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9 U7 _+ o K& I7 O
: A( k" d( t! r& o7 }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在李鴻章等人的贊助下,第一批留美學童乘坐輪船,浮海而去。八九年後,他們回到中國。李鴻章認識到他們在美國所受教育的價值,將許多人安置在自己手下,有的去了天津的水師學堂和魚雷學堂,有的進了電報學堂,有的被送到開平煤礦。這些留美學童年紀甚輕,當時尚未成為李鴻章幕府中的重要角色。 C( M+ a8 r) g6 N) z- N8 U+ j+ P
" O% G1 w `% c
然而,有三個年齡較大的留學生,則成為李鴻章的得力助手。他們並非來自第一批留美學童,而是單獨出國留學的。這三個人是―――馬建忠、羅豐祿和伍廷芳。
3 F: H4 j3 L' @* }3 a
, e+ w5 }1 D- Z/ A5 d: @" q7 d 馬建忠出身於江蘇的一個縉紳家庭,被李鴻章派往法國學習,一度在駐巴黎的中國公使館任參贊。他回國後不久,李鴻章就在一封信中提到,馬建忠正『講習交涉律例』,學習外交事務。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清朝與英國、美國和德國談判時,馬建忠充當了李鴻章的代表。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他陪李鴻章赴馬關談判,次年又陪李鴻章環遊世界。 $ ]/ ]1 d0 G) R1 f+ n! P+ N
2 x# h5 V/ S5 N8 q7 A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羅豐祿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從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畢業,之後成為駐英公使郭嵩燾的隨員。他加入李鴻章幕府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但在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十月,李鴻章評價他說:『羅豐祿學有根柢,當差甚勤。』羅豐祿長期擔任李鴻章的機要秘書和翻譯。
' ]& a* a4 U9 P0 ^; t5 N' O
$ {& J0 C2 J$ N7 _0 [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通過李鴻章施加影響,羅豐祿成為中國駐英公使,不僅熟知歐洲的風習禮儀,而且精通英語口語。李鴻章訪問歐洲時,他那機智的談吐和得體的措詞,受到歐洲各國顯貴的一致讚揚,這多半要歸功於羅豐祿,正是羅豐祿將李鴻章在招待會上的致詞翻譯成英語的。據說,羅豐祿將李鴻章在維多利亞女王留言簿上寫的一首中國古詩,用莎士比亞式的語句譯成了英文,深獲女王的歡心。 ; `1 x& ^) E) e1 I
7 t. ]: R2 q! q% \ 李鴻章的第三位『海歸派』幕友是伍廷芳。他生於廣州,15歲開始學習英文,此前已經在新加坡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他遠赴英國學習法律,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英國法律界的中國人。
! _6 C/ v6 L3 M; b2 d$ s* }3 y+ Q) V! J# B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伍廷芳接受李鴻章的邀請,來到天津加入李鴻章的幕府,做李鴻章的法律顧問和外事代表。在幕府期間,伍廷芳對鐵路建設產生興趣,促成了開平鐵路公司的成立並成為其總辦。他還隨馬建忠、羅豐祿一道陪同李鴻章去馬關談判。進入民國,伍廷芳曾任外交總長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