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考古網
春秋初期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自丹陽遷都至郢,即今之紀南城。公元前278年,秦軍攻佔郢都,楚頃襄王東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遷都於鉅陽(今安徽太和東南),公元前241年,又遷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紀南城又名紀郢,位於今湖北江陵市北5公裏處,因其位於紀山之南,故後人又稱之為紀南城。
城垣為土築,大部分至今仍保存在地面上,一般高出平地3.9~8米,底部寬30~40米,上部寬10~20米,城垣全長15506米。其中,北垣3547米,西垣3751米,東垣3706米,南垣4502米。城外有護城壕,壕內坡較平緩,寬10米左右,外坡較陡,寬6米左右。據在西垣北門和南垣水門發掘的地層關係和出土遺物判斷,現存城牆建於春秋晚期或春秋戰國之際。
紀南城內現存有夯土台基84個,絕大部分集中在城內東部,尤以城內東南部最密集。分佈情況如下:城內東南部(松柏區)61個,城內東北部(紀城區)15個,城內西南部(新橋區)6個,城內西北部(徐崗區)2個。
在西南部新橋區的陳家台遺址發現鑄銅遺址1處,其西北邊和東邊各發現鑄爐1座,有銅、錫煉渣、鼓風管、紅燒土塊等,時代屬戰國時期。
窯址在紀南城內的龍橋河西段,東南區的余家灣、范家垸,西南區的新橋遺址等均有發現。
紀南城內有很多水並,僅在龍橋河西段新河道長約1000米,寬約60米的範圍內,即發現水井256座,包括陶、木、竹、蘆葦質井圈等。其中有些井是作為冷藏保存食品之用。
紀南城四周約三四十公裏的範圍內,分佈着密集的楚墓。這些楚墓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至今地面上仍保留封土堆的大墓,初步調查,其數量達800多座。第二類是無封土堆的較小的墓,目前發現25處,共約2000座。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兩周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