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6|回覆: 1

[醫藥臨床] 固崩止漏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1921—2018)男,漢族,山東牟平人,甘肅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第三屆國醫大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甘肅省名中醫。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之一,甘肅中醫藥大學『特殊貢獻獎』獲得者。生前從事中醫醫、教、研事業80餘年,先後出版了【內經類要】【內經精義】【周信有臨床經驗輯要】【國醫大師周信有醫學精華】等著作。

組成:黨參20~30克,炒白朮9~15克,蜜炙黃芪20~30克,熟地20克,益母草15~20克,烏賊骨30克,續斷15克,補骨脂20克,醋五味子20克,阿膠珠9克(烊化),艾葉炭6~9克,棕櫚炭9~15克,側柏炭9~15克,仙鶴草15~20克。

功效:補脾固腎,益氣攝血。

主治:因中虛氣陷所致的月經過多、漏下不止、體倦乏力、面色白光白等;對產後子宮復舊不良引起的出血亦可酌情選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頭煎二煎藥液相混,阿膠烊化後兌入,早、中、晚分3次服用。

方歌: 崩中漏下婦人疾,血熱氣虛兼血瘀;

固崩止漏參術芪,熟地坤草海蛸續;

棕櫚側柏艾俱炭,五味骨脂鶴膠依;

清熱補虛消瘀阻,無瘀歸芎非所宜;

此爲疑難危重症,加減化裁更須記;

芥炭參倍柏茯寄,熟識於胸徑不迷。

方解: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曰:『婦女崩漏,最爲大病。』崩漏是婦科常見病,也是疑難重症。方中參、術、芪同用,共湊補益中氣、攝血固崩之功;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爲月經不調,崩漏下血常用之品;【開寶本草】謂補骨脂有專治『婦人血氣墮胎』的功效,五味子對一切氣血耗散的休克、虛脫,皆可用之,二者配伍,有溫腎固澀,生津健脾的功效;阿膠珠補血養血爲血肉有情之品;益母草於方中行佐使之用,消水行血,祛瘀生新;仙鶴草收斂止血,可有效緩解體倦乏力的症狀;續斷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亦爲治崩漏的良藥;棕櫚炭、側柏炭、艾葉炭三者共用,以增強止血之功。諸藥協同,補脾固腎,益氣攝血。

加減:伴有出汗者,加五倍子9~15克;伴有頭痛者,去艾葉炭,加荊芥炭9克;氣短懶言、疲乏尤著、脈細弱者,去黨參,加人參9克,另煎兌入;心悸加茯神20克、炒柏子仁9克;腰酸腹痛者,加桑寄生15克。

臨證備要:1.周信有認爲本病的病機主要責於沖任不固,不能統攝經血。其成因常見有脾虛、腎虛、血熱、血瘀。但在具體發病中,此四者又互爲因果,相互影響,在治療上應抓住血熱、氣虛、血瘀這三個崩漏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機制,採用熱者清之,虛者補之,瘀者消之的治則。2.診斷血瘀以有無小腹痛爲判斷依據。如無瘀血現象,則治療時不用當歸、川芎。因兩者皆氣辛而易動,且川芎之動尤甚於當歸。

(甘肅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殷世鵬 澳大利亞雪梨鳳榮中醫診所 李鳳榮共同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3-26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固崩止漏湯】方義闡微

周信有先生此方深諳"脾統血,腎主封藏"之旨,融補益、固澀、化瘀三法於一爐。方中參、術、芪三味相須爲用,大補中氣以復統攝之權,暗合李東垣"益氣昇陽"之法;熟地、續斷、補骨脂滋腎填精,溫固下元,取張景岳"陽中求陰"之意。更以五味子酸斂收澀,阿膠珠養血止血,共成固本培元之功。

其配伍特色尤在炭類藥運用之妙:棕櫚炭、側柏炭、艾葉炭三炭並舉,既止血而不留瘀,又寓"血見黑則止"古訓;佐烏賊骨澀中有通,仙鶴草補中有行,益母草化瘀生新,使全方固攝而不滯邪,止血兼能調經。此等配伍,正合【女科經綸】"崩漏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末用補血以還其舊"之階梯療法。

臨證運用當辨明虛實:若暴崩勢急,當加重黃芪至60克,併入紅參急固其脫;血熱明顯者加生地、黃芩;瘀阻甚者酌加三七、蒲黃。先生此方執中央以運四旁,固先天以資後天,非僅治標之劑,實乃調本之方,深得"治病必求於本"之奧義。
水亦寒 發表於 2025-4-7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固崩止漏湯方義闡微與臨證心悟

周信有先生所創固崩止漏湯,乃集六十年婦科臨證精粹而成,其組方法度謹嚴,融匯脾腎雙補、氣血同調、塞流澄源復舊三法於一爐,誠爲治療崩漏之典範。今就方義機理與臨證要點析論如下:

一、立方根基:脾腎爲本,氣血互濟
本方以參、術、芪爲君,深合李東垣"脾胃爲氣血生化之源"之旨。黃芪蜜炙更增甘溫升提之性,與黨參相伍,效仿補中益氣湯意,使脾陽得振,統攝有權。熟地、補骨脂、續斷爲臣,取張景岳"陽中求陰"之法,補腎中真陰真陽,尤妙在補骨脂與五味子配伍,暗含四神丸溫澀之理,使腎封藏得固。三組藥對構成"中焦健運-下焦固攝"雙向調節,契合崩漏"虛在下焦,治在中焦"之要義。

二、止血機理:炭藥相須,動靜結合
方中烏賊骨、棕櫚炭、側柏炭、艾葉炭四味炭藥並用,彰顯"急則治標"之智。烏賊骨咸溫澀斂,兼具化瘀之長,較之單純收澀更爲妥帖;艾葉炭溫經止血,尤宜胞宮虛寒;側柏炭涼血止血,可制參芪之溫;棕櫚炭收斂力專。四炭同用,寒溫相制,使止血而無留瘀之弊。更佐益母草活血調經,深得唐容川"止血不忘消瘀"之三昧。

三、配伍精要:
1. 阿膠珠運用之妙:烊化兌服保留膠類補血效能,珠制後減其滋膩,尤宜脾虛濕重者。
2. 仙鶴草雙向調節:現代藥理證實其既促凝血又強心,對崩漏伴氣脫者尤爲適宜。
3. 加減法度:五倍子固表止汗,實含"汗血同源"之慮;荊芥炭代艾葉炭,取"血暈用荊芥"古法;人參易黨參,乃宗獨參湯救脫之意。

四、臨證要點
1. 辨證關鍵:見血色淡質稀、舌胖齒痕、脈沉弱者爲適用。若見經色紫暗夾塊、舌黯瘀斑,當酌加三七、蒲黃。
2. 療程把握:血止後需守方3-5劑,繼以歸脾丸、左歸丸善後。周老強調"崩漏愈後,當調經三月"。
3. 現代拓展: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修復遲緩者,可配合周期療法,經前期加重補骨脂用量至30克。

此方之精,在於構建"補氣攝血-溫腎固沖-化瘀止血"三維體系。學者當知:炭類藥非簡單堆砌,實爲構建"止血膜";益母草之用,恰似堤防疏導。周老嘗言:"治崩如治水,堵疏需得宜。"誠哉斯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