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5|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神秘數字 八卦與九宮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7-10-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神秘數字——八卦與九宮

  楊希枚先生曾指出,對某些神秘數字的迷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之一。①這些神秘數字,構成了古代人的一種神秘語言:

  『神秘語言常是非自喻性的,也即隱喻性或象徵性的(meLaphorical or symbolistical)語言。這種語言另有其神秘性的意義,非可就世俗語言的觀點而直接求其了解。例如同一個「+」字,就基督教徒而言,就顯然有非一語可以道盡的複雜神秘意義。神秘數字同見於其他民族,在西方學者有關宗教的著作中不乏討論。有關中國古代的神秘數字的問題,就國人論著而言,卻似乎仍未見有系統的研究。就著者所知,三十年前,聞一多、季鎮淮和何善周三氏曾合撰【七十二】一文,指出七十二是或與陰陽五行有關而泛表多數之意的一種虛數。雖然,究與陰陽五行有何種關係?又何以如此,而七十二即爲泛表多數的虛數?聞氏等卻未能加以說明。其後七年,周法高先生在【上古語法札記】一文內,指出前人曾論及十二、三十六、七十二之類的數字,「都有表示虛數的可能」,此外,談到藏語中的「九」,跟漢語中的「九」一樣,也可以是虛數或神秘數,兩者究源於同一母語或由於文化關係,頗可注意。』

  事實上,對中國古代神秘數字的研究,可以寫一部專書,但我們在這裡只想討論與中國古宗教神話有最有密切關係的一組數字。

  【易繫辭】: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

  此即1,2,3,4,5,6,7,8,9,10十個自然數,本來是極其簡單的。但在上古時代,數字卻是一種神秘的符號。它們如此排列在【周易】中,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爲什麼所有的奇數在此部被稱作『天』數,而所有的偶數,又都被稱作地數呢?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下圖給予回答:

e079b05d5124bcda2a22a296aa9dad9d.png

  上列各項中極可注意的是,這裡所有的奇數均與天文現象有關,故稱天數。而所有的偶數都與地理現象有關,故稱地數。

  一就是太極、混沌,也就是道教所人格化了的『元始天尊』。

  三就是三皇一名的本義,即『三光——日、月、星。』(【說文】)

  五就是五行或五常,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七就是緯書中及道教書中常談的七曜——日、月、五星。

  九就是天的九重圜宇(詳見『扶桑』一章所論)。

  二即地理上的二方位觀念(見後論)。

  四即四維——東、西、南、北。

  六即六維或稱六合——四方以及上、下。

  八即四正四維(說見【呂覽·有始覽】),即東、西、南、北以及東北、西南、東南、西北。

  十即地理上的五方之神配上它們的五個伴神。(詳見下章)

  以下擇其要者,略作一些討論。

  天一,又稱太一,又稱太極或無極(【易傳】)。在老子哲學中,一就是道,就是作爲萬物起源的混沌(元宇宙),也就是介於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元光明以及元黑暗。而在秦漢人的宗教思想中,一作爲太一,更具有一種極其神秘,同時又極其神聖的意義。由於秦漢時代的宗教思想早已由上古的拜日一神教演變爲合天神——地示(祗)——人鬼三界於一體的多神教,因此本來作爲太陽神的太一,其宗教涵義,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簡略些說,這種變化就是:由作爲太陽神耀魄寶的太一,變爲大火太一,再變爲北辰太一,再變爲北斗太一,最後變爲太歲太一。

  這種演變,突出地表現在辰星概念的演變上。

  在中國天文學中,『辰』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概念。此字本義文字學家雖有多種說法,但至今仍未有最後定論。我們只知道,在古代天文學中常用『辰』這個概念,表示時間和現象計時的標準。

  古代世界中的各民族,由畜牧時代跨入農業時代,必定伴隨著天文學上的發展。在中國古天文學中,辰這個概念表示著一種據以定時的標準。對於各個不同民族,在他們天文學的歷史上, 選定作辰的標準也常是不同的。例如埃及人看天狼星定辰,巴比倫人的『辰』都是廣車星(cupeilla),而中國人最早用作定辰的星——正是太陽。所以在中國語言中,太陽東升即叫做『辰』——早辰(晨)。觀測日之出沒以定『辰』,這是先民最原始的也是最簡便的觀測法。(這可能就是【漢書·律曆志】所說的上古『黃帝曆』的曆法。)但在前面討論后羿射日神話時,我們曾指出,上古發生過幾次大的曆法改革。第一次就是把以觀測太陽計辰的曆法,改變爲以觀測『大火』計辰的曆法。古書中所謂:

  『五月初昏,大火中。』(【夏小正】)

  『季夏六月黃昏,火星中。』(【毛詩正義】引服虔)

  就是以火計辰方法的實錄。這時大火取代了太陽,成爲『大辰』。

  但除此之外,在上古時代的一些族團中,還有採用觀測參星(參見東方爲冬至)作爲定時標準的。②參星又稱『伐』。所以【公羊傳】有『伐爲大辰』(昭十七年)的說法。而北極星則構成了太陽以外的第四個大辰③。因之在北極星周圍,日夜圍繞它旋轉不休的北斗七星,在古代也曾被做爲觀象授時的標準。【史記·天官書】:

  『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

  【尚書·大傳】:

  『七政,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爲政也。』

  【尚書】馬融註:『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

  除此之外,北極星之所以受到崇拜,還是因爲它被看作天蓋的正中心點。古人認爲,整個天體以它爲中軸,循環轉動。他們認爲位於大地正中的崑崙山頂有一棵建木,直接與這顆位於天中的帝星相連,距離是崑崙山高度的八倍④。漢代緯書【春秋文曜鉤】說:

  『中官大帝,其精北極星,含之出氣,流精生物也。』

  『陽起於一,天帝爲北辰。』(【保乾圖】)

  『紫微大帝室,太一之精也。』(【合誠圖】)

  『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陽,舒精吐光,居紫宮中,制馭四方,冠有五采文。』(【合誠圖】)

  綜上所論,我們已經揭示了中國古代對『一』——『天一』這個數字迷信的由來。它起源於對太陽的迷信,(太一即泰帝,本來指太陽神)而後來則演變爲對『大辰』星(大火和參伐)的迷信。最後(可能在戰國秦漢之間)成爲對北極星的迷信⑤。並且從此以後,天文學和占星術上,就只把這顆星叫做『太一』了。⑥

  以上詳細討論了對『太一』即『天一』的迷信問題。由於這個問題關聯到中國上古和古代天文學中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比較複雜。與此相比較,對於『地二』的迷信,其來源似乎也不那麼簡單。

  對於『地二』之數的來源,前人至今尚無論及者。我的看法是,這個數起源於上古時代以二方向定位的觀念。這一點,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可能是相當難於理解的。因爲我們幾乎是從童年時代開始,就已習慣於四方三維的空間定位觀念了。但實際上,上古先民對大地方位的認識,卻是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的。由無方向觀念,到有方向觀念,又逐漸發展出二維、四維、六維、八維以至全方位的觀念。這一點最早由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閻若璩、胡渭等人所指出。他們在研究【尚書】時發現:上古人凡地理言南者,皆可與東通。而凡言北者,又均可與西通。非同於後世以爲東、西、南、北四向所迥然相反者⑦。對於上古時代人們的這種二維方位觀,可試作構擬如下(圖-1):

f99b4a87bdd8d72ba85d7877b0bb7328.png

圖-1 中國上古的二維方位觀念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爲什麼【山海經】、【淮南子】等保留著大量上古地理材料的書籍中,在對大地方位的認識上,顯得那樣混亂。即以對太陽起落的描述來說,他們有時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有時卻又說是從南方。而太陽的昧落之處,他們有時說在西方,有時卻又說是在北方。許多山和水(如崑崙、昧谷、丹穴等)的方位,記述更是極其混亂和矛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混亂中卻又常有一種規律性。即:雖然古書中常見東與南、西與北的混淆,卻很少見到東與西或南與北的混淆。

  但是,如果聯繫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更深刻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古人關於大地二方位的觀念,其實也是從對太陽運動的實際觀測中形成的。

  我們知道,直觀地看上去,恆星和銀河似乎整夜在運動,好象附著在一隻繞空中一固定中心(現在叫做北天極)旋轉的,不可見的、倒扣著的大碗上。根據地球表面不同地點的觀測,可以推斷出這隻碗實際更象是一個環繞大地的巨大圓球,而大地本身也是一個圓球。⑧我在拙著【釋乾坤】⑨中曾論證:『乾何以稱天,坤何以稱地,舊說多未確。乾宇古音讀干。繁文作『斡』。斡字古音與今音不同,當讀『管』。斡者,旋轉之物也。斡古讀管。管、旋、干三字皆疊韻,故相通。古人稱天爲斡(即干),又稱作『旋』,稱作『圜』。【說卦】:『乾爲天、爲圜。』圜今音讀還,古音讀旋。【漢書·賈誼傳】引師古註:『還讀如旋』)旋亦書作玄。(楊向奎【繹史齋學術文集】曾釋玄即旋之本字。)凡此,皆表明古人之宇宙觀。根據此種觀念,天乃旋轉體,日夜轉動不已。【莊子·天運】:『天其運乎?……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已耶?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已耶?』此觀念之根據,則來自古人對天體運行規律的觀察。夜晚看星空運動,周天運行如一大旋體。古人稱天爲干、爲斡、爲旋、爲還(天道好還即天道好旋也)、爲玄、爲旋宮(見【拾遺記】卷一)、爲大鈞(見【漢書·賈誼傳】,大鈞即陶輪),其所取義,皆本於此。

  這種觀點的依據正是:包含著恆星的假想『天球』,看來是從東到西均勻地轉動,每隔二十四小時返回其起點,這一事實是古代人頗爲熟悉的。我們把這個運動稱爲周日旋轉。

  由於北極星恰好離北天極(北天球中諸恆星繞之旋轉的表現中心)很近,所以古代把這顆星定爲天的鍵軸,又叫『天中』⑩。但是,如果進一步觀察日出前和日落後的恆星,我們能夠發現太陽每天都在緩慢地改變它相對於恆星的位置。事實上,太陽沿著一條從西到東穿行於諸恆星間的路徑通過『黃道十二宮』,三百六十五天之後再返回它原來的出發點。更確切地說,太陽並不是單純地向東運動,而且還有一個沿南北方向的運動:大約在三月二十一日(春分)正午時分,太陽位於地球赤道處的正上方,然後每日向北移動,直至大約六月二十一日(夏至)正午它位於赤道以北二十三度半處(北回歸線)的正上方。然後,太陽重新向南移動。大約到九月二十三日(秋分)的正午,它又返回赤道的正上方,大約到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的正午,它位於赤道以南二十三度半處(南回歸線)的正上方。此後,太陽再次向北移動,如此循環不已。?

  也就是說,從太陽運動的直觀現象中,古人已觀察到,太陽在不同的季節,其運動並不單純是由東到西,而同時還是由南到北的。這一點在冬季就尤爲明顯。那時候太陽看起來仿佛是從偏東的南方升起的。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古人爲什麼把南方稱作『丹穴』、『太陽之地』,認爲是太陽的老家。卻把東方稱作『少陽』。而把北方稱作『暮谷』(昧谷、蒙谷)『太陰之地』,看作太陽被埋葬於地下的『墓地』?,卻把西方稱作『少陰』?。不難想像,當上古先民尚未形成固定的天地四方觀念時,他們必然只能靠視覺和感覺去追蹤太陽的運動。因此他們只能掌握兩個方位——太陽升起的方位,即東方與南方的重合;以及太陽下落的方位,即西方與北方的重合。而這恰也正是『地數二』的起源。

  還應當指出的是,上古這種二方位的大地觀念,又是與他們在季節上的二分法相對應的。文獻和考古材料均表明,中國人對四季的認識較晚。已故歷史學者於省吾說:

  『甲骨文和【山海經】均沒有四時的說法。【尚書·堯典】才把四方和四時相配合。商代的一年分爲春秋兩季制,甲骨文只以春和秋當作季名,西周前期仍然沿用商代的兩季制,到了西周后期,才由春秋分化出夏冬,成爲四時。』?

  商人雖然沒有四季的名稱,但在商代甲骨文中卻已出現了關於四方神和四方風的觀念:

  東方神曰析,風曰劦。

  南方神曰因,風曰凱。

  西方神曰夷,風曰

4c8b6cc964dcc2c8dbc2f3b2c9e6d89f.png

  北方神曰伏?,風曰?。

  商代甲骨文中這種四神四風的觀念,也就是晚周出現的五天庭、五帝、五佐觀念的濫觴(詳後)。【爾雅·釋地】:

  『距齊州以南,戴月爲丹穴。北戴斗極爲空桐。東至日所出爲太平?。西至日所入爲太蒙。』

  郝懿行箋註:『齊,中也。齊州即中州。』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戰國以後人的地理方位觀念已由四方位發展爲五方位,即東、西、南、北、中。

  以此與晉張華【博物志】所引漢代緯書【河圖括地誌】中所存九州說作一比較:

  『地南北三億三萬五千五百里。地部之立(原作位)起形高大者有崑崙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神物之所生,聖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雲氣,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國,名曰河也。其山中應於天,最居中,八十國?布繞之。中國東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國也。

  中國之國,左濱海,右通流沙。方而廣之,萬五千里。東至蓬萊,西至隴右,右跨京北,前及衡岳。

  堯舜上萬里,時七千里,亦無常,隨德優劣也。堯別九州,舜爲十二。』[19]

  【博物志】所引【括地誌】的這一段話,實極重要。然而卻一向未被注意。其實這一說法,完全是戰國鄒衍的學說。鄒衍是戰國時齊國方仙道巫師[20],但又是我國古代極傑出的一位科學家(天文和地理學家)。其所著書今已佚失。然而其學說在戰國秦漢時期影響極大(可與孔、老相抗衡),所以他的一些殘篇,仍可見於今存先秦及秦漢著作中。

  【史記】記鄒衍地理學說謂:

  『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爲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以此與【博物志】所引【括地誌】文相比照,可看出二者完全相合。由此可見,【博物志】所引九州說,其實乃是鄒衍的學說。

  茲將鄒衍大九州說,以圖模擬出來,即(下頁圖-2所示):

418e56b728c0532875f60f45d223fc95.jpg

圖-2 鄒衍大九州說

  由圖中可以看出,鄒衍認爲大地廣三億多里,中國僅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其天下觀確實如司馬遷所說,是一種非常宏大的新地理觀念,爲前古所未有。這種觀念,已經徹底突破了商周以前認爲泰山是天下之中的狹小地理觀念。它所說的崑崙山不再是泰山,就其方位和與天比高的形勢而論(如果忽略那些想當然的地理數字的話),並且如果考慮到它所說的黃河源這一因素,應可以看出,這一崑崙山,很可能就是指中國西北方向高高聳起的整個青藏高原。儘管在這種地理觀念中,不乏許多空想,但它卻表明了中國人的地理眼界,在戰國時代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拓寬。再看它對中國在整個天地之區內的定位——認爲其僅僅側居天地東南隅的小小一角。因而中國再也不能被認爲居於天下之正『中』了。由此我們又可以看出鄒衍的思想是何等勇敢和解放!因爲從古以來,並且在鄒衍以後直到晚清末季,中國人曾一直是寧願只把自己的『好國』看作『最居』天地之中的。這一點只要看看中國人用以自名其國的如下名稱就可以很清楚了——『中國』、『中州』、『齊州』、『冀州』。前三個名稱自不必說,其意義是很明顯的。而『齊州』,我們前已引【爾雅】證明過,齊本義是臍。人體中位稱『臍』,所以天地之中位即稱『齊州』。至於『冀州』,上古亦爲中國的稱號之一,而且同樣具有天地正中的語義。

  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引【路史】說:『中國曾謂之冀州。』

  胡渭【禹貢錐指】卷三:

  『【九歌】云:覽冀州之有餘,橫四海兮無窮。【淮南子】云:女媧氏殺黑龍以濟冀州。又曰:「正中冀州曰中土。」則號中國爲冀州也。』

  【淮南子·覽冥訓】高誘註:

  『冀州,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

  由此即可見,冀州其實也有天下之中州的語義。凡此諸名,真可謂萬變不離其『中』了。

  這些關於中國的名稱,充分反映了居住內陸的人們由於爲山陵(即『四岳』)所包圍而形成的一種狹隘封閉的地理觀念。在中國傳統思想各派中,儒家是這種觀念最頑固的恪守者。道家(【淮南子】基本上是道家書)也並未能完全突破這種觀念。只有戰國時鄒衍一派陰陽家,才比較徹底地從這種觀念中解放出來。

  這裡還應當指出,九州的概念,又是與中國固有的大地是正方形的概念不可分開的。[21]而與此密切相關的,就是八卦和九宮(河圖)的神秘概念。

  八卦可能起源於對四正四維的一種空間定位方法。【史記】錄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有『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一句,張晏注此即謂:『八位,八卦位也。』

  漢人依據【易·說卦】所傳古法,以八卦作爲八方的符號,其構成如下圖:

e1c5b7b743c2549e7cc50251d8c80cb5.png

圖中南方在上,北方在下,東方在左,西方在右。此系循中國易圖之慣例也

  圖中東方震、南方離、西方兌、北方坎,叫做四正。東南巽、西南坤、西北干、東北艮,叫做四維。與其相配的乙圖,就是著名的九宮圖,亦即河圖洛書。據說是伏犧或黃帝根據黃河河水中的神龜龍馬的背紋所書寫的(參見第二章)。由九宮圖中可以看出,它的數字構成確有一些微妙之處。2,4,6,8四個偶數分居四角,而1,3,7,9四個奇數處則分處中線。正中心又正是1-9這一組自然數的中數5。而最有趣的是,圖中任何一行三個數的和數(包括兩條斜行在內)均是15。這就是西方近代數學所說的『魔方』(magic square)。即n2個自然數排列在每邊n格的方圖裡,縱橫斜n數相加都得相同的和數。此圖至晚在戰國後期已經出現,可算作世界上最早被發現的一種魔方。戰國時書【大戴禮】中用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九個數字來表示明堂九室的方位,顯然也是模仿九宮之數的。而在漢代到唐來的出土文物中,曾發現許多宮殿建築的基礎中都放有這個魔方。表明它確有一種神秘的宗教意義。此外,據【太白陰經】所說,這種九宮數法還曾被古人應用於軍事上作爲一種布陣方法,這很可能就是非常有名的八卦陣或八陣圖。其奧妙之點可能在於,凡陷入此陣的敵人,無論由哪一個方向進入方陣,其所遇到的兵力都將是一樣的。

  【易乾鑿度】卷下說:

  『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22]

  鄭玄註:

  『【星經】曰:「天一,太一,主氣之神。」行,猶待(德)也。四正四維,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宮。』

  戰國秦漢時古醫書【黃帝內經】中,亦用『三,九,七,一,五』五個數字,分別表示『東,南,西,北,中』五方。這都證明八卦方位與九宮數字確實具有某種神秘的聯繫。但遺憾的是,對於這九個數字所象徵的特殊神秘意義,至今尚無人能作出圓滿的解釋。

________________

  注釋:

  ① 楊希枚【中國古代的神秘數字論稿】。刊於台灣【中研院民族學集刊】72年第33期。

  ② 【左傳?昭公二年】:『使實沈居大夏主參。』

  ③ 【公羊傳?昭十七年】:『北極亦爲大辰。』

  ④ 見【淮南子?地形訓】:『或八倍之,是爲太帝之居。』

  ⑤ 有趣的是,太陽是最早的太一這一觀念,也轉移在太一星上。所以【晉書?天文志】說『太一,玉皇大帝,名耀魄寶』——即把本來屬於太陽的名號賦予了它。

  ⑥ 木星及其反影在戰國晚期成爲又一個『太一』和『辰』。這是因爲當時的天文學家了解到木星在天空中以十二年(實際是l1.86年)爲周期運行。觀察木星的位置,可以推算年度,所以木星又叫歲星。並定作北板星後的又一個『辰』。春秋以後曆法家分黃道周爲十二次,各次用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做符號。戰國末期,發見每逢寅年歲星在丑,卯年歲星在子,辰年歲星在亥,如此經過十二年,歲星週遊一遍。那時的人就想像有一個歲星的反影,也在黃道附近週遊,速率和歲星相同而方向相反。用這個反影紀年,比直接用歲星紀年便利。這個歲星反影,【淮南子?天文訓】叫做『太陰』(本來是月亮之稱)。又叫『天一』,『青龍』,【黃帝內經】稱其爲『太一』,【爾雅】稱做『太歲』。

  ⑦ 閻若璩著【尚書疏證】卷6。

  ⑧ 古代游牧民族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也把天體想像成半球形。

  ⑨ 見本書附錄【文史新釋】。

  ⑩ 因此『中』有定標尺的語義。『忠』的語義可能由此推演而來。即定標尺於心,矢志不移,此即所謂『忠』。

  ⑪這裡所介紹的天文知識,請參看G.Holton著【物理科學的概念和理論導論】一書第一章。

  ⑫【漢書?郊祀志】:『東北神明之舍,西北神明之墓也。』神明即太陽。夏季太陽偏於東北,故又稱神明之舍。張晏註:『日沒於西,古文曰墓。墓,蒙谷也。』

  ⑬【博物志】:『東方少陽,日月所生。西方少陰,日月所入。南方太陽,北方太陰。』

  ⑭ 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第124頁。

  ⑮從曹錦炎說,見【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3輯。

  ⑯從於省吾說,見於著【甲骨文字釋林】。

  ⑰太平一名不見他書。郝懿行說:『【大荒東經】云東海雲外大荒山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生,即太平也。』說可參。又案【釋地】並言:『太平之人仁。』【說文】仁下:『夷俗仁。』即太平在東夷之地也。

  ⑱原文作『城』,范寧校註:【太平御覽】引作域。案,當作域,城乃形訛也。域、國古代音同義通,通用。

  [19] 下列九州名,『秦(蜀)、周、魏、趙、燕、齊、魯、宋、楚』,與【禹貢】九州全不同,乃戰國時鄒衍小九州之說也。

  [20] 參見本書附錄【鄒衍考】。

  [21] 【大戴禮】:『天道爲圓,地道爲方。』

  [22] 見【易緯八種】,【古經解匯函】本。

  (原載【諸神的起源】,何新著,三聯書店,1986年版。編校/配圖:黃世殊)

謝謝閱讀

☆何新時事公眾號互動方式

☆ 文章轉載加:zhouwen56789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