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出发建立情志病证防治体系
6 k [5 I" }6 a ?5 q
( R6 u" ]$ C4 l6 `3 ` 编者按:为了继承和创新中医情志理论,探讨中医药干预情志病的方法,在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及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的理论研究、实验和临床研究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国内外知名情绪与疾病研究专家、情绪心理生理研究专家等做了大会学术报告。这是一次研讨情绪与健康、疾病以及中医药干预的盛会,反映了情绪表达与调控机制及其方法研究、情绪刺激与疾病发病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引发情志致病的社会事件及其方法学研究、情志致病病因学方法研究、情志致病发病机制研究与评价、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研究、情志病证有效干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领域的最新动态,代表学科新进展和新水准。现摘编部分专家的观点。
4 u' x' L: Z* o D! N* V
g k6 N: x- C0 {0 |5 O( { 成都中医药大学王米渠教授:认识七情时空观
& U/ C. v+ J8 M3 } 七情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蕴酿、发生、发展、消退、消失的。七情时空观有时十分突出,如怒则气上与恐则气下的空间活动,悲与忧的时间推移变化,思为七情时空之合等。这可从三个方面认识。4 l+ c: Q2 n5 V6 {# F
1.七情时间观 情志的发生、发展有三个时段:过去时以悲为代表,事情已经发生,无可奈何,是消极情绪;现在时以喜、怒、惊、恐等激情情绪为主;将来时以忧为代表,对前景悲观失望,取负面的情绪体验。
6 w$ u# Y* G8 W 2.七情空间观 可从外(天地社会)、内(人体小天地)环境的大(自然界的生存)、小(个体气化气机)空间两方面认识。“百病始于气”,七情的异常变化影响到气化与气机,突出表现为病机的空间两极性。如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惊则气乱就是典型的几对两极病机。从七情疾病的治疗上看,怒则气上,治宜疏泄行气,降逆安冲,镇肝潜阳,可用镇肝熄风汤之类使上壅之气下行;忧则气聚,可用疏泄的药物以散之;悲则气消,当温振其消散沮丧之气,用甘麦大枣汤之类;恐则气下,治宜升其气,强其志,用升陷汤之类;惊则气乱,治宜重镇虚怯,收敛已乱之正气而平惊,选用金石、介类之品。中医治疗病还重视人的生存空间与疾病的关系,反映了中医的空间治疗观的一个方面。关于七情保健,“治未病”是预防医学之上策。七情亦然,养心调神、情志致病、心理卫生是中医心理学理论所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8 ^' r4 r. b: z2 @% t 3.思为七情时空之合 从藏象而言,“脾藏意”,为中土,主四时、四方;从心理学看,思维为认知中心,有决定情绪的关健作用;从病理而论,“思则气结”太过,影响到气机的升降出入,表现为空间气化运动障碍。思是诸种情志生理、心理、病理、诊治、保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贯穿于七情的时空之中。
% d. b# g& |$ T7 L( ~8 A$ k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刘洋博士、潘桂娟研究员:情志成为中医学病因的理论依据与致病形式- e) D" Z1 N9 e- _$ |! \8 F/ O
情志致病是中医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病因学思想,也是中医学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证据之一。其中情志病因致发疾病,成为后世医家关注的重点。因此,形成了以《内经》为肇源的中医情志病因学、病机学、疾病学、症状学、情志病诊断学、情志病治疗学、情志养生学等内容的中医情志理论。分析情志成为中医学病因的理论依据,情志从正常的情感与情绪向病因转化的原因,以及作为病因致病的形式特点,对于现代防治与情志-心理应激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当有所裨益。" B6 o6 n9 E5 Z9 w9 I% {
在中国人文传统中,情志中和被推崇为与天下根本大道齐同的境界。情志违和,便可为害致病。这种认识奠定了中医学中情志病因思想的人文基础。《内经》继承了人文传统中的情志病因思想,从医学角度系统观察了情志作为病理性因素,在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其中的情志病因学地位尤为突出。至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七情总为内因,明确了内伤情志作为病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 A( L; ^; x- R, S 导致情志成为病因的主要原因,一是情志不节,二是情志太过。七情转变为致病因素,常与情志反应过于强烈或突然、消极的情感活动持续过久以及情志的正、负性有关,还与个体的体质、人格及调节耐受能力有关。3 A4 J6 a. a: k0 x% }; F2 G# l% t
情志病因具有泛病因学和指向性病因两种表现形式。情志的泛病因学理论形态,通过把情志作为致病病因与百病的发生相联系,体现中医学一贯重视情志作为致病病因之一的经典认识,更主要是蕴涵了“和喜怒,戒嗔恚”等对预防疾病发生以及达到养生长寿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指向性病因致病又可分为单一情志病因、复合情志病因、内伤复合病因、情志六淫合邪等多种情况。系统研究中医情志病因致病的各种情况,根据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对于确立临床治则、选择治疗手段以及处方用药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w/ L, R5 {8 \; E# u
; y0 o7 v: l6 y# z) C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志付主任医师:心身疾病的刚柔辨证
6 Z. G H# U: F; f6 \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内经》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应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并逐渐形成心身疾病刚柔辨证论治假说。心身疾病首先伤肝。根据人气质的阳刚和阴柔属性不同,导致肝疏泄不及或太过。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称之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之为柔证。临床发现心身疾病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采用刚柔辨证论治方法。具体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泻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肝,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关于刚柔证候的治疗方药,根据《素向•阴阳应象大论》所说: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6 [# O, c: k2 ?0 r7 ~% i
* z) | [1 _6 N 辽宁中医药大学孙松辉教授:情志伤脏规律具有五行模式和非五行模型- v7 _; q5 M, R% j- _" _5 y: ]
《内经》将五志与五行配属,产生了情志伤脏的五行模式。五行框架中五志对应五脏的内涵是:生理上,一脏主一志;病理上,一志伤一脏;五志之间具有五行相胜关系。《内经》中同时存在情志伤脏的非五行模式。情志伤脏并非拘泥于五行模式,并非一种情志固定伤害某脏,而是呈现多种情志均可伤及一脏,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脏的复杂情况。情志伤脏的五行模式与非五行模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强调程式化,后者注重随机性。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详加辨证,对于符合五行原则的,按五行之理;不符合五行原则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 m% K1 ]* E( V8 Q8 }) X4 h6 v) Y" ?* U, X& H+ s- ?! X
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丽萍教授:情志病研究应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 X- p8 G) y2 X7 T 近年在情志病的理论、实验等研究方面均已取得一定进展,个别工作获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但从整体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k" M5 h( C) a2 d 就理论研究而言,对情志的概念、情志病证的内涵认识至今尚不统一,这一点是研究情志病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否则,情志病辨证及其规范化、量化等系统研究工作就无法科学、有序地进行。实验研究有三点不足:一是目前情志致病研究所采用的急、慢性应激模型多为单一应激源刺激模型,与人类复合多因素应激反应致病的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以药探理的研究,由于模型选择不一致,即使属于同类作用方药的研究,也难以比较,不利于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及优胜劣汰;三是情志致病与多因素刺激的时间、性质、强度及个体差异有密切相关性,但目前对于情志致病条件的量化研究鲜见。此外,以中医学固有单一情志伤及特定脏腑的理论研究情志致病机理究竟是否科学?单一情志刺激是否同时伤及他脏?目前尚未见实验证论;在单一或复合性应激源刺激时脏象的生理病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研究中医药深层次的机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目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调节机制也难以阐明;中医药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肝,涉及其它脏腑的研究明显不足等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o, d' z5 |5 }; f% f 今后在理论研究方面,当务之急是中医学界需依据、借鉴古今相关研究文献,并经专家研讨明确界定情志的概念、情志病证的内涵;对现存质疑的原有理论,经科学论证后予以扬弃,提出创新的科学假说,并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加以检验、升华、确立。在实验研究方面,动物模型问题,既可对现有公认的单一应激源模型、慢性复合性应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模拟人类情志致病(单情、多情交织)最为理想的模型,也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整体研究,分别探讨各模型伤脏的生理病理特征及规律,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规律,以实现情志致病理论科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对于情志致病机理及中医药干预研究,应在模型研究基础上,融合中医学、现代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从行为特征、脏象结构、机能及代谢等方面,在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多层次、多环节进行综合探讨;有效方药的研究应首重药效,经筛选研究后,再进行机理探讨、新药开发研究。要使情志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真正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最终形成集诊断、治疗、预防于一体的情志医学体系,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期待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来完成。! `& G0 r' O8 b* e* ]/ U
- G& S$ B- L, r3 N% t' U1 e 福建中医学院李奕祺博士:抑郁症是“因思致病”
% Y- O5 c6 C* V1 C! G; V) ?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情志因素是抑郁症发病的诱因。抑郁症发病与七情中“思”关系最为密切,是“因思致病”。“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行交阻,可致气机郁滞,升降失常。脾在志为思,生理上表现为思虑太过等心理活动,又会出现“因病致思”。“因思致病”,“因病致思”,两者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是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根结所在。对于“思则气结”,从生理病理角度的理解,将其解释为思虑过度,肝脾气机郁结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心理角度看,“认知固着”恰是一种“思则气结”状态。临床上,需要医生耐心倾听,通过正确的引导,引导患者正确地思,通过思来治病。抑郁症治疗大法是疏肝健脾理气,健脾为主,疏肝为辅。临床上对于抑郁症患者只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纳呆,失眠者,不可拘于抑郁之“郁”者而一味疏肝,应先健脾益气为主, 临床上常用归脾东加减治疗。
0 m# P3 K% c, k' ]7 H. I2 W5 R) j" ~- D: I) c8 \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安玲教授:情志因素生痰致病临床常见# Z6 z3 T) B8 \
情志失常是生痰的临床常见病因;脏腑损伤,气化失常是情志因素生痰的主要机理,而气滞痰阻血瘀是情志生痰的常见病机变化;情志因素生痰与饮食不节生痰的发生机理不同,情志因素生痰起于五脏,以不可见之痰多见,而且易于化热,痰热常见;饮食不节生痰起于六腑,特别是胃肠,往往以可见之痰为主,痰湿、痰浊为主。因此,情志因素生痰致病临床常见,往往以神志、情志、精神疾病为主,日久则痰瘀互结,也可导致局部有形邪结之病。情志失常能够进行人为干预,因此,情志因素生痰可以预防。临床对情志因素生痰致病,其治疗重在调畅情志,疏畅气机,和调五脏,调气化痰;调气化痰切勿伤正。(海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