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3|回覆: 0

[武當] 二、武當武術概論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1-8-12 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天下武林
中華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武當武術又稱武當內家拳法,它產生於武當道門,以老莊哲學為理論基礎,具有注重內煉修為,以武演道,以柔克剛等特點。武當武術的主體內容就是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傳統稱此三大拳種為武當內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武術的一大流派,是內家拳派的總代表。 
   
  武當武術源流 
   
  武當武術的產生與發展,是同古代丹士修煉活動及武當道門內道教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武當山位於華中腹地,緊靠秦巴山脈,背依神農架,面臨漢水。山勢奇特,風光秀麗,自古就是道佛修煉家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尤其在明代,武當山是全國道教活動中心。武當道教祀奉的主神真武是北方水神,傳說他具有赴湯蹈火、仗劍除魔、消災祛病、馴服猛獸、呼風喚雨、御氣飛行的特異功能。據史書載,春秋戰國時,老子的弟子尹喜,得老子所授【道德經】後,辭官修道,輾轉到武當山三天門下隱遁,開創了武當山修道養性之先河。漢武帝命將軍戴孟到武當山採藥,從此棄官學道,得玉佩金鐺之書、石精金光之符,能日行七百里。漢末殷長生入武當修煉,得太陽神丹之訣,丹成,馭氣飛行,週遊六合。晉代謝允,棄官人武當修道,得沖寂之妙,能飛行於絕壁。唐呂洞賓擅劍術,暢遊武當。唐李道子等創太極功。李道子,江南安慶人,居武當山南岩宮修煉,所傳太極功,名先天拳,亦名長拳。此外,還有諸葛亮、陳摶、鄧安道、田蓑衣、張道貴等前賢大德,在此修功煉性,得道成真。這些高真的修煉活動,孕育了武當內家拳法的誕生。 
  武當武術的產生和發展,還與道教門派相結合,唐宋時就形成了武當武術的四大門派——龍門、天罡、太乙、清虛。四大門派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龍門主道,天罡主劍,太乙主字,清虛主手。據有關史料記載,唐時中華武林已形成九派,以佛道九大名山為宗,分為武當、少林、峨眉、青城、崆峒、天山、雪山、華山、崑崙。而宋元,由修真有成就的九派組成『九脈燕陣』,龍虎堂為九派之尊。而龍虎堂中,半數是由武當派擔任主持。 
  而真正將武當武術弘揚光大,泛化於俗的當是元明時期的武當高道張三丰。張三丰,又名全一,字君寶,遼東懿州人,生於元定宗二年(1247年)。他道德崇高,精通三教經書。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通。遍游名山大川達30餘年,家學淵源,有天師道根基,承陳摶、火龍真人真傳,通曉道門天元、地元、人元三種大丹修煉之旨,『既精少林,又復從而翻之』,創武當內家拳法。【明史·方技傳】載:『永樂四年(1406年),侍講學士胡廣奏曰:「三豐深通道法,拳技絕倫。」』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先後多次請其進京,他都避而不見。明代皇帝先後尊他為『真仙』、『真人』,並為他在武當山敕建規模宏偉的遇真宮,鑄塑鎏金銅像安奉,遣六品提點官住廟率眾焚修,加以崇祀。張三奉寫有大量著作,後人輯刻為【三豐全集】存世,其中有大量的內煉丹詩。此外,張三丰還開創了『龍行大草』、『太乙神劍』、『太極十三式』等功法。由此,奠定了內家太極拳祖師地位。元明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扼殺,武林傳統九大派只好把『一脈真諭』刊刻,封藏石壁,封法500年。但張三丰所創太極,卻以『令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擊之末』為目的和特點而流傳到社會,泛化於俗。其基本線索為:由張三丰傳山西王宗岳,王宗岳傳河南溫縣蔣發,蔣發傳拳至趙堡鎮,形成趙堡太極,進而繁衍為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李派太極等;另一路主線由陝西王宗傳浙江張松溪,由張松溪下傳數代至王征南等,形成松溪派太極,亦稱為南派太極。其它武當道門傳統功法有,傳人東北的三豐自然派和太乙鐵松派;傳人北京的太乙神劍門;傳人江南的功家南派;傳入山東的紫霄玄真門;傳入天津的猶龍太極;傳入雲南的乾坤門;傳人武漢的榔梅派、純陽拳;本山流傳的三天門悟性氣功,以及太乙五行拳等等。這些功法在民間廣為流傳,與其它門派功法互為影響。明清時期產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在功理功法上與武當內家拳具有顯著的相同性。它們或派生於武當內家拳法,或受了它的很大影響。因此,我們也將其稱為內家拳法,歸人以武當武術為代表的內家拳法體系中。
   
  武當武術功理功法及特點 
   
  武當武術根植於老莊哲學,兼容並蓄了傳統中醫、書法、兵法、宗教、武術、天文、養生等優秀成果。因此,可以說它是中華民族優秀智慧的結晶,其文化內涵豐富,功理精深。其功法奇妙,具有十分顯著的特點。 
   
  (一)拳法自然,以武演道。 
  道家以老子『道』的本體說,作為認識論的基礎。認為人、天、地、道的關係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是順乎自然規律的必然法則。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武當武術,強調『拳法自然』。 
  武當武術的理論基礎是老莊哲學,【道德經】、【易經】、【黃庭經】,是指導其行功內煉的理論經典。武當武術來源於道士追求天人合一,長視久生的宗教實踐,把人體看成為大宇宙相對應的一個小宇宙,其修煉目的就是要使大小宇宙相通相融,共振共應。在行功過程中,遠取諸生,取其意,學其長,利其行,講究陰陽平衡。在技擊中講究以柔克剛、守柔處雌,甚至功法名稱都取自於老子【道德經》裡的概念。武當武術產生的基礎、行功目的、功理功法主體、行功方式特點,以及功法概念名稱等等,都生動形象地體現了老莊哲學精神。它既是以武人道的方式,又是以武演道的形式。是道家理論具體而生動的形象表現。 
   
  (二)重在內養,性命雙修。 
  道教中人希冀通過養生修煉,追求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的養生術頗多,但首推內丹功法。即把人體作爐鼎,以體內的精氣神為藥物,運用陰陽去燒煉,可使精氣神凝聚成聖胎,達到得道成仙之目的,亦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道的過程。道教徒為實現這一目的,便要苦練養生功法,使內丹養生功法達到高妙境界,自然就會產生神力和自發功法。其與武術結合,就形成了『內功外拳』、『內外結合』、『以內為主』的內功動功相融合的機制,進而產生了『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煉精神氣力功』。同時,建立了以丹田運化修煉為核心,以經絡氣血津液暢通為先導,以提高性脈系統功能為重點的有序化程序,從而形成丹道武學這種動功內修之程序。一方面可以挖掘人體防身禦敵的潛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人體攻防動作及禦敵形式去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使武術攻防鍛煉與養生修身有機結合,實現還精補腦,從而增強生命活力,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不僅如此,內養也實現了內壯,為行拳時的外柔內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靈巧技擊,柔弱勝強。 
  武當武術是內功和動功的統一,具有精妙的技術特點。這種功能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創造性,較之外家技擊功夫有着質的飛躍。古今中外技擊,無不講力量、速度與強度,大勝小,快勝慢,強勝弱。惟獨武當武術相反,它以老子哲學的辯證觀點,創造性地提出了反傳統而行之的技擊技法,其功理功法中的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慢制快、以小勝大的運動方式及虛實變化的手段,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東方技擊理論和實踐,是對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這正是武當武術區別於其它武術流派的根本所在。 
  武當武術的技擊層次有『借力打人,自發動功擊人,以神打人』等階段。其動作特點不尚拙力,順其自然;注重行圓取象,鍊氣凝神;尚柔文靜,不躁不僵;靜若山嶽,動若江河;行如蛇,動如羽;沉肩墜肘,虛實腹,松而不垮,停而不滯,中心安適等等。其技擊特點為,以柔克剛,以小制大;避實就虛,引進落空;隨曲就伸,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後發先至;圓弧運動,整力打人;一動無有不動,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等等。 
   
  武當武術現狀 
   
  武當武術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內家拳派代表,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異彩。它在人們的養生健身和文化交流方面日益發揮着重大作用。由張三丰太極十三式傳承繁衍出的趙堡、陳式、楊式、吳式等各派太極拳,正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承。世界範圍內習練太極拳的人數以千萬計。另外,由太極拳改良和受道家哲學影響所產生的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也以蓬勃發展的勢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興起。與此同時,武當內家系列其它嫡傳,諸如太乙鐵松派、太乙神劍門、猶龍派、松溪派、自然門、功家南派、清虛派、乾坤門、純陽門、龍門派等等,所傳授的拳法、掌法、丹功、氣功、刀槍劍棒等器械功法計達百餘種,也在全國各地活躍傳播。伴隨着武當內家拳普及推廣、百花齊放局面的到來,武當武術的挖掘整理、研究提高工作,也在進一步深入地開展。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武當武術一定會抖落身上的歷史塵埃,拂去神秘的面紗,完全顯露出其真龍聖像,更好地造福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