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92|回覆: 1

湖南醴陵發現宋元精緻龍窯 制瓷史推前七百年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0-11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考古專家在馬沖1號窯考古現場發現大量窯具。邱曉峰 攝

  8月中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前在瀏醴高速公路段醴陵市楓林市鄉唐家坳村發現的宋元古窯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昨日記者從發掘現場了解到,該宋元古窯——馬沖1號窯,窯床完整規範,窯內磚石結構科學,小巧精緻的磚石結構民間龍窯在湖南省內屬首次發現,該窯址的發現將醴陵市瓷器燒制可追溯的最早歷史由清朝推至北宋,提前約七百年。  

    瓷窯建造科學,講究質量

  馬沖1號窯位於醴陵市楓林市鄉唐家坳村馬沖組的一個山坡上,全長34米,下部寬2.2米,中部2.65米,尾部寬3米。相對於長五六十米甚至七八十米的龍窯(依山坡所建窯爐,由下自上,形狀似龍,故名)來說,此窯更小巧精緻,但出產瓷器合格率較高。

  瀏醴高速公路考古隊隊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建軍說:『這個窯的使用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距今900餘年,燒制時間從北宋開始,經南宋一直到元,使用時間約為500年。』他說,從窯址堆積層來看,它的廢棄品堆積很少,可見出品的瓷器合格率較高。

  胡建軍說該窯的科學結構保證了產品的高合格率,『結構科學是這個窯的最大特點』。和已發掘的唐代、漢代窯的土製構造相比,這個磚石結構建成的窯能夠保證窯溫統一,在燃燒方式上窯址西部設3個投柴孔保證窯尾溫度,同時窯內發現大量檢驗燒制是否完成的火照。他說:『可見當時建窯者對質量非常講究。』

  據醴陵地方志記載,醴陵由雍正七年(1729年)開始燒制粗瓷,但是這次發掘證明,醴陵制瓷業的歷史可由清朝推前到北宋,『這次發現,說明該地制瓷業在宋元時期非常發達。』胡建軍稱。
來源:長沙晚報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11 11:31 | 顯示全部樓層

 

 在考古現場發掘出的宋仁宗慶曆年間和宋徽宗宣和年間的銅錢,印證窯址的年代。邱曉峰 攝


出土青瓷愛仿古 製作精美非『山寨』


目前已勘探出瓷器等逾2000餘件,多以青瓷為主,也有少量仿江西吉州窯的黑瓷。種類包括壺、杯、碗、盞、燈等日常瓷質用具,也有窯具和模具,據悉,省內所有發掘工地上較少發現燒制瓷器的模具。


在已出土的瓷器中有仿銅官窯瓜楞形壺具、仿商代的雲雷紋、仿漢代的博山爐等瓷器,反映了宋代制瓷業流行的仿古風氣。雖然是仿古瓷器,但這些精美瓷器卻並不『山寨』。有的青瓷碗施釉均勻,晶瑩剔透,『有翠玉的感覺』。


在發掘現場,考古專家們驚喜地發現了若干枚宋代錢幣,其中有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錢幣和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錢幣,錢幣上字跡較清晰,進一步印證了窯址的年代。『估計(這些錢幣)是窯工掉在工地上的。』胡建軍說馬沖1號窯目前仍有部分有待發掘,這個窯由誰所建、生產的產品銷往何處等尚待進一步研究。(記者 石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