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羽神化的背後,是中國特有人文文化的民間體現。官方自古以來主導的都是人文,而民間則仍然保留對神的崇拜。那麼,關羽爲什麼會成爲神呢? 從根本上來說,中國人不信神,中國文化是一個無宗教文化。中國最相信,最尊重的,都是真實存在的聖人。春秋之後,中國最大的聖人就是孔子。古人讀書第一件事就是拜祭孔聖人。甚至在孔子的故地,人們還修建了孔廟。 儘管如此,人們一直都很明白,孔子是人,而非神,是聖人,而非上帝派來的先知。但是,在孔子之後,有一位真實存在的人,在其死後,卻硬生生地被神化了,被封神了,而被稱爲『帝』,享受了比孔聖還要高的待遇。孔聖人從未被稱作『孔帝』。 這個人是誰,就是三國時期的關羽,也被尊稱爲關公,封神後則被稱爲關帝,爲他修的廟叫『關帝廟』,甚至現在依然存在。
關羽神廟-關帝廟
在活人被封神的道路上,關羽可謂中國歷史第一人,空前絕後。 由於關羽封神是一種民間行爲,這一現象,從未得到史家的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從陳壽到當下一概如此。事實上,這一現象中,包含著非常深層和重要的文化信息。認清這一顯現,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 概而言之,關羽被民間封神,實則是被民間選爲『結義』行爲的代言人,是『結義』的楷模和偶像。因此,關羽被封神,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要變革的產物,即也是時勢造英雄的產物。當然,這裡已經不是時勢造英雄了,而是時勢造神靈了。 作爲『結義』的代言人,關羽的被神化,是隨著結義現象在中國逐漸興盛而興盛的。結義現象的出現和興起,則是秦漢之後,中國歷史上所出現的最重要的制度變革,沒有之一。但這一點卻一直未過去的史家所忽略。 同時,結義現象也爲中國文明所獨有,爲其他任何文明所無。 『結義』,俗稱認『乾親』、『契親』、『拜把子』,包括相互之間皆成義兄弟,以及讓對方與自己的孩子與對方結成義父子關係。 義就是道義、道理,在這裡相當於現代的『邏輯』一詞,是道義上的兄弟、父子,邏輯上的兄弟、父子,而非實際的血緣上的,是以道義、邏輯代血緣。 這種現象興起於三國魏晉南北朝,然後在中國一直存在。直至上世紀80年代,在豫東農村依然盛行。改革開放以後,迅速衰落,但是即便在當下,依然存在,不過在相當程度上已經變味。譬如『乾爹』,尤其是女孩子的『乾爹』,似乎保養者的代名詞。 結義主要是指兄弟結義,而兄弟在結義時,其理想的效法對象就是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桃園結義』成爲結義的理想模型。電影中兄弟結拜的台詞就是:古有桃園結義,今有……。 而在『桃園三兄弟』中,關羽的行爲,表現地更義,當然,並非說劉備、張飛不夠義,他們都很義,只是缺乏關羽式的表現場景。
桃園結義
關羽之義的主要場景就是,劉備集團在徐州兵敗曹軍,三兄弟失散,劉備投了袁紹,張飛落草芒碭山,而關羽則棲身曹營。以現代職業發展前景看,在曹操集團打工,在各方面都優於繼續跟隨劉備。但是,關羽對劉備,對此前的結拜盟約,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忠誠。他的行爲已經成爲漢語中的成語,被代代傳頌。譬如『人在曹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封金掛印』。 加入曹操集團之時,關羽就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只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 『人在曹營心在漢』表達了關羽在曹操集團工作期間對劉備集團的思念,對曹操所賞賜的巨額金錢,一直封存。在得之劉備的消息後,便將曹操所頒漢壽亭侯之官印卦在大堂,隻身離開曹營,前去尋找,這就是『封金掛印』。一路上『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衝出了曹操的轄區,與張飛、劉備再聚首。 同時,對曹操這一邊,關羽也做了交代,讓自己和世人覺得離開曹操問心無愧,就是斬袁紹大將顏良,助曹軍解白馬之圍。這是一件大功、奇功。
三國演義關羽劇照
一個極爲重要的歷史問題是,爲何東漢之後,結義現象在中國興起。要詳細解釋這一點,需要厚厚的一本專著才行。這裡只能概要性說一下。 中國歷史上大變化包括兩類,一類是改朝換代式變化,另一類則是制度範式性變化。區別這兩種變化,對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至觀重要。 改朝換代式變化,就是朝代更迭性變化,商代夏、周代商,唐代漢、宋代唐、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這些都是,僅有朝代更迭,但根本上的制度變化,在制度上,每個新朝代都是對此前的舊朝代進行繼承和延續。 制度範式性變化,則不僅有朝代更迭,而且還有根本性的制度變化,即制度範式的變化。這樣變化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僅發生兩次。第一次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直至兩漢;第二次發生在鴉片戰爭至現在。 這樣整個中國歷史中,就存在兩個制度範式,兩次制度範式性變化,當下正處於第二次制度變化之中,新的制度範式尚未形成。 春秋戰國在傳統上被稱爲『禮崩樂壞』。從根本上來說,『禮樂』就是此前中國社會的制度內核,春秋之前的中國一直也是『禮樂社會』。而『禮樂』的實質則是契約,不過這個契約不是現代社會的契約,而是結繩和書契式的契約。 【周易 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這裡的結繩和書契就是契約,也是最原始形態的契約,『結繩而治』就是『契約而治』。 與現代契約不同,結繩契約的基石是契約雙方的誠信,由誠信而形成共識,契約的簽訂和執行,都是由這種共識來保障。契約的主體唯有契約雙方,不存在具有強制權力的第三方。而現代契約的基石則是具備強制權力的第三方:絕對凌駕於契約雙方之上的法律和政府。 春秋之前的中國,從制度範式上來說,一直是『契約社會』。契約是社會制度的基石,契約的主體則是普通民眾。民眾是契約主體,也是制度主體。制度、法律都是契約,或契約的產物,即都是民眾約定的產物,因此,民眾也是一切制度、法律和組織的主體。是民眾在左右制度、法律和組織,而非制度、法律和組織來左右民眾。因此,沒有任何制度、法律、組織可以凌駕於民眾之上,而是民眾凌駕於一起制度、法律和組織之上。這就是後來儒家所主張的『民本』思想,既然民爲本,則民之外的一切都是末。
民貴君輕
春秋之後,中國出現了一種嶄新的思想和制度形態,讓法律凌駕於民眾之上,成爲絕對權威,而君主則是立法者。這就是法家思想,也是專制主義的起源。 在當時的中國,最適應法家思想的是處於西部邊陲之地的秦國,其次是處於南方邊陲之地的楚國,也是因爲這一點,這兩個國家成爲戰國後期最強大國家。最不適應的就是處於中國文化腹地的中原地區的國家。 最後,靠法家而崛起的秦國,吞併了東方六國,統一了中國。然而,當秦國企圖用法家方式來統治中國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出現了:僅僅維持了十餘年便崩潰了。 統一中國的秦朝爲何反而迅速崩潰?原因很簡單,中國核心文化區的老百姓不答應,中國的核心文化區在黃淮地區,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無一例外均來自這一區域。對秦國而言,是成也法家,敗也法家。 秦末農民起義,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場文化衝突,義軍和秦政府代表著兩種對立和衝突的文化,義軍所代表的是中國固有的文化,是民本的契約文化,也是儒家文化,而秦政府所代表的,則是一種外來的新文文化,即以法律和君主爲絕對權威的法家文化。 中國固有的契約式的制度範式在春秋時期開始遭到破壞,但是,新的制度範式,並沒有隨著漢朝的建立而出現。而是在漢朝建立之後很長時間才慢慢形成的,這過程甚至再繼續延伸至東漢崩潰後的三國時代。 新制度範式的形成,實際上是在兩個層面展開的:政府層面和民間層面。 在政府層面,新的制度範式形成的標誌就是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爲治理模式之內核,形成『儒體法用』的制度範式。 儒家思想的實質就是對春秋之前契約社會基本理念的總結和繼承,儒家思想就是『契約思想』、『結繩思想』。契約社會在春秋之後崩潰了,但是,契約社會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卻被儒家提煉和繼承了。漢武帝選擇的以儒家爲本,其實就是以契約精神爲本,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使得中國歷史可以在思想內核上保持延續。 但是,兩漢的制度,又的確是包含著相當程度的法家因素的,當時的儒家學者也相當程度上法家化了。因此,民眾也甚爲不滿。這種不滿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個方面是學術上,另一個方面則是實際生活實踐。 在學術上,在魏晉時期,出現了對兩漢經學的大反動。這種學術後來被稱之爲『魏晉玄學』,其著名的口號就是『反名教,任自然』。這個『名教』就是指兩漢的學術和制度形態,它們對人的心靈進行相當程度的壓迫和專制,『任自然』就是恢復春秋之前人的絕對主體性,解除其制度壓迫。 魏晉玄學最重要代表人物是王弼,其著名思想就是『得意忘象』,以人的『意』爲學術之本。倡導和維護『意』的絕對主體性,即絕對獨立和絕對自由。是一種『意本主義』,這是『民本主義』的自然延伸。如果民爲邦之本,那麼意就是民之本。 在民眾的實踐層面,則出現了『結義現象』,『結義秩序』。結義秩序有兩個基本屬性。首先,結義秩序是對政府秩序的替代,甚至反抗。其次,與儒家一樣,結義秩序也是對春秋之前契約秩序的繼承,是一種修正版的契約秩序。 結義、結拜,包括認乾親、契親,實質上就是簽訂一個契約,此後所形成的兄弟關係、父子關係,都是基於契約的,是一種契約關係。 從文字學上看,『乾親』、『契親』的說法直接說明這是一種契約行爲,『契』就是契約之契,而『干』的字源就是書契,就是『契』,也是契約。關於『干』字的字形含義我此前做過專門的考釋。 但是,這種契約秩序又是修正主義的,被血緣關系所修正,因此,這是一種不太純粹的契約秩序。 當民間的結義秩序形成之後,自契約制度範式自春秋被破壞以來,新的制度範式才真正形成。這新的制度範式包括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官方層面,另一個層面是民間層面。在官方層面是『儒體法用』的制度,而在民間層面,則是結義制度。 三國之後,所有的與政府對抗的農民武裝,基本都是以結義爲基礎進行組織的。最典型的就是梁山好漢,他們都是結義的兄弟,晁蓋、宋江是他們的大哥。
水滸傳的結義
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集團,實現了將結義民間與官方的統一。因爲,作爲結義大哥的劉備居然最後做上皇帝,而關羽、張飛也都成了政府高官。 即便當了皇帝,劉備依然高度重視這種結拜之義,甚至將其凌駕於國家之上。關羽被孫權集團殺害之後,劉備便不顧與國家不利的各種因素,毅然決然地對吳國宣戰,進行報復。甚至最後,劉備也死於這場報複式的戰爭之中。 或許,爲進一步提升關羽義薄雲天的形象,裴松之在後來的注釋中說,關羽喜讀【左傳】。此後,夜觀【春秋】也成爲關羽的重要造型之一。之所以將關羽與【春秋】綁定,根本原因在於,在儒家看來,【春秋】的核心就是通過經文所承載的『春秋大義』、『微言大義』。更簡單地說,【春秋】就是大義。 但是,儒家的『春秋大義』、『微言大義』,與關羽所代表的『結義』之義實際是由本質區別的。春秋大義是真正的歷史公義、天下公義,而『結義』之義,作爲一種修正主義的義,則更是維護小集團利益的私意。劉備不顧蜀國之整體國家利益,而一意孤行對孫權集團發動復仇性的戰爭,實則爲一種假公濟私行爲。將兄弟之小義置於天下大義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