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F9 i R4 P) v9 t" b
; q1 T; R2 [0 d4 R3 U8 ~: z 李秀成智取杭州。(資料圖片)
8 k9 p+ z W# d . `. O1 m; l" E; H* @( e
自從曾國藩把【資治通鑑】記載的唐朝『裴度李迤講討役』選入【經史百家雜鈔】後,『李逖┮谷氬討蕁鋇墓適鹵愎鬮流傳。 * v/ g- `$ q% U; C2 z) L( ~. c
O+ I, D$ x- R, N 蔡州地處淮西,自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節度使李希烈反叛朝廷形成割據後,其權柄數次易手。至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代理蔡州刺史吳元濟自領軍務,派兵四出焚掠,危及唐朝東都洛陽。唐憲宗先後派兵約9萬從四面進討,但征伐幾年,收效甚微。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太子詹事李遄鄖胩只次鰨朝廷遂任命李邐唐、隨、鄧節度使,次年宰相裴度親自指揮討伐吳元濟。
5 y" l, B, G- r0 F6 M2 W
. R: d' c. A; ]2 |( z# h 『官軍』前來偷襲
" ^$ I( g8 f" k! s7 W' N0 E0 j' X6 B! e0 @
吳元濟毫無防備 " b! ?# }% ]; v
" B! d9 N$ g" }. O
裴度和李寰過多次謀劃和精心準備,最後奇襲蔡州,生擒吳元濟,平定了蔡州。李逑擊蔡州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示弱驕敵,使吳元濟恃勝不備,因而出其不意乘虛而入外,天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李宄霰那一天是十月辛未日,當夜幕降臨時,風雪交加,『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人人自以為必死,然畏澹莫敢違。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大風雪的天氣雖然對『官軍』行軍極為不利,但對敵方更不利,因敵方根本意想不到在這種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官軍』會突然發動襲擊,因而一點防備也沒有。正如李逅說的:『風雪陰晦,則烽火不接,不知吾至。』李逭是巧妙運用了天氣因素,才使『官軍』一路暢通,神不知、鬼不覺地直達吳元濟的老巢。
- _/ ?, ~% x; ^+ O k
8 m' Z5 L5 K. r9 I% ?& o, D 天氣變化往往是偶然現象,指揮者如果能及時利用這種偶然因素,有助於克敵制勝。 4 F8 A" L- V- `1 B
9 j2 [8 Q M4 V8 Q 太平軍內外夾擊 % r- P) y' F2 k
0 g5 C. d2 H+ l% H/ y
粉碎清軍包圍圈
0 J8 ]5 @, r6 k0 V6 l! a6 V3 S4 n; ]6 @) \* j! c
公元1860年,清軍數十萬大軍圍攻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忠王李秀成向洪秀全獻計,要求天王撥兩萬人馬給他,乘夜突圍,偷襲敵軍屯糧之地杭州,切斷清軍的後勤供給,然後回師天京,裡應外合,反攻敵人。翼王石達開完全贊同李秀成的意見,並表示也帶一隊人馬突圍出去,與忠王協同作戰。
. N+ p# [6 {2 P3 H' d( z2 n: S. B& X
洪秀全同意了李秀成和石達開的作戰方案。這時正值年初二,清軍仗着人多勢眾,防備出現鬆懈。這天夜半時分,李秀成和石達開各率一隊人馬,從敵軍防守薄弱的東南角突圍出去。李秀成直奔杭州,石達開直奔湖州。 : g5 l0 p9 q' k# R, g+ z( z$ K
, y5 X% Q( R3 m7 E0 S1 A: ^; B 當時守杭州的清軍有一萬餘人,李秀成攻城時他們只守不攻,攻守戰一直打了三天三夜,仍未見分曉。突然間,天降大雨,人人都變成落湯雞。城內守軍見城下的太平軍一個個疲憊不堪,以為他們已無力攻城,便躲進城堡休息,此時李秀成靈機一動,抓住這一時機,派一千多名勇士偷偷爬上城牆,等守城兵發現時,城門已經大開,李秀成率兵沖入城內,占領了杭州。 $ I* w- C( u2 B; x \
( P% P$ x/ r& e( L' n8 c" [4 k 李秀成隨即焚燒清軍糧倉,清軍獲悉後火速分兵回援,李秀成也火速回師天京,同時石達開也回救天京,兩路兵馬會合,與守城的太平軍對圍城清軍形成內外夾擊之勢,最終粉碎了清軍的包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