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幾分好奇,帶著幾分崇敬,也帶著幾分疑惑,我開始了國學力行夏令營的培訓。轉眼已經過去兩個月。這兩個月都經歷了些什麼又感悟了些什麼?下面就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說吧。
從這學期開始學到上周的每個周六上午我有半天的輔修課,但是因爲在謙學堂讀書會大部分時候也安排在周六,在二選一的情況下很多次我選擇了翹課去參加讀書會。從北中醫東區到學堂至少要兩個半小時,所以我每個周六就要早早起床出發去學堂了。
還記得第一次去學堂的時候,就被學堂那種古樸、優雅、莊重的環境和氛圍所吸引。那天碰到兩個孩子,他們大概是把我當學堂的老師了,一見面馬上九十度鞠躬,同時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好!』當時的我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自打出生以來,我在社會和生活中沒有遇到過種禮遇,突然明白什麼叫做受寵若驚。喜的是學校培養出了這麼懂禮的孩子,即便是不認識的『老師』,他們也會這麼禮貌的問好。還記得那天去參觀三人行家塾,路上鳳凰嶺的風景很美,而中間三輪車的罷工這一小插曲又給我們平添了不少樂趣。還記得學堂的飯菜總是那麼的香,學堂的茄子是我來北方以後吃過的最好吃的茄子。還記得第一次讀書會時老師教我們詩詞吟唱的情景,第一次聽到那麼奇特而美妙的唱法。學堂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美好,那麼對我有吸引力。那天回到學校我更新了QQ狀態:『若不是親眼所見,怎會相信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還有那麼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堂全日制讀經。多麼美好、純潔的地方啊!今天我感覺是去了桃花源,而現在又回到現實中了。』
還記得那次在紫竹院公園的讀書會,我們的讀書聲引來了好些在公園中休閒的人,他們在對活動進行簡單的了解之後也加入我們讀書的隊伍,而且言辭中表露出對這個活動的讚許。那個時候我爲自己能參加讀書會感到自豪,能有機會讀經真的是件有福的事。當天下午我們有幸去拜訪王財貴教授。我被教授那種悲天憫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深深的打動,以前在現實生活中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對中華民族有著這樣一種責任心的人。憑著那不變的赤子之心,教授十幾年如一日的推廣讀經教育,爲了拯救我們的下一代。中國教育問題,這個擔子太重,教授太辛苦了。教授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兒童讀經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所接受,並且不斷地推廣。
還記得在植物園的讀書會,我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誦讀著心中的那份理想和篤定。之後我們同游櫻桃溝,有山有水、有草有樹、有鳥有風、有人還有飄揚的葫蘆絲聲,斯人斯景,一生能遇幾回?一群青春活力的大學生爲著共同的追求從北京的四面八方趕過來,聚到一起,這是多麼珍貴而美好的事啊!
當然,以上這些可能都是一些外在的因素,風景、學堂、學友,這些因素的和諧吸引著我加入這個團隊。我想,更重要的是在我身體的最裡面有著一顆親近聖賢的心吧,是她從內驅使著我排除別的阻力堅持參加這兩個月以來的讀書會。
每次逃課,舍友或同班同學都會不理解,在她們看來專業課可比什麼讀書會重要得多,而且老師還時不時的點名,萬一被發現逃課是可能要被扣學分的。在我跟她們解釋完了之後,她們總會問我『那如果你暑假在那裡,工資是多少?』此時我總會笑笑,說,工資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真的想去那個地方,去那裡讓自己沉靜下來,受經典、聖賢的薰陶,提升自身文化素養,並藉此鍛鍊一下與人溝通相處和愛人的能力。
中學時代一個我特別崇敬的語文老師教導我們『要讀就要讀經典』,只是中學爲了應付考試,幾乎沒有時間去讀課外書。現在大學有時間了,有這樣一個讀經典的機會,真感覺是相見恨晚。我一直都對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頗有意見,在了解到還有兒童讀經這種回歸教育的本質的、合乎人性的教育方式之後,就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原來還有這樣一種簡單而快樂的教育方法!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實踐它、我正在實踐它!
對於這樣一種很好的教學理念,我很想把它分享給認識的人。曾經有幾個人跟我表示過對學堂的讀書會感興趣,可是時間總是不合適。我也帶過兩個同班同學到學堂讀書,但她們都因爲種種原因沒能堅持去。對於這種情況我表示很遺憾。遺憾的是她們『沒有福氣』,不知道讀經的好處;更遺憾我沒有能夠去說服更多的人參加這個活動。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爲我個人對教授教育理念理解還不夠透徹,不能去說服別人;另一方面就真的是自己所學有限,杯滿流溢,自身修爲不夠,如何濟人、如何服人。所以『德不孤,必有鄰』是我非常喜愛的話,不管是爲己還是爲人都要努力的學習更多的經典,開啟智慧、成就德行。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不管暑假是否有機會參加國學力行夏令營,我都會堅持讀經,讓讀經成爲一種生活方式,以此讓生命走向充實、飽滿、光輝、遠大!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