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者所著与郭店《老子》相关著作有《郭店楚简老子硏究》(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硏究室,1999年),与马王堆《老子》相关著作有《老子》(“马王堆出土文献译注丛书”,东方书店,2006年)。
*[2] 在依据出土资料展开的近年各种硏究中,笔者认为存在着必须予以警惕的内容,这一点可参笔者为郭店楚简硏究会编《楚地出土资料と中国古代文化》(汲古书院,2002年)所写“前言”。
*[3] 对于郭店《老子》丙本第十八章的详细分析,可参以下拙著:《郭店楚简老子硏究》(前掲)第四编“第十八章”;《郭店楚简老子の硏究》(前掲)第四编“第十八章”。
*[4] 参照谷中信一《郭店楚简〈老子〉及び〈太一生水〉から见た今本〈老子〉の成立》(前掲)第一部第二章之(4)“郭店老子には‘仁・义・圣・智’に对する极端なまでの否定的态度が见られない”。
*[5] 参照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之《楚竹书老子丙编》一章 “太上下知有之”。
*[6] 《老子》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本不可分,当作一章处理之见解,约二十年前,通过马王堆《老子》的硏究,几乎已成定说。关于这个问题,可参吴福相《帛书老子校释》(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79年)之第二章“十八章”;拙著《老子》(前掲)之《老子(甲本)》之《道经》之“第十八章”。郭店《老子》丙本的出现再次证明此观点之正确。
*[7] 对郭店《老子》丙本第十七章的详细分析,可以参以下拙著:《郭店楚简老子硏究》(前掲)第四编“第十七章”;《郭店楚简老子の硏究》(前掲)第四编“第十七章”。
*[8] 丁原植《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硏究》(前掲)之《竹简〈老子〉丙》之“17”。
*[9] 参照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前掲)之《楚竹书老子丙编》一章“太上下知有之”。
*[10]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之《道经校注》之“十七” 也详细阐述了同样见解。
*[11] 对郭店《老子》甲本第三十二章的详细分析,可以参以下拙著:《郭店楚简老子硏究》(前掲)第二编“第三十二章”;《郭店楚简老子の硏究》(前掲)第二编“第三十二章”。
*[12] 对郭店《老子》甲本第二十五章的详细分析,可以参以下拙著:《郭店楚简老子硏究》(前掲)第二编“第二十五章”;《郭店楚简老子の硏究》(前掲)第二编“第二十五章”。
*[13] 这是谷中信一《郭店楚简〈老子〉及び〈太一生水〉から见た今本〈老子〉の成立》(前掲)第一部第二章之(4)“郭店老子には‘仁・义・圣・智’に对する极端なまでの否定的态度が见られない”中的话。
*[14] 乙本第三十八章也与此基本相同。对马王堆《老子》甲本第三十八章的详细分析,可参照以下拙著。《老子》(前掲)之《老子(甲本)》之《道经》之“第三十八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文章,马王堆甲本、乙本是最好的本子,王弼本(道藏本)等今本存在很多混乱。
*[15] 《庄子·马蹄》方面的详细分析,请参照以下拙论。《庄子》上(学习研究社,1983年)外篇“马蹄第九”,及其附录之补注之“马蹄第九”。
*[16] 对于《淮南子・齐俗》引用部分比较详细的分析,请参照以下拙论。《淮南子 知の百科》(讲谈社, 1989年)卷第十一之30“道德が失われて礼乐が生まれた”。
*[17] 这方面的详细分析,请参照以下拙论。《郭店楚简〈老子〉诸章の上段・中段・下段――《老子》のテキスト形成史の中で――》(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硏究会《中国哲学硏究》第18号,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硏究室,2003年2月);《郭店楚简〈老子〉各章的上中下段》(曹峰译,收入荆门郭店楚简硏究(国际)中心编《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郭店楚简〈老子〉各章的上中下段──从〈老子〉文本形成史的角度出发》(曹峰译,《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所收,中华书局,2006年前掲)。
*[18] 参照本文之四之(二)之2 “道家文献所见与《老子》第十八章类似的思想表达”。
本文是池田知久先生2010年9月11日在我中心所作讲座《〈老子〉的儒学批判》的演讲稿,蒙池田先生厚意,允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首发。据池田先生说明,《〈老子〉的儒学批判》全文本由五章构成(请参看“目次”),此次所作报告是其中的第四章。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0年9月2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