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摘自 華強遠古史研究 作者 一個理科學者的思考
甲骨卜辭中有或無國,西周初始有國字。或與國的區別僅僅在於或字無周圍的半包圍結構,而國字有一個半包圍結構『匚』。如圖; 金文·古文 卜辭 或:從戈,從口。這個口字在甲骨文中可以代表很多象形的意義,比如井,邑,口等等,在或這個字裡,口表示的是宮殿或者社。宮殿和社是形影不離的兩種建築,宮殿是統治所在,社是祖宗所在的祭祀場所。戰士執戈保衛宮殿或者保衛社,意味着或是一個國家的首都的意思。就是說,或的甲骨文本義是首都,國都。 到了西周初期,或的首都和國都的本義產生了國這個字。國在或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半包圍結構『匚』。這個『匚』代表的是國都的城牆。西周的兩京都是三面圍城,剩下一面是有衛兵守護的大門。『匚』表示西周豐、鎬兩京的大門可能是朝向正東的,因為如果城門正門向南,其國字的半包圍結構也可以向下成為『冂』。 【逸周書·作雒解】記載的東周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北邙山)』說明東周國都也卻是是有城牆的。 這種三面圍牆的城是鯀發明的。帝堯之時洪水泛濫,鯀奉命治水,他採取的方法是堵和防。【世本】記載『鯀作城郭』。【淮南子·原道】有『夏鯀作三仞之城』,說明那時的城郭是三面圍牆,缺其一面以戰士持戈把守。說明金文國字中的半包圍結構『匚』正是那時城牆的象形。 這個國字在商的甲骨文中為什麼就沒有『匚』半包圍結構呢?這就要從卜辭的產生時代考證一下。卜辭產生於晚商,就是盤庚遷殷以後。中商三期的洹北商城發掘中沒有出土刻辭的甲骨。殷墟甲骨中盤庚朝的甲骨也非常少見,這就證明甲骨文成熟於盤庚朝以後的晚商時期。殷墟考古已經是碩果纍纍,有一點可以確證,晚商自殷墟以後國都是沒有圍牆的。從甲骨文或字也可以反證,殷墟作為商的晚期國都是沒有圍牆的。【古本竹書紀年】所說的『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說明儘管晚商時代宮殿區和商王的寢宮可能有向南向北遷邑的情況,但是作為國都的殷墟一直在不斷地擴張中。到了武王伐紂時,晚商的國都朝歌已經發展到了『王畿千里』和處處離宮的狀態。但是迄今為止的考古沒有證據證明盤庚遷殷以後這二百七十三年中晚商的國都曾經有過城牆。 我們從造字原則、甲骨文結構、卜辭本義考證了晚商國都或,是沒有城牆的。但是截止商紂滅亡時,這個或(西周以後為國)字的本義是不是國都呢?這就需要從歷史文獻中獲得印證。 【說文】囗部『或,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從土。』 邑部『邦者,國也。』或、國、邦三字互訓。段註:蓋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 段注固然不錯,但是段玉裁忽視了這個字古今的演化是有歷史事實作為依據的。殷商國都無城垣,故卜辭從或;西周國都有城垣,故金文從國。當然在殷商之前的偃師商城、鄭州商城、洹北商城都是有城垣的,但是,卜辭的造字源於殷商時期的現實。在卜辭中,或可當國都解。 【例一】『乙丑卜,貞:囗以沚或伐固受祐』(粹1164) 【例二】『甲子貞:王從沚或在月』(戩45.12) 【例三】『癸酉貞:王從沚或伐[召方]』(京津4395) 郭沫若解或為國。 再看【史記·夏本紀】『令天子之國五百里甸服……』。 【史記·周本紀】『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咸待於郊。』這裡國是商之朝歌。 再看【漢書】:太原郡晉陽,『故【詩】唐國』。【左傳·定四年】祝佗謂唐叔封於夏墟,啟以夏政。服虔以為堯居冀州,虞夏因之。是夏之都即是唐堯舊都。這裡的唐國的國本義是國都。 【漢書】潁川郡,陽翟,『夏禹國』『應劭曰:夏禹都也。』這裡的國的本義也是國都。 『【漢志】於偃師曰殷商所都,於朝歌曰紂所都,於故侯國皆曰過。』(呂思勉) 這樣的例子在先秦文獻中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了。 從訓詁學的角度看: 國,或也,域也。國,郭也。其意義均有城市、城邑和城郭的意思。 【結論】甲骨文或的本義應該是指一國的國都,而不是指一國的疆土四至,即封。西周初期在金文中或演化為國,春秋戰國時代,國字逐漸演化為國家的意思,指代一個國家的整個疆域,從而成為一個行政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