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3|回覆: 0

[梅花樁] 戳腳拳派的歷史發展及流傳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1-9-27 1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武術人
      武術網資料
      戳腳是北派優秀拳種之一,因其以腿法見長、風格突出而稱著於武壇,被公認為北腿之傑。 提起戳腳拳,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我國戳腳的發源地河北蠡縣的戳腳,然而在挖掘整理祖國寶貴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些風格不同,內容迥異的戳腳支派。本人曾走訪過
  
      戳腳是北派優秀拳種之一,因其以腿法見長、風格突出而稱著於武壇,被公認為北腿之傑。

  提起戳腳拳,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我國戳腳的發源地河北蠡縣的戳腳,然而在挖掘整理祖國寶貴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些風格不同,內容迥異的戳腳支派。本人曾走訪過一些不同流派的戳腳拳師,並參考有關資料,認為就戳腳風格和內容而言已分成幾大流派。現就個人淺見,從其內容、風格特點及勁力,以及歷代傳人的沿襲上進行分析,以期得出戳腳不同流派形成的原因和發展概況。
  
  一、戳腳拳流派的形成
  
  戳腳,因其代表性動作『鴛鴦腿』在用法上講究上撩下戳而得名。

  戳腳起源甚早,最初見於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就有關於戳腳動作『鴛鴦腿、玉環步』的描寫。在武松醉打蔣門神一節中,武松就用了鴛鴦腿打倒蔣門神而取勝。【水滸傳】成書於明初,至少那時已有戳腳的趨形和典型動作。縱觀中華武術史,任何一個拳種的形成,絕非一人所創,而是後人總結前人的經驗,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發展而成的,戳腳亦是如此。

  戳腳有史記載,卻是近代的事。相傳,在清道光年間,天理教農民起義被清政府鎮壓後,其領袖之一馮克善(又名克敏、凱克,化名趙燦章,河南人)隱匿於河北饒陽一帶傳拳授藝,以待東山再起。後來,在饒陽、深縣、蠡縣、固安的一些村莊授藝達二十餘年。戳腳的基本拳為金鋼錘等初級套路,後在傳拳授藝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形成較為系統的戳腳拳系。

  戳腳自河北一支歷代相傳,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五六代。在傳拳授藝的過程中,由於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戳腳這一拳系目前已形成幾種不同風格的流派,而戳腳流派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從中國各拳系的起源看,每一個拳種或流派的形成,不外乎受社會因素或技擊因素的影響。王郎創螳螂拳是當時技擊的需要,學習螳螂捕蟬的技法而創成螳螂拳,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太極拳的形成也可理解為技擊的需要,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與少林拳形成鮮明的對照。而戳腳的後繼者大都帶藝投師,本來在某個拳種上下過功夫,學習戳腳後,兼收並蓄,吸收戳腳的主要腿法,融入自己原先掌握的拳技。為了適應技擊的需要,在長期地傳拳授藝過程中,不斷總結豐富而形成戳腳的另一支。例如,戳腳與翻拳的結合而形成戳腳翻子,戳腳與通背的結合而成戳腳通背,戳腳與地趟的結合而形成地功戳腳。戳腳與少林的結合而形成少林戳腳等,加上後繼者自身的身材高矮,力量大小,性情剛烈或文靜,對其風格的形成又有一定的影響。現對武林中一些不同風格的戳腳作以分析。
  
  二、戳腳拳的主要流派
  
  (一)河北戳腳

  河北蠡縣、饒陽一帶是戳腳的傳播地。清道光年間,由馮克善傳饒陽段老緒後,又傳蠡縣劉觀瀾三兄弟及魏昌義、魏老方、高慶天等人。劉氏兄弟傳下代劉振國,劉振國傳劉景山等人,一直流傳至今。

  河北戳腳的內容有文趟、武趟各九套共十八個基本套路,和金剛架、金鋼錘、六合根等初級套路。以及甲子錘、三攔手、力士拳和派生出的燕子拳等。武趟子是戳腳的本源,一般套路較短;。文趟子是變化發展而來,套路較長。器械套路有,左把螺絲槍、正把螺絲槍、五虎斷門炮、易手四門槍、二龍出水槍、絕命十三槍;刀術有大小崑崙刀、梅花轉枝刀、夜戰八方刀、八卦刀、絕命十三刀;劍術有文武三才劍、絕命十三劍。另外,還有大刀、雙刀、鞭、鐧、錘、拍把、鴛鴦鉞、鴛鴦盆、火焰劍、乾坤劍等百十種器械套路。

  河北戳腳在風格特點上,一招一勢樸實無華,演練時手法、腿法、身法、氣法有機配合,內外如一。技法上講究硬攻直進,不招不架,指上打下,一步一腿,拳腳並用。突出腿法。

  河北戳腳,在勁法上講究『綿軟硬脆滑』五勁。綿勁者,彼進我退,彼退我進,順人之力專用伸縮,不事遮攔,巧如無此心。軟勁者,練拳之時,不逞強,不架硬,兩膀軟如綿。若不着人則舒散自由,一着人則力從內發,有推牆倒壁之勢。硬勁者,硬攻直進也。硬磕硬撞硬托硬架,而要之所來,能活腕能松臂膀,力從內發,故不失於拙笨。脆者,聚也,將勁貫於手腕,而膀與身毫不帶力,靈活快便,故着人最捷。滑勁者,溜滑也。隨機應變,妙如轉環,能使敵人望空撲影,無從摸索,手至此則神而神矣。

  河北戳腳拳中的『交手要訣』與孫子兵法相契合,由此可見,戳腳拳理受古代軍事戰爭的影響較為突出。

  
  (二)遼寧戳腳

  遼寧戳腳以瀋陽為代表,始於清光緒年間,由當時號稱花槍胡的胡奉先赴河北饒陽,拜河北第二代戳腳拳師段氏為師,專習戳腳,輾轉數年,載藝而歸。胡帶藝投師,原習少林、形意、八卦,尤精姜家槍法。自學習段氏戳腳拳法後深悟其腿法義理及腿腳之妙用,並在原有拳法上發揮創新,創造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以腿法功夫為主的文趟子拳。雖然遼寧有武趟子及其它流派,但比較大的一支要數文趟子。胡奉先傳張學增、龔天民、療景華、白岐山、溫寶山、於華章、於伯謙及其子胡星五、胡安祥等人。於伯謙又傳張福生等人。

  遼寧戳腳以文趟子為主(共有三十二式、二十四式、十八攔拳、十二捋手拳、二八拳、二八腿、軟四趟子、宏拳、燕行拳等九個套路,計二百多招式)。

  遼寧戳腳雖師承於河北,但又區別於河北而別具一格。它的特點是架式較小,動作嚴謹,腿法變化多端,手法嚴謹細膩,手腳配伍合理,步腳法合一,虛實隨意,左右一法,身形上講究縮身、屈膝、藏肘、掩肋;步法上講究進退、閃擺、抽換、起橫落直;技擊上強調促巧快,要求腿法連環,多用低腿法,攻防方法比較含蓄。

  遼寧文趟戳腳在勁法上強調,『蓄力如弓,發力如箭,先蓄而後發,巧用彈簧力』。
  

  (三)北京戳腳

  北京戳腳全稱為『戳腳翻子』(是戳腳與翻子拳結合的拳種)。它雖然沒有文武趟之分,實類似戳腳的武趟子。戳腳翻子在北京的流傳是近幾十年的事。其主要傳人為河北蠡縣齊家莊的吳斌樓。吳斌樓師承清末宮廷帶刀護衛『鐵腿魏贊魁』,魏贊魁之師是河北蠡縣魏昌義,魏昌義之師則是魏老方,而魏老方卻師從於河北騰縣姚家屯的姚振芳。從這一條線看,北京戳腳與河北戳腳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又有別於河北戳腳。從河北戳腳的傳人來看,魏老方為河北戳腳第二代傳人,也就是說師從於馮克善,而北京戳腳卻上溯至魏老方師從於湖北姚振芳。這之間,是否可以說在第二代河北戳腳的後繼人中就有帶藝投師者。在之後傳拳授藝的過程中,歷代拳師又不斷充實豐富,使其成為戳腳的另一支戳腳翻子拳。在這其中,吳斌樓對戳腳翻子的發展和傳承起了一定的作用。

  戳腳翻子拳包括的套路很多。它們的門戶拳是九趟戳腳。戳腳分左右成十八趟燕青翻子拳(又稱羅漢拳),下生十八趟靠粘連(又稱羅漢影、翻子影),再下生六趟寸手翻子(又稱十六合拳),下生六趟小翻子(又稱燕行拳),它又下生六趟梅花落地,即地趟拳。另有八趟大翻子,下生八趟醉拳。還有二龍槍、五虎斷門槍、點鋼槍、六合槍等,大刀有春秋大刀、偃月大刀、青風大刀,單刀有小崑崙刀、大崑崙刀等上百個器械套路。綜上所述,戳腳的原始套路絕沒有如此多,如此全面,而是戳腳翻子的歷代拳師在傳拳授藝的過程中,或帶藝投師,或汲取它派之長,進而發展成如此系統的拳派。

  戳腳翻子拳因在戳腳的基礎上加上翻子拳的上肢動作,使其在技法上更勝一籌。更確切地講,它既有戳腳以腿法見長硬攻直進、烈打猛衝、攻防明顯的特點,又有翻子拳『兩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的特色。因此,可以說它是一種手封腿打,上下緊密配合的拳派。它在技擊上講究硬快毒狠變刁,腿法分為正反左右共一百零八連環腿,散手稱為岳氏散手。在行拳走勢中,以掩子當頭,講究扣足扣膝,掩襠掩肘掩手,順肩合胯,強調出手先護己。北京的戳腳翻子已成為一大拳派體系,起式為斜身拗步,收式為狸貓洗臉。

  戳腳翻子的勁力講究點勁和爆發力,要求勁力由內至外,由柔至剛,蓄而後發,氣聚於腹,發放於一點,並有翻子拳冷脆快硬的勁力。
  
  (四)江蘇戳腳

  江蘇戳腳以揚州、鎮江兩地為代表,當地誤傳為『蹉跤門』(實為音誤,北方稱戳腳,揚州話稱蹉跤)。起源於清末民初,由河北名師張恆慶所傳。張恆慶師承於北方大俠張酒海。張恆慶乃河北獨流入(現屬天津市靜海縣獨流鎮)。當時的河北獨流村,通背拳甚為普及,幾乎習武者都練通背拳。張恆慶在學戳腳拳之前,難免也已習通背拳。至今揚州一帶的戳腳套路中,還有叫通背的初級戳腳拳。揚州戳腳與河北、東北、北京戳腳有明顯的區別,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特別是張恆慶藝成之後,在江蘇一帶傳拳授藝,不斷總結充實豐富提高,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和技術的要求,將戳腳、通背融為一體,既有豐富多變、凌厲快速的腿法,又有通背拳上肢靈活,放長擊遠的手法特點。可以說,江蘇戳腳是以戳腳為基礎,有機地融合了通背、少林的戳腳又一支。張恆慶在揚州、鎮江一帶傳王清塵、何玉山、田椿等人。王清塵後移居上海,在上海傳授戳腳。何玉山、田椿在揚州一帶傳拳授藝,所以揚州一帶練戳腳者甚眾,在歷次省市比賽中都有獲獎者。晚年,張恆慶移居武漢,所以江蘇戳腳流傳面除江蘇外,還有上海、武漢等地。
 

  江蘇戳腳的套路有四行、通背等初級套路,龍形翻子、鷂鷹、少林等中級套路,還有東保、行拳等高級套路。這些拳術套路都是弓步捧掌上式,狸貓洗臉收式。在中高級套路中,每個套路都有不同的腿法,都有攻防很緊湊而合理的動作組合小段。江蘇戳腳除初級套路外,一般都比較長,有六至八段,內容豐富充實,腿法多變。除拳術外,還有刀槍劍棍鈎鞭等若干對練器械套路,有一整套的練腿、練功、鍊氣的方法。

  江蘇戳腳動作靈活快變,放長擊遠,拳腳並用,內容豐富,攻防緊湊合理,結構嚴謹精悍,在行拳走勢中,強調甩髮沖肩,擰腰切胯,要求手出力由脊發,腳發力從臀輸,既強調力度和硬功,又快變巧打。在技擊上,講究『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要求手使曲直圓,足使抽換排移;戰略上講究,『彼不動吾不動,彼微動吾先動』,並用『候彼力量而擊之』的技擊方法。套路中,多為丁步、橫襠步、戳腳步。每發力沖拳後,以腳掌着地,腳跟抬起,以便於放長擊遠。手法多用掛劈掌、甩髮拳、五花錘貫穿全套路。

  在勁力上強調擰旋勁。每進招必先側身閃進,擰腰胯先走肩,後走肘再出手,使擰腰、轉胯、甩頭、沖肩這一系列動作匯成一股強大的離心力,勁力由腰發,傳肩肘,達拳面,使拳頭如流星飛錘,脫手而出。老拳師們把這種勁,形象地比喻成擰麻花勁或撥浪鼓勁。

  綜上所述,戳腳這一古老的北派優秀拳種,隨着時代的發展,隨着歷代老拳師們不斷充實豐富,為了適應技擊的要求,或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已形成各種不同風格的戳腳流派。它們雖同出於一體(源於河北戳腳),而又區別於河北戳腳。從東北、北京、江蘇這三個流派的戳腳形成年代看,都在清末民初左右。從這裡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戳腳的流別形成是因為傳拳授藝的客觀需要,由原來講究單純的技擊轉向以套路為主的體育運動而形成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