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68|回复: 0

[医药临床] 小青龙汤可动冲气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12-3-3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如果我们静静地去品读这段文字,这是作者用平实的文字如实记录的一份医案,一份用小青龙汤治疗后变证纷出的医案。通常,后世注家认为,这是“下虚”用小青龙汤后的变证。如清代医家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指出:“服小青龙汤已,设其人下实不虚,则邪解而病除。若虚则麻黄、细辛辛甘温散之品虽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脉上行至喉咙。多唾口燥,气冲胸咽,面热如醉,皆冲气上入之侯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从临床实际来看,小青龙汤证多发生于素体阳虚之人。或者说,小青龙汤证的形成多与阳气不足有关。并且,小青龙汤证以体弱之小儿和老人更为多见。也就是说,真正“下实不虚”者使用小青龙汤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就提醒临证者在使用小青龙汤时当时时注意正气。正虚明显时,或调整方内剂量,或加用扶正之品,或先扶正后祛邪。
  单从文字记录来看,上案中屡屡更方,患者的病情似乎不减反增,医者的治疗似乎不见得高明。但临床上服小青龙汤覆杯即愈者彼彼皆是,变证纷出者也并非不见。有时候并不是小青龙汤之过,也不是方药的误用,而是病情的自身演变。面对疾病,“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这是每位临床医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每位临床医生面对复杂疑难病情时,都有束手无策之时,或有越治越乱之叹!上述医案中,医者对每次变证的处方是否合适、是否高明暂且不论,单从医者面对变证时的冷静、沉着,每处一方、每用一药都有凭有据,就足可为后世医者之榜样。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