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老石在報導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教授孟和發明和倡導的外固定器——孟氏架時,一定想不到,若干年後,自己也會成爲受益於此中西醫結合療法的千萬名患者之一。
1999年,老石因車禍造成小腿粉碎性骨折,到孟和處求醫,沒有開刀,通過施行閉合手法復位,在骨折遠、近端各穿一根細針,安置一個外固定器,一周後即可下地活動、功能鍛鍊。三個月骨折癒合後小腿部皮膚只留下四個點狀瘢痕,醫療費用不到五千元。
而同樣的骨折按當時醫學界流行的『內固定』做法,需要兩次手術(植入和取出),治療周期一年以上,費用上萬元。
『好的中醫骨科大夫不應只是個接骨匠』
『我學西醫出身。』孟和說。1961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後,他進入以骨科聞名的天津人民醫院,該院骨科主任正是中國骨科先驅方先之;副主任尚天裕,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創始人,更成爲日後孟和走上中西醫結合道路的引路人。
『我是在他們的言傳身教與帶領下,開始「西學中」理論和實踐的。』憶及當年,作爲尚天裕的得力助手,孟和在工作中對小夾板治療骨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並協助尚天裕進行了2年多小夾板外固定治療骨折的力學研究。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並提出布帶約束力、夾板固定力、紙壓墊效應力、肌肉活動的內在動力、肢體遠端重力、骨折端嚙合力、必要的牽引力等,這些力相互作用成爲系統,是保證小夾板有效固定的基礎。而後將老中醫們對骨折固定的經驗量化爲在800克拉力下和固定帶上下活動1厘米。&
『一個好的中醫骨科大夫,不應只是個接骨匠。』1963年,孟和在【天津醫藥骨科副刊】上發表『柳木夾板局部外固定治療骨幹骨折的力學研究』,從生物力學角度闡明了小夾板治療骨折的力學機制,也爲日後孟氏架的誕生打下了基礎。1974年,在測試手法復位整復骨折所需力的大小研究中,他萌發了用器械輔助復位的想法。
1975年,國家舉辦全國中西醫結合骨關節病學習班,作爲重要的師資力量,孟和被借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全國骨關節損傷學習班任教。
不讓病人『被一根繩和一個稱砣捆在床上』
【醫宗金鑒·外治法器具總論】說,『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複合,欹者復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孟氏架正是如此。
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孟和參加抗震醫療隊。由於條件所限,震區大量下肢骨折傷員,一般都實施骨牽引加小夾板外固定,這種治療需要把患者固定在牽引床上。但當時餘震不斷,大家時刻準備逃生,大部分患者心有餘悸,他們都說,不願『被一根繩和一個秤砣捆在床上』,甚至拒絕接受治療。
此事給了孟和很大的震動,也啟發他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患者從牽引床上解放出來?』用機械牽引代替重力牽引成爲他的設想,隨後的臨床實踐也發現並證實,笨重的重力牽引改成輕巧靈便的機械牽引後,不僅能解決骨折固定問題,手法與器械的結合還能解決復位問題。
1976年12月,一種命名爲『骨折復位固定器』的新的外固定裝置誕生,並成功治癒了第一例股骨中段骨折病人,治療過程45分鐘,經X線檢查,幾近解剖對位,56天後,病人可以騎自行車了。&&&
小夾板治療骨折一般針對簡單骨折而言,過去形容複雜骨折,民間常說『硬傷哪有不落殘』;然而,這個復位固定器卻主要針對嚴重的複雜骨折,並建立了一套較爲完善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骨折治療體系。
骨折後經手法復位,在骨折肢體近、遠端各穿入一枚直徑2至3毫米的骨圓針,利用其機械結構糾正移位,再用手法糾正殘餘移位。當斷端對位對線滿意後,鎖緊復位固定器的有關部件,過程即手法—器械—手法—器械。漸次調整,直至對位對線滿意。同時配合體外壓板,以加強橫向固定力。壓板正是由小夾板、紙壓墊演化而來。
因其不固定關節,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早期活動,以加強患肢血液循環,防止相鄰關節的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況且,患者脫離病床束縛,精神狀況更好,在保證斷端相對『靜』的情況下行功能鍛鍊,可加速骨折癒合,詮釋了傳統中醫治療骨折『動靜結合』的基本理論思想。
該復位固定器也適用開放骨折和感染骨折,不遮擋傷口,便於傷口觀察和換藥,骨折癒合與軟組織癒合同步進行。對肢體畸形者還可行微創小切口的矯形手術,並延伸到骨折的畸形癒合、延遲癒合及不癒合、感染骨折等複雜骨折的治療,完善和豐富了中西醫結合骨折治療體系。
『一開始只是一個模型,承蒙尚天裕教授指導,多位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根據我的想法一起設計製作,才得以製作成功。』提及孟氏架產生歷程,孟和感慨萬千。
『臨床試用成功後,我們還在不斷研究總結,有關部件還做了多次修改,我們也常到手術室和病房觀察患者使用情況。前後大概修改了30多次。』孟氏架製作者之一,他的技術『搭檔』吳玉升告訴記者。骨折復位固定器推行後,在臨床廣受好評。因其爲孟和原創,臨床醫師都親切地稱爲『孟氏架』。
儘管研究資料表明,國外早就推行外固定架治療骨折,但在當時與國外醫學界學術交流尚不通暢的年代,孟氏架作爲中西醫結合小夾板治療骨折的補充、延續和升華,實屬原創,其產生、運用充滿了樸素的中醫學思想,沒有任何舶來概念,進一步完善了中西醫結合骨折的治療體系。
『這是一個非常適宜基層的療法』
目前,在醫學界治療骨折的外固定架主流代表主要有兩類。一是美國誕生於1938年的霍氏架,另一是前蘇聯誕生於1976年的伊氏架。
霍氏架是從鋼板內固定派生出來的一種外固定方法,單邊固定,至少穿四根螺紋針,且難以調節。伊氏架則是全環固定,非常結實,甚至有笨重之嫌,且穿針多。兩者都有對骨折端固定過于堅強的缺陷,易導致骨折癒合緩慢或不癒合。
而孟氏架屬於彈性固定,骨折端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深刻體現了中醫治療骨折講求『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的基本原則。孟和在尚天裕提出的這一治療原則基礎上,提升爲骨折治療的『彈性固定準則』。
在全球醫學界『廣泛固定、完全休息』骨折治療觀念仍占有統治地位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種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思想,爲骨折治療開創了新思路,推動了全球治療骨折觀念的轉變。而孟和在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骨折『彈性固定準則』,相對於現代西方醫學占據統治地位的『解剖復位、堅強固定』(AO)的理念發展而來的骨折『生物學固定』(BO)理論要早十多年。
1992年,孟氏架被列爲衛生部『十年百項成果推廣計劃』成果項目。1993年,當時的國家科委在國內遴選了一批項目赴美國匹茨堡參加第九屆國際發明博覽會,孟氏架名列其中,並在數千個參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三個獎項,『孟氏架』和『孟氏療法』兩項爲金獎。
2008年,汶川大地震,『孟氏架』及孟氏療法在救治傷員過程中再次做出了卓越貢獻。
對此,孟和十分謙虛,『作爲一位西學中的老醫生,如果說對醫學事業有點滴貢獻,是因爲中醫藥理論、技術、方法中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值得我們挖掘。我堅信,中醫一定會對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從1982年起,共有21期『骨折復位固定器與生物力學』學習班舉辦,培養了1100多名骨科技術骨幹,孟氏架也由此在臨床應用中推廣開來,惠及更多基層患者。很多基層醫療機構因開展和推廣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成爲當地有名的骨科醫院。孟氏架及其療法還衍生出一個二級分會,2011年5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產生,孟和任名譽主任委員。
『這是一個非常適宜於基層的療法,實用、有效、簡便、價廉,也符合我國當今醫療衛生體制。』儘管在鋼板和髓內釘固定治療骨折已被廣泛應用的今天,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依然深信,這種彰顯中醫特色的非藥物療法,終究會在臨床大放異彩。『我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