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本文系摘自網絡
在全國七大方言中,粵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漢語詞彙和用法,像『企』(站)、『食』(吃)、『行』(走)、『頸』(脖子)、『其』(他、她)、『晏』(晚)、『慳』(節省)、『無』(沒有)、『銀子』(錢幣)、『卒之』(最後)、『姑勿論』(且不說)、『於是乎』(於是)等等,讀起來儒雅之至,白話文早就沒人這樣用了,可在粵方言裡,還大行其道,成為市井坊間的日常口語,甚至連『嗟』、『噫』這些古漢語中的感嘆詞,廣州的小孩子也常衝口而出----『嗟,怕乜?』(『嗟』白話讀作『車』,含否定之意,『怕乜』即『怕什麼』。)『噫,好肉酸!』(人們通常誤把『噫』寫作『咦』,其實在粵語中,兩個字是不同的。『肉酸』意即『難看』。)使人不禁拍案驚奇。
廣東人里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風餘韻,雖廢猶存。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婦把家婆稱作『安人』。安人,從宋代開始就是正從六品官誥命夫人的封號。除了台山,據說在花都、從化一帶,也有稱家婆為安人的。聽起來頗有點官宦人家的派頭,也許,這就是『祖上也曾風光過』的遺痕吧。
有人認為,粵語形成於晉代,所謂『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西晉時發生『八王之亂』,繼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面,這是一個北人南遷的高潮。故廣東人『至今能晉語』,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但清代廣東著名學者陳灃認為,廣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最方便閱讀古文。他寫過一本【廣州音說】,專門解釋其原因,『蓋千餘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中,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
人們所說的『粵語』,主要是指廣府話,尤其是指以廣州西關(上下九、第十甫一帶)口音為本的白話。如果你想驗證自己的粵語說得準不準,有一個辦法,念念這首歌謠吧:『阿四阿四,攞條鎖匙,開個夾萬,攞兩毫子,買斤荔枝,唔愛黑葉,要愛槐枝。』這首歌謠取衣韻,必須上下齒咬合,舌面向上,才發得出衣音。如果你能咬字清晰準確,就算會說正宗的白話了。
在粵語詞彙中,據說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方言。廣州人日常口語中,方言出現的頻率,竟高達五六成。最令北方人頭痛的,也許是廣州話中大量的古文倒裝句。北方人說『你先走』,廣州人說『你行先』;北方人說『很感謝』,廣州人說『多謝曬』;北方人說『太飽了』,廣州人說『飽得滯』;北方人說『給你一塊錢』,廣州人說『畀一文過你』;北方人說『找不到你』,廣州人說『搵你唔到』。如此等等,真是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啊。
在粵語文化圈裡,常聽到人們談論起辛亥革命後的一段掌故。當年,帝制傾覆,共和初肇,在XXXXX國會裡,要求奉粵語為中國『國語』的呼聲很高,支持的票數,已然過半。但孫中山逐一去說服粵籍議員,勸他們放棄粵語,改投北京話一票。最後,憑着孫中山的人望,粵語僅以3票之差,敗給了北京話。
前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和封開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廣東封開:嶺南文化發祥地論壇』在封開舉行。會上歷史專家公布了經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的新成果:粵語源自於中國古『雅言』,並進一步確認廣信(封開)是粵語的發祥地,粵語是我國古代普通話的活化石,對我國古代文化和語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
粵語保存古『雅言』因素最多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助理巡視員、廣東省著名語言學家羅康寧經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成果:廣東粵語源自於中國古『雅言』,並進一步確認廣信封開是粵語的發祥地,是我國古代普通話的活化石
我國古代有一種民族共同語,先秦到兩漢時期稱為『雅言』,宋朝以後稱為『官話』。今天漢語許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粵語。雅言的基礎是原始華夏語,原來只通行於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書同文』,雅言地位也就相應提高,成為當時的民族共同語。最早將雅言帶入嶺南的,是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之後從各地徵發到嶺南的『墾卒』。這些『墾卒』多半是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言。
廣信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發祥地
瀟賀古道和湘桂水道(即靈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漢人進入嶺南的兩條重要通道。廣信地處桂江、賀江與西江匯合之處,扼西江之要衝。在嶺南是個交通樞紐。漢武帝派使者從徐聞、合浦出發,遠航至東南亞和印度半島,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經瀟水和賀江到達廣信,再經桂東和粵西兩條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鑒江兩條貿易通道到徐聞、合浦,廣信就成為嶺南早期的商貿重鎮。商貿活動離不開語言交際,中原傳入的雅言正是通過商貿活動而融合當地百越土著語言,形成粵語。
廣信又是嶺南最早傳播中原文化的陣地。陳元、士燮等在這裡辦學,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傳入的儒家文化,漢族移民也從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從而形成以漢族移民文化為主體的早期嶺南文化。隨着文化交流的開展,以雅言為主體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語言因素的粵語,也就逐步成為這一帶人們的主要語言。廣信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也是粵語的發祥地。
早期粵語中心不在廣州在廣信
粵語在分布上的突出特點,是沿江分布。它以西江中部為中心,分四條渠道向東、西、南擴展。第一條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東至番禺(廣州)一帶。包括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東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第二條渠道是西江----鬱江,即溯西江、潯江、鬱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廣西南寧、崇左、貴港三市及其所屬大部分縣。第三條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包括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屬各縣。第四條渠道是南江----鑒江,即溯南江而上,越過雲開山脈到鑒江流域。包括廣東雲浮、茂名兩市及其所屬鬱南、羅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屬吳川、廉江。
除此之外,粵語還有兩個次方言區:一是漠陽江流域。二是潭江流域,包括廣東江門及其所屬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這四個市(區)歷史上稱為『四邑』,其粵語次方言也就稱為『四邑話』。通行四邑話的還有鶴山以及珠海市斗門區。四邑地區距廣州並不遠,四邑話卻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話差異最大的一種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與珠江水路上並不相通。這一事實有力地證明,早期粵語的中心不在廣州而在廣信。
粵語保持雅言音系長達數千年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南越國後,設『交趾刺史部』監察各郡。交趾刺史部大部分時間設在廣信;東漢撤交趾刺史部設置交州,州治也在廣信,廣信便成為嶺南首府和政治中心。土著居民在學習漢文化和漢字之時,也就學習了雅言。這些土著居民的語言本來千差萬別,互相無法通話,又沒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漢人交往時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間交往也不約而同地藉助雅言。雅言便成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語。同時,古百越語言中一些元素,也就為漢族移民的語言所吸收,從而逐步形成為漢語的一支方言----粵語。在中原和北方長達數千年的戰亂動盪歲月,從周朝以來一直作為中原漢語標準音的雅言逐步消失。而嶺南地區保持較為穩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變而成的粵語則一直保持着原來的音系。
離開粵語嶺南文化便不復存在
廣東的地方傳統文化通常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據的其實就是境內三大漢語方言。粵語不僅是廣府地區人民的母語,而且是廣東和整個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僅蘊藏着廣府地區的傳統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帶已經消失了的傳統文化。離開了粵語,廣府地區許多嶺南文化品種便不復存在。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有必要重新研究粵語的自身價值和保護問題。
專家呼籲 建立粵語館保存活化石
粵語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對於我國古代文化和語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近年來,不少學者呼籲建立一個國家語言文字博物館,但一直沒有實現。封開作為粵語發祥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館內建立一個粵語館,收集、積累本地粵語的材料,包括語音記錄、文獻資料,以及粵語擴展和分布地圖等等。特別是那些獨特的語音現象,例如上面講過的濁塞音等,正在消失過程中,及時將粵語這一不可多得的我國最古老的『普通話』的活化石,作為—個寶貴的歷史遺存保存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