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8|回覆: 0

[漢學研究] 【張萬民】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3-27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本細讀與時空建構: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
張萬民
(作者簡介:張萬民,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討論近四十年來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集中分析了北美學者魏瑪莎、余寶琳、周珊、田曉菲、丁香等人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英語世界王維研究的兩個主要特徵:一是非常重視王維詩的文本細讀,二是非常重視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觀念。前者可以說是方法論上的特點,後者則體現了西方研究者在知識結構和理論旨趣上的特點。
關鍵字:王維英語世界文本時間空間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offer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Wang Wei in the English world and concentrates on American scholars such as Marsha Lynn Wagner, Pauline Yu, Shan Chou, Tian Xiaofei, Ding Xiang Warner. Two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discerned in their research: firstly, they emphasize on closing reading of the text; secondly, they emphasize on the con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 in Wang Wei’s poems. The former is concerned with methodology, and the latter with American scholars」 theoretical interest.
Keywords: Wang Wei, English World, Text, Time, Space
王維詩在英語世界擁有大量的讀者,其代表作大多有十幾種不同的英譯。美國翻譯家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在【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中,僅搜集【鹿柴】一詩的英譯就達十三種之多。[①]溫伯格的搜集範圍雖然廣泛,但依然被人批評不夠全面,並且最晚只收至1978年史奈德(Snyder Gary)的譯文。在1978年之後,又有數種王維詩集的英譯面世,如余寶琳(Pauline Yu)1980年的譯本[②],巴恩斯通父子(Tony Barnstone and Willis Barnstone)1991年的譯本[③],以及大衛‧亨頓(David Hinton)2006年的譯本。[④]
英語世界對於王維的研究,與王維詩的翻譯相比,要顯得冷清些。在中國詩歌史或者唐代文學史的著作中,一般都會論及王維,如華茲生(Burton Watson)的【中國抒情文學】[⑤]、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盛唐詩】[⑥]。但是,專門研究王維的專著或論文,卻並不多見。
英語世界王維研究的繁榮時期,大概要算20世紀70年代。葉維廉在1972年發表了【王維與純粹經驗美學】一文,並將其作為前言收進自己翻譯的王維詩集。[⑦]緊接着,在1975至1979年的五年間,出現了四篇以王維為題目的博士論文,分別是魏瑪莎(Marsha Lynn Wagner)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完成的【王維詩歌藝術】[⑧],陸潤棠在密歇根大學完成的【從比較文學的角度研究王維的山水詩】[⑨],余寶琳在史丹福大學完成的【王維的詩歌世界:象徵主義詩學的闡釋】[⑩],以及James Vincent Feinerman在耶魯大學完成的【王維的詩歌】。[⑪]隨後,魏瑪莎、余寶琳、陸潤棠都陸續將自己博士論文中的部分內容發表在北美以及台灣的英文期刊。魏瑪莎更以自己的研究為基礎,在1981年出版了【王維】一書[⑫],列於『TWAYNE世界作家系列』叢書之中。在此期間,還有其他學者的各種相關論文,比如R. A. Juhl關於王維詩歌語言的研究等等。[⑬]
80年代以後,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在數量上並沒有保持70年代的增長速度,專門以王維為題的博士論文很少出現,[⑭]各種期刊上專門以王維為題的論文也不多,更不用說關於王維的專著了。
魏瑪莎在1975年的博士論文中,就注意到王維研究在70年代以前所受的冷落。魏瑪莎認為王維在西方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是因為他的詩歌看起來超然世外、難以分析,『他既不像杜甫一樣坦率地談論自己的仕途和家庭,也不像李白一樣熱情地表現沉醉的快樂』,並且王維筆下的意象也不具體,而是接近一種通用的原型意象。[⑮]余寶琳在1976年的博士論文前言中,也論及這個問題,她認為,王維詩表明上看起來非常簡單,似乎沒有留下什麼空間給讀者發揮自己的闡釋,然而,仔細閱讀又會發現它們背後都有些『撲朔迷離的哲學思想,讓人頭疼,這些思想都源自佛教哲學,想要解釋這些佛學概念並揭示它們與王維詩歌的關係,非常困難,這使得很多研究者望而卻步。』[⑯]雖然魏瑪莎和余寶琳談的是70年代以前的情況,但似乎也同樣適用於80年代之後的北美漢學界。
英語世界對於王維佛教思想的研究,當然沒有如余寶琳所說的那樣望而卻步,以此為題有洪惜珠(A. C. Ang)與曹左雅等人的論文[⑰],還有近年Yang Jingqing的專著【王維詩歌的禪解釋】。[⑱]但是,英語世界對於王維宗教背景的興趣,明顯比不上中國大陸學界。此外,國內學界關於王維研究的許多熱點話題,如王維的詩中有畫、王維的前後期心態轉變等等,在英語世界中都沒有佔據過研究中心的位置,只會在王維研究的專著中被順帶提及。所以,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有着與國內學界非常不同的理論興趣和思路。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討英語世界王維研究所呈現的獨特面貌。簡單來說,英語世界的王維研究有兩個突出的特徵,一是非常重視文本細讀,二是非常重視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觀念。前者可以說是方法論上的特點,後者則體現了西方研究者在知識結構和理論旨趣上的特點。本文將集中討論近四十年來王維研究的一些英語著作,從這些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這兩個特點。
重視文本細讀,曾是英美新批評大力提倡的研究方法。新批評在五、六十年代佔據了美國文學研究界的中心地位。魏瑪莎的博士論文【王維詩歌藝術】,旗幟鮮明地宣傳要運用英美新批評的理論術語來分析王維詩。魏瑪莎提出:『王維詩的一個最突出特點,就是他對於歧義(ambiguity)、措辭和句法的運用,他熱衷於語言的暗示、張力、雙關。』所謂歧義、張力等等,都是新批評用來分析詩歌的重要理論術語。直接將新批評的理論套用於王維,宣稱王維詩最突出的特點是歧義和張力,當然有簡單化之嫌。但是,魏瑪莎的最終目的在於用西方的理論來發掘中國詩歌語言的豐富性,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正如她所說,如果『歧義是英語詩歌的一個基本特徵,那麼,用文言來寫的中國古詩應該有更突出的歧義現象,因為在文言中主語、動詞時態、代詞與連詞經常是模糊的。』 然而,她認為,傳統的中國詩學並沒有真正揭示中國詩歌語言的特性:『中國文學批評,在傳統上都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分析性的,在我看來,它們不能揭示詩歌語言的這些微妙和機智。』[⑲]
為了貫徹對王維詩的歧義和張力的細讀,魏瑪莎首先批駁了對於王維詩歌的一種流行解釋——靜謐,她說:『中國與西方的批評家通常都很欣賞王維詩歌中的「靜謐」,王維在詩中安靜恬然,被動地、客觀地抒寫景物或者與外物融合無間。然而,我要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王維的詩歌。我覺得王維詩歌只有極少數是「靜謐」的;在我看來,王維的心態和他的詩歌中都存在一些根本的矛盾和張力。』 魏瑪莎還批駁了葉維廉關於王維詩體現了純粹經驗美學的說法。葉維廉認為理智活動會破壞經驗現象,王維詩的最大特點就在於沒有理智的干擾、保存了純粹的經驗世界,詩人變成了經驗本身、讓經驗自己顯現。魏瑪莎針鋒相對地指出,應該把詩歌創作藝術本身和已經完成的藝術品區分開來,她想強調的是詩人在創作中所運用的藝術技巧,這本身就是一種理智行為,這種創作的力量『塑造、分析、增強並美化了經驗,簡單地說,它「創造」了詩,這正是詩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本來的意思』。魏瑪莎以一首【鳥鳴澗】來說明這個問題,這首詩在靜與動之間的對比和韋應物的【秋夜寄邱員外】很相似,不過王維的【鳥鳴澗】不是寫給任何人的,它似乎呈現出一種無我的基調,詩中的觀察者像是一個客觀的記錄者。但是,魏瑪莎指出:『這首詩並不是對自然事件的隨機記錄,相反,它有緊湊的結構和嚴格選擇的字詞。』可以說,整首詩是按照時間的進程組織起來的。[⑳]
魏瑪莎並沒有否定王維詩表面上所呈現出來的『靜謐』,她指出這種『靜謐』通常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自然景物之靜,第二種是情緒心態之靜,但是『這種表面的靜謐總是伴隨着隱含的張力。』魏瑪莎接着分析了王維詩的第三種『靜謐』形式——詩歌結尾之靜默,即詩歌以沒有回答的問題來結尾。她認為,這種未被回答的結尾總是『不可避免地產生出相互矛盾的張力關係,這種靜默既包含了懷疑又包含了確定,因此它的語調是焦慮多於靜謐。』但是,魏瑪莎也指出,這種焦慮的張力『更多的是美學上的而不是心理上的,是妙趣橫生的而不是痛苦煎熬的。』 魏瑪莎發現王維的絕句經常以問句結尾,如【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着花未?』大部分詩人都不會在短短的五言絕句中重複字詞,但是這首詩卻重複了『故鄉』和『來』這兩個詞,表現出一種急迫感,『好像是詩中的主角想詢問與故鄉有關的任何消息,但是又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問。』最後,全詩卻以一個簡單的問句結尾,王維通過這種方式抓住了一種懸而未決的張力,即『想聽到回答,又不想聽回答』的矛盾心態。所以,魏瑪莎說:『王維對於「靜謐」最有成效的運用,產生了一種已說和未說之間的張力,未說的東西隱含在字詞之間和字詞之外的沉默中。』而另一首【戲題磐石】:『可憐磐石臨泉水,復有垂楊拂酒杯。若道春風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來?』魏瑪莎注意到,每一行的前兩個字都是可有可無的,如果省略掉,七言絕句變成了五言絕句,但是意思不變,所以每一行的前兩個字都是襯字。不過最後一句加上『何因』二字就變成了問句,增加了整首詩的韻味。魏瑪莎猜測王維寫這首詩可能是處於朋友之間的文字遊戲,也可能是出於對另一首作品的仿擬。更為重要的是,王維在這首詩中『很明顯樂於探索語言和詩歌形式的各種可能性』,所以『這首詩證明了王維對於自己的藝術技巧的自覺意識。』最終,魏瑪莎提出:『對於王維的風格和態度,更準確的描述是「張力」,而不是「靜謐」。』[21]
可以看出,魏瑪莎是倚靠新批評的理論方法、通過細緻的文本細讀來解釋王維詩中的藝術技巧。同時,魏瑪莎並沒有局限於新批評的文本自足論,她對於王維詩歌的歷史維度也十分注意。比如,她分析王維的【登河北城樓作】時,就將它放在中國詩歌發展史的登臨主題中來討論,回顧了從王粲到王羲之及孟浩然的登高詩。另外,【王維詩歌藝術】中有專門的一章研究王維那些有宗教色彩的詩,該章的第一節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道教和佛教的語言觀,為全章的文本分析鋪墊了堅實的歷史背景。
魏瑪莎還從博士論文中選取部分內容,寫成了題為【從意象到隱喻:王維對光和色的運用】的文章,該文強調王維詩歌不僅能再現具體的自然界,也傳達出超驗的、形而上的內容,所以,王維詩歌中的具體意象其實都是隱喻,它聯接起具體世界和超驗世界。文章具體分析了王維詩歌中的落日和青翠,落日處於光明和黑暗之間,青翠則處於清晰和模糊之間,這些意象都聯接着具體和超驗。文章運用了新批評的術語,如張力和歧義等,在分析【山中】『空翠』一詞時就指出其中的歧義——既可以是具體的意義即天空中的翠綠色,也可以是抽象的意思即虛空的翠綠色。[22]
在魏瑪莎博士論文完成的第二年,余寶琳也完成了以王維為題的博士論文【王維的詩歌世界:象徵主義詩學】。余寶琳的文章試圖證明王維詩中體現的美學思想和象徵派詩學以及現象學是相通的。可以看出,余寶琳深受指導老師劉若愚的影響,她在根本觀點上,全盤接受了劉若愚的想法,認為王維詩歌追求主客之間的融合,體現了中國文學理論中的形而上觀念,這和法國象徵派詩學以及現象學是一致的。
同時,余寶琳的文章也受到魏瑪莎文章的極大影響。雖然余寶琳沒有明確宣稱運用新批評的理論,但她的論文同樣很重視文本細讀。她介紹論文的基本構想時說:『當中國和西方的批評家談到王維,一般都認為他的作品中有一種靜謐的特質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特質,但是他們都沒有具體討論其中的原因。我也接受對於王維詩歌的這種歸納,但是我的目的是要探究這種印象是如何通過意象、句法、措辭和主題的重複作用產生出來的。』余寶琳像魏瑪莎一樣,在論文的開頭介紹了從莊子以至司空圖、嚴羽、王士禎的思想,把他們看成是中國古典詩論中提倡妙悟、入神、神韻的一派。余寶琳不同意葉維廉的觀點,像魏瑪莎一樣強調應該把這些思想放在創作的不同階段中來考量,認為這些古代詩論家『從來沒有否認過理智在藝術構思中的重要地位』,他們『沒有把詩歌看成是一個完全自然的、完全沒有理智和情感介入的對現象世界的反映,他們只是認為詩歌會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就像嚴羽所說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一樣,詩歌只是把它的技巧或者說對技巧的追求隱藏起來罷了。[23]
時間和空間是現象學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國山水詩、詠史詩的重要因素。余寶琳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分析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問題。她在第二章分析王維的社會政治詩時,發現王維並不像其他詩人那麼熱衷於寫詠史詩,王維經常把過去和現在等量齊觀,因此王維的詩中常常有一種同時性,即一種靜止的時間觀,一種消除了時間差別的時間觀。她在第三章分析王維那些有佛教色彩的詩時,發現王維的記游詩總是看起來有線性發展的時間,但是在詩的結尾卻超越了這種常見的單一時間觀念,如【藍田山石門精舍】的尾聯將未來包含在現在之中,還有【黃牛嶺見黃花川】結尾所說的『曠然』以及【桃源行】結尾的設問,都用空間的意象將時間之流停止。余寶琳認為,王維詩歌中的『永恆的現在』並非像魏瑪莎所說的那樣是『非歷史』的,而是包含和超越了所有的歷史時間。余寶琳也不同意葉維廉所說的王維詩歌只有靜而沒有動,她認為王維詩歌中靜止的時間觀念並不排斥時間的流動,它主要是在描述時間的方式中產生。這種時間觀念最多地體現在王維的山水詩中,所以余寶琳在第四章就集中分析了王維山水詩中的時間觀念。她認為王維的山水詩中有一種時間變遷的擴展模式,這種模式雖然承認時間的變化和流動,但最終是讓時間之流停止。所謂的時間變遷的模式,即對於春秋季節以及日暮時分的描寫,因為它們體現了時間在一年或一天中的更替,如【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關於『秋水日潺湲』和『渡頭余落日』的描寫,這首詩接着用『墟裏上孤煙』這個空間意象強化了時間的靜止。[24]
與靜止的時間觀念對應的,則是王維山水詩中的廣袤靜止的空間,在這種空間景象中,所有的方位和事物運動的方向都被平衡地並置在一起。如【淇上即事田園】開首就描寫了一個廣袤的空間,中間的『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則描寫了兩個相反的動作——去和還,它將詩歌的空間範圍擴展開去接着又引回來,這兩個動作最終相互抵消,產生出一個沒有空間運動的靜止空間。在另外的詩中,王維則很少運用表示動作的動詞,只有靜止的畫面,如【送方城韋明府】。王維用得最多的則是一些表示相鄰或相聯的動詞,如『臨』、『接』、『連』等等。[25]余寶琳最終想通過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觀念,來證明王維對主客分離、時空分離的超越,證明王維詩中那些與象徵派詩學和現象學相通的形而上思想。
在70年代,還有Gong Shu也發表過文章討論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文章認為,人生的短暫與大自然的永恆是中國詩歌中最常見的主題,王維以高度的技巧來寫這個主題,並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式。王維的詩通常是前一半寫人生短暫的哀嘆,後一半則提出一種相反的陳述,把詩人自己放入自然界的永恆循環中,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文章集中分析了【送春辭】、【送別】、【竹裏館】、【辛夷塢】、【鹿柴】五首詩中的空間和時間意象,分析它們是如何組合起來表達了一種與自然大化一體的超越精神。[26]
到了80年代以後,很少有學者再像魏瑪莎和余寶琳那樣直接套用西方理論來分析王維詩歌了。但是,對王維詩歌語言技巧的關注,對文本細讀的重視,對王維詩歌中時間和空間的興趣,則一直延續下來。
周珊1982年發表的【從王維山水詩中的意象談起】,提出對於王維山水詩的研究應該立足於詩中的具體意象。雖然她承認,如果想充分地解釋王維的山水詩,可能需要研究王維的佛教思想;但是,她又指出,對王維詩歌中某些文學特質的解釋,可以不依賴於佛教的背景知識,這首先因為王維詩歌中很多意象精確簡潔,不必作過於深求的分析,其次因為王維的大部分詩歌沒有直接運用佛教詞彙,所以不應該太快地將它們和具體的佛教思想聯繫起來,而是應該具體分析其中的哲學思想,然後再看這種思想是否源自佛教。[27]
周珊所關注的王維詩的文學特質,就是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意象。周珊認為,正是這些意象中所表現出來的空間距離,造成了王維山水詩中靜謐悠閒的境界。在王維山水詩中,一個中心意象就是詩人在物理空間上的與世隔絕。詩人不僅遠離人群,而且還選擇居住於山中。周珊進一步指出,王維雖然與自然界和諧共處,但他並沒有真正地溶入自然,詩人的自我總是要通過強調自己與他人的隔離來實現。詩人的與世隔絕,經常通過寂靜來強化,這種寂靜經常被聲音打破,而聲音本身強調了空間的局限,因為聲音可以傳達到很遠的距離,這種距離正好表達了與世隔絕狀態的無形的界限。王維山水詩的意象表達出的空間距離,不僅僅是物理意義和字面意義的,也是形而上意義和象徵意義的。詩人通過這種距離到達一種超越的境界。周珊還分析了王維詩中經常出現的白雲意象,白雲強化了王維詩中的距離。總之,周珊此文的目的是在於證明文學特質的分析比宗教背景和哲學背景的分析更重要。[28]
田曉菲1994年發表的【山居:王維詩歌中的空間化】,再次集中分析了王維詩歌中的空間觀。與余寶琳和周珊不同的是,田曉菲認為王維詩中的空間永遠達不到一種完全的超越,而是一種搖擺在兩個世界之間的空間。但是,田曉菲所說的兩個世界並不是指經驗世界和超驗世界,而是指仕途世界和隱居世界。[29]
正如前面所說,英語世界的學者很少研究王維的心態,而是重視王維詩歌的文本研究,所以,田曉菲提醒讀者注意,她的這篇文章並不關心王維如何解決歸隱和出仕的衝突,而是關心『這種衝突如何決定了他的詩中獨特的空間建構』。田曉菲注意到,王維詩中與世隔絕的私人空間,並不是僅僅通過山水世界建構起來的,它同時被籠罩在熱鬧的人間世界的陰影中。這種私人空間和人間世界的矛盾,典型地體現在關門的意象中,這個意象在王維詩中經常出現,是詩人最喜歡的一個姿態。田曉菲接着將【歸輞川作】和【山居即事】兩首詩放在一起閱讀,因為前者以關門的意象結束全詩,後者則以關門的意象開啟全詩,所以後者可以看成是前者的延續,可以透露關上門之後的世界是怎樣的。在【山居即事】中,詩人關上門之後,卻向外面的世界張望,全詩雖然以『寂寞掩柴扉』開頭,詩人卻並不描寫柴扉內的世界,剩下的部分都是在描寫外面的世界,最終以熱鬧的渡頭景象作結。田曉菲最後總結道,在王維的詩中有雙重的退隱,詩人首先從仕宦世界退隱到田園世界,但是詩人並不屬於那個鄉村世界,所以他又從田園世界退隱到自己創造出來的空間,即那個柴扉後面的私人世界。[30]
丁香2005年發表的【輞川集中的兩個聲音:王維與裴迪的詩歌唱和】,可以說是近年來王維研究的最具創新性的文章。【輞川集】是王維和裴迪兩人的唱和詩集,但是,批評家們長期以來總是貶低裴迪的作品,認為裴迪的作品在藝術和思想成就上都遠低於王維的作品。丁香的文章推翻了這種傳統的偏見,她提出【輞川集】是王維與裴迪合作的成果,裏面的每一首詩都不應該作為獨立的作品來讀,而是應該作為兩位詩人相互回應的結果來閱讀。從這個立場出發,丁香指出,裴迪在【輞川集】中並不是僅僅在附和王維的聲音,而是『作為一場談話的完全參與者,提出了很多看待物質世界和哲理世界的不同方式,甚至提出了與王維的意象和思想相反的觀點。』這場對話不是單向的,王維也在積極地做出反應,他的作品總是在針對和回應裴迪的前一首作品。[31]
在具體的文本細讀中,丁香非常關注兩位詩人作品中的時間和空間。在【孟城坳】中,王維的作品是『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這首作品在遙遙地呼應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它們有很多詞彙是相同的。但是,這兩首詩有一個根本的不同點,就是兩位詩人對時間關係的看法不同。在陳子昂的詩中,過去、現在、未來這些不同的時間都是以詩人為參照的,它們處在一個連續的時間之流中,從詩人的過去到詩人的現在到詩人的未來。但是,王維詩中的時間之流更抽象,『不停轉移的視角使時間之間的區別變得模糊』,因此這首詩中『時間的區別總是相對的,現在對於過去來說是將來,同時對於將來來說又是過去。』這就是余寶琳所說的王維詩中的時間靜止和同時性。但是這種同時性的背後是一種悲觀的論調,即認為所有的時間(每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空』。但是裴迪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裴迪的作品是『結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古城非疇昔,今人自來往。』批評家大多認為裴迪這首詩將王維作品中複雜的時間觀縮減到只剩下現在和過去,所以是不成功的作品。但是,丁香認為,我們應該將這種縮減看成是裴迪對於王維的積極回應,看成是裴迪提出來的另一種時間觀。裴迪的詩強調了一種不停更新的進程,它把過去看成是不斷地融進現在中,三次重複『古城』都是將古城和現在的行為聯繫在一起,這就減少了古城和過去的聯繫,強調古城參與了現在和此地。這種觀點修正了王維作品中的悲觀論調。王維接下來的作品,就是在回應裴迪的過程中創作出來的,裴迪的作品也一樣。[32]可以看出,丁香的文章依然十分重視文本的細讀,重視王維詩中的時間和空間觀念。
[①] Eliot Weinberger, 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 (Kingston, Rhode Island: Asphodel, 1987).
[②] Pauline Yu, The Poetry of Wang Wei: New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③] Wang Wei, Laughing Lost in the Mountains: Poems of Wang Wei, trans. Tony Barnstone, Willis Barnstone, and Xu Haixin (Hanove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1). 這個譯本曾於1989年作為『熊貓叢書』之一由北京的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
[④] Wang Wei, The Selected Poems of Wang Wei, trans. David Hinton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Books, 2006).
[⑤] Burton Watson, Chinese Lyricism: Shih Poetry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welf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169-179.
[⑥] Stephen Owen,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⑦] Wai-lim Yip, 『Wang Wei and the Aesthetics of Pure Experience,』 Tamkang Review 2.2&3.1 (Oct. 1971-Apr. 1972): 199-209. Wang Wei, Hiding the Universe: Poems, trans. Wai-lim Yip (New York: Grossman Publishers, 1972).
[⑧] Marsha Lynn Wagner, 『The Art of Wang Wei’s Poetry,』 Thesis (Ph. 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⑨] Thomas Yuntong Luk, 『A Study of the Nature Poetry of Wang Wei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sis (Ph.D.)--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⑩] Pauline Yu, 『The World of Wang Wei’s Poetry: An Illumination of Symbolist Poetics,』 Thesis (Ph.D.)--Stanford University, 1976.
[⑪] James Vincent Feinerman, 『The Poetry of Wang Wei,』 Thesis (Ph.D.)--Yale University, 1979.
[⑫] Marsha Lynn Wagner, Wang Wei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1).
[⑬] Juhl, R. A., 『Patterns of Assonance and Vowel Melody in Wang Wei’s Yueh-fu Poem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2.2 (May 1977): 95-110; 『Vowel Mergers in the Literary Dialect of Wang Wei,』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2.1-2 (Dec 1979): 135-177.
[⑭] 博士論文有Hsien-hao Liao, 『The Poetics of Nonself: The Poetry of Presence of Li Po and Wang Wei,』 Thesis (Ph.D.)--Stanford University, 1988;碩士論文有Regina Wai Kwok Chui, 『Wang Wei: Road to Emptiness: The Buddha Poet’s Chan Belief and Vimalakirti,』 Thesis (M.A.)--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3,以及Hui Lun Lee, 『The Aesthetics of Wang Wei’s Poetry and Chan Buddhism,』 Thesis (M.A.)--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2007
[⑮] Marsha Lynn Wagner, 『The Art of Wang Wei’s Poetry,』 vii.
[⑯] Pauline Yu, 『The World of Wang Wei’s Poetry: An Illumination of Symbolist Poetics,』 iv.
[⑰] A. C. Ang, 『Taoist-Buddhist Elements in Wang Wei’s Poetry,』 Chinese Culture (Taipei) 30.1 (Mar 1989): 79-89; Cao, Zuoya, 『Poetry and Zen: A Comparison of Wang Wei and Basho,』 Tamkang Review (Taipei) 24.2 (Win 1993): 23-41.
[⑱] Yang Jingqing, The Chan Interpretations of Wang Wei’s Poetry: A Critical Review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⑲] Marsha Lynn Wagner, 『The Art of Wang Wei’s Poetry,』 viii.
[⑳] Marsha Lynn Wagner, 『The Art of Wang Wei’s Poetry,』 pp.8-9, 38.
[21] Marsha Lynn Wagner, 『The Art of Wang Wei’s Poetry,』 pp.11, 27-28, 30, 34-35, 36.
[22] Marsha Lynn Wagner, 『From Image to Metaphor: Wang Wei’s Use of Light and Colo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2.2 (1977): 111-117.
[23] Pauline Yu, 『The World of Wang Wei’s Poetry: An Illumination of Symbolist Poetics,』 v, pp.6, 11, 12.
[24] Pauline Yu, 『The World of Wang Wei’s Poetry: An Illumination of Symbolist Poetics,』 pp.203-206.
[25] Pauline Yu, 『The World of Wang Wei’s Poetry: An Illumination of Symbolist Poetics,』 pp.185-186, 188-189.
[26] Gong Shu, 『The Function of Space and Time as Compositional Elements in Wang Wei’s Poetry: A Study of Five Poems,』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16.4 (Dec. 1972): 1168-1193.
[27] Shan Chou, 『Beginning with Images in the Nature Poetry of Wang We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1 (June, 1982): 120.
[28] Shan Chou, 『Beginning with Images in the Nature Poetry of Wang Wei,』 pp. 122-124, 126, 131, 133.
[29] Tian Xiaofei,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Spatialization in Wang Wei’s Poetry,』 Papers on Chinese Literature 2 (Autumn, 1994): 161-162.
[30] Tian Xiaofei, 『Dwelling in the Mountains: Spatialization in Wang Wei’s Poetry,』 pp.166, 168,
[31] Ding Xiang Warner, 『The Two Voices of Wangchuan ji: Poetic Exchange between Wang Wei and Pei Di,』 Early Medieval China 10-11.2 (2005): 60.
[32] Ding Xiang Warner, 『The Two Voices of Wangchuan ji: Poetic Exchange between Wang Wei and Pei Di,』 p.61-64.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