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70|回復: 0

[礼仪知识] 禮樂人生-禮儀踐行與古禮尋訪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知行合一與繼承創新


2001年秋,我開始爲全校本科生開設『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的人文選修課,至今已經講第四輪。在此過程中,我對文化素質教育課的性質、特點以及本課程的理念、定位、教學環節、教學風格等問題進行了反複的思考和摸索,得到了一些粗淺的體會。

知行合一:『中國古代禮儀文明』課的定位


開設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課程性質的定位,它直接關系到教材的設計、理念的貫穿、教法的特色等重要問題,不能不靜心思考。
目前,清華大學文化素質選修課的承擔者,大體是文史哲以及藝術類學科的教師,而聽課的學生則是以理工科學生爲主,因而,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認識:文化素質課的主要目的在于彌補理工科學生文科知識的不足,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按照這種理解,問題就變得非常簡單,只要將文、史、哲等系的基礎課變成理工科學生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即可,但如此一來,『文化素質教育課』一詞就沒有了特定的涵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格完善的科學人才,它包含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是學生的精神層面,包括人格修養、精神境界、文化自覺、社會責任等等;二是學生的專業技能,是學生改造社會、造福人類的手段。文化素質課雖有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任務,但落腳點卻是在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上;這是專業課所不能替代,或者說不能完全替代的。在較長的一個時期之內,我國教育界爲應試教育所左右,造成了人才培養的種種偏頗和缺失。文化素質教育正是爲了糾正這一弊端而提出來的,它標志著我國教學理念正在實現從單純的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或全人教育的的重大轉變。
在古希臘的人文傳統中,知識與人格不可分離,蘇格拉底認爲『德性就是知識』(參閱胡顯章【明確辦學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深化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載【走出『半人時代』——兩岸三地學者談通識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第2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這種認識也爲當今國際教育界所繼承,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全世界第一屆高等教育大會』發表宣言,認爲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負責任的公民。香港中文大學鄭漢文教授提出『品質爲教育之本』的觀點,認爲大學教育的終極目標,乃是培養具備優秀品質的人才。
基于上述認識,我爲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這門課程。我認爲,這門課最大的優長在于可以從『知』和『行』兩個方面展開,讓學生同時受益。
衆所周知,由于『文革』錯誤地將文明禮貌當作封建主義、資産階級思想一概否定,造成了文化傳承的中衰和社會交往的嚴重失範,國民素質普遍下降。北京號稱全國的『首善之區』,而各大商場的服務員連『對不起』、『謝謝』、『沒關系』、『您請』等十個字的禮貌用語都說不好。由于多年批判『師道尊嚴』,師生之間幾乎沒有禮節,校園裏失禮現象觸目皆是,學生不知如何尊師敬長,不懂得禮讓謙退:上課遲到者,旁若無人、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與人談話時,嘴裏嚼著口香糖;有的騎自行車在校園內橫沖直撞,甚至撞到了老師也不道歉。整個社會也是如此,近二十年來,我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國民腰纏萬貫、出國旅遊者甚衆,但由于缺乏應有的文化素養,舉止粗俗,形象不佳,據報載,去年9月1日,歐盟整體對華開放旅遊以後,蜂擁而至的中國遊客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講衛生,不愛護環境,損壞公物,已成爲當地社會『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參閱【環球時報】2004年12月8日第7版【中歐交往面臨的三個問題】)。
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許多學生意識到自身修養的欠缺,有一位接待過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學生的同學告訴我,新竹清華的同學言談舉止都彬彬有禮,彼此之間都非常和諧親切,洋溢著東方學子的文化底蘊和儒雅之風,這令他非常羨慕,希望自己也能成爲這樣的人,但不知到哪裏去學。類似的感慨,在當今的學生中相當普遍。
糾正國民的不文明現象,引導大衆走向文明,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我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有完整的理論形態,禮樂文明是東方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指出,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裏一切習俗行爲的准則,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傳統禮儀文化正可以成爲我們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借鑒。
中國古代禮學不僅有精深的理論和博大的體系,而且有鮮明的踐履性,即實踐的特點,【呂氏春秋•孝行覽】說:『禮者,履此者也。』在傳統的禮學中,道德、道理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隨處可以體現的,而禮正是道德在行爲上的體現。學習禮儀規範,長期堅持實踐,身體力行,可以使道德意識內化,反過來促進內心德性的培養。
學習和了解古代禮儀文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取得傳統文化知識方面的制高點,深刻認識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讀書與做人『兩張皮』的問題,將知識與品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深入學習禮儀文化的過程中,去體驗和踐行禮學的真諦,不斷規範自己的行爲,讓『行』與『知』並進。
基于以上認識,我認定:開設『中國古代禮儀文明』文化素質選修課,無疑是實施『知行合一』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之一。

返本開新:編撰教材的原則


教材是教學之本,課程建設必須緊緊抓住教材建設這一基本環節。當前有少數大學開設了禮儀教育課,其教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某些大學的國際關系學院編寫的西方禮儀教材,旨在幫助將來從事國際交往的學生學習西方禮儀;另一類是某些普通院校爲本校學生開的選修課,目的是要指導學生在就業面試時如何應對。後一類教材一般比較膚淺,沒有理論體系,不談內心素質的提升,而著重于外表,猶如某些賓館訓練服務員,行爲固然得體,思想素質卻不高。前一類教材作爲了解外國禮儀的讀本自無不可,但要作爲在禮儀之邦的中國普遍推廣的教材,顯然是不適合的。任何民族都有自己文化表征的禮儀,我們決不能放棄本民族的尊嚴,去盲目追隨西方禮儀。因此,我們必須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禮儀教育的教材。
迄今爲止,海內外各類大學尚無一家開設過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的課程,因此,我們在撰寫教材時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禮學自古以繁難著稱,作爲古代禮學理論形態的【周禮】【儀禮】和【禮記】等三部經典,文古義奧,韓愈就已直言其『難讀』,故學術界每每有『殆成絕學』之歎,平心而論,即使是對文史專業的學生講授禮學,也絕非易事;加之沒有一本現成的教材可供參考,處于『零』起點,要編寫出一本大學素質教育的教材,確實是非常嚴峻的挑戰。爲此,我用了相當的功夫來研究浩繁的文獻,做去粗取精、由表及裏的分析,並對基本素材做了大刀闊斧的處理。爲了慎重起見,我將講稿整理成文,用了三年的時間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文史知識】上連載,聽取讀者反應,最後才集結成書,作爲教材正式出版。
爲了突出中國傳統禮學的特點,我將課程的結構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古代禮學的理論,包括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禮的起源、禮的學理、禮的分類、禮的要素、禮與樂的關系等等,希望學生由此獲得關于中國禮學的宏觀的、有理論深度的總體認識;二是古代禮儀的舉例,例如冠禮、婚禮、士相見禮、鄉射禮、聘禮、喪禮等,多是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每每會遇到而又無處問詢的問題,主要介紹它們所蘊涵的人文意義,使學生由此獲得對于中國古代禮儀的生動、深刻的認識。
教材編寫的宗旨是,求真實,求簡明,求超越。所謂真實,是指忠實于原典,要把古代禮儀的人文精神准確地表達出來,客觀地勾勒古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要把『文革』中被『四人幫』歪曲了的地方糾正過來,使學生獲得對于『禮儀之邦』的真切認識。爲此,我對每個章節的標題反複推敲,盡可能使用原典中最典型的語句來表達,力求精到。
所謂簡明,是文字敘述簡潔、明快,便于理工科學生閱讀。例如古代禮儀之學是禮法和禮義之學,禮法即通常所說的儀式,是禮儀的物質形態,是禮儀得以寄寓的外殼;禮義是儀式所要表達的思想,是禮的靈魂之所在,兩者互爲依存,缺一不可。爲了突出文化素質課的特點,我們對禮法部分的瑣碎儀節進行刪繁就簡,只提取其最關鍵的內容,構成禮的梗概,向同學介紹,其余的忽略不計。
所謂超越,是指要有時代精神。介紹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不是要讓學生回到古代去,搞複古主義,那樣做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我們的宗旨是『返本開新』,也就是說,要立足于民族之本,站到今天的時代高度來正確對待古代禮儀這份思想資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建立新的富于民族特色的禮儀文化。
本教材在連載過程中,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文史知識】編輯部曾經收到大量讀者來信,對我主持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專欄予以充分肯定。教材出版後,武漢大學曆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華和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劉寧等撰寫長篇書評,予以高度評價,認爲在中國傳統禮儀教育領域具有開創的意義。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將提高學生內在素質放在第一位,而將禮儀技巧放在從屬的位置。我國古代禮學的理論體系,禮包括禮法和禮義兩大部分,禮法即所謂儀式,是禮的物質形式;禮義是禮儀所要表達的思想,是禮的靈魂。禮法與禮義互爲依存,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沒有禮義,禮法就成爲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禮法,禮義就無從體現,成爲無處寄寓的遊魂。
禮表現在人身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徒具外表的彬彬有禮,其內心如何不得而知;另一種是發自內心的道德修養、處處中規中矩的禮。兩種情況代表著截然不同的境界。我國古代的賢哲,旗幟鮮明地反對徒具形式的禮。例如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此外,【左傳】記載說,魯昭公到晉國訪問,在漫長而複雜的儀式中,魯昭公應對自如,完全沒有錯誤,贏得了許多人的贊歎。但是,晉國的賢哲卻說:魯昭公昏庸無道,內心完全沒有恭敬之心,他所行的不過是徒具形式的『儀』,根本就不是『禮』!失去道德和品性引領的行爲,樣子做得再好看,也不過是『做秀』,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沒有任何益處。沒有這樣的認識,勢必會將教學的重心落在交際的技巧上,學生的興奮點也會集中在如何揣摩對方的心思、如何通過『做秀』來取悅對方上。其結果勢必南轅北轍,養成學生的雙重人格。
爲此,我在教學中處處突出中國禮學的人文精神,將它作爲禮的神髓貫穿于每堂課的講授中,務求學生在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講授的過程中,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真正做到『德輝動于內,禮發諸外』。
我們講解古代的鄉射禮,標題就是『立德正己之禮』,說明古代的射箭比賽,是被提高到『道』的層次來對待的(射禮傳到韓國、日本之後,被稱爲『弓道』),已經被哲學化,主旨是修身。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說,君子注重自身修養,不與人做無聊的惡鬥。如果一定要說與人有所爭的話,那麽就是鄉射,因爲這是一種體育競賽,是要決出勝負的。但即便是如此,君子也是恭敬地與對手謙讓著上堂,下來後一起飲酒,這就是君子之爭。這是君子對待競爭的正確態度。此外,古代射禮十分講究射手的道德資質,『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爲人後者』不得參與。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日寇肆虐。某日,著名學者陳垣先生在輔仁大學的操場上對全校學生講話時,引用了這段話,說:『古代體育運動,有三種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的,那就是對敵作戰不勇敢的人,對亡國負有責任的官員,以及認賊作父的人!』陳垣先生引用的這段文字,不僅非常切合當時的社會局勢,而且深刻地揭示了鄉射禮的精神內涵。我們每次講完之後,教室之內總是一片肅然,學生對于德與禮的關系的認識由此得以提升。
此外,近些年由于社會上過度地強調法治,忽視德治,從而出現了某些誤區。例如有些學生認爲:『只要不犯法,就是好公民,犯了法自有公安在管,德行不德行,沒有必要去想,何必苦苦地約束自己?』針對這一認識,我們強調法治與德治是社會進步的兩輪,是時代飛躍的兩翼,缺一不可。法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底線,斷然不可抛棄。如果將它當作人生的惟一原則,就降低了人的價值。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人的理性不僅體現在不去觸犯法律上,而且體現在道德自律上;作爲知識精英,還表現在懂得用道德形象來引領社會向上。如果全社會成員都能從涵養自身的內在德性做起,不斷增強道德自律的能力,許多社會問題就可以標本兼治,社會風氣也就可以不斷淨化。
我們還將禮與關注弱勢群體相聯系。【禮記】說:『禮者,自卑而敬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也就是說,即便是挑著擔子做小買賣的『負販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勞來維持生活,同樣有做人的尊嚴,也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根據這一原則,我們要求學生對學校的保安、勤雜工等都要有尊重之心,不要因爲他們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以從事簡單而繁重的工作爲生而鄙視他們,他們的工作同樣是文明社會所不可缺少的,我們不僅要尊重他們,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幫助他們。
我們認爲,只有從這樣的角度來講授傳統禮儀,才有可能給學生以理論高度,學生也才可能有禮的自覺,並且樹立起人文關懷的理念。

在討論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討論式教學,是教育界一貫提倡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也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注:討論式教學是我國自古而行之教育方式)
討論式教學可以直接了解學生真實的思維狀況,包括他們感興趣或者苦惱的問題,以及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等。只有不斷貼近學生的脈搏,才能收到教學的成效。因此,我們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學生融入課堂教學的氛圍之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我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首先,盡可能地讓學生談自己所聞所見的禮儀活動。每個學生都會參加或聽說過某些禮儀活動,如成年儀式、婚禮、喪禮等,由于閱曆和視角的不同,各自都有獨到的感受。我們在講授中,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然後大家一起討論。例如,講授到古代的『冠禮』(成年禮)時,就讓在高中時參加過成年儀式的學生起來介紹禮儀的情況,並進行評價。經過多次的了解,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希望參加成年禮,因爲它有助于確立自己的成年意識,但是,多數學生對學校設計的儀式不滿意,認爲形式主義的色彩太濃,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此外,我們還讓不同民族的學生談他們的民族禮儀。例如,讓韓國留學生以『韓國人的一天』介紹韓國今日的家庭禮儀,讓藏族學生介紹西藏的天葬等等,拉近了曆史與現實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
專題講解一定要與學生的社會意識相結合。例如,當代青年人的成年意識普遍比較薄弱,許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盡管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但依然依賴家庭來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對家庭和社會都缺乏責任心。因此,我們在講古代成年禮時,讓學生談什麽是成年意識,當前有哪些不具責任心的行爲,成年人應該具有怎樣的責任心,又如,當今青年中流行未婚同居、『試婚』等現象,家庭觀念薄弱,婚姻不穩定,我們在講古代婚禮時,著重講傳統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追求『地久天長』的傳統婚姻理念,讓學生將兩種婚姻觀加以比較,分析各自的利弊,闡述自己的價值觀和婚姻觀。
以此爲基礎,我們將期中作業和期末作業安排成實踐性的,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成年禮、婚禮、交往禮儀等等。學生們經過學習,對傳統禮儀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讓他們來設計既有民族特色,又能適應時代需要的禮儀,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如當今的婚禮,大多比富鬥闊,鋪張浪費,失去了婚禮應有的內涵,許多學生對此也比較反感,他們對自己將來的婚禮充滿憧憬,現在讓他們自己來爲自己或者社會設計富有人文精神的婚禮,學生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且提出了許多很有新意的方案。不僅讓學生動了手,而且讓他們動了腦筋,促進了學生深入的思考。
第二,某些實用性的禮節介紹。例如書信,如何給父母、朋友或老師寫典雅、得體、富有書卷氣的書信,社會交往中如何使用敬語,等等,也都采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或者模擬某個禮儀場景,讓學生擔當一定的角色,讓大家來討論。由于學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類似的討論往往可以收到『困而後知不足』的效果,引起學生求知的熱情。有學生在本課程的教學點評中說:『作業很能鍛煉大家的能力,不妨增加到每學期三到四次。』
第三,通過教師躬身垂範來增加學生禮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禮是無處不在的,教師要善于把握,及時提出要求,讓學生將禮學知識內化。例如,從第一堂課開始,我每次都在開始和結束時給學生行鞠躬禮,但是學生都安坐不動,坦然接受。此外,有不少同學提問時不起立,在座位上指手畫腳。一段時間以後,我開始提出『禮尚往來』的問題,即禮是講互相尊重的,同學們如此舉止,連師生平等都算不上,你們心中那個大寫的『敬』字到哪裏去了?于是,全場一片慚愧之聲,學生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于是,從這節課開始,每逢上下課,大家都自覺起立向老師行禮。課上也很少有嚼口香糖、聽音樂、寫作業的現象了。
第四,課堂之外的討論。本課程的教學在學生中引起較好的反響。校學生會曾經邀請我就禮儀問題做講演。清華大學環境4班的同學擬申請一個推廣禮儀文明的素質拓展項目,邀請我就此問題去與班上的幾十位同學做講座,並進行指導。最近又有電子系、傳播學院的同學來找我做講座。我的教學、科研任務非常繁重,但凡是遇到這類活動,總是千方百計地擠時間去與學生作交流,因爲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這類討論,往往更加自由和活潑,可以更爲直接和深入地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對日後的教學大有裨益。

講授傳統文化的語言風格問題


本課程是介紹傳統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爲了體現課程的特點和授課風格,需要較多地並且是恰到好處地引用各種古典文獻,如果遠離文獻管子像,就難以原汁原味地體現原典的思想。而對非文史專業的學生講古文有相當的困難,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所引用的文獻必須非常精到,講解時要十分簡潔,否則講授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非常難處理的問題之一。
爲此,我在課前總是精心選擇原典中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或者語句,在課堂上引用,以此幫助學生推闡原文大意,只要講解得法,可以引起其課後閱讀原文的興趣。
即使是回答學生的提問,也盡可能從文獻中尋找最爲貼切的文句。例如,有學生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應該保持質樸的本色,何必要學習禮儀?』這種看法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我們引【管子】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語來回答,說明經濟發展之後,人必然會從言談舉止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標准,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總是會有相應的平衡。學生聽後大多點頭贊同,但還是有少數學生不以爲然,于是我又引【論語】『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做進一步解釋,儒家認爲人的質樸和行爲的文飾都需要,人必須要有質樸的本色,但不能單純強調質樸,不注意舉止的文雅,那樣會給人以粗野的印象,是與文明時代不合拍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片面追求外表的文雅,而失去了自身質樸,就變成了『做秀』,同樣是不可取的。儒家主張,只有既保持質樸的本質,又有文雅的言談舉止,才是君子的形象。類似的講解,既從根本上講清了問題,又使學生親近了原典,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由于在講授過程中比較注重語言風格,學生反映較好,學生在對本課程的教學點評中說:『老師講課生動,很吸引人』;『講解生動,吸引人,知識淵博』;『生動有趣,學習資源很豐富』;『老師講授課程既風趣幽默,又淵博儒雅』;『老師授課聲情並茂、妙語連珠,用淺顯風趣的語言把高深睿智的學問輕松道出,不僅拓寬了我們的眼界,也熏陶了我們的心靈,激發同學去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教師很有文化底蘊,有很高尚的人格,有很嚴肅的對待講學的態度』;『除了說「敬仰」,沒有詞能夠形容對于彭老師淵博知識以及個人風采的欽佩與欣賞』;『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素養』;『感覺精神升華』;『確實讓人收獲很多』;『授課內容切入角度獨特,很感染人』;『老師很博學,在課堂中總是能講出一些很有哲理的道理,而且老師在課堂上盡量給你一點繼承中國古代文明的意識』;『希望老師繼續延續現行的教授方法,現在已經非常好了』。
選修本課程的課容量,目前已經達到二百七十人,依然不能滿足學生需要,教室最後總有站著聽課的學生。也有的學生上學期已經選修過這門課,但本學期又來全程旁聽,說是聽一遍『不過癮』。學生們不僅比較喜歡這門課,而且普遍希望將這門課程推廣出去,他們在教學點評中說:『建議學校推廣此課,多讓彭老師做演講』;『希望能把禮儀文化發揚光大』;『希望老師能讓更多的學生聽到這門課』;『希望老師和同學一起努力在清華發起一種找回中國古代禮儀的活動』。學生的教學反饋表明,本課程預設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我們將繼續努力,希望能爲在全國各高校推廣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教育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禮樂人生系列文章系摘自網絡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