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摘自 華強遠古史研究 作者 一個理科學者的思考
圖一是甲骨文:上。圖二是甲骨文: 下。圖三是什麼字?按照甲骨文造字的規律,人人都會得出經過推理以後的結論: 圖三應該是甲骨文:中。 可能有人會回答這個圖三是甲骨文:三。這是他不了解甲骨文,因爲甲骨文中還有一個『三』字,三的三橫是一樣長的,既然表示數詞,三的三橫應該是一樣長的。它表示同一樣東西的數量是三個。 本文要討論的是上文的甲骨文『中』字。如圖: 這個字多數甲骨文字專家都服從東漢許慎的解釋: 【說文】『氣,雲氣也。象形。』 馬如森【殷墟甲骨學】『字象氣流流動之形。本義是雲氣。』 可是這個字一點也不像雲氣,也沒有流動之形。許慎在起點就錯了,他把這個中字的引申義當做了本義。所以後世就沿襲了這個錯誤幾千年之久。原因在於: 上面一長橫爲天,下面一長橫爲地,這一短橫可以是一橫也可以是一點,它只是一個供讀者會意的符號。這個會意的符號(點或者短橫)在上面就是『上』字,在下面就是『下』字,在中間就是『中』字。就這個字而言,它是一個指事字。 因爲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橫代表地。中間這個會意符號代表的當然是中。又因爲這個符號正好位於天地之間,所以引申爲:雲氣。天氣之間只有雲氣。雖然這個字代表雲氣過於呆板了一點。 需要強調的是本文的『中』字僅僅指涉在上下之間的中,不是地理方位的中,卜辭中涉及地理方位的中另有一字,用戰旗的象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