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5:43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生從來就不局限於研究機體本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而總是與道德品性修養,以及治國安邦之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呂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這種觀點實際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養性的理論在內,因而具有極爲豐厚的文化內涵。
在儒家的養生理論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壽』(【論語·雍也】)的觀點,後來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壽(【禮記·中庸】),認爲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長壽。
【黃帝內經】作者接受了孔孟的上述養生觀點,認爲那些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長壽者,大多因爲他們能夠『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謂『德全而不危』。其後中國的養生家基本上依循這一思路,強調養生必須與道德修養相協調。漢代華佗的弟子吳普就說過:『善攝生者,要當先除六害,然後可得保性命延駐百年。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物,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事實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確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而心理健康則是去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漢代哲學家兼養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關於『仁者壽』的原因時曾精闢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則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春秋繁露】)
必須明確的是,在古代儒家的學說中,『養性』的目的與其說是爲了養生,倒不如說是爲了治國平天下。作爲儒家『亞聖』的孟子早就提出過『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號,而修身的方法則在於『存心養性』。
在修身養性問題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長地提出了一個『誠』的方法:『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所謂『誠』,在這裡實際上是指人的自我修養,即指『養生』,又指『養性』,其基本含義是精神專一和恭敬無欺,前者偏重養生,後者偏重養性。倘若精神馳亂,意識不能專一,勢必造成氣散身亡,這就是明代大醫學家張介賓所說的:『今之人,但知禁慾即爲養生,殊不知心有妄動,氣隨心散;氣散不聚,精逐氣亡。』(【類經】卷一)
倘若說,儒家學說只是通過『養性』爲中介,間接地把『養生』與『』治國統一在一起的話,那麼道家學說則無須任何形式的中介物,便直接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到 自己的理論框架之中。
首先,在道家學說中,養生被視爲治國的基礎。老子就說過:『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莊子對此更進一層,明確提出了『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莊子·天地】)的責難。
其次,道家養生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治國之道。『清靜』的養生之道,在道家看來就非常適宜於治國。老子就曾經反覆強調說:『我好靜而民自正』、『清靜爲天下正』,主張只有『清靜』才是治國的最好方法;認爲政治上的紛擾躁動乃是治國的大忌。
儘管儒,道兩家在養生問題上都有趨向與養性、治國相統一的特點,但作爲性質迥異的兩種學說,它們各自在這一問題上的出發點則是完全不同的:在儒家那裡,治國是居首位的,養生只是治國的派生物;養生在道家學說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治國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次要的。
如果說,在儒家學說中,『養生』與『治國』是通過『養性』這樣一種中介物間接聯繫在一起的話,那麼在以『人的生命價值』爲首務的道家學說中,『養生』又是如何與『治國』發生聯繫的呢?我們覺得應該是作爲道家思想核心的『道』在這中間起了紐帶作用。
因爲『道』是自然、社會、人類的本原,所以無論是人或社會都要『依道而行』,都應該回歸到『道』所顯示出的那種虛無空廓、默默無言、清靜恬和的最高境界,如此才能保持永恆。
(編輯:吳曉洋 來源:CCTV.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