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古璽印均為程訓義藏品
程訓義 1937年生,安徽績溪人,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焊接專業,長期從事工程建設施工、科研、教學工作,現任河北省民間收藏協會理事。主藏:古璽印,古印陶,古硯、碑刻拓片、金石工具等。
――訪我省著名古璽印收藏家程訓義先生
很早就聽收藏界人士說,程訓義先生獨具慧眼,藏品頗豐,心裡自然有了準備,及至造訪程先生家,其藏品還是令記者目不暇接:色彩鮮艷的漢彩陶,發色凝重的青花瓷,拓印清晰、筆致嚴謹的古拓片,尤其是其收藏的500餘枚古璽印中,近400枚都是戰國之物。印文斑駁,銘鑄了華夏歷史傳承的痕跡,銅鏽斑斕,浸染了兩千年的歲月滄桑。程訓義不僅藏古璽印,他還痴心研究古璽印,並在2007年出版了【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一書,書中輯錄了其收藏的古璽印和古印陶529件,上溯戰國,下至宋元,成為金石愛好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家學鍥難捨
璽印自鍾情
說起喜歡收藏古璽印的原因,引出了程訓義的家承,頗令人吃驚――程訓義愛好古文字,始自其祖父的影響。程訓義的祖父曾在南開大學教國文,他潛心研究古文字,與其鄉人,國畫大師,也是古璽印收藏大家的黃賓虹成為好友。程訓義的父親,則曾在國立藝專任教,而程訓義的收藏,則受其伯父――上個世紀名動江浙的收藏大家程萬孚的影響。
程訓義大學所學專業為理工類,但這並沒有轉移他對中國古文字的興趣,數十年來,他孜孜以學,苦苦研習。而其所學的專業,恰恰為其收藏古璽印和其他青銅器物提供了幫助:『對於各種鏽的形成,我再熟悉不過了,一件東西放在我面前,搭眼一瞧,就知道這鏽是自然形成的還是偽造的。』程先生微微一笑,頗為自得的說。
其實,說起來,程訓義的藏齡也不算太長,家裡原本藏有一些寶貝,但在文革期間遺失一空,他真正的收藏,始於文革後,自然,也是始自古璽印收藏。
『璽印是我國土生土長,有着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藝術品。在古代,中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在秦代以前均稱為「璽」,及至秦始皇規定只有帝后印方可稱「璽」,其他的官私印只能稱「印」,這才有了「璽」與「印」之分。其實,就收藏而言,古璽印也是一大收藏門類,如晚清的羅振玉、陳介祺、吳大征、黃賓虹,寫【老殘遊記】的劉鶚,都是古璽印收藏大家。』程訓義介紹說:『只是隨着傳統文化教育的淡化,人們對於古文字了解越來越少,研究古璽印的難度也就相對越來越大,門檻也就顯得越來越高。故而,近年來,對於古璽印的收藏和研究的人群,也就越來越少。目前,在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市博物館、天津市博物館、吉林大學等相關機構均有古璽印收藏,而個人搞這個專項收藏者,較之其他收藏專項,略顯少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