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報 記者13日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去年12月於廣元市昭化古城發現的大坪子墓地,經研究論證爲迄今川內發掘的最爲重要的漢墓群之一,其土坑木槨墓及出土文物印證了秦滅巴蜀以後,大量移民入川時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的融合。
『此次考古發掘,我們主要採用了布方與整體揭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截至目前,已發現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隨葬品1100餘件(套),以陶器、青銅器居多,另有少量金器、銀器、瓷器、石器及漆木器等。該墓地是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迄今發掘的同一時期面積最大的漢墓群。』負責本次考古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領隊萬靖告訴記者。
據史料記載,昭化古稱『葭萌』,地處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爲秦入川必經通道,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
『在公元前316年秦滅蜀以前,蜀國一直保持了獨有的文化元素,從廣元寶輪院和重慶發掘的船棺葬可以看出,類似古墓葬群葬人的習俗是典型巴蜀文化代表。』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信立祥教授告訴記者。
『從此次的考古發掘來看,這片墓葬群集中了戰國晚期到東漢晚期的墓葬,其中最早的土坑墓裡面是曲肢葬、西首葬,這是秦人的顯著特點,是中原文化的象徵。』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趙化成介紹說,從土坑墓中出土的釜、壺、罐等在內的日用生活陶器等器物來看,做工簡陋,正好印證史書所說秦滅巴蜀以後,採取懷柔政策,對當地蜀人仍然封王,但又另派秦人官僚來統治蜀地,並開始大量移民。趙化成由此斷定,這批早期的墓葬是最早移民秦人的墓葬,完全保留延續了中原血脈。(記者 蕭永航)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