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子路篇第4章】怎樣理解孔子指責樊遲爲『小人』? 13·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音qiǎng )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學稼』的『稼』字,指種五穀。『學稼』,就是學種莊稼。『爲圃』的『圃』字,指種蔬菜的地。『爲圃』,就是種菜。『用情』的『情』字,指真情,實情。『用情』,就是以真心實情來對待。『襁』字,讀三聲,指襁褓,也就是包嬰兒的被、毯等。 這段話的意思是,樊遲請求學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又請求學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之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的人重視禮,百姓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重視義,百姓就不敢不服;在上位的人重視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如果做到這樣,四方的百姓都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有人把孔子指責請學稼、學爲圃的樊遲爲『小人』,曲解爲孔子鄙視勞動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讀,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沒有全面理解【論語】中關於『小人』的概念。『小人』在【論語】中有時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有時指品質惡劣的人,有時也指見識短淺、只會做具體小事的人。從這段對話的語境來看,孔子指責樊遲『小人哉』,就是認爲他見識短淺,不懂得『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的爲政之道。這一點,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辦學的宗旨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他培養人的目標是能夠擔當天下大任的君子。孔子說『君子不器』(【論語·爲政】,就是認爲,一個君子的真正使命是實踐和推行仁愛之道,而不是只會做具體的事務性工作。樊遲所問的種莊稼、種菜之事,恰恰是具體事務,因此,孔子不但推說不知道,而且還批評樊遲是見識短淺的『小人』。 第二,是沒有從本質上去認識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的本質。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人與人在生而俱有的本能(或秉性、潛質)上是相近的,由於後天環境影響、習染和個人努力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間很大的差別。這一觀點從根本上說明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只有通過後天的學習和教育,才能提升自己,使自己從自然的人上升爲社會的人,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孔子講教化,著眼於培養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培養治國賢才,也就是所謂『成人』,這體現了他對人之所以爲人,對教育本質和使命的深刻反思和覺醒。 教育作爲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適應社會生產方式的不斷變更而發展。在古代社會,生產知識是和生產勞動直接聯繫在一起的,它只是生產者的經驗積累,是依靠勞動者一代一代地積累和傳授而獲得的,並不需要特別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 把生產知識引進教育,是近代以來機器用於生產,機器工業發展以後的事。正如錢遜教授所指出,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著對人的素質的要求。人的素質要求發展了,教育的功能、內容也就隨著發展。科學在生產中的應用,愈來愈要求通過教育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包括科學技術專家和具有科學知識的生產勞動者),智育在教育中也就有了愈來愈重要的地位。這是現代教育與古代教育的重要區別。然而,智育重要性的提高,並不改變教育重在培養提高人的人文素質的本質,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有著重要意義。因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智育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忽視德育,模糊了對育人爲本的本質的認識,是一種片面性,應該糾正;反之,因爲強調育人爲本的本質而忽視智育,也是一種片面性,應該避免。對於孔子的教育思想,既要充分肯定和繼承他關於教育本質的基本思想,又要適應時代需要,賦予新的內容,有所發展。 第三,是沒有把【論語】全篇貫通起來,全面客觀地去評價孔子對待普通勞動者的態度。有一位太宰問子貢:孔老夫子是位聖人嗎,爲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爲聖人,又使他多才多藝的。孔子聽到子貢的話後,糾正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孔子3歲喪父,17歲喪母,少年時代生活很苦,做過許多普通勞動者所從事的工作。因此他說,自己的多才多藝,是在窮困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得來的,並非什麼『上天』所賜。正因爲如此,孔子對勞苦大眾,對社會的弱勢群體抱有極大的同情。這一點,除上述所引的材料外,【論語】中還可舉出許多例證。比如,他強調爲政者要『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他評價子產『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他肯定管仲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既避免了戰爭給民眾帶來的苦難,又使天下有一個較長時期的安定局面,這就是仁德(【論語·憲問】)等等。【禮記·檀弓下】中記載的孔子過泰山側,感嘆『苛政猛於虎也』的故事,更是孔子反對暴政、同情勞動人民的真情流露。而【禮記·禮運】中孔子關於天下大同,『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則是從更高層次上表達了他對社會和諧的嚮往和追求,以及對普通勞動者、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同情。 總之,我們學習【論語】,既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理解某些概念,如這裡的『小人』;又不能片面地抓住一句話,就下結論。而要貫通古今,貫通全篇,這樣才能得出符合事理的結論。 附: 13·4樊遲請學稼①。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③。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④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釋】 ①稼:種五穀。②爲圃:種菜。圃,種蔬菜的地。③用情:以真心實情來對待。情,真情,實情。④襁(音qiǎng 強):襁褓,包嬰兒的被、毯等。 【譯文】 樊遲請求學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又請求學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之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的人重視禮,百姓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重視義,百姓就不敢不服;在上位的人重視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如果做到這樣,四方的百姓都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