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最早是先秦時期所提倡人際道德(倫理)的統稱。孔子當時正是中國傳統道德意識從在厚重的歷史的實踐中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過程。仁的定義也還在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之中。 仁本身第一命題,應該是有沒有仁,要不要仁。按照現在的話說:要不要講道德。孔子的回答是裏仁為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證明的是仁存不存在。證明仁存不存在。孔子當時還沒有講『人之初,性本善』,也沒有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去論證。孔子論證仁時,多以君子與小人相對照,沒有走人與禽獸之區別這樣的路子。他更多走的實證之路,採取了證其一點,其餘自明的方法。如對聖人的推崇,周公、管仲等歷史人物和事跡的評述,正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告訴大家『仁是一個歷史事實』及『吾欲仁而仁至矣』的這樣的現實自我證明。 對於什麼是仁。孔子的回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用了啟發法,歸納法,綜合法,枚舉法。但是孔子本身並沒有給仁一個最為清晰明白的定義。這說明了幾個方面的事實: 第一:這本身說明仁是必然存在的,故『吾欲仁而仁至矣』 第二:這本身說明仁作為一種道德思想體系正在形成的過程之中,故『觀過而識仁』 第三:孔子給出了仁的原則:愛人 當然,先不必管在當時現實條件下,孔子如何理解愛,孔子如何理解人。但是孔子解決了要不要愛人的問題。當然孔子也談了如何去愛人,但是放到仁這個層次,孔子首先要回答的是要不要愛人。 第四:孔子之所以使用了枚舉法,恰恰說明對孔子來說是正是力求一套完整的道德的體系,其所謂『恭則 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故『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孔子生逢之時,遇到了激烈的社會變革。在傳統道德體系瓦解的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社會新生事物和現象。退回傳統固然是一種願望,但面對新生事物和現象也是孔子無法迴避的選擇。所以孔子所倡行的仁,力求覆蓋到社會的各個層次,力求覆蓋到做人的各個方面。(當然他是有側重點的,參見第六) 第五:圍繞仁,孔子表達了眾多的觀點。『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孔子的學生有子對孔子的思想作的一個敘定,應該說這是符合孔子的本意的。孝是仁的固有之義。『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在這裏宰我以『為禮,為樂』為由,希望將三年之喪改為一年。這裏孔子的回答是『予之不仁也』,而不是予之不孝也。可見『孝是對禮來說,對仁來說是都是最根本的,最基礎的內涵之一。仁的本來的含義應當和孝,特別是祭祀之禮有關 第六:仁學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高端的貴族式教育。正因周的解體,官學開始下落到民間,但仁學思想的內容和教育方式卻有着鮮明的精英教育色彩。孔子的目標是『為政』,這是必須注意的。孔子強調孝,與其說強調的是一種民風,實際上更加強調的統冶集團內部的關係。因為君王諸侯因子孫不孝,家變導致國難的歷史,在孔子眼裏是相當鮮明的。所以,仁學(儒學)雖是私學,從其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來,其最早的立意,並不是立足於社會道德的普及式教育,而是其下落當然也會在民間的有一定的影響,但主要還是在土人這一層次。了解這一點,有利於我們對孔子之仁學進行社會的定位。正所謂百家爭鳴,儒家思想在社會上並不是普遍實踐的,離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一是以儒學為本的局面還相當遙遠。在儒學被確立為封建社會指導思想的過程中,仁的內涵也在發生着變化。這種變化卻有着很微妙的趨勢。 比方說,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在採取另外一種性善性惡論來論證的同時,由於孟子對於義的重視,義上升成為與仁相併列的道德概念。從惻隱之心出發,仁成為善的代稱。這實際是重新定義了『仁』,並縮小了『仁』的內涵。如果說孔子在仁學上還有社會地位意義上君子與小人的分野,但是孟子多言人與禽獸之殊異,這樣貴族土人與庶民百姓的都成為了孟子仁學的教育對象。從而使用了仁學的思想有了真正的社會普及意義。 其仁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禮儀的束縛,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到了西漢時期,儒學特別是儒教神學與封建政治的結合,仁的內涵和外延再次發生了變化。,故中庸上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天子固然以天下為親,作親民,但是『親親所殺』,『禮所生也』也就給儒學之『仁』框定了的內涵與外延,成為與義,禮,智,信一樣的有獨特指稱的儒家基本品德之一 仁本身應該是包括『義,禮,智,信,勇,恥,廉,……』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儒學後人也在極力充實的儒家道德體系的各個方面。但是『仁』在儒家首先體系中,雖繼續作為儒家思想的代稱和標誌,如『行仁政』。但是仁本身的內涵在縮小,而有所側重。儒學一詞最終取代了『仁』,成為儒家道德的思想體系的總稱。 附網文一則,供參考: 春秋初期,孔子以前,仁已經是一個公認的道德原則了。 【國語•周語】說:『言仁必及人。』講仁必然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首先是君臣關係,有兩種關於『仁』的看法。一種是對君主仁愛、不埋怨仇恨君主。晉獻公聽驪姬讒言,要殺太子,人們勸太子逃跑,太子曰:『不可。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若罪不釋,去而必重;去而罪重,不智。逃死而怨君,不仁。』(【國語•晉語】)另一種相反,愛道勝於愛君方為仁,意思與『道義』有所接近。公子縶要殺晉君而以重耳代之,曰:『殺無道而立有道,仁也。』(【國語•晉語】)此觀點與『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左傳•襄公25年】)、『為國者利國之謂仁(按照墨家觀點,為國謀利則屬於義而非仁)』(【國語•晉語】)是一樣的。 其次是家庭關係,也有兩種關於『仁』的看法。一種是親愛的情感,如『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尚書•金騰】『為仁者愛親之謂仁』,(【國語•晉語】)『不背本,仁也』【左傳•成公9年】,『仁,文之愛也……愛人能仁』(【國語•周語】)『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大學】引文)另一種是禮讓、尊敬之意,如冀缺因為父親犯罪被貶為平民,妻子給他送飯,夫妻相敬如賓,即所謂『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左傳•僖公33年】);又如宋國公子之間相互禮讓國君之位,即所謂『能以國讓,仁孰大焉?』(【左傳•僖公8年】) 『仁』除了含有君主、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愛、道義(包括以親民為道、尊敬、禮讓等)等含義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含義。如: 仁者講功。(【國語•魯語】) 度功而行,仁也。(【左傳•昭公20年】) 仁人不黨。(【國語•晉語】)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悔矜寡,不畏強御,唯仁者能之。【左傳•定公4年】) 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左傳•僖公8年】) 子產保留鄉校,聚會議論施政,孔子稱讚道: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左傳•襄公31年】) 總的來說,這時的仁有親愛、道義、知禮、勇敢、積功、不私黨等諸德之意,是一個美好的德行,但尚沒有一個確切的、完整的、系統的闡述,也沒有明確仁之於諸德中的地位和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