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1|回复: 0

[考古观点与研究] 考古发现:荥经古严道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渊源

[复制链接]
沙坡 发表于 2007-5-25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1]考古发现:荥经古严道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渊源[/h1]荥经历史悠久,建制古远,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荥经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有先民在此活动(这一点从荥经县城严道同心村出土的大批磨制石器便足以印证)。据考证,古蜀国三大古族(蚕丛氏、柏灌氏和鱼凫氏)中的蚕丛氏和鱼凫氏便来源于夏商之际的岷江上游的荥经及其附近地区,其文化与黄帝、颛顼有关。相传古蜀国的君主便是颛顼帝的后代支庶。《史记・夏本纪》记载:鲧之父曰帝颛顼。据考:黄帝二子昌意、玄嚣。颛顼者,昌意之子;帝喾者,玄嚣之子也。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鲧乃禹之父。故,舜、禹皆颛顼后。
[h2]古蜀蚕丛佐证今荥经应为上古颛顼帝的出生地[/h2]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帝颛顼。”据考证“蜀山”、“若水”皆在荥经。据《中国历代帝陵》(大连出版社)一书也载:“颛顼,姓姬,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荥经县),居于高阳……”。同时,我国近年来对古蜀蚕丛的考古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荥经为颛顼帝故里。历代蜀王(相当于王朝),有历史记载的只有5位,即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但实际上的蜀王朝当不仅限于上述几代。《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在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便由蚕丛、柏灌、鱼凫相继建立。
至于蚕丛氏的由来,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蚕丛氏来自邛崃山、岷山一带的青藏高原的古羌族或古氐羌族,而荥经古时恰为氐羌地,且邛莱山(据考证,邛崃山即大相岭)也在今荥经境内。加之从“蜀”的字面意思上看,“蜀”实指蚕,而荥经四季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合蚕的繁殖。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宋代著名学者罗泌《路史》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祀先蚕。”而据清马啸《绎史》卷五引《黄帝内传》称:“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据史料,蚕丛族的主要特征是养蚕,蚕丛的主要功绩是改良蚕种和开拓丝产品贸易。据此似可表明,养蚕是由嫘祖最先开始,后蚩尤族(居住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发明了织丝技术,再由蚕丛对蚕种进行改良并开拓了丝产品贸易。开国蜀王蚕丛被封为“青衣神”(青衣即青衣县,其地域原属于严道县,后分设立县),殁葬瓦屋山。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谓蚕神为“青衣神”,由此,“蜀”与荥经的渊源可见一斑,而瓦屋山自古均隶于荥经,瓦屋山谓之“蜀山”也就更为合理。
至于“若水”的位置,《索隐》云:“江水、若水皆在蜀”,而郭沫若也有沫、若之说,认为沫水即大渡河,若水即青衣江。而荥经位于青衣江的上游,也属若水范畴。《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同时又云“昌意居于旄牛徼外而娶于蜀山氏”(这里的旄牛,即旄牛县,在今汉源县一带)。可见,旄牛徼外应指今雅安市荥经县一带。这里的“蜀山氏”应是指古蜀国的蚕丛或是在巴蜀大地上比蚕丛再早一些的部落首领。
[h2]荥经严道古城遗址文化具有舜文化的印记[/h2]
鱼凫氏是舜文化的继承者。据考证,鱼凫氏来自夏商时期岷江上游地区,并约于殷商中叶建立了鱼凫王朝(古蜀王国)。所谓帝舜不传位其子,而禅位于禹,其实,据《韩非子・说疑》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似可表明舜王朝最终也是一个失落王朝,其族人亦可能有入川者。《山海经・大荒南经》便有舜的后裔巫至民进入四川盆地的记载。舜的后裔巫至民入川前曾“以盐立国”,以今巫溪河谷为中心的长江三峡一带建立过“巫至国”。所谓“巫至民分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表明他们入川后已成为贵族统治阶层。为此,笔者认为:既然颛顼出生于岷江上游“旄牛徼外”的荥经,那么荥经在当时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就应该比较紧密,加之,虞舜也为颛顼帝之后裔,因此,在舜死于南巡途中后(舜族是著名的南迁部落或王朝,相传舜南巡而死在苍梧,葬于九疑山),其族人便极有可能入川,并来到祖先(颛顼)的出生地荥经一带。后来,他们逐步北移,在夏商之际,又从都江堰市灌口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舜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纵目(相传只有虞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且崇拜数字七,舜族人也最早观测日月五大行星(七曜)。而考古发现,荥经的严道古城遗址与古严道所属的今雅安市雨城、天全、芦山,以及川西广汉三星堆遗址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严道古城遗址和广汉三星堆遗址都带有舜文化的印记,如严道古城遗址发掘出的“巴蜀图语”印章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凸目青铜面具(其造型源头可追溯到舜目双睛)。因此,笔者认为,荥经有可能是舜的后裔巫至民人入川后的第一站(目前,甚至还有人提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制品,其原料有可能也来自古时铜矿富集的荥经),后来舜族人演变为鱼凫王族,并逐步北迁,直至最终取代蚕丛王朝,而广汉三星堆遗址则极有可能便是鱼凫王族建立的早蜀王国的都城。记载于西晋出土的《竹书纪年》,其文云:“后桀伐岷山,岷山庄王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此事约发生在公元前1600年之前(夏王朝末年)。这里的岷山庄王应是指鱼凫氏。或许正是夏桀伐蜀,促成了鱼凫王朝的解体,并由后来的杜宇王朝所取代(有史记载,古蜀王国曾与商王朝发生或和或战的多种关系,殷末协助周武王灭商,周初成为西周封国)。
[h2]西周时的蜀国已及荥经地域[/h2]
西周时代,来自朱提(今云南昭通)并同江源(今祟州中西南)女酋长梁利结合,以教民务农的望帝杜宇(杜宇致力于发展稻作农耕,是最早开发成都平原的主要功臣,后世因之将杜宇奉为农神),取代了鱼凫氏族而称王于蜀。杜宇又称望帝,建都郸邑(故址在今郸县城北,即民间传说中的杜鹃城),又在翟上(今双流县牧马山一带)建立陪都。杜宇致力于耕战,蜀国实力大幅度上升,开疆拓土,北达汉中,南至宜宾,东越涪水,西抵青衣江,成为西南泱泱大国。春秋初叶,来自长江中游荆楚地区的鳖灵,因治水的机遇被望帝杜宇委以重任,“任以为相”,后因治水有功,得到蜀人拥戴而掌握了蜀国大权,最后迫使杜宇将王位禅让于他,自立为蜀王,建立了开明王朝(开明王朝传12世后为秦惠王所灭)。开明王朝继续扩张势力范围,国力雄厚,一度东伐楚国,并与西秦顽强抗争,夺取了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地区。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初(相当于春秋早期),开明王朝建都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约公元前4世纪前后(战国初),九世开明帝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而立宗庙,又把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到今天的成都。此后,成都成为全蜀的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周起,蜀国领域已及今荥经县境。
[h2]严道的由来与古严道居民的构成[/h2]
荥经最初的居民是由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氐羌系统的徙、笮、青衣等族人及外来的楚人(也应该包括有舜的后裔,因楚文化也有舜文化的成分)构成。春秋战国之际,楚庄王之后裔岷山庄王,约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以荥经城为中心的楚人建立了附庸于楚国的岷山王国。荥经在岷山庄王管辖时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所以成为楚国从丽水地区运送黄金的转运站。岷山庄王以庄为氏,他是楚王派在荥经管理丽水地区黄金的代理人。至秦灭蜀后,岷山庄王族被迫“南迁滇池”,因而后来的滇王庄娇也应是楚庄王之后裔。公元前六世纪时,荥经便已是蜀国开明王朝的铜冶基地,同时也是开明蜀国的铜器、牦牛、笮马贸易的中心。为取得牦牛、笮马和铜冶资源,秦国于公元前329年吞并蜀国,并从上郡(现陕北地区)迁来大批“严允”羌人,不久便以“严允”羌人和本地人“迎”部羌人(战国时期南迁的羌部落之一部,该羌人部落酋长叫“迎”),修筑了从临邛(今邛崃市临邛镇)至今荥经的道路,秦时“严”与“迎”同音,故所修之路称为“严道”(此路汉代时,从成都起经严道至云南,可直达缅甸北部,再转至印度,此路与通过各部落的民间商路合称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2004年发现于雅安荥经县的东汉“何君尊楗阁”摩崖石刻便印证了此路的存在)。公元前316年,秦在此设置严道县(治所就在今荥经县严道镇的近郊六合乡古城坪),隶于蜀国守。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秦惠文王的异母兄弟樗里疾因战功显赫并从楚国夺取汉中而封爵于严道,号为“严君”,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三年),樗里疾被任为秦国相。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废蜀国守,设蜀郡,严道隶之。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迁楚庄王(于公元前613―590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之后于此,因而严道又名“庄道”,直至东汉因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停用此名。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156年)时,赐幸臣邓通于严道铜山冶铜铸钱,随即有“邓氏钱,布天下”一说。直至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设“荣经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荣字改木从水,“荣经”设为“荥经”。
由此看来,荥经古严道文化应早于广汉三星堆文化,荥经也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注释:
1、严道:秦惠文王初设县时,辖区包括今荥经、雨城、名山、芦山各区(县),天全县东部及洪雅县的部分地区,并远及青衣羌国地(今宝兴)、徙国(今天全西部及泸定)。其范围最大时,除包括今天的整个雅安市外,东可达名山以东,包括洪雅的全部或大部,西还包括今泸定、康定、雅江、九龙一带。
2、人皇:即“人帝”。传说颛顼帝兼管天神、狱鬼、人间,所以被称为“天帝”,在颛顼帝“通天绝地”之后,其以后的帝王便称为“人帝”。
3、文中“迎”部羌人的“迎”字都应无“辶”部首。
参考文献:《史记》、《竹书纪年》、《山海经》、《路史》、《绎史》、《荥经县志》、《牦牛道考古研究》、《中国历代帝陵》等。

作者单位:荥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原载:中国考古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