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網絡,若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聯繫以更正 , v% U {( P0 p- r& A
一、 註解的名稱) b$ K/ I9 |# o4 @5 V
3 D' W& G& B, ?8 d) } A/ t, ^ 專書註解是訓詁學的主要任務,也是集中體現訓詁學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專書註解有很多不同的名稱, 如『傳』『箋』『注』『詁』『訓』『說』『解』『詮』『釋』『記』『通』『學』『述』『訂』『證』『微』『隱』『疏』『義』『義疏』『正義』『音義』『章句』『集解』『補註』等等,這些名稱,有的意義相同,有的意義略有差別,有的互相結合成為新的名稱。如果就註解的對象來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注』,一類是『疏』。『注』只解正文,『疏』兼釋注文。如果從註解的關係來看,除『注』『疏』之外,還有『集解』和『補註』兩類。『注』『疏』都是自成一家之言的註解,『集解』是匯集各家之言的註解,『補註』則是在別人的註解之外,補充遺漏,闡述己見的。下面就介紹一些常見的註解名稱。4 v0 k3 n' v, ?9 R
# T1 n) n8 }. ?$ H1.傳 【說文解字•人部】:『傅,遽也。』段玉裁註:『傅者,如今之驛馬。』驛馬是用來傅達文書的,引伸有傳達的意思。用於注書,就是以今言傳達古言,也就是解說或注釋的意思。因此解說經義的文字也叫做『傳』。『傅』有兩種情況:
. E, W% ` C& K( h9 _
- C7 }7 |! X* g% ?& K3 n% N(1)通過事實的記敘或論述來解說經義。如上文提到【易傅】(也稱【十翼】)和解釋【春秋】的【左氏傅】【公羊傳】【穀梁傳】。
6 `! ~' _. T; b- ~1 q3 B
. e5 u6 k2 E4 O9 Z! [3 A! [' y8 \6 T' I這類傳又有:『內傅』『外傳』『大傳』『小傳』之分。闡發經義的叫『內傅』,如【春秋三傅】。在經文之外發揮的叫『外傳』,如漢韓嬰有【韓詩外傳】。【韓詩外傳】和【詩經】的本義無關,只是引用【詩經】來印證它所講的故事。另外,【國語】和【左傳】所記載的是同一時代的事,但【國語】主要是記言的,與【春秋】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國語】有【春秋外傳】之稱。『大傳』就是大義的意思,漢代伏生作有【尚書大傳】(一說為其弟子張生、歐陽生所作)。『小傳』與『大傳』相對而言,是一種謙詞,宋代劉敞作有【七經小傳】。『小傳』和『裨傳』『稗傳』義同。( d" b3 D, A! v4 D8 Z
0 m( F$ p0 q! N1 [' Z(2)隨着經文來解說字句。『傳』作為註解名稱主要指這一類。漢代注書稱『傳』的很多,如毛亨的【詩故訓傳】、孔安國的【尚書孔氏傳】(偽)等。' @5 t$ J! J6 W6 i @
! [* n! z+ A/ m! o
2.說 解 【說文解字•言部】:『說,說釋也。』即說明解釋的意思,引伸為解說詞語,因此注書也叫『說』。漢代以『說』為注書名稱的很多,如【詩】有【魯說】【韓說】,【禮】有【中庸說】,【論語】有【齊說】【魯夏侯說】,【孝經】有【江氏說】【翼氏說】,劉向有【說老子】等。後代有宋呂祖謙【春秋左氏傳說】,清惠士奇【易說】【禮說】【春秋說】,郝懿行【易說】【書說】等。5 x! F3 d2 ^3 U2 z+ `
2 H- Z5 T A8 o
【說文解字•角部】:『解,判也。』又【刀部】:『判,分也。』『解』的本義是分析,所以分析語義也叫『解』。以『解』為注書名稱的,如漢服虔【春秋左氏傅解】、高誘【孝經解】【淮南鴻烈解】等。
+ b' P+ M4 v1 x9 W2 D5 O6 I* o6 D6 z! D- t, V
3.詁 訓 漢代單以『詁』『訓』為注書名稱的很多,如申培【魯詩故】(『故』與『詁』通用),韓嬰【韓詩故】,杜林【蒼頡故】,賈逵【尚書訓】等,清洪亮吉有【春秋左傳詁】。
5 y3 k& Y1 `3 n2 K+ P* A+ u
0 l+ [1 P9 [' ? K『詁』和『訓』可以連用,稱為『訓詁』,如漢劉陶【尚書訓詁】【春秋訓詁】等。7 j# w, C, L" y
3 P% [0 N1 F5 N; W x: K0 o% u
『詁』還常和『解』連用,稱為『解詁』,如漢賈逵【春秋左氏傳解詁】【國語解詁】、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等。
7 W+ X P. W- v3 u- X/ p5 L: K! P7 e3 r& A. h
4.注 【說文解字•水部】:『注,灌也。』段玉裁註:『注之雲者,引之有所適也,故釋經以明其義曰注。』唐賈公彥在【儀禮疏】中也曾說:『注者,注義於經下,若水之注物也。』因此注書也叫『注』,意即把自己對於原文的理解和體會記載在原文之下,以便闡明原文的意義。9 {' t7 b$ V7 R( a
, y& ^2 x! I2 J4 G! Y( n% m3 d4 T『注』也寫作『注』。用『注』作注書名稱的很多,如漢鄭玄【周官注】【儀禮注】【禮記注】、高誘【戰國策注】【呂氏春秋注】、魏王弼【老子注】、吳韋昭【國語注】、晉郭象【莊子注】、張湛【列子注】、宋裴松之【三國志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唐尹知章【管子注】、楊倞【荀子注】、顏師古【漢書注】、李賢【後漢書注】、李善【文選注】、清仇兆鰲【杜詩詳註】等。 I9 K8 l3 P7 ?! t5 m( i2 n$ j" j
" E/ G4 O" t, F8 E: x5.箋 【說文解字•竹部】:『箋,表識書也。』表識,即表明標記的意思。稱註解為『箋』,是從漢鄭玄注【詩】開始的。他稱自己的註解為『箋』,是因為他注【詩】是以【毛傳】為基礎的。如果【毛傳】有隱晦簡略的地方,則加以補充說明;如果有和【毛傳】不同的意見,則標記在【毛傳】的旁邊。記的多了,就成為一部書,稱為【毛詩傳箋】。可見,他注【詩】稱『箋』,具有闡發、補充、訂正【毛傳】的意思,這和自成一家之言的註解有所不同。後人單稱自己的註解為『箋』的不多。( w1 A, Y/ n& R6 B* Z
+ F: l$ q1 z2 g' J s: {# C7 n『箋』和『注』可以連用,稱為『箋注』。清人稱註解為『箋注』的很多,如吳兆宜【庾開府集箋注】【徐孝穆集箋注】、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馮浩【玉谿生詩箋注】等。
" m" g b# x8 @+ n6 t( u; D+ w: F2 }/ k
6.音義 『音義』就是辨音釋義的意思。以音義為注書名稱的,如魏孫炎【爾雅音義】,吳韋昭【漢書音義】,晉徐廣【史記音義】,唐何超【晉書音義】,宋孫奭【孟子音義】等。7 K! s* t! _8 m
8 Q; Y% ]9 n7 z- j
『音義』又稱為『音訓』『音詁』『音注』『音釋』『音解』等。如漢服虔【漢書音訓】,明楊慎【周官音詁】,元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宋羅復【詩集傅音釋】,許翰【太玄經音解】。4 E5 ^2 g( W# w( v$ ?
: @5 z6 t+ }9 u+ U
7.章句 『章句』就是分章析句來解說古書的意義。漢代學者註解古書,除解釋詞義之外,往往還要串講全句或全章的大意,這種註解稱為『章句』,如漢趙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辭章句】等。後代註解也有稱『章句』的,如宋朱熹【大學章句】【中庸章句】等。! y) m+ t" U; C$ ?
0 B0 ?! q# Z& |& J3 Y( I
8.集解 『集解』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釋經傳的,如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它不僅解說【春秋】,而且解說【左傳】。這種情況的『集解』不多,就其性質而言,它和一般的註解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左傳】和【春秋】早就合流了。二是匯集各家說解的,如魏何晏【論語集解】,它採集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八家之說,再加上他本人的意見,匯成一書,以便閱讀。通常所謂的』集解』是指這一種。『集解』的產生,是因為一些重要的古籍歷代給它們作註解的人很多,但又往往意見不一致,所以就有人把前人的說解選集在一起,加以比較,作出論斷。後世如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孫希旦【禮記集解】、王先慎【韓非子集解】、王先謙【荀子集解】【莊子集解】【後漢書集解】等等都是。9 z) q7 E. H- P5 v' _" r B0 A( e4 ]8 B
4 m4 N. f5 z6 s ~& p: H
這種『集解』還有稱『集釋』『集注』『集傳』的,如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宋朱熹【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楚辭集注】【詩集傳】、蔡沈【書集傅】等。* l# h) g5 ?" K
$ a' E1 E3 F: P
晉范寧【春秋穀梁傳集解】情況特殊,是他本人『與二三學士及諸弟子』集體註解的,跟上述『集解』有所不同。4 R, {' P, [1 J. d$ P
5 [/ o& k4 n( y) w2 D2 e
9.補註 『補註』就是補充舊注的遺缺。如宋洪興祖【楚辭補註】、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註】、鍾文烝【穀梁補註】、王先謙【漢書補註】、惠棟【後漢書補註】等。% p+ s2 M3 v: }- s6 p
- N4 u, \ G2 M/ t: k6 k10.疏 義疏 正義 【說文解字•疏部】:『疏,通也。』『疏』就是疏通的意思。用於注書,就是對於原文原注有鯁阻的地方加以疏通,把經文的含義闡發出來,因此也叫『義疏』(疏通其義)、『正義』(使其義得正)。以『疏』(義疏、正義)為注書名稱的有很多,如梁皇侃【論語義疏】,唐孔穎達【五經正義】、賈公彥【周禮義疏】【儀禮義疏】、徐彥【春秋公羊傳疏】、楊士勛【春秋穀梁傳疏】、宋邢昺【論語正義】【爾雅義疏】【孝經正義】,清陳奐【詩毛氏傳疏】、孫詒讓【周禮正義】、胡培翬【儀禮正義】、陳立【公羊義疏】、劉寶楠【論語正義】、皮錫瑞【孝經鄭註疏】、焦循【孟子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等。% g: ?) B# n, O' \, n7 u
" e- x5 d# ~$ C『疏』除稱『義疏』『正義』之外,又叫『義注』(註明其義)、『義章』(彰明其義)、『義證』(證明其義)、『義略』(義理的大略)、『講疏』(講習用的義疏)等。0 o' e1 @7 z! c% j9 Y1 k6 \3 n
& x1 V$ A+ R. x0 d* v/ p關於『疏』『義疏』『正義』等名稱還需要做兩點說明:一點是這類名稱一般是用來疏通經書及其註解的,有的子書或史書雖然也用『疏』或『正義』的名稱,但是卻只疏通正文而不涉及注文,如唐成玄英【莊子疏】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就是如此。另一點是後代有的註解雖然叫『義疏』,但也不是疏通原文原注,而是廣采群書,補充舊注,究明原委,如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就是如此。其性質類似於『疏證』。, h- J6 ~$ ^) S* e
" z. g: T' W$ ~% Y9 ]2 A! q11.疏證 『疏證』就是會通古書的義理來加以補充、校訂、考證和闡釋。如清皮錫瑞【鄭志疏證】、王念孫【廣雅疏證】、戴震【方言疏證】、畢沅【釋名疏證】、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等。
! T. s8 d7 j3 z. Q# f- |( y5 w: I" H& P) l. f6 q& m
以上介紹的是一些常見的註解名稱。這些名稱的異同,都是就其基本情況而言的,其中也有些書的內容或體式和我們講的這些『名稱』不盡相符。2 ]' x* |+ E) b8 ]
, {0 ^( q* m @1 v* C9 Y二、 註解的內容 * }0 s( t' V, u1 Q
/ o$ a) N4 I! v0 {, [ h7 `註解所包括的內容很廣泛,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內容。: ]9 D6 Y# q ^ p+ k
9 \- S2 m& M" D4 d/ f 1.解釋詞義 古書中有一些不好懂的詞語,如古詞語、方言詞語、或者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特殊用法,就需要註解,因此,解釋詞義是註解中最基本、最大量的工作。例如:+ K- O) T h+ N0 M" j7 u
! w7 S: o& [# M0 l8 I
(一)【詩•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毛亨傳】:賢,勞也。2 f! I# N2 E+ _, G- o
$ k. s! b' z1 B- [6 N8 {8 ~(二)【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王逸章句】:扈,被也。楚人名被為扈。 V( j5 ~, q" _ P
# d3 j- _. _$ A+ l(三)【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毛亨傳】:天,謂父也。
0 Z5 o. c0 h/ ~# G" Y
' K; o+ j' x. B5 N+ |. ?; \4 S(四)【詩•周頌•我將】: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鄭玄箋】:將,猶奉也,我奉養我享祭之。% m( o" @% R6 K: w' D e/ ]- z
( M4 M' e, I6 A3 T3 y
例(一)是以今語釋古語,例(二)是以通語釋方言,例(三)例(四)是解釋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具體意義。+ ^1 O& O* `( T! {7 [5 s! y7 c
6 Y! R: B3 q+ J: ]* H! t 2.註明讀音 註明讀音也是註解中常見的內容之一,注音的方法有三種:
8 Z: C0 Y' A) X8 e% Z8 [! B& V, c6 _8 }! L
(1)讀若法 用一個同音而較常見的字來比譬另一個字的讀音。例如:( b2 q' y ?8 _* a& u7 o
* Y& S, ]& H$ E/ c, t# ~8 m
(一)【漢書•高帝紀】:陛下嫚而侮人。【顏師古注】:嫚,易也,讀與慢同。4 ~% K; a9 {( W& f7 O) Z# x/ O0 I
R8 j `/ @( b
(二)【淮南子•精神訓】:珍怪奇異,人之所美也,而堯糲粢之飯,藜藿之羹。【高誘注】:糲,粗也。粢,稷也。糲讀賴恃之賴,粢讀齊衰之齊。
, B! R5 [. L+ f t! w6 A3 M$ `4 [
- @# t/ a9 w! ] s% |; a% s! Y (2)直音法 直接用一個字來註明另一個字的讀音。例如:; e/ y/ ~4 o& e* J `& m) G0 w
# I, o, {7 ^. ^ H$ O& v
(一)【楚辭•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洪興祖補註】:宿,音秀。 * F" A8 k2 e5 t2 H
- f5 r- ^: P$ x4 ~
(二)【大學•傳之十章】: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朱熹章句】:樂,音洛。只,音紙。好、惡,並去聲。+ E5 Y5 C3 k4 J" U2 s
) P' ` w' F0 \. f, w
直音法一般寫作『某,音某。』有時不注字音,只標聲調。
2 X) P G* @7 j4 M$ ?) `, Q8 Y0 Z! l- W! I: @/ [
(3)反切法 利用雙聲疊韻的方法,用兩個字來拼合第三個字的讀音。例如:
" @( F& E" f2 j6 H
9 m, a. O/ N9 ~6 G; u: B (—)【史記•李斯列傳】:『今青臣等又面諛以重陛下過。【司馬貞索隱】:重音逐用反。重者,再也。- t4 j3 P8 p5 i1 \& A' g7 G
" o% ` o) w0 z, U- k5 G (二)【漢書•竇田灌韓傳】:蚡日益橫。【顏師古注】:橫,恣也,音胡孟反。
5 R) W6 U& q0 E; x3 ^- j% W' a' z- s; A C8 d# w7 T! C
反切法一般寫作『某某反(翻)』或『某某切』。
, D, T3 f* ~( D
1 |3 I* |, `, T+ ?有時用直音法注音,不寫『音某』,只注出『某』字來表音;用反切法注音時,不寫出『反』或『切』字來,只注出反切上下字。遇到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不要發生誤解。例如:
# P/ m% M; s2 D4 X/ W
9 [9 W6 B& ^% T5 x/ o4 J! o(一)【文選•上書秦始皇】:駿良駃決騠啼,不實外廄。 z" O0 ~8 W. t0 M% u/ |! s0 n% W$ g2 C
N$ x1 ~4 b8 D; x* T
(二)【文選•獄中上書自明】:昔者司馬喜臏鼻引腳於宋,卒相中山。
3 H+ h6 z( L7 @$ X8 f M
z$ E; n6 M0 M4 n$ h. o1 H 例(一)是用直音法注音,即『駃音決』『騠音啼』。例(二)是用反切法注音,即『臏,鼻引反。』用作注音的字『決』『啼』『鼻引』等比正文字號小。( U) ^# k+ I0 Z4 B X0 G
; _; g- i; R- k. } 3.串講大意 串講大意是以『章句』為名的註解書的主要內容,除解釋詞義外,還要闡發章句的微旨,對文意作進一步的說明。例如:
2 j) v$ I! ~+ L6 j, g
6 K* ^3 H: c _1 W# @(一)【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趙岐章句】:曰,辭也。叟,長老之稱也,猶父也。孟子去齊,老而之魏,故王尊禮之。曰父不遠千里之路而來至此,亦將有可以為寡人興利除害乎?
# x. ^* L/ z9 c: a3 y) A! z9 _- k/ i; R- x) y9 N% w/ U( y$ a5 V2 v( M
(二)【楚辭•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章句】:刓,削。度,法也。替,廢也。言人刓削方木,欲以為圜,其常法度尚未廢也。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亦終守正而不易也。
* c$ S) X4 _% `9 [3 G' L+ v# o1 a% T. e/ l. }
例(一)從『曰,辭也』至『猶父也』是解釋詞義,下面幾句都是串講大意。例(二)從『刓,削』至『替,廢也』是解釋詞義,下面幾句都是串講大意,並且對全句的內在含義作了進一步的說明。這是串講全句大意的。8 u. }# j+ `5 v
& H0 ^, `6 A8 S5 ^. D在【孟子章句】中,為了說明全章的大意,趙岐還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了一個『章指』。例如【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的章指是:% }1 p- _7 e2 `) I; A8 s/ ~
6 z! p" c( H+ T9 w2 R治國之道,明當以仁義為名,然後上下和親,君臣集穆,天經地義不易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
0 v. r0 u# t) J; ~$ i, P2 S) o8 k8 v" S! T# q( i
這是說明全章大意的。) @8 U( m% T, f7 T
- K0 L+ W: J8 Y/ J! V串講大意不僅在『章句』里有,其他註解里也有。例如:
/ v7 R1 p r, t+ d T4 N* M) O( K2 _
(一)【左傳•隱西元年】: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杜預集解】:不義於君,不親於兄,非眾所附,雖厚必崩。; @/ E1 r' S" y$ Y0 a/ Y7 x) n
' S- M5 p( k4 W& p(二)【詩•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鄭玄箋】:予,我。亡,無也。言我所美之人無於此,謂其君子也。吾誰與居乎?獨處家耳。從軍未還,未知死生,其今無於此。
* ~% q. p: b( |" Z
! V0 ]+ U! h" O5 ^ [) S(三)【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郭象注】:吾喪我,我自忘矣;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識哉!故都忘外內,然後超然俱得。 E5 `- D f& X( W/ q
3 l: x1 W8 Y5 K9 Q' x: n 例(一)的杜預注只是串講了這一句的大意。例(二)的鄭玄箋除解釋詞義、串講全句大意外,又進一步說明了這一句的內在含義。例(三)的郭象注在串講大意的同時,還闡發了其中的哲學思想。
. _% w7 n+ Q3 f6 o( r! T) C- c \! X: Y/ Q# T1 ]/ F% t
4.分析句讀 古人所謂句讀,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斷句標點。古人行文不使用標點符號,因而句讀往往難定。句讀不同,說明對詞義句意的理解不同,其中也必然會有正確與錯誤的區別,所以分析句讀也成了古書註解的一項內容。例如:
) I4 \0 x7 i; R8 V, g# H1 A
# i, G" Y( _5 P" @* q, A(一)【詩•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毛亨傳】:非我無酒可以遨遊忘憂也。
# D6 p2 F2 M' Y6 e" C% x& d' P! W: Y0 v
(二)【周禮•天官•宮正】:春秋以木鐸脩火禁。凡邦之事蹕,宮中廟中則執燭。【鄭玄注】:鄭司農讀火絕之,云『禁凡邦之事蹕。』……玄謂:事,祭事也。邦之祭社稷七祀於宮中,祭先公先王於廟中。隸仆掌蹕,止行者,宮正則執燭以為明。' E0 b+ Q) m% K1 G5 [2 b
6 `9 [9 {' I; f9 Z
(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良。【杜預注】:言其廉且仁,不忘君也。徑,猶行也。【陸德明釋文】:一讀『以壺飧從』絕句,讀徑為經,連下句,乖於杜意。8 [; z4 u( R% \ F2 j) K
; v) R" L) p( Z+ P* O
(四)【中庸•第十三章】: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朱熹章句】:子、臣、弟、友,四字絕句。+ G" I5 U6 s: |; A# h) V
+ `7 d' s: {" c; [, Q5 B! E 例(一)的毛亨傳寓分析句讀於串講之中,不僅解釋了詞義,也分析了句讀,指明這兩句詩雖然因詩歌節奏的關係在形式上分為兩句,而實際上是一句話。例(二)的鄭玄注主要說明鄭司農(鄭眾)斷句的錯誤。鄭司農把這段文字斷成三句,即『春秋以木鐸脩火,禁凡邦之事蹕,宮中廟中則執燭。』那麼,宮正(王宮的總管)就有了三項職責:脩火、禁蹕(蹕bì,止行者)、執燭。鄭玄認為『事』指祭祀之事,而在宮中廟中祭祀時禁止行人的事屬於隸仆,【周禮•夏官•隸仆】『掌蹕宮中之事』可證。這樣,宮正就有兩項職責:脩火禁(謹慎執行防火的禁令)和執燭(照明)。鄭玄的句讀是對的。例(三)杜預和陸德明的句讀不同,對『徑』字的理解也就不同,那麼,就可以對原文作出兩種不同的解釋。例(四)朱熹認為當以『子、臣、弟、友,四字絕句』,於意為妥。這樣斷句,意為『此四者欲明求之於他人,必先行之於己。』即『欲求其子以孝道事己,己須以孝道事父母,……』後人多於『未能也』前斷句,故理解為『用對兒子的要求侍奉父親,沒有做到;……』似有不當。
( `' [: r# z. j3 m9 R5 n/ K+ G7 ~$ F/ ~/ v
另外,在古書註解中,有的注文雖然不對原文的句讀加以說明,但從注文所處的位置也可以體會出編(注)者的看法。如【禮記•禮運】中有『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上喟然而嘆』一句,【十三經註疏】在『賓』字下有鄭玄的一段注文,可見這是把『賓』字屬上讀了。賓,通『儐』。『賓事』指孔子承擔的助祭贊禮之事。『賓』似應屬下為義。' v& q+ V" Z L
) s/ c' B4 y9 r: d' ]) l' \0 p1 h有時,注文在書中安排的位置不當(體例不一致),也容易使讀者產生句讀上的誤解,這是應該注意的。如【四部備要】本【史記•樊噲傳】『從擊秦軍出亳南河間守軍於槓里破之擊破趙賁軍開封北以卻敵先登斬候一人首十級捕虜二十七人賜爵卿』一段文字中,在『亳南』後有【索隱】和【正義】對『亳』字的註解,而在『開封』後有【正義】對『開封』的註解。把二者類比,就容易使讀者把『開封』後的『北』字屬下讀,這就誤解了原文的句讀。+ N' l! k9 ^. n8 K
H1 _% u `- h( Z, D% Z
5.闡述語法 在古書註解中,對語法現象也多有闡述。它們雖然還不成系統,但對理解文意還是很有幫助的。例如:
0 ?, |- E& ]/ S) Q9 k } ]6 n& f% _; ^; s
(一)【詩•周南•麟之趾】:於嗟麟兮!【毛亨傳】:於嗟,嘆辭。
' \7 H& w$ v# k4 o* Y
$ U7 V& [. O! d(二)【詩•鄭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楚。【毛亨傳】:激揚之水可謂不能流漂束楚乎?2 k# V" m4 \9 y' j
& \. m; W4 ], x(三)【詩•小雅•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亨傳】:求矣,言求兄弟也。
2 i6 u( f$ q% ~; e
( G. s$ Y) L3 j: U: B(四)【左傳•昭公十九年】:諺所謂『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謂矣。
s) `* h7 a+ h" j, S3 K
* A/ P7 p m d) ]( J1 r" x+ ]7 q6.說明修辭 說明修辭手段(包括表達方法),也是古書註解中常見的一項內容,它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文意的理解。例如:- p4 h7 h( @2 A2 e& F+ M3 W* R: U4 o9 n
* j" \& l7 p* G+ o(一)【詩•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毛亨傳】:興也。5 g2 r7 D% ]. V
$ a0 Y$ g6 n T2 u+ \+ U(二)【詩•小雅•車攻】:蕭蕭馬嗚,悠悠旆旌。【毛亨傳】:言不讙嘩也。
8 ]' C, {# `6 m+ K3 C! p
6 {% P2 V6 \8 t0 _% m6 R(三)【詩•小雅•苕之華】:牂羊墳首,三星在罶。【毛亨傳】:牂羊墳首,言無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鄭玄箋】:無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復興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將亡,如心星之光耀見於魚笱之中,其去須臾也。
$ O4 h/ n# w! n' m7 d* K) Z8 U' d; h) {% J; r" ^, }# [
(四)【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正義】: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不可以挹爆其酒漿。
1 \$ k& g0 q& i; l2 x j+ ?3 F
v) o: s) {, r; H* ?4 s(五)【左傳•宣公十二年】:叔展曰:『有麥曲乎?』曰:『無。』『有山鞠窮乎?』曰:『無。』【杜預注】:麥曲、鞠窮所以御濕,欲使無社逃泥水中,無社不解。故曰無。軍中不敢正言,故謬語。
4 ?: M4 X! c# v S$ E. g1 F4 I: }8 a0 r5 {4 [; p
(六)【儀禮•公食大夫禮】:雍人以俎入,陳於鼎南;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鄭玄注】:雍人言入,旅人言退,文互相備也。』【賈公彥疏】:云『雍人言入,旅人言退,文互相備也』者,雍人言入亦退,旅人言退亦入,皆入而退去,故云『文互相備也』。
5 v9 E+ F% X% @. u; D) g8 t2 ~" k! ^/ |
例(一)毛亨傳說明【關雎】這首詩的開頭用的是『興』的表現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例(二)指出這兩句詩表面上是寫馬叫旗飄,實際上是烘托征人出征時的肅穆莊嚴的氣氛。例(三)點明『牂羊墳首』是個歇後語。『牂羊』是母羊,『墳首』是大腦袋。根據常識可知,母羊生出大腦袋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說『無是道也』。『三星在罶』用的是借喻的手法。『三星』即心宿,在冬天天快亮的時候才出現;『罶』是捕魚的器具,人們夜裡把它放在水中,天亮時就取走。這句話是說離人們來取罶的時間已經『不可久也』,其內在含義即『周將亡』。例(四)孔穎達通過串講說明詩句是利用同音現象構成的雙關語。『箕』雙關簸箕和天上的箕宿,『斗』雙關酒斗和天上的斗宿。例(五)的杜預注說明還無社和申叔展的對話用的是隱語。『麥曲』是用麥子做的釀酒的酒母。『鞠窮』即芎窮,其根可入藥。這兩種東西都可以防禦潮濕,申叔展是暗示還無社逃出泥水以避難。還無社是蕭大夫,申叔展是楚大夫,二人本相識,因當時兩軍對壘,不便正言,所以使用隱語。後來還無社終於明白了申叔展的意思。例(六)鄭玄注和賈公彥疏指出【儀禮】原文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3 ]% s1 F5 I4 X5 S- Q
) F2 L5 K5 h0 f F' C" @7.指示出處 古代作家寫文章喜歡引經據典,尤其是東漢以後,引經用典成為一種重要的修辭手段,有的文章幾乎句句用典。因此,指示詞語和典故出處也就成了註解這些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內容。唐代李善【文選注】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典型。請看【文選•獄中上書自明】中的幾處註解:* r, j( ?6 X, m
- G' x7 m* S$ F4 ~: d1 L% h(一)昔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善注】:【韓子】曰:『楚人和氏得璞玉於楚山之下,奉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刖和左足。武王薨,成王即位,和又獻之。玉人又曰:「石也。」刖其右足。』
8 T/ l0 C) |1 r1 B7 C9 @9 T; R& x$ F- v/ [
(二)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荊軻首以奉丹事。【李善注】:【史記】曰: 『荊軻見樊於期曰:「今聞秦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家。今有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首,何如?」於期曰:「為之奈何?」軻曰: 「願得將軍首以獻秦王,秦王必喜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於期遂自剄。』
l' T c* O0 b$ ^, M# L/ }6 p$ \! b
, c! }( N# ?. S. Y0 H(三)『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李善注】:【漢書音義】曰:『王奢,齊臣也。自齊亡之魏。齊伐魏,奢登城謂齊將曰: 「今君之來,不過以奢故也,義不苟生,以為魏累。」遂自剄。』有時,李善不是指示典故的出處,而是指示某些詞語的出處。請看下面的幾處註解:
% W, K- j% Z6 m P" M9 U+ \ p, \! o; a' ] n$ ^
(一)義不苟取比周於朝,以移主上之心。【李善注】:【六韜】曰:『結連朋黨,比周為權。』杜預註:『比,近也。周,密也。』6 P; o0 F0 ]6 E. S; j# Q3 _2 K
8 k% E, U( ~& O) ?
(二)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李善注】:【國語】:『泠州鳩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賈逵曰:『鑠,銷也。眾口所惡,金為之銷亡。』% J1 s- C% F) |, G
3 v' n2 d6 W3 d$ K" Q
(三)披心腹,見情素。【李善注】:【戰國策】曰:『蔡澤說應侯曰:「公孫鞅事孝公,竭智謀,示情素。」』
3 v; ~" ], S& h
8 Y* b* e( N5 R) h2 Q例(一)指示『比周』的出處,例(二)指示『眾口鑠金』的出處,例(三)指示『情素』的出處。
/ ~0 H5 o0 ]; S# h3 B3 p0 d: |" h- d8 L7 N
8.考史敘事 考史敘事主要反映在史書的註解中。史書是記載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的,由於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推移,行政區劃的變化等原因,後人讀史書時,最容易在人名、地名、典章制度、歷史事實等方面提出問題或發生誤解,因此考史敘事就成了史書註解的一個重要內容。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幾處註解:: W1 f9 ?/ k/ a3 |
, }) d1 e* X8 i9 [( H6 `" @, {. r+ [7 @(一)項羽者,下相人也。【裴駰集解】:【地理志】臨淮有下相縣。【司馬貞索隱】:縣名,屬臨淮。案:應劭云:『相,水名,出沛國。沛國有相縣,其水下流,又因置縣,故名下相也。』【張守節正義】:【括地誌】云:『相故城在泗州宿豫縣西北七十里,秦縣。』' e% r8 T. x" r6 A. J
. Y5 K; O+ n) I4 }(二)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裴駰集解】:張晏曰:『涉,姓;閒,名。秦將也。』( l6 c+ J# v ~+ A/ m& ~
7 O8 R" E# m, _4 ?1 h
(三)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裴駰集解】:應劭曰:『天子曰師尹,諸侯曰令尹,時去六國尚近,故置令尹。』瓚曰:『諸侯之卿,唯楚稱今尹。時立楚之後,故置官司皆如楚舊。』! J q& i2 u( t3 r( G
4 ~0 A& `0 {0 o5 ~% u(四)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裴駰集解】:服虔曰:『傅音附。』孟康曰:『古者二十而傅,三年耕有一年儲,故二十三年而後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疇官,各從其父疇內學之。高不滿六尺二寸以下為罷癃。【漢儀注】:「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為衛士,一歲為材官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陣。」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為庶民,就田裡。」今老弱未嘗傅者皆發之。未二十三為弱,過五十六為老。』: N# A: m2 X) N. n' g! a. x- _
7 X6 ?& L4 W# I/ Y- p- t) H9 E: y
例(一)是考證地名的。例(二)是考證人名的。例(三)是考證官職的。例(四)是考證典制的。
5 i9 D" `3 [& r9 z; m* V
+ M; J( M0 |( a6 @4 w6 F! S: ], ]下面再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的一處註解:
4 h% _7 E2 Q6 C% h; K- b' f, R# ?) H- K" U D: s$ X4 i
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魏書】曰:大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L6 k9 o3 K( [9 F
0 _' ~3 t( r' ^5 ?: K以上是裴松之引用史料來補充說明曹操東歸,殺呂伯奢一家的史實的。補充史料、考核史實是裴松之【三國志注】的特點。
* o" `, l3 ?8 }& I
3 p4 b9 m$ F8 J& r; V( W- X在經、子、集等著作的註解中,也經常可以看到考證古代風俗和制度的內容。下面以【詩經】為例加以說明:3 [5 p3 h' X& S: M
! s; l2 D8 j/ n/ l% U2 X0 q! J* k/ y
(一)【詩•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毛亨傳】:齊則角枕錦衾。【禮】:『夫不在,斂枕篋衾席,而藏之。』
$ Y+ }. b2 Z0 U# v7 Q
5 Z) O# u& h) f+ S7 ~$ g, n" K" _ (二)【詩•邶風•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毛亨傳】:納採用雁。【鄭玄箋】:雁者隨陽而處,似婦人從夫,故昏禮用焉。自納采至請期用昕,親迎用昏。; Y! e8 |1 h3 {4 h9 h
; \% ?3 b9 c# E$ ^3 S& L' Z(三)【詩•魏風•葛屨】:摻摻女手,可以縫裳。【毛亨傳】:婦人三月廟見,然後執婦功。【鄭玄箋】: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為婦。裳,男子之下服,賤又未可使縫。魏俗使未三月婦縫裳者,利其事也。+ ]1 k1 U6 x, j7 p4 c9 D
9 H! @- _" p9 b) Y
以上是說明古代風俗的。又如:
; w% M, ~4 f) e- [% u
/ A- O' D; r3 X1 y, G" `, F(一)【詩•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毛亨傳】:私,燕服也。婦人有副禕盛飾以朝事舅姑,接見於宗廟,進見於君子,其餘則私也。
- o# y) P9 l5 @7 T' I# h. T& j. R3 Y% M7 e! j ]2 y
(二)【詩•唐風•無衣】:豈曰無衣七兮!【毛亨傳】: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鄭玄箋】:我豈無是七章之衣乎?晉舊有之,非新命之服。【孔穎達正義】:【春官•典命】云:『侯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秋官•大行人】云:『諸侯之禮,執信圭七寸,冕服七章。』是七命七章之衣
& R& u5 Z' m8 F, g/ Z" l
! K4 F# |$ s. j, B* a- g4 `4 M(三)【詩•小雅•車攻】:田車既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毛亨傳】:甫,大也。田者,大芟草以為防,或含其中,褐纏旃以為門,裘纏質以為 槸,間容握,驅而入,擊則不得入,左者之左,右者之右,然後焚而射焉。天子發,然後諸侯發;諸侯發,然後大夫、士發。天子發,抗大綏;諸侯發,抗小綏。獻禽於其下,故戰不出頃,田不出防,不逐奔走,古之道也。
( G0 r5 H4 X9 a! F4 l7 m! \& z# c+ Q8 |9 R
以上是說明古代制度的。
! R& o8 U# E% D" d3 t& v
9 E5 h& `1 }! h M; \9.校勘文字 校勘文字是屬於校勘學的內容,但是古書註解必須要以校勘為前提,所以註解古書也就往往離不開校對文字,改正脫誤。因此,校勘文字也就成了古書註解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7 v& f; w$ f1 r z# _; l4 C4 Y9 z2 @
7 q# U0 o" N4 L/ p(一)【儀禮•士冠禮】:闃西閾外。【鄭玄注】:古文闃為槷,閾為蹙。
8 @; R! C& I! l4 ~$ |3 o5 c# h
; m7 ~" l/ O, i( A(二)【儀禮•士冠禮】:孝友時格。【鄭玄注】:今文格為嘏。
Y$ u+ c" T+ M" M }6 L+ j" i6 ]7 I
(三)【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鄭玄注】:故書中為得,杜子春云:『當為得。』
7 n9 U' j; X7 D! N# O9 L* ~
# o L! ?& `- s. ~% R6 [(四)賈誼【吊屈原文】:賢聖逆曳兮,方正倒值。【李善注】:植【史記】作值。
& S8 \/ F! G6 x9 [2 h+ i1 A
0 K0 _7 x* m& S; M4 V- M. W(五)【墨子•非攻上】: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孫詒讓間詁】:畢云:『知,一本作之。』
( @4 `: Y9 K0 g( w: [ t: j
: k- |! w( X; B. c2 B(六)【墨子•節葬下】:存乎匹夫賤人死者,殆竭家室。【孫詒讓閒詁】:匹,舊本訛作正。
4 H7 W% D: @, W6 D, S% D0 T& b' d8 h
(七)【資治通鑑卷二十二】:然尚未敢顯言赦之也。【胡三省音注】:以文理觀之,不必有敢字。' h# Y9 n) U9 T) M" X
1 y, b, f% J' t(八)【資治通鑑卷一八八】:以世充為太尉尚書今,內外諸軍事。【胡三省音注】:內外諸軍事上當有總督二字。1 `2 E5 Y$ p4 g" C. [
$ m- @9 i8 R/ C: F2 `& n2 S例(一)例(二)是用古、今文本校勘異同。古今文不同的地方,采古文說就在注文中說明今文作某;采今文說就在注文中說明古文作某。例(三)中的『故書』專用於【周禮】,因為【周禮】只有古文本,沒有今文本。但所傳有通行本與舊本之別,鄭玄稱舊本為『故書』。舊本不同於通行本的地方,就在注文中說明故書作某。例(四)例(五)是說明各本文字異同的。例(六)例(七)例(八)是說明文字訛誤衍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