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7|回覆: 0

有關【大學】君子治國的隨想

  [複製鏈接]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0-9-17 1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關【大學】君子治國的隨想

湖南省洪江市史志辦公室 王松平
電子郵箱 xsjgsgu@sina.com  郵編418116

        近來再次閱讀朱熹註疏、嶽麓書社出版的【四書集注】之【大學】,感想如下。
        【大學】是儒家對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教育成年人如何在社會中生活,特別突出了成年人的佼佼者君子如何治理國家。着重講解了人由自然界的動物變成社會性的人之所以存在,社會群體必須遵守的忠、孝、廉、義、悌。採用了倒推法,將社會個體構成的國家倒推為一個家庭的存在,一個家庭的存在倒推為一個單個人的存在,單個人符合動物性人存在的特徵和社會性人存在的特徵,就必能治理好家庭,能治理好家庭,於是延伸到了對一個國家的治理。強調個人自身修養,進而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是【大學】的宗旨。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識在格物。』
        國、家、身、心、意的關係一目了然。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君子必須去掉個人的私慾,以人民公認的對和錯作為自己生活中個人私慾的全部,即使一個人獨處也不能例外。小人就不同了,雖然知道公認的對與錯,但常常以個人私慾為出發點,將公認的對與錯擺在了次要地位。故而我們對君子就有了一個人格魅力的評價,將君子作為了道德的楷模。
        君子齊家治天下,所有的依據是君子的個人修養,人民的公共認同和公共決定就降為了次要地位,甚至是一種擺設。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雖然強調君子要以民之喜樂好惡為君子的喜樂好惡,有突出人民的作用,但將君子譬成民之父母,極大地強化了君臣、父子之間的絕對服從,使得『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的人民絕對性決定執政人選的思想變成了空洞的說教,失對了對執政者的絕對約束力。當君子完全違背人民時,就只會出現社會動亂,朝代更迭,增加人民的痛苦。
        紂王暴政虐民,殺害忠臣良將,肉林酒池,寵幸妲已,生活腐朽,周武王啟用姜子牙率大軍伐紂。在【封神演義】一書中,以臣伐天子和有道伐無道的爭論,究竟誰能真正代表儒家正統,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表述。周武王取代紂王,建立新的王朝,在儒家的文化價值體系中,不准以臣伐天子和有道伐無道是處於兩難的尷尬境地。民心向背不能和平的廢除紂王的統治,周武王利用了民心向背的有利條件成就了大業,民心向背在整個戰爭中只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君子在治理國家中是處於教化民眾高高在上的地位。人民的公共思維和公共決定處於一個受支配的地位,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決定執政者的存在與否。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在儒家的文化價值體系中,人民的絕對性決定作用是很弱的,除非由另一個人帶領人民推翻現有政權,建立新的王朝。
        過多地渲染和強調君子的個人自身修養是有負面作用的,尤其是君子處於執政地位時,個人自身修養滲透到了整個公權力的動作之中,對整個政權按照人民的公共決定而不斷繁榮發展是不利的。儒家思想認識到了這個缺陷,故而反覆多次地提出『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強調君子個人自身修養,放在個人層面上是必須而且重要的,絕不能上升到治理國家的層面。突出人民的絕對性決定,並且以是否遵守人民的絕對性決定為條件,才是君子治理國家的根本所在。
       
                     2010年9月15日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