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95|回覆: 13

[道學研究] 【轉載】莊子誤導的道學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0-8-25 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摘自新道家  作者 張無屮
老子.jpg

前言                       

研究【莊子】的歷代學者,一方面驚奇於其文風的汪洋恣肆,一方面又迷惑於其眾多自相矛盾的觀點。於是見仁見智,有些學者粉飾為這正是莊子獨有的高明之處。我覺得這些情況的根本原因,是莊子對『無為』內涵的錯解,明白【道德經】的『無為』的真意,則可以看破【莊子】謬論的實質。
莊子.jpg

因此,我嘗試由莊子對『無為』的理解入手,到這種理解的來源,再到這種理解導致的結果等幾個步驟,來逐步剖析【莊子】,最終使大家認識清楚:莊子只是一枚斷了線的風箏,在失去約束的同時,也就失去了飛翔的動力。【莊子】就象一個以公園為家的流浪漢對世人的看法而已。

道學由抓根本,追求管理藝術的終極成果,以為大家服務來獲得威信,以隱蔽的積極性走上更老練、更睿智的成功之路,從而打造現實中的桃花源的理念,被誤導為玄虛、出世的消極自慰者的原因,除了【易經】真意的迷失,【陰符經】和【道德經】等經典神龍猶隱、故亂其辭的教育方法外,【莊子】開了後世誤解的先河。這種誤解的誤導的直接後果,一是造成了中國人在入世上是儒家,而在精神上是道家的雙重性;二是成了儒家學說2000多年佔據主流的原因之一。

想振興道學,就要首先清除【莊子】這個謬論的源頭,將腳步從玄虛中踩到堅實的大地上來。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8-25 11:4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章:先從『無為』的理解說起

一:【道德經】的『無為』

歷史上【道德經】的內容引起的爭論最多,而爭論的核心問題又是關於『無為』的內涵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因此,在這裏想多說幾句,而且範圍也不僅限於對【道德經】的解釋,而引申拓展到無為之法有應用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當中,儘量尋求一個較全面完整的了解。這些內容其實在本書中都有涉及,只不過較分散,不是認真通讀全書的話,不易全面理解,所以有必要簡明扼要匯總一下,便於理解。

看看【道德經】的線索,『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通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獲得的『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也就是 老子總結出的『法道』的具體做法,比如『功遂身退』、『天道張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法天道』所獲得的『無為』之法;『靜』是治理天下的『無為』之法;而『水的七善』是培養具體才能的『無為』之法,『三寶』是管理藝術的『無為』之法,這些應該是符合『無為』的要求的才對。

因而老子的『無為』是一種更智慧,將積極性隱蔽起來的更老練的做法,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原則內最睿智的做法。

根據【道德經】的實例,可以總結出來:『無為』是指通過對事物客觀規律之所以運轉的關鍵要素的掌控,從而達到 對事物運轉的大趨勢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觀條件的管理上,給具體的運作人員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稱為『無為』。

【道德經】中,『無為』是怎樣控制關鍵要素的呢?是通過對『三才』的調控來達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為無極,二為太極(陰陽),三為三才。二,陰陽是縱向的原因,因為基本構成的元素是『二』,是『陰陽』,它不僅是構成萬物的具體的『陰陽』,還是構成『萬物之所以能生老病死的一系列必要的條件』。而三,是橫向的環境。『三』中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每一項都是由『陰陽』構成的。

三,在【道德經】中沒有具體說明,給千古學人留下個大難題。這方面,我覺得沒有說明,無非兩種原因:一是『三』只是虛數,表示很多的意思;二是『三』的內涵在當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不用說明。就如同我們今天講數理化,56朵花的意思一樣。

最可能的,是後面的情況。證據如下:


【易經·說卦】中講:『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以立天道曰陰與陽;立地道曰柔與剛;立人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是以六畫為卦象,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是以六畫為章』。因而『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風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陰符經】: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即宜,三才即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因躬,小人得之輕命。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我們的文明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其實就是『天地人合一』。這方面的實踐應用的例子,大到國家興衰,武王伐紂的時機選擇,小到買賣鋪戶的決策實行,無不考慮個天時地利人和。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不可須臾離也。
三才指天時、地利、人和,萬物春生夏長秋斂冬藏的循環不息是因為『天時』的作用;而萬物的生存狀態好壞,品種的不同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地利』條件;而並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發芽,所有的雞蛋都能孵出小雞,這個比率是由於其內在的屬性是否完善決定的,也就是『人和』。三才相宜,萬物化生。

三才也指天、地、人,天地生萬物,而人可以改造萬物;天地生自然萬物,而人可以人工合成萬物;天地可生萬物,而人可以毀了萬物,這裏面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三生萬物』的道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就是因為具備了『三才』這個關鍵要素,具備了陽光、雨露、大地、山川等基本元素,構建起了基本的平台,然後就任由萬物自由競爭,拾遺補缺而形成了繁茂的大自然。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研究三者的關係,這就是古老文明體系的內部聯繫。由此研究『三才』的綜合變化規律的就是【易經】,【易經】的實質,簡單講: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方法和兩種規律。一種方法,就是全局和重點兼顧的『三才』分析法。『三才』的每一才都有『有利—』和『不利- -』的情況,組合起來就是八個母卦。可以涵蓋一切事物的各個發展階段的情況,而事物的發展有兩種不同的規律:一是生老病死的『生命規律』,一是興衰更替的『事業規律』,也就是『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兩種卦序 。
一切學識的橫斷面的分析方法,不出『三才』的框架;而縱向整體的規律,又逃不出『兩個規律』的根本軌跡,所以為『諸經之首。【陰符經】和【道德經】則是將『總結的規律』用於實踐的佳作。【陰符經】 比【道德經】要更客觀,【道德經】是慈悲用道的極值。

道學為根文化的原因,在於正確傳承了這個脈絡。『無為』是道學具體方法的最大特色。

         要理清為什麼會『無為』又能達到『無不為』,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道德經】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性原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研究萬物異同的學問,既由道→萬物方向發展,那所得會日益詳細;而如果追究萬物背後的本質原因,既由萬物→道推究的話,會日益簡明深刻,直到抓住本質原因,從而能從根本上把握事物的總體格局。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而對於所採取的方法是不是符合『無為』的要求,則有幾個檢驗原則供大家參考:首先,管理者更省心;其次,被管理者感到有充分的自由度和被信任感;最後,就是集體的效率很高。當然,不要忘了『符合民意』是前提,也是根本。

我們因為看到太多的弱肉強食、污穢醜惡的東西,因而認為自然太不完美,道的作用太無力,所以,沒有認識到道的無為之法的奧妙所在,道正是控制了基本元素,保障大框架內的自由度,才會使萬物得以的充分發展、生機無限。
一粒種子怎樣才能完成『發芽、生長、繁殖、老化』的全部『生』的過程的呢?一粒種子能否發芽生長,不僅取決於種子本身的質量(人和),還要看土壤營養的情況(地利),更要適合節氣的溫濕程度(天時)。三者結合起來,才是萬物生長的根源。相對管理控制的難度來講,陰陽的內部陰陽比例的層次改變起來比較困難,如現在的激素治療和爛吃補品造成的性早熟;而在『三才』的層次上改變互相的配合關係,則相對比較簡單,如塑料大棚改變的是『天時』,測土配方改善『地利』等。

『三才』也不僅適用於生物,同樣適用於我們幹事業的必要分析中。如開一個小賣部,就要先考慮政策(天時),鋪面位置(地利)以及自己的專業(人和)。

另外,在個人創業中劉邦因為控制了關鍵要素,能夠正確使用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人才而取得了成功。【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近十幾年的改革成果充分證明了『無為而無不為』的偉大作用。只要保證制度不變,顏色不變,其它的放開反而會激發出各方面的積極性,構成強勢發展的動力。這些是較大方面的『無為而無不為』,在日常生活中,自助餐是眾口難調的解決之道,但你得準備基本的肉、蛋、魚、蔬菜、調料才行,否則請什麼自助餐呢?其它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應用。這是一事一物的『無為』之法的應用,無一不是通過對關鍵要素的掌控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如何才能『無為而無不為』。上面是已有的例子,是前人應用的總結,而我們在謀劃事物,制定方案時如何才能做到『無為』呢?這就是思維方法的問題,要分析出事物的關鍵因素來,有時也類似腦筋急轉彎,從事物的對立面下手反而會效果好一些,如激將法、獎勵法,有時從事物的存在環境下手,如竭澤而漁,取魚採取放水法,單從效果來講很好,但從長遠發展看又是另一回事,另外,道家、佛學中的許多方法都是『無為』之法的應用,細加體會,都會融會貫通而受益無窮。

最後,對『無為』之法給人的感覺還想說說,因為『無為』之法是從根本上着手而不在具體細節上費心,所以會引來誤解,而隨『無為』所處理事情大小不同,而使得無為的效果層次也不一樣,繼而帶來的誤解程度深淺也各異,一般的一事一物的『無為』人們往往會認同,甚至有讚譽之聲;而大局方面如創業如劉邦者,計劃經濟初向市場體制過渡等,就會毀譽各半,非經歷常期檢驗而真知難立;更高層次上的無為,如人之三寶在治世方面,致虛極、守靜篤在修身方面,理解的人越少,誤解也就越多了,甚至曲解,誹謗也在所難免了,因此,單以效果對象來看,似乎可將『無為』分為『事無為』、『法無為』和『智慧無為』三個層次,而【道德經】則是智慧無為占的比例多,因此,受到責難多也很正常,而佛學則基本上全是慧無為,其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無為而無以為,是側重執事者自身的修養心態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沒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沒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識,則是純樸的心性才會有的狀態,『無以為』 就是這樣的心境。

突破『無為』一關,才知『無不為』的原因,也才可以正確理解【道德經】的奧妙之處。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8-25 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二:【莊子】的『無為』

1:【外篇·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托宿於義,以游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游。

【雜篇·天下】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弘大而辟,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認為『逍遙,無為也』,沒有認清『道』的特點才是『無為』,而『仁義』做的再好,也和『道』的無為不是一個層次。

2: 【外篇·至樂】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請嘗試言之。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將【道德經】的『太上,下知有之』,解釋為『至樂無樂,至譽無譽』倒是很貼切,只是在老子是為政的理念,莊子如果『棄世』的話,應該和老子的理解不同。而『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也是對的。這是因為『無為』是道學的根本特色,而不是因為莊子理解的正確與否。果然,在後面的『請嘗試言之。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就露出了馬腳。這是對【道德經】的『靜』和『恍惚』的錯誤理解: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是謂恍惚。

3:【內篇·應帝王】天根游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又復問。無名人曰:『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向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聖人也,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猿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游於無有者也。』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游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外篇·膾篋】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利器,指國防的戰略戰術及其秘密的尖端武器,引申泛指涉及國家安全的實力、殺手鐧、秘密等。莊子對此句的誤解,導致了他的『棄世』做法,而『游於至樂』的原因,根本還是對『無為』的理解錯誤所導致的。

【外篇·天地】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
『恥通於事』的『事,上治人者,事也。』(【外篇·天地】)王德之人,以治理國家的事業為恥,也是基於對『無為』的錯誤理解。

【雜篇·庚桑楚】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18),名相反而實相順也。
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道學不是簡單的排斥,而是通過『功遂身退』;『聖人不積,即以為人,己愈有,即以與人,己愈多』;『心 善 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矣。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利,是謂配天,古之極。』來包容、引導和超越。

『不得已』,是對『無為』的智慧的最大錯解!!!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8-25 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章  說說莊子對『無為』錯誤理解的來源       

1:對『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規律的片面理解,是『齊物』問題的根源,也是誤解『無為』的原因之一。

【道德經】對『道』的定義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莊子的錯誤就是所謂的『兩環』:一是道通為一,循環不止;二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1):先看莊子的『道通為一』

【內篇·齊物論】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音xu4),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雜篇·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雜篇·則陽】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復命搖作而以天為師,人則從而命之也。憂乎知而所行恆無幾時,其有止也若之何!
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夫師天而不得師天,與物皆殉,其以為事也若之何?

這段話要仔細分析,【內篇·齊物論】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所以一切事物從總體來看,並無形成與毀滅的區別,都是相通而渾而為一。通達者將這個觀點自然地用於看待萬物,也就是自然的齊物,就是得『道』了。

『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的來源,是【道德經】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或者是對【易經】的規律的認識。這種觀點是對『周行而不殆』的片面理解,既然『周行』,總要回到『起點』,那就相當於『成毀』一樣。如同你在操場上跑圈鍛煉,在莊子看來跑不跑沒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什麼成功不成功的分別。由此,莊子在總體上得出了『通一』,而在具體事物上得出了『不定論』。

這種總體上的『通一』,否定了人生的過程的意義 ,莊子眼中的人生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內篇·齊物論】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2):關於『莫得其偶,謂之道樞』的問題

【內篇·齊物論】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外篇·天地】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淵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萬物孰能定之!

【內篇·齊物論】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
『何謂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認識客觀事物的相對性是對的,不過,由此推導出『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的結論就有問題了。莊子自鳴得意的『莫得其偶』的根源在於沒有固定的『參照物』,而我們知識系統的建立,是要先確立一個『參照物』的,這樣才能根據這個『參照物』來區別萬物的不同特點。比如,水,既是重量、質量、比重的標準,也是高程的標準,還是能量、溫度的標準,有了這個『參照物』作為標準,我們的知識體系才能得以建立,從而有了豐富或傳承的可能。

同樣,人類的是非觀念,也要有一個『參照物』。我們東方文明的特色就是『天人合一』的同時,要『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就是這個『參照物』,『以人為本』則對羊和狼的評判回不同。而如果『以自然為本』的話,則羊和狼沒有什麼區別。『以人為本』,則可以趨利避害,而使個體有發展的可能;『以自然為本』,則可以設立保護區,維護各自獨立的生存空間,因此能最終維護生態的平衡,客觀上也就維護了人類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內篇·齊物論】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 明。

佛學,以『自性圓滿』為標準;道教,以『大羅金仙』為標準;百家爭鳴,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大原則,以『尊重人性』的程度來辨別高低,性善、性惡還是『包容善惡』,是百家學術的出發點。而每一種學說的檢驗和完善,是靠實踐。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只是片面強調了變化的連續性,而沒有看到變化的相對性。而相對性,才是建立認知體系的基礎。比如,人和動植物的一生相對於天地來講,相當於白駒過隙一樣短暫。所以,可以假定天地是不動的來研究自然生物的變化,才可能明白物種的差別性。也就是確定了基本的時空標準為平台,才會有認知體系的產生。而如果要研究宇宙天文的話,時空標準也會改變,愛因斯坦說當粒子時速接近光速的時候,會是時空發生扭曲,就是『蟲洞』理論。

而如果我們日常生活的時空標準也『不定』的話,所有的知識體系該怎樣建立呢?

  『參照物』的變化,則相應觀念也會發生變化。但是,不能將不同的領域混為一談,那樣就會失去了立足點,而陷入『無定論』的誤區。

『參照物』是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可以有百家爭鳴。莊子認為這個平台不存在,因此導致了『不定論』,老子由事物的相對性得出了『道紀』,用來指導世人,莊子由事物的相對性得出了『不定論』,來混亂知識體系, 還以為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其實,這種『不定論』在人類的知識體系面前,和公孫龍等的『堅白』、『白馬非馬』是一個性質的問題,都是詭辯之流,而非正道也。

這些錯誤認識的來源,就是『參照物』不斷變換的原因。由於『參照物』的混亂,而導致了莊子的評價體系的不確定性。 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很淺陋,在相對的標準下才能建立知識體系,在經由『實踐』來不斷檢驗、完善。之後經過提煉、升華到抽象理論的高度,科學、真理就誕生了。

2:對『道』的特點以及『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和『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錯誤理解

[1]:先看【道德經】的解說

(1):『道』的特點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指出萬物之源是『道』的觀點,似乎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效果,與其作用相比,反而顯得很平常,很一般。因為『道』這個東西,想通過觀察來了解又看不見;想通過聽覺來辨別又聽不着;想通過使用來了解又無法靠近它。道這種看不見的特徵稱為無形無色;聽不到的特點稱為無聲;摸不到的特徵稱為無跡、幽隱。這三種特徵都是讓人不能循根究底的研究渠道,『道』同時具備這三種特性,形成了渾然一體而存在。這種渾然一體的『道』,其存在型式又是上不見明顯的邊跡,下不知深沉的根底,前不見開始的源頭,後不見結束的末尾。所以,道這種存在形態只能勉強用『大』來形容,這種巨大的存在,又是不停地運轉、消逝的,一直消逝到遙遠的不可知的地方;但又不是一去不返,而是遠到一定程度後又返回來,重新開始下一循環。

大家也可以用您擁有的『技術』,來理解『道』的這幾個特點。

(2):『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的理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是【道德經】中對水的『七善』裏面的『言 善 信』的解說:誠信的話並不華美悅耳,而漂亮話並不一定能實踐。那些草率承諾的必定缺少負責的誠信態度,而應承的越容易能真正履行的越難。所以聖人從不輕許諾言,而是慎之又慎。所以因為考慮周詳之後,再作決定才不會有違諾之事。善於解決分岐的不依靠辨明事非來作依據,而依據對錯來做標準的也不是最佳的辦法。因為這樣既使分出事非,解釋清楚了,大的問題因事非分明而不會再發生了,但內心也會因為在辨別過程中據理力爭,不互諒互讓以勝負為結局而留下傷痛。還怎麼能和睦相處呢?所以,聖人既使握有證據,也不會苛責他人。因此,有德的人以契約來規範行為,無德的人輕諾寡信,不立證據,一旦有糾紛就會以強行追索來解決。而天道並不偏愛任何人,只有那些具備美德的人,因為能順天道行事,因此,才會獲得益處。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理解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⒁,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認清『盜夸』的本質之後再來看看真正得道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古時候以道修身得到真味的人,因為深刻體會了道的隱奧精微,所以在學識上無所不知;因為從根本上掌握了道化萬物之法的玄妙,所以在治世上無所不能;因為懂得道的幽深包藏之德,所以在胸懷上無所不包;因為熟知道的周行不殆、圓融無礙,所以在為人處事上無不通達。這些特點運用之妙,深不可識。正因為不能全面了解,所以只能勉強形容一下他們給人的印象,以此做為我們學習的途徑。他們雖然微妙玄通到深不可識的程度,但是每有行動之前必做詳細的研究,充分的準備,象冬天走過結冰的河面一樣從不輕舉妄動;他們在行動之中一直保持謹慎小心,隨時注意實際情況的變化並做出相應調整,因而能善始善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容貌總是很端莊、嚴肅,像在人家作客一樣,不苟言笑,不放縱自己,不懈怠自己;但是他們雖然看起來嚴肅莊嚴,不可侵犯,但一旦和他們接觸,就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非常親切自然,象春暖冰消一樣自然無痕;他們的修養敦厚樸實,氣質象海一樣深沉,又象高風亮節一樣無止境;心胸寬廣象山谷一樣,能夠象水溶萬物一樣包容人的優缺點;而對待人有缺點時,從不疾言厲色給人難堪,而是象濁水長久靜置會徐徐變清一樣,採取潛移默化的方法予以教導;也不急於見到效果,而是逐漸推動,讓人自然符合正道的行動,並開始身體力行。從得道者這些為人處事的做法,可以體會其背後的修養,可以為我們提供榜樣。

我們如何也能達到微妙玄通的境界呢?因為道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之中,所以悟道的途徑也是千差萬別,各具特色的,並沒有一定的常法。但就總體指導思路來講,獲得真知的渠道並不是什麼都學,雜博不分,而是先專精一門,窮追深研,直到掌握根本道理之後,再觸類旁通,因而無所不知的。而如果什麼都學,表面看似乎知識淵博,但會成為面面全,面面松的情況,流於浮表,而不見真知。學無止境,能隨時提醒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知識,是嚴格要求的自己的正確態度;如果不了解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問題,因而自滿驕傲就會停滯不前,是一種求學的弊病。因此,只有時時提醒自己,及時清除這些弊端,才能不構成阻礙而不斷進步。所以,聖人沒有這樣的缺點,是因為善於借鑑他人的經驗教訓的緣故,因此才能避免自己也陷入這些弊端之中。

能夠正確了解他人的能力,是一種智慧;而明了自己長短的是明智的表現;能戰勝他人的是有能力的表現,而能不斷超越自己的則是自強不息的根本;能知足者就是富有,而能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是有堅定志向的人;不放棄自己的原則、根本的能夠經得住歷史的考驗;而雖死猶生,影響不滅的人就是真正的長壽。所以,聖人才能自知而不自現,自愛但不自貴,所以才能採取正確的做法。

(4):『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理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天下莫能知也,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我的語言很容易明白,說的道理也很容易執行,然而天下卻沒有誰真的了解我的話,也沒有人真的作到我講的道理。我講的語言都是有根據的,事物也全是有來源的,真知道的不會講出來,而講出來的不一定真知道,正因為不了解我講的道理,所以也會對我本人有許多誤解。了解我的人很少,所以我的道理才更珍貴。因此,聖人甘於被褐懷玉,坦然接受詬病,而不求聞達。
這是老子出於慈悲心而對後世研究【道德經】的學者的提示,如果看不破文章的詞序混亂這種教育方法的話,那就不會理解【道德經】的真諦,如果能看破的學者,請保持這種教育方法而不要點破,以便檢驗後來者。

這句話,讓許多的學者迷惑不解,認為是老子的自相矛盾。唐朝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寫【讀老子】詩,譏諷老子的『知者不言』說——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可見,誤解的事情自古有之。不過,莊子可能是誤解的開先河者。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8-25 11:57 | 顯示全部樓層
[2]:再看莊子的錯誤理解

【外篇·天道】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外篇·知北游】老聃曰: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莊子曰: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

弇堈吊聞之,曰:『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況夫體道者乎!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

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曰:『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於是泰清中而嘆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

無始曰:『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問無應。無問問之,是問窮也;無應應之,是無內也。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是以不過乎崑崙,不游乎太虛』

【外篇·知北游】可說是莊子誤解道學的根源之一,也是他逍遙遊的錯誤的根源之一。

莊子對『道』的特點以及『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和『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錯誤理解,源於他對『道、德』的關係冊錯誤理解。

3:莊子對『道、德』的關係的錯誤理解

[1]:【道德經】『道、德』的認識       

【陰符經】可以作為【道德經】的總提綱,【陰符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講『道』可以由『五賊』來獲得,太公曰:聖人謂之五賊,天下謂之五德。一賊命,次賊物,三賊時,四賊功,五賊神。賊命以—消天下,用之以味。賊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賊時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賊功以一恩天下,用之以怨,賊神以一驗天下,用之以大小。

【道德經】裏面確實有『五德』存在,但那是認識『道』的五種渠道。因為,『道』具有『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的特點,所以只能通過『道』在萬物中的表現,進行反推來領悟它。而『道』進入萬物中的部分,是德。德,偏重形上;而萬物,偏重形下。沒有萬物,也就無所謂『德』,沒有德,就無從認識『道』的存在。

本體論的『道、德』中,『道』是本質的力量,而『德「是這種力量的表現,這種表現就是』萬物『,而『萬物』和『德』是一體的不同稱謂。

也可以用『技術』和『技術成果』來理解『道德』的關係,比如,您說您會做飯,可是我們怎麼才能確定您確實會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您炒個菜我們一嘗就全了解了。而『菜』就是『萬物』,從您作的菜,可以了解您的手藝,菜的這種功能,稱為『德』。
所以『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方法論的『道德』,就是『法道』的層次,才有『道德仁義禮法兵』的分別。

【道德經】裏面對應的『五德』:玄德,眾妙之門,不道, 玄同和恍惚。

例如:從做飯請客 看怎樣簡單理解『道德仁義禮法兵』

如果,用『道』的方法的話,就會只準備原料,灶具,而鼓勵大家自由發揮,各遂其欲;
如果,是用『德』的方法的話,就會選取幾樣口味不同的成品,供大家自由品評,各取所需;

如果,用『仁』的話,就會推薦自己喜歡的做法,希望別人接受;

如果,用『義』的話,就會搞民意調查,評選出大家滿意度高的作為做飯的標準;

如果,用『禮』的話,就會制定成規則,飯譜,要求大家不出框架;

如果,用『法』的話,就會制定獎罰制度,來推行自己的做法;

如果,用『兵』的話,就會強制別人吃自己的作品。。。。。。

因此,類似『自助餐』的方式,是主人最省心、又效果最高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的【道德經】就是通過對『五德』的認識,從而達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所以,才會有『天之道』、『自然之道的代表——水』和『人之道』的『三寶』的無為之法的。

[2]:因為莊子對『道、德』認識的混亂,所以也說一下儒家的『道、德』

(1):【周易】中的『道、德』

【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

(2):【論語】中的『道、德』

【論語·學而第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
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公冶長第五】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憲問第十四】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有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論語·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3):【中庸】的『道德』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吲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拼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則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4):【大學】的『道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周書·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我的理解是:儒家的『道』是一種秩序,這種秩序的根本是『孝』,在此基礎上有『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處世之道,而加強自己的涵養是『德』的內容,比如『溫、良、恭、儉、讓』,積極主動的推行上面的思想,是『仁』,而『六藝』只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而已。

也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六藝』的內容,以推廣孝道為根本,以深厚的修養為基礎,能擔當有責任心,還有必要的技能為輔助,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3]: 我覺得儒道兩家對『道、德』的理解是有本質區別的:

兩家的區別在於,道家更注重方法的培養,而儒家更注重素質的培養。道學培養樸實的能人,儒家培養安分的好人。好人光有好心還遠遠不夠,還有有正確的方法;以身作則固然重要,但是要在正確方針的大前提下才行。

【中庸】【大學】的『道、德』觀念,逐步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道德』觀,成為了一種評價個人修養或者技能高低的標準。涵養成了道德的主題,而某項技能達到了反樸歸真、渾然天成的境界,則稱讚為『技近於道』。我們當今的道德觀,和孔子儒學的道德觀已經有了很大差別,和道家的本體論和方法論的道德觀就更遠了,這也是我們理解【道德經】 的障礙之一吧。

[4]:看看莊子的『道、德』

(1):莊子本身並沒有認清儒道兩家對『道、德』的不同理解:

【外篇·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閒,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外篇·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外篇·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

【外篇·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

【外篇·繕性】夫德,和也;道,道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彼正而蒙已德,德則不冒,冒則物必失其性也。

【外篇·秋水】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而屈伸,反要而語極    。』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雜篇·庚桑楚】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

【雜篇·庚桑楚】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2):莊子對『道法自然』的『自然』的認識也存在誤區:       

【外篇·天地】『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外篇·秋水】河伯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

【外篇·在宥】 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

【外篇·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

【道德經】裏面對『道法自然』的『自然』的理解,是指『一陰一陽』矛盾雙方對立統一,互相轉化循環不止。而莊子卻將『自然』理解為高於『道』的一種存在了,所以才會有『天、道德』的奇怪排序。而且,天地本身在道學本體論中屬於『德』的範圍。從【雜篇·列禦寇】『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也可以看出莊子並沒有明白這段話的真正含義。

(3):莊子沒有理解『道、德』的關係,更沒有認清『德』是『悟道』的渠道。因為,他對『道』的一系列誤解,已經造成了事實中的『不可知論』,讓他的學術思想走入了死胡同。為了解決這裏面的矛盾,莊子採用了儒家的學說,來彌補他所認為的道家的不足。一方面由『天、道德』的奇怪排序,推導出『無為』的最高境界是『全蟲』;另一方面,解決現實矛盾的折中做法,就是『不得已』。

【雜篇·庚桑楚】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唯蟲能蟲,唯蟲能天。全人惡天,惡人之天,而況吾天乎人乎!

【外篇·天地】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淵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世恥通於事,立於本原而知通於神。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德之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修遠。』

【外篇·天道】老子曰:『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淵乎其不可測也。形德仁義,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柄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所以,莊子才認為【外篇·天地】『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外篇·至樂】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這種『不得已』的態度下,才有【內篇·齊物論】『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天下是非靠『無為』來定,或者是完全沒有是非,做『蟲』,而為『逍遙遊』;或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誰拿刀架在你脖子上,誰就是你的主人。

其實,看看『動物世界』就知道,自然萬物沒有哪個物種沒有生存壓力的,也沒有哪個物種可以不通過學習、競爭而能生存的。就是佛祖,也要維護『三界眾生』傳法度世的,就是『道』也要在總體上維護『三才』的動態平衡,在具體過程中『沖氣以為和,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莊子對『無為』的錯誤理解,也是他的『兩環』觀念的基礎,並且形成了他的學說體系的總基礎,以此來評論養生,應帝王和各家學說的優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莊子的做法是怎樣的。
易子 發表於 2010-8-28 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郭象 莊子注,十分經典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8-28 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目前敢異主流之言的人還是少數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8-28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南丘 的帖子我的理解是:儒家的『道』是一種秩序,這種秩序的根本是『孝』,在此基礎上有『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處世之道,而加強自己的涵養是『德』的內容,比如『溫、良、恭、儉、讓』,積極主動的推行上面的思想,是『仁』,而『六藝』只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而已。

儒家的理論應該是局限於人際關係的應用理論,其根本是仁,而孝忠信義是各種人際關係的『仁道』,則做到孝就是父子(泛指父輩與子輩)之仁道,忠就是君臣之仁道,信就是無特殊關係的兩人之間的仁道,義就是具有特殊的手足之情的仁道,而現在所謂的『善』『慈』只是各種仁道之境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8-28 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秩序的根本是『孝』,在此基礎上有『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處世之道

正是因為往賢多如此認識,才導致家天下的政治制度及其導致之惡果,政治制度隨着時代之演化,內涵是擴展的,最初,夏商周時期,孝是可以應用到政治中的,但是,自秦漢以降,封建制度之瓦解,家天下名存實亡,政治內涵,已經超越家族,延伸至孝、忠、信、義等俱存,這樣,就不得不回歸到仁的根本,從陰陽五行理論上,探索更新人類政治思想及其制度理論。
遊客 發表於 2010-9-1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子的道是哲學的道,儒家的道是處世之道,兩者的地位不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