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71|回覆: 1

五個錯誤的防寒方法損健康 常戴口罩易感冒?

[複製連結]
延章 發表於 2015-11-29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降雪過後,最近的天氣氣溫驟降,雖然有太陽,但是一出門還是感覺有些冷。如此寒冷的天氣,小編想問,大家穿秋褲了嗎?沒穿回家穿去吧,防寒簡直太重要了!不過,你防寒的方法做對了嗎?很多人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防寒方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幾個關鍵部位你捂好了嗎?

五個錯誤的防寒方法損健康 常戴口罩易感冒

五個錯誤的防寒方法損健康 常戴口罩易感冒

氣溫下降,抵抗寒冷不是穿多了就暖和、不冷了就好,錯誤的保暖方式更容易導致疾病。所以,快來學學這些小編特別推薦的科學的防寒方法,千萬別爲以後落下病根。

常戴口罩易感冒

常戴口罩易感冒

1、每天戴口罩

很多人戴口罩捂圍巾防寒,但熟不知如果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鍊,對冷空氣的處理能力減弱,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而圍巾上細小的羊毛纖維和細菌容易被吸進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

小編建議:除特殊天氣外,少戴口罩;戴圍巾時儘量不要捂住鼻子和嘴巴,保持呼吸暢通,勤洗圍巾減少細菌滋生。

2、天氣太冷懶得動

冬天可以適當減少運動量,但不是不運動。鍛鍊是驅除寒冷最好的方法,能夠增強人的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小編建議:冬季寒冷,在太陽出來後運動是最好的,不過老年人不要做過於劇烈的活動,年輕人可不能偷懶,如果天氣不好可以做些室內的鍛鍊,打打太極或保齡球等。

3、衣服裹的太緊

有研究顯示衣服間保持一定縫隙會更暖和,幾件衣服之間緊緊包裹反而不利於保暖;但縫隙太大,超過1.5厘米保暖效果也不好。

小編建議:冬季衣服不是穿的越多越厚越好,輕便保暖即可;在室內不要總穿高領衣服,因爲你的脖子需要透透氣。

4、怕冷不開窗

經常不開窗導致內空氣不流通,爲細菌的滋長提供了溫床,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多發。

小編建議:天氣再冷也要通風,每天早起後下班回家時打開窗戶透透氣,時間不用太長,十幾分鐘就好。一個小動作讓你健康多多!

5、室內溫度過高

室內溫度太高會與室外寒冷的溫度形成鮮明對比,人在兩種環境中出入適應不了這種溫度差,易引起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突然發作的概率也會增加。

小編建議:18℃~22℃是室內最合適的溫度;要溫度更要濕度,乾燥冬天的室內,保濕工作一定要做好,外在的加濕器、內在多喝水都必不可少。

臉可以吹著,手可以涼著,但身體的這五個關鍵部位一定要『捂』好。


; S/ p, i  j9 b2 q, }+ T

1、頸部

頸椎是連接頭和身體的樞紐,是神經和血管的唯一通道,頸椎一旦出問題,其影響將是全身性的。尤其是長期保持低頭工作或學習的人,本身脊椎就可能慢性勞損,如果再受寒極有可能誘發頸椎病,增加頸椎的負擔。

2、咽喉部

所謂『病從口入』,捂好口鼻防止冷氣進入咽喉細菌入侵體內。慢性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的人要重點注意咽喉部的保暖。

3、腰腹部

腰椎和頸椎是人體的兩大樞紐,腰腹部的保暖同頸部保暖一樣重要。中醫認爲,腰乃腎之府,腎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腰部一旦受寒會引起氣滯血淤,尤其會影響女性卵巢等生殖系統的機能;腹部受寒,容則易發生胃痛、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

4、頭部

頭部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不要讓其長期暴露在外,注意及時擦乾頭部的汗水,否則很容易感染風寒,感冒、頭痛。

5、腳部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中醫所謂『足是人之根』,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全身寒冷,整體機能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很容易趁虛而入,引發感冒、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 u3 W9 n' {: M5 H& V3 O0 K3 X2 p
8 _5 a$ E  q' T. I5 }4 f6 o; y
唯東所望 發表於 2025-4-6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防寒養生五忌辨正】

寒冬養生之道,古人早有明訓。【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然今人防寒之法,多有謬誤,今擇其要者五端,辨正如下:

一、口罩之忌
【老老恆言】言:"鼻爲肺竅,宜常宣通。"終日覆面,反令肺氣壅滯。醫家張景岳指出:"肺主皮毛,貴在宣發。"口罩當用於風霾嚴寒之時,若日常佩戴過久,反使鼻黏膜失其禦寒之能。圍巾尤忌覆口,毛纖維入肺,易生咳喘,此乃"外邪內陷"之弊。

二、靜臥之忌
【呂氏春秋】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冬日陽氣內斂,更需導引氣血。孫思邈【千金方】強調:"養生之道,常欲小勞。"晨起宜待日出,作八段錦、五禽戲等導引術,使陽氣周流。然運動當如"庖丁解牛",以柔緩爲要,過激則傷陰。

三、衣束之忌
【齊民要術】記:"衣欲其適,寒溫中節。"今人層層緊裹,實違"陰陽相濟"之理。衣物間當存"氤氳之氣",約半寸爲度。領口過緊,則少陽經氣受阻,易生頭痛。此即【傷寒論】所謂"陽郁化火"之象。

四、閉戶之忌
【遵生八箋】云:"室宇當如蜂房,通氣爲要。"冬日閉戶,濁氣內聚,正合【溫病條辨】"穢濁上受"之證。每日辰、酉二時開窗,取"地氣上升,天氣下降"之意,一刻鐘即可。此乃效法【周易】"天地交泰"之理。

五、燥熱之忌
【養生類纂】警示:"暖室如春,反傷正氣。"室溫過高,使腠理開泄,外出易感寒邪。宋徽宗【聖濟總錄】載:"室溫十八至二十二度,濕度五至七分,方合中和之道。"可置水盆於暖器,暗合"水火既濟"之卦。

至若保暖要處,【靈樞】指明:"項背爲諸陽之會,足膝乃三陰之樞。"當以羊絨護項,艾絨暖臍,厚襪裹足。尤需注意命門(腰眼)、湧泉二穴,此乃先天之本,可常以掌心熨之,取"引火歸元"之效。

寒冬養生,貴在"藏而不僵,溫而不燥"。誠如朱子所言:"大抵養生,只要存心正大,舉動安詳。"外避風寒,內養正氣,方爲防寒之要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