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考古網
甘肅張掖黑水國遺址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明永鄉永和六隊。遺址本身因位於漢代黑水國範圍內,且所在位置沒有小地名,故暫以黑水國遺址代稱。該課題的田野工作自2010年5月開始,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起。目前田野工作經歷了2010年和2011年兩個年度,該遺址共劃分爲A、B、C三區,發掘面積近345平方米,共計發現遺蹟單位180處,其中房址19座,灰坑115處,其餘還有坑、灶、窯、溝、獨立牆體和墓葬等遺蹟現象。
爲了總結前一階段的發掘成果以及多學科分析、研究工作的進展,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以及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相關單位的學者共同舉辦了此次會議。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輝,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叢德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趙志軍以及該中心的張雪蓮、齊烏雲、趙春燕、王樹芝研究員參加了會議。史前研究室研究員朱延平先生作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該項目的領隊,也參加了會議。西北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的陳洪海院長、張良仁副研究員、豆海鋒博士以及北京大學的吳小紅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的李延祥教授、南京大學的水濤教授等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不同階段的發掘者介紹了黑水國遺址的田野工作情況。張良仁、豆海鋒和朱延平分別匯報了2010年和2011年的田野工作收穫。目前對該遺址的整體認識基本傾向於區分爲相互聯結的三個階段,時間跨度從馬廠晚期至四壩文化時期。對於該遺址的性質的認識,學者們有與早期冶金相關的居址(聚落)和與祭祀相關聯遺蹟的不同看法。
張良仁重點介紹介紹2010年整理情況和2011年Ⅰ區發掘情況。通過對材料的初步整理,將2010年的發掘材料大致分爲三期,並對遺址出土的房址及土坯進行了分析。豆海鋒介紹2011年下半年B區的發掘情況。B區發掘的三座房址中,以F3爲代表,平面爲圓形;營造順序爲先墊較厚的紅土作爲活動面,然後挖槽起牆。牆體可分爲土坯壘砌和土坯與紅土、灰土混合修築兩種方式。F3的面積約5.3平米。墓葬則呈豎穴長方形,人骨葬式爲仰身直肢,頭部裝飾有貝飾和珠子。2011年B區的另一個重要收穫是在最下層發現2處灰坑,所出陶器均爲馬廠晚期遺物,這對於探索以四壩文化爲主要遺物類型的該遺址文化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材料。
朱延平研究員作爲2011年上半年田野工作的主持人,開展了對遺址進行的全面的測繪工作、發掘以及資料整理工作;該遺址目前分爲A、B、C三區,A區與B區的面積共約20萬平方米。A區與B區位於遺址的南部,C區位於北側。A、B兩區之間地勢低洼,推測有古河道存在。依據該遺址出土的夾砂雙耳罐的形態演變,朱延平對遺址的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該遺址是連續發展的三個階段。早期時代相當於晚期龍山文化晚期,夾砂雙耳罐的形態呈直口,雙耳靠近口沿;第二階段(疊壓在大批灰坑之上的地層),耳變寬變厚,耳部有裝飾,口沿上有花邊,與二里頭時期相當,其中的方格紋與朱開溝如出一轍。第三階段雙耳位置下移,口沿外侈,器身變矮。三段年代與二里頭文化相當。對下一步的工作,朱延平認爲,應以現有工作爲基點,立足探索早期冶金遺址的遺存特點,同時將遺存分布了解得更爲清晰、完整。
趙志軍在發言中首先先介紹了李志鵬對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的鑑定情況;遺址的動物骨骼以綿羊爲主,占50%或更多;認爲當時的生業狀態以定居性的畜牧業爲主。養羊業的發展,可能是甘青地區畜牧業當時的主要樣態。同時,在土樣中也檢出了大量嚙齒類動物的骨骼。
趙志軍主持的浮選樣品的結果(第一階段)也有相當出色的收穫。在第一批取得的83份浮選樣品中,共獲得21000餘粒各種植物種子。其中以農作物籽粒爲大宗,包括栗、黍、小麥、大麥、大麻、大豆等種類皆有發現;其中第一期小麥概率較小,二、三期明顯增加。對於該遺址在植物考古學中的學術價值,趙志軍研究員認爲張掖黑水國遺址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文化堆積呈現連續的特點,農作物籽粒檢出豐富。對於認識四壩文化的生業形態(農耕特點),探討馬廠晚期的農耕生產特點,特別是河西地區小麥種植的起始時間,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王樹芝研究員在發言中,指出該遺址植被樣品具有環境指示意義的是雲杉屬、胡楊、檉柳和柳屬幾種植物。而根據這些植物的屬性特點,顯示出了當時較現在相對溫涼濕潤的氣候特點;但由於目前材料的局限,對於該地區古代環境的準確定位,還需要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
齊烏雲研究員在對黑水國遺址環境考古學的研究的報告中,從黑河流域的整體環境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結論。黑河中游的區域地貌呈山地、丘陵和洪積扇幾種類型相結合。黑水國遺址位於洪積扇之上,在遺址附近的古河道發現的剖面,顯示出水成堆積的特徵。通過包括對黑河下游(額濟納河)古遺址的分布狀況,以及古河流的變化所反映出的水資源總量的變化情況,齊烏雲認爲古居延澤(黑河最終注入地)在距今約4000年左右即已經乾涸了,其時代與四壩文化大致相當。黑水國遺址內採集的樣品除反映了當時氣候的變化之外,還反映了人類活動的影響。
張雪蓮研究員在報告中對張掖黑水國遺址部分碳十四數據進行了分析,並比較了張掖黑水國遺址及周邊遺址的食性分析結果;目前該遺址現有層位的數據相對集中在1690~2135。在四壩文化中的火燒溝遺址(2000~1800左右)、干骨崖遺址(1800前後)、東灰山遺址(700前後)等類型中,屬於比較早的遺存。對黑水國遺址食性分析(食物狀況)表明,該遺址人骨分析結果顯示C4類植物百分比爲85%,即以粟或黍爲主;遺址從從早到晚C4植物所占比例越來越少,晚期C3類較多。狗、羊和牛骨骼中C4類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顯示出了人工飼養的因素。
趙春燕研究員對該遺址出土人類遺骸的鍶同位素比值分析表明,黑水國遺址提供的女性(標本)非本地出生;對陶容器內存積土成分分析,並結合有機碳、氮同位素及C/N比值,以及浮選結果等表明,在遺址中M4和M2的陶器中檢出了粟或黍(碳化顆粒)作物。
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李延祥教授和北京大學的吳小紅教授分別介紹了對該遺址冶金考古和土坯的新發現,黑水國遺址發現了冶煉紅銅的銅渣,最近發現了坤銅的線索;吳小紅教授對該遺址的碳樣測年和土坯物理檢測結果表明,在該遺址出土的漆皮中發現有硃砂和大漆(黑色部分)以及草木灰。
在會議的討論環節中,叢德新發言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張掖黑水國遺址自課題設立之初,從規劃以及協調到具體實施統一部署;在人員安排,多學科參與等方面全面參與;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作得到了相當的進展,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下一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將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有關院校繼續把這個課題深入開展下去;考古研究所準備將這個項目列入考古研究所的創新工程之中,加大投入;早期冶金這個主線還是要緊緊抓住,持續下去,爭取獲得連續性成果。同時,該遺址的規劃性應該進一步明確、多學科的結果與考古學研究的整合也需要進一步統合,提升影響,使之在更大的範圍內具有示範性。南京大學的水濤教授建議將該項工作納入文明探源項目之中。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輝所長代表會議的主辦單位表示,明年首先對遺址進行做功能區劃分的工作,擴大發掘範圍,開展航拍,航測和精確測圖(航測);利用探溝的形式,了解遺址的分布情況並結合物探/地磁等自然科學方法與手段;在一個大的流域範圍內,探索青銅文化(冶煉)的分布,起源以及冶金技術、馬、牛、羊的傳播。
會後,代表們觀摩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整理工作間和標本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