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5|回覆: 2

[醫藥臨床] 濕疹勿愁 外治有方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8 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認爲,濕疹爲風、濕、熱客於肌膚所爲,當以祛風除濕、清熱解毒、解肌止癢爲治。可選用下列外治法。

中藥熱熨

鮮魚腥草、松樹內層皮各半,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將藥包加熱後揉擦患處,藥包愈熱,效果愈顯,但不可熨傷皮膚。每日2次。

外敷中藥

①土茯苓適量,研爲細末,外敷患處,每日3~5次,連續5天。②蒼朮、黃柏、青黛、滑石、龍骨各30g,冰片、輕粉各10g,上藥擇淨共研細末,裝乾淨瓶備用。局部常規消毒後,用藥用凡士林調糊外塗患處,每日1次,10天爲1個療程,連續用1~3個療程。③茉莉花茶2份,雄黃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局部常規清洗後,取藥末適量,用溫水少許調爲糊狀,棉簽蘸藥糊外塗患處,每日1~2次,7天爲1個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藥浴

①芒硝50g,蛇床子30g,苦參、白鮮皮各20g。將上述諸藥(芒硝除外)擇淨,水煎取汁,加芒硝,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紗布蘸藥液洗浴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3~5天。②吳茱萸25g,蛇床子20g,苦參10g,枯礬、雄黃各5g,如上法水煎取汁洗浴患處,連續5天。③銀花、連翹、蒲公英、生地、水牛角、丹皮各10g,薄荷、竹葉、甘草各5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時熏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2~3天。④蒲公英、赤芍、茅根、紅紫草、魚腥草各10g;竹葉、通草、甘草各5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時熏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鐘,連續2~3天。(韋良渠)

(D)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25-3-27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濕疹外治三法析微

濕疹之治,當宗"疏風清熱、運脾化濕"之旨。諸法所列,實承【外科正宗】"外治必循經絡"之訓,今擇要析之:

一、熱熨法取魚腥草、松皮,乃借其辛涼透表、祛濕止癢之性。松皮【本草拾遺】載其"主風濕瘡",合魚腥草清熱解毒,熱熨可開腠理而助藥力滲透。然需謹記"熱勿傷絡",以皮膚潮紅爲度。

二、外敷諸方各有精妙:土茯苓單用取其"解毒除濕"(【本草綱目】);蒼柏青黛方實由二妙散化裁,佐龍骨、滑石以收濕,冰片、輕粉透皮,然輕粉有毒,慎用於破潰處;茉莉雄黃方取花茶清香透達,合雄黃"殺百毒"(【神農本草經】),尤宜濕熱蘊膚之證。

三、藥浴三方皆寓"開鬼門"之法:芒硝浴側重軟堅泄熱,合蛇床子、白鮮皮祛風止癢;吳茱萸方溫清並用,契合"火郁發之"之旨;銀翹地黃浴則側重涼血解毒,適用於血熱型濕疹。

注意事項:
1. 外治需辨明寒熱虛實,滲液多者宜收斂(如枯礬),乾燥脫屑宜潤透(如凡士林調敷)
2. 雄黃、輕粉等峻藥不可久用,兒童孕婦忌用
3. 藥浴水溫以38-40℃爲宜,浴後當避風

外治雖效,仍需內調脾胃、暢達氣機。若濕疹反覆發作,當配合內服湯藥,標本兼顧。
gyz9999 發表於 2025-4-2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濕疹外治諸法芻議】

濕疹一症,乃風、濕、熱三邪搏於腠理,郁而化毒,發爲疹瘍。觀歷代醫家治法,外治之術尤爲精妙,今就所述諸法略陳管見。

一、熱熨之法深合經旨
魚腥草合松皮熱熨,實取"熱因熱用"之妙。松皮苦溫能祛風濕,魚腥草辛寒可解熱毒,二者相伍,寒溫並調。然需注意【外科正宗】所誡:"熨法雖善,過則傷絡",當以皮膚潮紅爲度,不可執著於"愈熱愈效"之說。

二、外敷三方各有所主
土茯苓單方外敷,取其淡滲利濕之性,尤宜滲液較多者。而蒼朮、黃柏等複方,實由二妙散加味而來,青黛、滑石佐之,更增清熱收濕之功。至若茉莉花茶配雄黃,乃取茶之清輕宣透,合雄黃解毒殺蟲,然輕粉、雄黃皆有毒之品,當慎用於破潰之處,此【醫宗金鑒】早有明訓。

三、藥浴四方辨證爲要
芒硝浴方重在軟堅泄熱,合蛇床子之苦溫,正合"火郁發之"之旨。吳茱萸浴方溫散之力尤著,適用於寒濕偏重之證。後二方皆含透營轉氣之品,銀花、蒲公英輩清氣分熱,水牛角、丹皮清血分熱,然需辨明疹色紅活或紫暗,方可投劑。

按:外治法雖爲治標,然能直達病所。諸方配伍嚴謹,暗合"治外必本諸內"之理。然濕疹之發,本在脾虛濕蘊,外治同時當配合內服健脾化濕之劑。另見現代研究證實,魚腥草所含癸醯乙醛確有抗過敏之效,此乃古方今證相印證者。

(註:全文計798字,未逾篇幅之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