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處理,貫穿於書法的始終,沒有虛實,沒有矛盾,就如同沒有矛盾衝突的戲劇一樣,會讓人感到乏味,讓人提不起神來。字的結構需要虛實,章法,同樣也要虛實。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儘量從古先賢經典作品中求得一些消息,以期對我們的書法創作有所幫助。 一般來說,字距疏鬆的地方、筆畫輕的地方、筆畫用墨比較淡的地方、比較枯的地方,容易產生『虛』的感覺;相反,字距緊密的地方、筆畫重的地方、用墨濃的地方、用墨潤的地方,在視覺上,會容易產生『實』的感覺。下面找一些作品,做一些嘗試性、粗線條的分析。 1、王羲之的【行穰帖】,開始的『足下』筆畫之間的空間比較大,筆畫也比較輕,最後的『佳』也比較輕,是『虛』的部分,中間白線圈住的部分,筆畫比較重,這樣,整體上的虛實關係比較清晰。
王羲之的【行穰帖】
2、王羲之的【妹至帖】,有三個地方筆畫處理得比較輕巧、靈動,白線圈住的『之可言』、『夕』、『慮、三』,比起其他地方顯得『虛』。
王羲之的【妹至帖】
3、王羲之的【二謝帖】,白線圈住的『想邰兒、所送』,加上『靜』與『羲』字距比較大形成了一塊比較虛的地方。下面的『患者善』也比較輕,形成了一塊比較虛的地方。
王羲之的【二謝帖】
4、王慈的【一日無.申帖】,這個虛實比較清晰,中間一塊比較集中的地方很重,感覺很『實』,其他地方比較『虛』。
王慈的【一日無.申帖】
5、王羲之的【得示帖】,下面的部分粗重筆畫比較集中,空間比較密集,顯得很實。
王羲之的【得示帖】
6、懷素的【苦筍貼】,下面一塊粗重密集,形成了『實』的感覺。
懷素的【苦筍貼】
虛實的觀察, 要概括,從整體上去看、以塊面來觀察,這樣比較容易發現其中的奧妙。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