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個人圖書館 武術網資料
和其他保守的東方武師相比,李小龍與眾不同。他提倡練習多種武藝,他不穿特製的練功服,他獨創了截拳道。這一切使他顯得鶴立雞群、出類拔萃,因而舉世聞名。今天的人對武術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感情,但李小龍留給我們的截拳道仍然是寶貴的。?
------保羅·伊魯山度 ?
截拳道是東方武藝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世界上許多練習者。截拳道最強調適應性,所以,通過截拳道練習,會增加人的本能反應和打鬥技巧。截拳道有許多動作:移動,繞步,阻擋,踢,擊,抓,刺,它是一種連貫、統一的運動,通過這些運動,能培養人體的感知、直覺、領悟力和理解力。?
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去世已近30年了,儘管他離開了,但截拳道的火炬卻被人接過來,並一直發展至今,這個人就是丹·伊魯山度。?
伊魯山度住在洛杉磯,他一生都致力於發展截拳道。伊魯山度注重博採眾長,他有教養、好學又熱心真誠,把很多不同流派和不同風格的武藝融入到自己的教授課程中。他創立的功夫學院歡迎任何一名學員,因爲伊魯山度的吸引,很多人願投身其中。?
但有些人對截拳道還是很疑惑,李小龍想怎樣發展截拳道也成爲不解之謎。所以,這麼多年來,伊魯山度盡力使截拳道有了發展和變化,爲這一偉大的武藝增添了一種新的光輝。
根源 ?
李小龍在振藩功夫中增加了一些詠春拳技法和拳擊的步法,並融匯貫通,形成截拳道。
對基本的原則、戰略和概念進行全面調查研究之後,李小龍把"振藩功夫"正式命名爲"截拳道"。如果說"振藩功夫"只是一個初步的系統,那麼"截拳道"不僅是更系統、更完善的武藝,而且還包含了李小龍的哲學思想和認識自我價值的過程,它體現了李小龍的自我探索和通過思考、心靈淨化、習武實現自我完善。眾所周知,李小龍給新創立的武技起了"截拳道"這個名字後,就有些懊悔,因爲這個名字會限制李小龍的原則和理想,而李小龍和他創立的截拳道是不應該受到限制的,是應該沒有局限性的。?
李小龍逝世後,儘管沒有師傅的指導,伊魯山度仍然不斷奮鬥。爲使截拳道像李小龍所希望的那樣發展壯大,伊魯山度在教授學生時,特別強調截拳道的根源,讓學生先了解截拳道的組成部分,以使每個學生對截拳道都有自己的見解。"我們提到振藩功夫時,就是指李小龍最原始的武藝,"伊魯山度說,"但是,當我們提到截拳道時,卻是我們每個人的獨立見解。正如李小龍曾經說的,不應將截拳道標準化、統一化,但卻可以根據各自的理解教授給別人。"?
這使伊魯山度和其他李小龍追隨者的功夫有明顯的不同。其他人只是對截拳道死學死用,而伊魯山度則致力於發揚截拳道。伊魯山度曾是學校老師,在高中和大學中教授過英語、社會學和體育教育學。所以,他把李小龍的東西系統化,並給李小龍介紹了很多訓練器械。因爲伊魯山度有豐富的習武功底,所以,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截拳道才更加實用。?
基礎 ?
在振藩功夫的警戒式中,雙腳站位比肩略寬,腳趾向內,腳跟稍稍抬起。雙手分別指向左前方和右前方,但不是固定不動。"站資只是指一瞬間的姿勢,如果人們只是想區分站勢,那就應忘了這一點,因爲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伊魯山度說,"就像拍攝一張足球運動員在綠茵場上奔跑踢球的圖片。他的手和腳總是在動。站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運動性和穩定性的和諧統一。"?
伊魯山度的授課,有一點和李小龍不同--那就是他強調勻衡、對稱。通俗地說,比如一個手上的技術動作,學生既要會左手使用,又要會右手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即使身體的某一部分已經受制於人,仍能保證繼續戰鬥。?
伊魯山度也教授進攻和防守,但他認爲這些東西大部分是沒有用的。他並不像有些教練那樣強調阻擋,但在對付勾拳、刺拳時,他一般會採用阻擋。"我不強調過分阻擋,"他說,"有些時候,最好是移動。不論是移動還是阻擋,許多人往往很用力,其實輕巧更能解決問題。當敵人進攻時,輕巧地避開就行了。"?
發展 ?
伊魯山度認爲,要成爲真正的武藝大師,必須具備優秀的基本功、良好的平衡能力、出色的技術和不俗的持械本領,就是說,必須技術全面。?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踢技就是李小龍傳下來的,但我要說,現在的踢技和李小龍的踢技仍有不同,是在其基礎上發展的新型踢技。而且,仍在革新。"他說,"我和李小龍一起訓練時,經常練習低位側踢和固定角度的側踢。現在,我練習更多的是勾踢和轉身踢。我們用的技術和泰拳有些相似,可以截擊一些踢術。我們不是單純地從泰拳中學習踢技,而是增加了自己的理解,還加入了其它武技的內容。當然,我並不是主張多多益善,但是,我堅信,見多識廣之後會增加對武技的理解。"?
除了對東方武藝的發展外,伊魯山度認爲,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加一些地面格鬥技巧和擒拿術。所以,他在截拳道學習班中加設了巴西柔道和摔跤的課程。"練習截拳道的人確實應該學習怎樣在地面格鬥中求生。"他說,"至少要練一些巴西柔道、摔跤,或是自由式摔跤,幫助增加平衡能力。我建議我的學生練習摔跤,因爲摔跤是一門非常好的武技,可以使技術更全面。有些人願意練法國武技,也不錯。"?
伊魯山度是名非常有天分的持械格鬥大師。在他親自教授的持械課程中,菲律賓器械占了很大比重。"人們總是不喜歡學習器械,"他說,"但是在街頭打鬥中,85%至90%是持器械的,例如刀或鈍器。如果不進行持械練習,在實戰中,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適應性 ?
"李小龍曾經引用【戰爭藝術】中的一句話'人們往往對自己很了解,但卻忽略了了解對方'。"伊魯山度說,"截拳道主要強調技術全面。如果一個人技術不全面,在現代格鬥中根本立不住腳。20世紀50年代,格鬥技術相對單一,格鬥風格也很相似。而現在,一些人擅長防守,一些人以攻擊著稱,有些人則綜合運用多種技術。"?
伊魯山度說,現在的軍隊也不採用古時的戰術,所以李小龍主張截拳道練習者必須具有適應性。"但是,也必須有一定基礎,"伊魯山度說,"還需要一個框架,李小龍給大家建造的框架就是振藩功夫。"?
伊魯山度願意和不同類型的人在一起訓練,這樣,才能爲截拳道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寶貴經驗。"即使你認爲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已經很多了,也需要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他說,"或者說,這種探索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在打鬥過程中,如果一個想法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並不意味著這個想法是無效的。伊魯山度說:"在對付勾拳時,你可能掌握了四五種不同的防守反擊策略。但在實戰中,你仍然有可能被擊中。這並不是說技術不好,可能是技術掌握得不好,比如站位有偏差,或是時機上有誤。我很欣賞母親曾經說過的一句諺語:'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只會令勇者更加勇往直前,更加努力學習。李小龍有句話說得好,'要不斷發展、創新,學會具備適應性。'"?
真理 ?
每一種經過時代考驗而流傳下來的武技都是優秀的,但並不是所有武技對你都適合。沒有兩次打鬥是完全一樣的,因爲打鬥包括人的情感和態度。如果你攻擊性強,你可能向前進攻。如果你在防守,你可能會選擇比較合理的避讓技術。?
"有位哲學家說過,真理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真理受到嘲笑;第二階段,真理受到強烈反對;第三階段便是真理因驗證而被人接受。"?
李小龍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提倡多項目訓練,這既適合東方武藝的練習者,也適合各個項目的運動員。他說,騎自行車、游泳、舉重、跳舞、體操和瑜伽,對於習武者都非常有益。而且,他也斷言,對於一名拳擊手,踢腿訓練也有幫助。"當李小龍提出多項目訓練時,先是被嘲笑,後又被強烈反對,"伊魯山度說,"現在,幾乎任何一本體育類雜誌都會提到多項目訓練,這種訓練方式已經被人們廣爲接受。"?
總結 ?
伊魯山度現在還堅持親自教授李小龍設立的基本課程,原因之一便是爲了讓每個學生都吸收有用的東西,摒棄無用的部分。他並不僅僅挖掘截拳道潛在的意義或解釋李小龍的思想,而是在此基礎之上有所發展、他鼓勵每個人獨立思考,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他也把截拳道的思想傳授給學習其他武技的人,讓他們自我探索、自我實踐、自我發展。?
圖片說明?
48頁A組 丹·伊魯山度(左)和對手站好位置(圖1)。他假裝攻擊對手上盤,吸引對方防守(圖2),然後,突然低踢對方的襠部(圖3),再用手指攻擊對方眼睛(圖4),然後又攻擊對方脖子(圖5),最後,用肘部抵住對方的下巴(圖6)。?
49頁B組 伊魯山度(右)面對對手(圖1)。他假裝攻擊對手上盤(圖2),卻突然攻向對手上盤(圖3)。同時,出腿攻向對方的腹股溝(圖4)。然後,手指刺向對手眼睛(圖5),一扣(圖6),最後,反拳打向對方的左臉(圖7)。?
50頁C組 丹·伊魯山度(右)面對對方(圖1)。對方一拳擊來,伊魯山度擋住來拳,前腿踢向對主的前腿(圖2),接著向前移動,攻擊對方眼睛(圖3)。對方用胳膊阻擋住伊魯山度的胳膊(圖4),但伊魯山度卻突然抓住對方的胳膊(圖5),再刺向對方的鼻子(圖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