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招生,『綁架』家長進考場,美其名曰『讓家長與學校一起搞好教育』。這個『讓』字其實就是『逼』――因爲你不考,就等於喪失了孩子入學的資格;即便你考了,也很可能被擠在『優秀家長』的屁股後面。武漢某區招考辦負責人表示,『報名人數太多,這是刷掉部分學生的一個比較好的做法。』3 A3 _* i* t. h2 G
教育主管部門認可了這個『比較好的做法』。爲什麼『比較好』?因爲能刷掉部分學生。但毋庸置疑的是:即便在同等條件下你優於其他人,也很可能因爲你的家長試卷做得比較糟糕,而喪失了入學資格。照此邏輯,公務員招聘,爲了『讓家長與未來的公務員一起搞好行政工作』,很有必要考考其父母的行政能力;名牌大學招生,爲了『讓家長與學校一起搞好高等教育』,也很有必要考考其父母的智商水平……結果,父輩能力成了決定後代成功的重要因素,先賦資質決定了後賦努力的必然結果。這其實是現代版的『龍生龍,鳳生鳳。』當然,這話從遺傳學來說不無道理,但如果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被奉爲圭臬,不啻爲公平正義的悲劇。上個小學,就要考察到祖宗八代,這是均等化的基礎教育,還是權勢思維下的精英VIP?如此『比較好的做法』,除了放大代際傳承的必然性、誇大福佑子孫後代的承襲性,於社會發展而言,何功之有?有人說,『減少特權,就應該杜絕「讓領導先走」、讓領導先飛的現象,就應該控制特權車、特權房,就應該限制蘿蔔招聘、根除權力世襲……』其實,要減少特權,除了對權力本身多加制約,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都有向上的機會,不因家長卑微而失權、不因家庭不堪而失利。將家長的『分數』與孩子上學的資格掛鉤,這和公職招聘中的『領導子女優先、內部員工子女優先』有什麼本質差別?只不過一個是明處考家長、一個在暗中比父母罷了。9 N) z# A3 E4 A, F+ I2 }7 p
沒有天生的強勢、弱勢。當失衡的教育以挑剔的嘴臉選擇被教育對象時,你很難說這是教育理念的悲哀還是公共政策的喪心病狂。看似程序正義的『考家長』,不過是一出現代版的『龍生龍,鳳生鳳』,如果這真是社會認可的『好的做法』,那麼,我們的人生,就註定不會有什麼奇蹟和驚喜、希望和改變――因爲,沒有『得力』的父母,一切皆無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