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6|回覆: 0

孩子養成壞習慣的三大罪魁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4-17 20: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壞習慣往往是一種頑疾,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並非每一個孩子都幸運能夠輕而易舉地改掉。所以做家長的與其坐待孩子形成壞習慣後再費盡心思地幫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壞習慣的家庭成因,早做預防。這在家庭教育中顯得尤爲實際而重要  兒童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遺傳),主要有三…
) a5 c0 B! a5 i# e/ M% `    兒童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遺傳),主要有三:) f; @7 J' r* A) o
    (一)模仿) X5 M- D6 a: l6 D% L- c. a. D7 l
    習慣源自模仿。調查發現,一般孩子容易出現的壞習慣,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等等。
( X: E8 U' s0 ]( A$ @0 m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爲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成。
' W! V7 z, h2 o) j* E& T    一位父親在談到女兒的不良習慣時,檢討說:『女兒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做作業時,一會兒找削筆刀,一會兒喝飲料,一會又看動畫片……。再三催促下寫完的作業,字跡潦草錯誤很多,實在令我們頭痛,也不得不令我們反省。我想,壞習慣養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女兒的情況不能說與我們無關,雜亂的屋子、無規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導致她形成上述壞習慣的主要原因。』
3 m( {1 m7 `* O" j( \( r0 c% X    (二)重複
7 }& H/ v7 s7 V8 V    習慣是行爲不斷重複製造出來,並根據自然法則養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爲重複N次就會成爲習慣。# i' `: h/ j# k4 B* t# ~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爲這個孩子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 c& _1 ?5 m" h2 C6 V0 i
    小男孩不服氣:『您就爲這一點小事而譴責我?!』; @/ @( S" k' w& _. w! d% Z
    『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
7 s5 _1 m# g  W2 O9 E* J5 M: w    重複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孩子一輩子。所以,爲人父母者應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儘可能地避免重複造成的不良習慣,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這樣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時候也要及時發現並設法制止。5 O- P) S) p  P. M$ d  @
    (三)縱容
( A. W7 v1 o. P    還記得臨刑前咬掉媽媽乳頭的那個盜竊犯的故事嗎?他之所以成爲江洋大盜並最終被判處極刑,與小時侯母親對他的縱容是有直接關係的。試想,當他第一次偷人家東西的時候,母親及時予以制止而不是採取讚許和鼓勵的態度,他也許會有另一種人生。
3 v+ X- V( i5 f7 n% `7 Y    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形成的。當孩子第一次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並予以制止,否則一旦形成惡習,改起來就難了。0 \4 G- i8 [+ _4 ]+ X
    有時侯,父母對孩子偶發的不良行爲,採取不聞不問的沉默態度,這也是不對的。須知沉默也是一種縱容,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它會使孩子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可以,於是放手去做,終成惡習,貽害終生。% v" O% C* T0 i" L
    後天環境和後天教育是可以人爲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從改正自身不良習慣做起,給孩子做好的榜樣,並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預防,就能極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兒童不良習慣的形成。2 j3 u, N; R+ s) r1 X
    遠離壞習慣,養成終生受用的好習慣,家庭教育就會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較容易走向成功。這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實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