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0|回復: 0

[少林] 南少林为何两百多年前神秘消失?(五)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1-12-30 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浪博客
武术网资料
  
《南少林之谜》第四集解说词: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然而,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陈华光:中国实实在在有两个少林寺,一在河南,一在福清的东张新宁里。

  1993年11月25日,罗炤心急如焚,再次来到东山找道裕,满以为此次能如愿看到《古来寺赞集》的原件。然而,道裕却说《古来寺赞集》的原件失踪了。罗炤不禁心情沉重起来,不料,此时,道裕再次拿出一叠复印件。

  罗炤:道裕先拿了一个香花僧秘典的复印件,然后我看太重要了,但是我不敢相信。因为内容太重要了,太让人不可想像了,我就有要求看原件。这时候道裕感觉到很为难。说下一次他一定争取让我看到原件,他说因为他在书主人,当着书主人的面,在神面前(卜了碑),这就是闽南特有的,在神面前来卜卦、求签的一种形式,卜了碑。他已经发了誓,只是他自己看,不拿给别人。

  道裕是不是和某位神秘人物在操纵着一切?罗炤内心充满了一连串的疑问。最后,他决定亲眼见见《香花僧秘典》的主人和《香花僧秘典》的原件,以判断其真实性。

  道裕:后来,无意中有个周炳辉,他本身的两个眼睛看不见了,也是我的同学,当时的时候,他很贫穷,很贫苦。我经常去照顾他,支持他,他就跟我说,我那里还留下一本做佛事的书,你去看一看,因为他就没有什么东西给我看,就是拿这本,我一看,你还保持着这一本,挺好的。那好呀。所以,我跟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复印。他说好呀,你跟我这么好,我就拿给你。他就拿给我去复印。复印好了,我就把这份的复印件拿给罗教授去看。后来,他(罗炤)就说一定要去看原件。我说好,你要去看原件,我要通过他的意见。所以,我跟周炳辉说,周炳辉他就说,本来我这(书)是祖传的,不能给外人看。但是要看,我要去问菩萨。我说好,如果问好我就请他去看,如果问没有,就不要强求。罗教授也这样说,刚好问有。

  3月10日,铜陵镇下田街58号,道裕法师领罗炤和几位专家来到周炳辉家,看《香花僧秘典》的原件。

  周炳辉是一位朴实的渔民,1988年不幸得眼疾,不久以后双目失明。知道罗炤等人想看《香花僧秘典》,周炳辉的内心十分矛盾。父亲告诉他,书是爷爷留下的传家宝,不能给任何人看。十年动乱的时候,周炳辉成天把这本书背在身上,甚至连妻子和女儿也保密。后来因为道裕经常帮助他,所以才同意拿出秘典。

  潘一经:当时,周炳辉说了一句话,教授你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从事研究,我把秘典给你们看了,也拍了照了,我对不起祖宗呀!

  罗炤:结果我一看,第一这本书,这是原件,这不是现代人的抄本,从各种特征来看这是原件。第二更重要的,这本书的内容比道裕两个月前给我看的(古来寺赞集),那个现代人的抄本更加重要。这是我们第二个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会遇到的原始资料,这个我把它命名叫香花僧秘典。

  《香花僧秘典》记载,古来寺源自兴化清源九座寺,唐懿宗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寺僧五百余众,有南少林之誉。

  迄今为止,这是一本明确记载"南少林"的古代书籍。

  罗炤:它上来第一段就把古来寺的缘由说的清清楚楚,而且就明确地说,九座寺是南少林。

  根据《香花僧秘典》中记载:"九座寺位于兴化清源",那么兴化清源究竟在哪里?

  《莆田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撤兴化县,入莆田县。

  莆田仙游县凤山乡中确有九座寺。此寺又名太平禅院,原是九座寺院相连,故又称九座寺。如今,九座寺院只留下一座依然屹立在原址上。专家称,寺院的建筑风格堪称典型的唐朝建筑。

  九座寺内镶嵌着一块方碑,碑题为《仙游九座寺山田记》,碑上记载:九座寺,唐咸通六年正觉禅师所建之寺"。

  无疑,方碑的记载与《香花僧秘典》中的记载相同,都是唐咸通六年正觉禅师创建九座寺。

  古来寺的僧人都说,祖庭九座寺旁有座无尘塔,无尘塔要是倒了,南少林也就没有了。原来,无尘塔中埋葬的不是别人,正是九座寺的开山僧-正觉禅师。光啟二年(公元887年),正觉禅师圆寂后共获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于塔内。后宋端明大学士蔡襄题其塔曰:无尘塔。

  然而,九座寺为何被称为南少林?它与北少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种种的疑惑困扰着罗炤。

五天了,罗炤始终无法找到九座寺的文献资料。

 

 

不料,就在临走的那一天,仙游县委领来一个中年人,他叫林振宁。林振宁是个下乡的知青,几十年来,他对九座寺的历史了如指掌。幸运的是,林振宁收藏了一本古书,书中记载了九座寺的历史。

  林振宁:我手头上有一本手抄本,《九座寺开科禅师语录》这本书,那里边,是我们仙游县当时,乾隆五十一年,我们仙游县正县长写的序文,那这里面记载着正觉禅师的具体情况。

  在《重修唐正觉祖师本行序》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正觉禅师前往蒿山受戒?蒿山在哪?中国的历史上却不曾有个蒿山的地名,这又是怎么回事?

  罗炤:智广传记上明确地讲,智广出家以后又到福州,从福州又到湖北,然后又到蒿山少林寺,这个抄本说的是蒿,草字头一个高字,蒿山少林寺,到那里受戒。这个抄本把智广(正觉)北上少林寺的路线讲的比较清楚,从这个路线来看很清楚,蒿山,这是嵩山的笔误,是把山字头抄成草字头。而另外一个证据蒿山就是嵩山,因为少林寺从北魏时期,一直到北宋,都是受戒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智广专门要到那里受戒,所以智广是从嵩山少林寺受戒,然后又回福建,这个应该是真实的,这样就把仙游九座寺和嵩山少林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他的祖师是在嵩山少林寺受的戒。

  根据《香花僧秘典》的描述,九座寺斋法严谨,与嵩山少林寺一样文武同修。那么,九座寺的传承古来寺,也一样文武同修吗?

  潘一经:我们在东山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就听到,很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讲一个故事,说解放前,古来寺的僧人,和当地一个屠夫进行比武的故事,当地一个屠夫,身高体壮,自己练了一身铁布衫功夫,而且自己认为,自己的肚皮非常抗打,他很不服这些,寺庙习武的武僧,他天天来到庙里叫板。叫来叫去,后来出来一个身材瘦小的僧人跟他比试。当时比试之前,他们双方都订了一个生死约定。比试开始的时候,这个僧人先叫屠夫出招,打这个僧人,然后僧人再出招。当这个僧人出招的时候,就往他(屠夫)的肚皮上就是一拳,结果把这个屠夫打出一丈多远。

  一行人在白文泰的带领下,来到了漳浦杜浔县,见到了崇麟法师。这是一位矮小精瘦的老人,一点都没有武僧的气概。见到了一群不速之客,崇麟有些惊诧。

  白文泰告诉崇麟法师,罗炤是为古来寺而来,并说了些香花僧的暗语。崇麟是白文泰的师叔,很信任白文泰,果然听了他的介绍,崇麟精神大变,就非常高兴地讲起来了。崇麟告诉罗炤,当年的那段传说是真实的,只不过,当时崇麟在比武之前嘴里含了一口冷水,当屠夫憋住气准备承受崇麟的重击时,崇麟却突然从嘴里喷出冷水,屠夫一看乐了,心里想这和尚怎么现在留起口水。这时,崇麟抓住机会一拳重重地打到对方的肚子,而屠夫因为一笑把运好的气给泻了出去。于是,屠夫自然轻易被打飞了。然而,崇麟武功并非名不副实。

  1919年,崇麟出生在杜浔县,从小父母双亡,十岁进了古来寺。民国二十九年县长楼胜利破除迷信,把古来寺的僧人全部赶走,崇麟也回到了老家杜浔县城。

  古来寺的和尚从小文武同修,到了一定阶段再根据个人的特长分开,有主修文的,也有主修武的。刚进了古来寺,师父们便发现了崇麟的武术资质。

  于是,崇麟开始了拜师学武。香花僧的习武授徒要举行严格的仪式:僧人首先拜的师傅称"阿父"。第一、习武者首先递交武生帖,帖中要有三位师傅,即介绍师父、证人师父、授徒师父等共同签署的保证书。第二,向授徒师父敬送礼品;第三、徒弟向授徒师父跪拜一个钟头。然后,由师父将长剑和鲜花交给徒弟。

  每天晚饭后,寺门关闭,学武的僧人悄悄地来到,寺院后二里外的山上练武。

  根据崇麟的说法,香花僧练拳讲究"拳路一条蛇",有四门打、梅花拳、龙虎斗等。

  潘一经:武术研究院有个会,在北京召开,正好广州的有一位以南拳据称的武术家叫陈昌棉先生,我就把这盒录象带给他看了看,他看得很仔细,他看完以后,他说,他的拳法完全符合南拳和南少林的特点。同时70多岁了,他还能做双蝶步,这是南拳的一种下跪的一种腿法,不容易。他讲老先生的技艺精湛,原汁原味。

  崇麟的武术无疑证明了,九座寺和古来寺的僧人都是文武同修,这和《香花僧秘典》中的记载正好相符。

  然而,在林振宁提供的那本古书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九座寺,于明朝嘉靖时期被倭贼火焚。这和《香花僧秘典》中的西鲁故事的记载截然相反。无疑,《香花僧秘典》记载南少林的毁灭时间是康熙十三年。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那么,九座寺的焚毁与《香花僧秘典》中的火烧少林寺毫无关系。人们不禁猜测,难道,这本香花僧秘典是现代人杜撰的手抄本?

  曾五岳:这种东西是假也假不来的,现在一般的和尚也不懂,比如有个紫林,什么叫紫林,紫园区周围的树林的简称叫紫林,就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地方,要是一般的和尚他也不会懂的,所以,在里头很多东西都是佛教中专业经典的词汇。一般人假不来。

  既然《香花僧秘典》是一本极为珍贵的天地会"会簿"。那么,火烧少林寺的故事究竟在历史上有没发生过?

  罗炤:我想真正的火烧少林寺应该是没有,如果一定要联系的话,可能就跟康熙时期迁界,为了防止郑成功和大陆的联系,为了隔断郑成功的经济来源,所以在康熙时期几次把沿海几十里的居民,都迁到内地,在迁界的时候,东山全部被迁到了大陆。在东山铜陵镇发生过悲惨的故事,大概古来寺也就被烧掉了。也许这个火烧少林寺和迁界中古来寺被毁有关系。

  明朝末期,闽南地区的十八位不同姓氏的兄弟,以"万"为姓结义成万姓集团。事实上,万姓集团里是以万礼为首,道宗为军师的一个秘密团体。后来,万姓集团投靠郑成功并屡建战功,很快成为郑成功反清军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一场著名的南京战役中,由于郑成功指导思想的错误,万礼的军队溃败,万礼战死。

  罗炤:在这次战役失败中,万礼战死了,战死以后,郑成功回到厦门建立忠臣庙,本来是把万礼的牌位作为忠臣来祭祀的,后来听人攻击万礼,说万礼不是战死的,是逃跑,给淹死了,郑成功把万礼神位从忠臣庙里移出来了,这件事情是万姓集团和郑成功决裂的一个重要的导火线,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把万礼的神位从忠臣庙移出来,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对于万姓集团来说,道宗和万礼的结义弟兄们不能接受的。当时万姓集团是驻守在福建东山,这是郑成功的一个战略据点,结果道宗是主谋,万姓集团在万礼神位撤出忠臣庙之后,就叛郑降清了。

  然而,当蔡禄和郭义降清之后,康熙却将蔡禄及其亲信全部杀害。这恰恰是康熙13年的事情,这样万姓集团又跟清朝,结下了新的仇恨,所以,道宗后来又出现在清朝和郑经的部队的战场上,为战死者收尸。此时的道宗又回到了反清的立场。

  罗炤:反清、降清、又反清,这一段曲折的历史,和清朝新的仇恨,这个怎么能对外人明白的讲出来呢,就用西鲁的故事,用康熙皇帝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故事掩盖过去了

  历史的真相是,国家民族的仇恨,胞兄盟弟的惨死之恨,促使道宗立志定要洗雪追报,但眼前的政治军事局势复杂多变,未来难以把握,需要激励徒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血仇,坚持反清,这就需要传下口头与文字的嘱托。于是以道宗为中心,前有万礼、后有蔡禄,这一曲壮烈而又曲折的历史悲歌。纳入九座寺的南少林僧人南下东山开辟古来寺、并且古来寺确在清康熙的几次迁界,被焚毁过的框架之中。因此,火烧少林寺、僧人南逃的故事便应运而生。

  既然,"西鲁故事"不是真实的历史,人们又该如何界定被天地会广为流传的'南少林'?

  罗炤:南少林是随着天地会的传播才传播开来的,而天地会的产生是跟香花僧有密切的关系,而香花僧秘典里明确地说仙游九座寺,有南少林之誉。我个人认为,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南少林的问题,这个南少林就是仙游九座寺。但是真正把南少林文化传播开来,应该是东山、云霄、诏安,甚至包括漳浦,这几个县和古来寺有关系的香花僧,是他们传播出去。

  至今为止,福建出现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东山的古来寺、诏安的长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东禅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究竟哪一座才是传说中的'南少林'呢?

  人们注意到,《西山杂志》中提到少林寺建于泉州清源山麓,而《香花僧秘典》中的九座寺,位于兴化清源。福清少林院的所在地东张镇,在历史上也曾经被称为清源里。那么,三座寺院的所在地都曾经被称为"清源",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再从地图上来看,福清临近莆田,公元980,清源里归兴化县管辖。仙游就在泉州的北边,公元742年,仙游隶属泉州管辖,当时的泉州名为清源郡,而原清源则改名为仙游。)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地域名称和管辖范围的变动,致使南少林遗址始终谜案重重。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那座神秘的"南少林",应是福建多座寺院的化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