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08|回覆: 0

西漢女土豪墓織機獨缺花樓 織錦難錦上添花(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3-12-18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華西都市報
2013121893542856.jpg

竹木製織機模型出土時保存完好。

近日,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搶救性考古發掘有重大出現:包括扁鵲派醫書、西漢織錦機等。從考古現場來看,纏繞在織機滾抽上的紅色絲線依然鮮亮如初。能夠生產皇家御用品、坐擁蜀錦工廠的『女土豪』有何身份?隨墓出土的4部仿真織機模型印證西漢織造工藝發展到了何種程度?
帶著疑問,昨日,記者採訪了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揭開蜀錦前世今生。
【考古發現】
女土豪墓缺了『花樓』
織錦不能錦上添花
在成都老官山2號墓里,4部織機的出土進一步還原了漢代蜀錦織造業的蒸蒸日上,究竟女土豪工廠的蜀錦有多美呢?『其實,這只是成型蜀錦織機的一部分。』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副所長胡光俊說,古墓里的織機從外形來看已經大致具備成熟的織機結構,但是缺少了一樣蜀錦工藝中重要的一部分。『缺少的部分術語叫花樓,應該在織機的中間位置,像高高聳起的樓宇。』
『如果沒有花樓的織機,大多用來織錦緞,就是軟綢。』胡光俊說,其實,簡易織機也可以織出平面、簡單的花色。『而在花樓的配合下,立體、複雜、幾何圖文,它更像是錦上添花的工具。』
古時,就有『寸金寸錦』的說法,因此,無論有沒有『錦上添花』,蜀錦都是官宦的消費品。『或許仿真模型沒有加上花樓,這還需要後期考古人員的繼續考證。』 華西都市報記者許冬琳
【探訪蜀錦廠】
西漢蜀錦精髓在於設計工藝
織工相當於電腦程式員
漢代女土豪墓的織錦機說明蜀錦製作已經是工廠化的操作模式,而現代蜀錦織機又傳承了古時的哪些工藝?
昨日,記者來到雙流的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探訪蜀錦織機的前世今生。
走進研究所,一台長5米、寬2米、高3米的仿古織機,幾乎占滿了整個房間。『這是明清時的織機樣式,相比漢代時期的織機,更加成熟一些。』織機上掛著紅白相交的絲線,兩名織工正在織連珠蜀錦。從事蜀錦工作20年的盛笑翔一邊丟梭一邊推動,而另外一名織工則坐在花樓上,配合操作木拔。『這是提花的關鍵步驟,也就是所謂的錦上添花。』
『蜀錦的精華部分在於設計工藝,其實圖紙設計出來,操作不算難。』胡光俊說,目前,懂得操作全部流程的老師傅,在全國範圍內超不過5位。『老祖宗的智慧讓人驚嘆,漢代的織機和後期的成熟織機已經大同小異。當時的織造工藝已經非常成熟,織工更像是電腦程式員,一共十幾道工序。』織工按照圖樣的經線數,下料、挽把、連接,上到花樓織機上,再將整理好的經線按紋織工藝要求下墜、穿綜,過筘。『整個過程非常複雜,像電腦程式一樣精密。』
從春秋時期起源到漢唐興盛,蜀錦技藝發展到現在,早已採用機械化生產,『機器製作減少了工作量,但是蜀錦的質量和人工織機並沒有差別,而且在提花上面更加多樣和美觀。』
【延伸閱讀】
織錦機作證
成都是絲綢之路南起點
從蜀錦的命名到『錦江』、『錦里』,自古以來,成都和蜀錦淵源頗深,因此蜀錦的對外流通,讓絲綢之路更加明晰起來。除了北絲綢之路和經茶馬古道到東南亞諸國的兩條路外,上世紀60年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說法在學界引起共鳴。
漢代,宮廷和官府對織錦的需求量大增,在成都東南隅(今百花潭以東,西校場以南)圍城建織錦工場,設錦官督造,稱爲『錦官城』,城南的流江由織女們在江邊『濯錦』稱爲錦江。
成都博物院院長王毅介紹說,『織機的發現,讓這些跨越2000年的文物,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紡織史上的史料缺憾。』此次織機的發現,可以印證成都就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南起點。
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任乃強、鄧少琴等曾提出中國絲綢最早出在巴蜀的看法,任乃強又於上世紀80年代論述了中國西南通印度、阿富汗的『蜀布之路』,認爲年代遠遠早於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也稱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是一條起於現今中國四川成都,經雲南,到達印度的通商孔道。其總長有大約2000公里,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之一。早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時期就已開發。它以四川宜賓爲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華西都市報記者許冬琳攝影吳小川
墓葬4座
M1、M2、M3爲一組;M4爲一組
出土遺物
620餘件(不含簡牘)
漆器240餘件陶器130餘件木器140餘件銅器(含錢幣)100件
M1出土
木牘50枚根據內容初步分爲官府文書和巫術兩大類,其中官府文書涉及內容爲研究西漢時期賦稅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
M2出土
4部織機模型結構複雜、清楚,部件上殘存有絲線和染料,應是前所未見的蜀錦提花機模型,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對於研究中國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華西都市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