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陈澧(1810年-1882年),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晚清著名学者。
《清史稿》称他‘九岁能文,复问诗学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篆隶无不研究。’十七岁补博士弟子,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三十岁以后读宋儒书[1],曾任河源县训导,受聘为学海堂学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会试不第,前后六应会试未第,其学术思想主张调和汉宋,推崇郑玄、朱子、顾炎武、江永等前贤,而对马融、王肃、王阳明,以及当时盛行之考证学及学者提出了批判。晚年任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
其著作有《东塾读书记》、《东塾杂俎》、《切韵考》、《说文声表》、《老子注》、《公孙龙子注》、《汉儒通义》、《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声律通考》等。《东塾读书记》颇近于学术史,其中不乏一得之见。《汉儒通义》则意在打破时人以为汉儒不言义理之刻板印象。而其中影响较大者,则在《切韵考》一书。
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提出了《广韵》在反切上有‘同用’、‘互用’、‘递用’等规则,遂创‘反切系联法’,将《广韵》中之声类规为四十,韵类包括四声在内一共三百十一类,纠正了前人以守温之三十六声母即中古声母之谬误。
近年其遗著被整理为《陈澧集》六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钱锺书《管锥编》曾肯定陈澧的论点:‘陈澧《东塾读书记》卷一二谓赵高语本于申韩之术,秦亡由此,殊中肯綮,尚未周匝。’
陈澧《汉儒通义》析论 .zip
(1.07 MB, 下载次数: 7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