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7|回覆: 0

[武當] 武當武術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1-7-23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百度
        武當武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被尊爲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湖北省十堰市的趙劍英爲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164954zodd5pzl77kzpvyc.jpg

武當武術


   張三丰將【易經】和【道德經】的精髓與武術巧妙融爲一體,創造了具有重要養生健身價值,以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爲主體的武當武術。後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稱。武當拳,亦名內家拳,這種拳法以養身煉功、防身保健爲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後發制 人,延年益壽,祛病御疾,增長智慧等多種特點和功能。目前,武當武術已流傳到海內外,並成爲人們養身保健、祛病延年的體育活動。

   武當武術具有鮮明的道家文化特徵,是武功和養生方法的天然結合體,既具有深厚的傳統武術文化底蘊,又含有精湛的科學道理。太極拳強調『先以心使身』而後再以『身從心』,形意拳講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氣到,氣到力達』,八卦掌要求走轉圈『化意念足』,這些都體現了道家『包藏至道』以達『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符合把形體訓練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內養外練的運動觀念。

   武當武術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完整,它以『宇宙整體觀』、『天人合一觀』爲宗旨,以『厚德載物』、『道法自然』爲原則,以『動靜結合』、『內外兼修』爲方法,形成諸多各具特色的拳功劍法,既有功理和功法,也有套路操作和主旨要領,這些都集中體現在張三丰的【太極拳總論】、【太極拳歌】和【太極拳十三式】三大經典之中。


164954mr8omhijhgz4ijmy.jpg

武當武術

創立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地處中華腹地的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東望三國遺址古城襄樊隆中,西接現代車城十堰,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北臨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庫區,這片地處東經110度,北緯30度區間的神奇區域,可以說正處在整個中國的中心,在道教思想看來,武當山這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不僅上可感應天,下可連於地,同時東西南北四個不同方向的陰陽之氣,如果能在這個中心位置調和統一,就可以達到萬物化生,天下太平。這種萬物和諧的最高境界,道教稱之爲太和。

   早在八億年前,武當山便從古海洋中升起,形成一座蓮花狀的山形,周圍群峰自然地朝向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如同眾星拱月,這種奇觀被稱爲,『七十二峰朝大頂』。按照道教五行學說,『南方屬火』,武當山峰頂的形狀,如同烈烈燃燒的火焰,水在火上天下即濟,只有北方水神真武坐鎮在這火形山上,才能達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此便有了,『非真武不足當之』之說。這也許是武當之名,太和之意的根本寓意。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一大名宗,歷史悠久,它深深根植於數千年華夏文化的沃土中,蘊含著深刻的中國傳統哲理奧妙,把中國古代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哲學理論,用於拳理、拳技、練功原則和技擊戰略中,其本質上是探討生命活動的規律,是武當道教在生命探索中產生出的光耀結晶。

以技擊爲末學

  『以技擊爲末學』是武當拳派的道德觀核心。其根本原理還是根自道家哲學家的『道』。比如說,道的本原是個渾沌體,在渾沌體裡不存在矛盾和對立。那麼,用在道家的社會觀念上,人與人之間也應以『渾沌』而處之,不應發生矛盾鬧對立。大家要各平共處,那麼戰爭就是不文明、不道義的行爲。所以,道教從來宣揚的就是和平的道,是止戈,而不提倡野蠻的戰爭。以理服人,而不以力服人。因而,技擊理所當然地被視爲『不急之末學』。再者,凡是戰爭,無論雙方怎樣施展技巧,最終都是要保存自己,削弱或消滅對方,所以對抗性很強。即便愛好和平的一方竭力首先克制、迴避,但若對方一味進犯,最終還是要短兵相接,進行『量』與『速』的殊死較量。所得後果,要麼兩敗俱傷,要麼一死一活,這樣的鬥爭是傷害於人。道家要的是養生,而不是傷生,所以儘量避免和人爭鬥,自然又把技擊視爲『不急之末學』。

   那麼,如此說來,道家既然一味養生就是了,何必要創造發明出武功拳法來呢?

   這就要談到另一方面,那就是道家看事物從來都講 辯證。比如說,道的本原是個渾沌體,沒有矛盾和對立,這可稱作先天的和無極。但事物從無到有,從先天到後來,從無極到有極,有個不以人意志爲轉移的演化過程。當演化到後天有極時,便出現陰陽對立。以卦象表示,由兩儀到四象,由四象到八卦,如此矛盾和對立一層層分化下去。依此理看待社會,即是:人處在社會群體當中應該以善爲本,但因爲矛盾對立之關係,社會群體中就有不以善爲本的。你不犯他,他卻偏要犯你;你要保護善良人,他卻要殘害善良人……怎麼辦?爲了『護道降魔』,你必須制服他。不然,你還有什麼資格算做修道、護道和闡道的人呢?因此,武功拳法必定要學要練。而且要練出最高本領。雖『百年不一用』,卻『未可一日忘』。

   然而,道家的武功拳法從來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才使用。所以,它便產生了『後發制人』這個重德重禮的出發點和『貴化不貴抗』的鬥爭原則。又因爲它始終不忘養生之本,所以在戰術上多講求『虛心實腹』、『守柔處雌』、『崇下尚退』、『靜以制動』。【太極拳解】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太極拳論】又曰:『太極拳不自作主張,處處從人,彼之動作,必有一方向,則吾隨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過也。』鬥爭中也皆是借力打人,即敵方用了多少『量』、『速』,還將這『量』、『速』還給對方。故又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所以,以技擊爲末學是由武當武術的養生宗旨和道德觀念決定的。由此可以這樣認爲,判斷某人的武當拳功夫是否爲正宗,還要加上道德標準的衡量。不講道德的人,即使功夫再高,只能算武當拳派之邪宗,不能稱正宗。

以道德爲門風

  這裡所說的門風,是指武當武術門派的傳人一代一代要遵循的開派祖師的訓誡。當年張三丰究竟制定了哪些訓誡尚不得而知。但從道教的戒律和民間武當內家拳派傳承的戒律來看,條款、內容雖各有不同,但基本原則是統一的,即作爲一個武當武術的繼承人,必須『克己復禮』,遵守公共道德。可以看出,在張三丰之後的武當武術發展中,各個掌門人皆根據不同歷史時代、環境等客觀情況作出了不同的訓誡。   比如,道教門中就有多種訓誡。

   如『三戒』:皈依戒(全身心向道);皈神戒(信奉三十六部尊經);皈命戒(聽從玄教大法師,即生命的生存行爲皆由導師指引)。   如『五戒』;第一不得殺生;第二不得吃葷喝酒(包括辛辣暴味的蔬菜也不能食用);第三不得口是心非;第四不得偷盜;第五不得邪淫。 

   如『八戒』;一不得殺生;二不得淫悅;三不得偷盜;四不得驕亡;五不得醉狂;六不得華眠(睡舒適豪華床鋪);七不得搽脂抹粉;八不得執迷歌舞。

   如『十戒』:一戒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二戒殺生屠害割截物命;三戒叛逆君王謀害家國;四戒淫亂骨親及其他婦女;五戒法輕泄經文;六戒赤膊露三光厭棄老病;九戒耽性狂酒惡語粗言;十戒凶豪自任自作威利。其他還流傳有十二戒、二十七戒、一百八十戒等,甚有最多者戒律達一千二百多條。徒弟犯戒者,當然是不能傳其依缽的。不僅如此,犯戒者輕者斥責、罰跪,重者則杖革或驅逐出山。還有在道教監獄服刑的。明代以來,武當山就沒有道教監獄,地點就在今日還能見到的元和觀。

   而當武當武術流入民間後,一些戒律明顯加進了傳統禮教內容。如北派太極拳,自雲遊道人傳山西王宗岳後,至今流傳有『四不傳』、『五不傳』、『六不傳』和『十不傳』之說。『四不傳』爲:心險好鬥者不傳,人格低卑者不傳,貪酒好色者不傳,經酃賣弄者不傳。『五不傳』是在『四不傳』上又加進『骨柔質鈍者不傳』。而『六不傳』以後,多在『五不傳』之上又加進『不忠不孝者不傳一、『不仁不義者不傳』等。總之,無論有多少個『不傳",都可根據時代和社會公德的需要隨時增刪不同內容。

   武當內家師傳有八字,叫做『功、拳、藥、械、法、財、侶、地』。首當其衝的『功』主要是講功德。認爲,一個人不具備功德,學武功拳法只會有害無益。因爲,他若不學,得不到技藝倒不罷了,學到技藝反倒能禍及很多人。據說道教中紫陽真人曾將丹法誤傳非人,竟三遭大難。從而道家有『誤傳不肖者禍延七祖"之說。試想,一個不講道德的人,學到了功夫,或者忘掉老師,或者仗技欺師,或者背祖立門,或者流落山林爲寇打家劫舍,或者動輒切磋便傷害於人,對這樣的人怎能傳藝給他們呢?所以,武當派歷來擇徒甚嚴,甚秘。

   以往,武當派傳人在與人交手時,都須先讓人三招,並且要事前申明:一、天下之交和爲貴,不必爭鬥;二、武技之較非死即傷,最好不真打;三、萬一真的,點到爲止。

   以上這些武當武術的道德家風,實際上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美德,儘管應該隨著時代進步而賦予新的內容,但它熱愛和平,講究文明的本質不可改變。所以,我們今天去觀察一個武當派傳人是否正宗,以門風去檢查,也是一個標尺。

以自然爲神韻

  縱觀社會上流行的各種武術,從審美角度欣賞,各家有各家的不同藝術風格或稱神韻。有的疾如閃電,有的猛如風雷;總之,疾、迅、猛、烈、冷、脆、硬、堅等,可以概括各家之風格。武當派拳法則以柔綿見長,處處體現出圓、圈、旋的有機交合運化之勢。如八卦掌沿圓走轉、縱橫交織、隨走隨變、左右旋轉、式式連錦;形意拳之『如水流之曲曲彎彎,無孔不入』、『其形似閃』,內旋迴帶,勢如連環;太極拳以腰爲軸,帶動周身四肢百骸處處劃圓運動,大弧帶小弧,大圓套小圓,周身形成平圓、立圓、斜圓、八字圓、雲圈圓等等。這些圓的運動,表現著一種力的含蓄柔韌美,也表示著一種無窮的生機和活力。

   由於武當武術創自道家,所以其拳法的美家原理就出自道學之道。老子【道德經】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論。這是指,道家認識道首先從自身認識起,然後由近及遠聯繫生物、非生物和整個大自然,從中尋求普遍規律。道可以反映宇宙宏觀和微觀的全部自然世界,然而,道學又是從宇宙宏觀和微觀的全部自然世界中獲得的。從『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道的本全看,『圓』的運動貫穿一切:『圓』是事物的最本質的運動軌跡;『圓』是自然永恆的主題。所以,武當既然是以『道』爲指導思想的拳術,便會理所當然按照『道』的圓圈去運動。武當武術的這種遵道而行的拳法,無意中表現了一種純樸的自然風韻。   最有意思的是,在武當內家拳派當中,以動物命名的拳最多。如形意拳中鷹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等,如八卦掌中的龍形八卦、游身八卦,以及太極拳中以野馬、黑虎、白猿、大鵬、白蛇、青龍命名的招式等。看起來這是拳術的仿生學問,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探索的道——即自然的『圓』的同變化。所謂念生,無非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爲了適應生存,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逐漸造就了不同的圓旋的生活行爲,而拳家發現後則加以轉化借用,形成技擊之術。據言,張三丰當年在武當山觀蛇鵲相鬥,司其圓旋柔綿之妙,創造出了長拳七十二式,其旨趣也在發現自然之妙。 武當武術的自然之神韻,是拳家將拳法融歸自然之結果。能達到表現自然之神韻的境界進,必有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相吻合。既養精養氣,也養神養意,既能頤神養生健體,又能得到非常高雅文明的審美享受。

   武當武術既然作爲武術,畢竟在戰爭攻防上存在有真格的技擊意義。如果一味講『武當武術是養生武術』、『技擊是武當武術不急之末學』。那麼,它可能會在很早時就歸於道家養生氣功一類,而不會被武林如此推崇了數百年之久。所以武術,說到底,最終還是要能在戰場和賽場上比高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