕米爾高原。北宋時滅於回鶻黑汗王。
黑汗(喀喇汗) 10 世紀末,楚河流域的葛邏祿(割祿)聯合西遷後的一部分
回鶻人趁伊朗薩曼不至王朝瓦解之際,取得了河間(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地帶,建立黑汗
(喀喇汗)王朝,定都於八剌沙袞(原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東南)。11世紀的疆域
包括今新疆西部伊寧、塔城一帶和塔什干和喀什一帶,阿姆河中游達爾甘塔以東、錫爾河中
段以東、巴爾喀什湖以南地。1140年歸入西遼。
西夏 宋雍熙二年(985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襲據銀州,從此開始了與宋朝
的對抗。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死,子元昊繼立;1035年(宋景祜二年)滅沙
州曹氏政權,占有河西走廊。1038年(宋寶元元年)元昊稱大夏皇帝,宋稱爲西夏。
經過與宋、遼的反覆交戰,西夏的疆域大致穩定在北起今中蒙邊界,南至祁連山
脈、今甘肅蘭州、靖遠、寧夏同心、陝西靖邊、佳縣西南一線,西起今甘肅西界,東至內蒙
古烏拉特中後旗、烏梁素海、包頭市西、東勝、陝西神木、佳縣西一線這樣的範圍內。金滅
遼和北宋後,西夏的東界與金爲鄰,北部與蒙古爲界,大致與遼時相同。在南宋初,西夏取
得了河湟地區(今青海東部)。1227年滅於蒙古。
金 1114年(遼天慶四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以鴨子河(今權花江哈爾
濱以西一段)一帶爲基地,起兵反遼。次年稱帝,國號大金。至天會三年(1125年,遼
保大王年)滅遼,五年(宋靖康二年)滅北宋。金滅遼後,取得了它的大部分疆域,但始終
沒能征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即使在金全盛時,它的西界也只到達今大興安嶺北
段、蒙古喬巴山、蒙古二連浩特一線。以後隨著蒙古的日益強大,金的邊界不斷後撤。貞祜
二年(1214年),在蒙古的軍事壓力下遷都南京(汴京,今河南開封)。此後疆域日漸
縮小,1234年亡。
西遼 在遼覆滅的前夜,宗室耶律大石於保大四年(1124年)自立爲王,率部
西遷。在占據了西州回鶻和黑汗國舊地後,又向西擴展到阿姆河流域。1132年(一說1
131年)在起兒漫(原蘇聯中亞布哈拉西北)稱帝,以後建都於虎思斡耳朵(原蘇聯吉爾
吉斯托克馬克以東楚河南岸)。西遼的最大疆域包括今新疆全部,帕米爾高原以西至咸泫南
的阿姆河西岸,巴爾喀什湖以東北至今蒙古西部。蒙古興起後,西遼的東北部日漸爲蒙古所
占。1211年及蠻王屈出律奪取政權,但仍用西遼國號,至1218年爲蒙古所滅。
大理 937年段氏大理建立時,安全繼承了南詔(大長和、大義寧)的疆域。進
入宋代後,由於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軍事威脅,無力經營西南,大理也一度接受宋朝的封
號;雙方相安無事,邊界長期穩定。至1253年(蒙古憲宗三年)被忽必烈所滅,後置爲
雲南行省。
吐蕃 諸部仍處於分裂狀態,因而除了與宋、西夏接壤地帶的一些部族與之有軍事
衝突外,沒有向外擴張的能力。
疆域空前的元帝國
13世紀初在中國範圍內存在著七個分裂的政權或區域:蒙古地區、西遼、西夏、
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區。這七個單位中,五個是由一個政權統治著的,其中又以宋、金
統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區內部也是分裂的。但將這七個單位統一起來的歷史任務卻由
蒙古完成了。
蒙古族領袖奇渥溫鐵木真於1206年首先統一了蒙古各部,被稱爲成吉思汗。成
吉思汗四年(1209年)蒙古進攻西夏,圍國都中興府,迫西夏求和而去。又攻西遼屬國
畏兀爾,取得今新疆烏魯木齊、吐鉭番和哈密一帶。六年(1211年)攻取西遼另一屬國
剌鉭,將疆域擴展到今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同年秋,蒙古進攻金國,不久就攻入居庸關,
威脅金的中都(今北京),並攻陷了今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大批州縣。九年(1214
年,金貞祜二年)初,蒙古軍進抵中都,金宣宗求和,成吉思汗退兵。五月,金宣宗遷都南
京(汴京,今河南開封)。蒙古軍再次南下,並在次年二月破金中都。
十三年(1218年),蒙古軍殺及蠻王屈出律,原西遼疆域全部由蒙古占領。蒙
古軍又先後攻下河東(今山西)、河北和山東。至成吉思汗十六年(1211年,金興定五
年),金黃河以北土地基本上已落入蒙古手中,只剩下河南的半壁江山了。二十一年(12
26年),成吉思汗親自率軍攻西夏,奪取甘、肅等州,次年六月滅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
死在清水(今甘肅清水縣)行營。
他的兒子窩闊台汗(元太宗)繼位後,繼續對金的進攻,並與南宋議定南北夾擊。
六年(1234年)正月,蒙、宋軍破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自殺,末帝死於亂軍,
金亡。同年窩闊台就與臣下議定攻宋,蒙古軍襲敗北上宋軍。此後,滅宋的軍事行動持續了
四十多年,在長江小游的四川、中游的襄陽和淮河中游,戰爭進行得尤其激烈。蒙哥汗(元
憲宗)二年(1252年),命忽必烈征大理。次年攻破大理城。四年大理國主段智興被
擒,大理國亡。
大約在此前的乃馬真後三年(1244年),吐蕃宗教領袖八思巴的叔父薩斯迦班
智達曾會見過蒙古的大將闊端,表示接受蒙古大汗的管轄;但一部分吐蕃貴族不願服從蒙
古。因此在滅大理後,蒙古軍進入吐蕃,鎮壓了不服的貴族,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區。
在攻占了襄陽,奪取了四川大部以後,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宋咸淳十
年)下詔伐宋,發動全面進攻。至元十三年(宋德祜二年)正月,元兵逼近臨安(今浙江杭
州),宋廷奉表投降。儘管文天祥、張世傑等在繼續抵抗,但終於回天無力,到十六年(宋
祥興二年)在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上)戰敗,宋朝的殘餘勢力也覆滅了。
從消滅南宋殘餘勢力的至元十六年開始,到元末紅巾軍起並形成割據的至正十二年
(1352年),元朝的統一局面維持了七十三年。
從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進行第一次西征開始,蒙古帝國的疆域迅速擴張
到中亞、西亞直至歐洲。成吉思汗晚年實行分封,將今天山、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以西的
土地都封給了三個兒子。由於大家服從成吉思汗,帝國還是統一的。窩闊台當大汗時,也還
可以指揮各部。但到蒙哥(憲宗)、忽必烈(世祖)時,各部已不相統屬,互相爭奪大汗的
位置,蒙古帝國分裂成元帝國與三大汗國。
從元朝開始,整個青藏高原成爲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與中國其他部分結成了一個不
可分割的整體。根據吐蕃地區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實際,元朝將它劃歸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機
構--宣政院(至元初設時稱總置院,二十五年改名)管轄;並根據當地需要設分院駐理。
這些機構有的管理軍事,有的辦理民事,有的兼管軍民。因此儘管元朝在吐蕃地區實行不同
於漢族地區的政策,但同樣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軍事機構,行使著完全的主權。
除了今新疆地區的較大變動外,元朝的疆域是穩定的:在北方,西起今額爾齊斯
河,東至鄂霍次克海。在東部,擁有今朝鮮半島的東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爾地區以
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錫金等地,今緬甸東北部和泰國北部。
與漢、唐極盛時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僅在面積上大大超過了它們,而且在控制程
度上也遠勝於它們。除了吐蕃地區以外,元朝在全國都設置了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其中
包括漢唐時從未正式設置過政區的陰山山脈和遼河以北地區。
退縮中的明朝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明。同年
八月,明軍攻占元大都,元帝北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軍平定雲南。至此,除
了元殘餘勢力(北元)據有蒙古高原及其西北地區以外,明朝基本上繼承了元朝的疆域。但
明朝的疆域並不穩定,尤其是在北方和西南,處於收縮的趨勢。
在東北方面,明初是以恢復元朝的疆域爲目標的。特別是由於在朝鮮半島的王氏高
麗是親元的,所以明太祖堅持以鐵嶺爲界,在朝鮮半島的東北部設置了屯駐軍隊的衛、所,
與高麗發生過衝突。但到洪武二十五年,高麗由李氏取代,改而奉行親明政策。因此明朝不
再堅持在朝鮮半島設置衛所,將這些衛所撤到鴨綠江以北,從此鴨綠江成了中國和朝鮮的界
河。
在東北女真等部族地區,明朝陸續設置了一批羈縻衛、所,用以統治或控制當地民
族。永樂七年(1409年)設置了奴爾干都司,管轄約三百多個羈縻衛、所;邊境約包括
今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以北。永樂九年又征服了苦兀,轄境擴大
到庫頁島(薩哈林島)。由於屬於羈縻性質,所以都司對各下屬單位的控制程度差異很大,
同一單位前後也不一樣。
在北方,爲了打擊和消滅元朝的殘餘勢力,明軍不止一次發動進攻。洪武時的北界
推進到了今西遼河、沙拉木倫河、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查干諾爾、陰山山脈和賀蘭山一線,
並設置了不少衛、所。但以後陸續後撤,到宣德五年(1403年),在今北京、河北、山
西境內的明朝北界已經退到了長城。在今陝西、寧夏和甘肅境內的明朝疆域也是以長城一線
爲北界和西界了。
明朝初年,安南發生內亂,黎蒼篡奪了陳氏的王位,又以陳氏絕後欺騙明朝,獲得
了明朝冊封。不久,寮國將故安南國王之弟陳天平送到,明朝於永樂四年(1406年)送
陳回國,被黎氏所殺。於是明朝派兵攻入安南,俘獲黎蒼。在沒有找到陳氏子孫的情況下,
於永樂五年在安南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置爲明朝的正式政區。
但是越南脫離中國已經有四百多年,並不存在重新併入中國的充分條件,明朝的統
治受到當地人民的反抗。加上一些官員處置失當,更使衝突激化。儘管明朝不斷採取軍事鎮
壓,還是無法支持下去,終於在宣德三年(1428年)撤銷交趾政司。
明初,在雲南布政使司下除了正式府州外,還設有南甸、干崖兩個宣撫司和十個宣
慰司,以後逐漸形成了『三宣(宣撫司)六慰(宣慰司)』。明朝對它們的統治方式和控制
程序並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三宣六慰』的範圍除了今國內部分外,大
致還包括今緬甸那加山脈、親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東地,泰國和寮國的北部。
1531年(明嘉靖十年),緬甸東吁王朝建立,逐步統一緬甸,並不斷進攻明朝
所屬的土司。至十六世紀三十年代,『三宣六慰』全部落入緬甸手中。明朝出兵反擊,收復
了部分失地,並加強了邊區的防守。但『六慰』中除寮國之外都已爲緬甸所有,明朝僅保住
了『三宣』。至此,明朝在今國界外的疆域主要還有: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邁立開江以東、今
雲南盈江縣以北地,薩爾溫江以東、緬泰邊界以北地以及寮國、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其中
包括當時的里麻司所在的江心坡(邁立開江和伊洛瓦底江另一條支流梅開江之間地)和茶山
司所在的片馬(恩梅開江至高黎貢山間地)。
明朝初建,西藏的政教領袖烏思藏攝帝師喃加巴藏卜在洪武五年(1372年)遣
使納貢,第二年就親自入朝,受封爲熾盛佛寶國師。明朝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地區,並在今
西藏大部設置了烏思藏都指揮使司,在今昌都地區東部、四川甘孜和青海西南部設置了朵甘
都指揮使司,在今喀什米爾地區東北部和西藏西部設置了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在這些機構下
還分別設有主管或兼管宗教、軍事、民政的闡化、闡教、輔教、贊善、護教五王,大寶、大
乘、大慈三法王,俄力思三王以及行都司、萬戶、宣慰司、招討司、衛、千戶所等。儘管在
明朝中期因國力衰落,朝廷與西藏的聯繫不如前期密切,但始終掌握著西藏的主權,西藏一
直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今新疆、內蒙古、青海和甘肅的一部分在明朝大部分時間都外於它的疆域之外,在
這些地區建立的政權主要有:
別失八里 1370年(明洪武三年)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其後裔所建,轄境包括今
新疆除哈密和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以東北地區以外,境外巴爾喀什湖、塔什干以東和帕米
爾高原。都城在別失八里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遷
都亦力把里(一作亦力巴力,今新疆伊寧市),明朝人即將它改稱爲亦力把里。十六世紀後
期,天山以北地區的東部已爲瓦剌所占,其餘也分裂爲幾部:吉利吉斯,在今巴爾喀什湖以
東南一帶;哈薩克,在今伊犁河流域;葉爾羌,在今塔里木河流域;土魯番,在今天山以南
東部和甘肅南部。
韃靼、瓦剌 韃靼的名稱始見於唐代中葉,是突厥統治下的部族,以後興起的蒙
古人是其中的一支。元亡後,明朝又將蒙古高原東部蒙古成吉思汗後裔各部落都稱爲韃靼。
瓦剌,清以後稱厄魯特,本在葉尼塞河上游,被成吉思汗征服後成爲蒙古的一部。明朝泛指
蒙古高原西部和阿爾泰山一帶的部族。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廷北走和林(今蒙古哈爾和林),1402年(明
建文四年)取消國號,恢復部族,但各部不相統一。
1438年(明正統三年)以後,瓦剌首領脫顴統一了本部,進而征服了韃靼,其
子也先曾短期統一了蒙古各部。1454年(明景泰五年)也先死,瓦剌瓦解,各部又分
裂。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韃靼的達延汗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遷,又統一了蒙古
各部。16世紀前期達延汗死後,再次出現割據局面。韃靼疆域的南界已在明長城一線,東
界也已越過大興安嶺至明遼東邊牆一線。
統一疆域的最終形成
建立清朝的愛新覺羅家族是東北女真部落的一支,屬於明朝建州衛的一部。明萬曆
十年(1582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建州左衛都指揮覺昌安(叫場)、父親建州左衛指揮
塔克世(塔失)遭明軍誤殺。爲了補償他們的冤死,努爾哈赤被襲封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努
爾哈赤次年就以祖、父的遺甲十三副起兵,從此開始征服建州女真其他各部、海西女真和東
海諸部。至1616年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東)稱汗,建大金,史稱後金。
後金天命二年(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努爾哈赤興兵反明,接連大敗明
軍。以後,不僅不斷攻占明朝在山海關外的據點,還多次越過長城,威脅北京。十年,遷都
瀋陽,稱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登位,改國號爲清。到崇德八年,清朝的
疆域已經擴大到明長城以北,包括今內蒙古、東北和境外外興安嶺以北、東至薩哈林島(庫
頁島)間的地區。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順治元年)三月,李自成進入北京,明亡。明駐守
山海關的寧遠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軍。五月,清軍占領北京。九月,福臨
(清世祖)到達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北京成爲清朝的首都。清軍分路進攻明朝殘餘勢力和
李自成、張獻忠的軍隊,到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占領雲南,南明桂王(永曆帝)
逃往緬甸。至此,除福建廈門、金門等地還在忠於明朝的鄭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經擁有明朝
的全部疆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