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4|回覆: 0

宋之問的悲劇(圖)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7-13 09: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13351610174153.jpg

4 B+ K: A1 ]+ O2 c4 H5 Q
; F- @! F. |% I% h0 i& V
    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詩才一流,爲近體律詩定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對一個詩人來說,品格似乎總是要比詩才更重要,古人說『先器識而後文藝』就是這個道理。宋之問在歷史上名聲很差,皆因世人認爲其品行惡劣,爲人不齒。然而,縱觀宋之問的一生,他不過是一個屢屢捲入政治漩渦的犧牲品,活得很累也很可憐。 $ J/ ]# k: _. r2 p& R

$ P* Z: L2 l5 X' N- M    宋之問弱冠知名,善五言詩,『無能出其右者』,20歲中進士,有幸登臨『龍門』進入宮廷做了一名文學侍從。宋之問自恃才華出眾、儀表堂堂,他第一個刻意接近的對象竟是武則天,他寫詩向武則天自薦當男寵,武則天卻對他避而遠之。因爲武則天聽說他有口臭。宋之問羞愧不已,從此暗含丁香,以除臭味。 9 m2 ^  u$ @* _& f* P) x
( ?( w. p& N' r0 ^7 E3 m$ A# }
    宋之問還算有自知之明,他很快轉向依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易之讓宋之問捉筆寫了不少詩獻給武則天,討她歡心。這期間,宋之問做的最無骨氣的事,就是爲張易之『捧溺器』,要說這提尿壺的勾當,自有下人去做,宋詩人卻搶著去做,有辱斯文不說,還留下千古笑柄,實在不值。 2 h, k+ X7 {: [% i0 V
+ u8 a- p: d" b7 X; K0 u
    不久,宰相張柬之、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人逼武則天退位,張易之被殺,宋之問被貶到瀧州(今廣東羅定縣)任參軍。昔日的榮華富貴歷歷在目,被冷落的滋味是那樣難受,不甘心的他第二年就偷偷潛回洛陽,躲在友人王同皎的家中,王同皎是安定公主的駙馬,當時武三思權勢囂張,他不想讓大唐江山落入武三思之手,就密謀他人誅殺武三思。 7 Y% k& m% D4 t  C/ ]- @: C

4 T' ?+ D  x% }    此事被宋之問知道後,指使侄子向武三思告密,結果王同皎等人被斬首,他宋之問當然得到了武三思的賞識,被提拔爲鴻臚主簿,由此,宋之問也背上了『賣友求榮』的罵名,『深爲義士所譏』、『天下丑其行』。現在學者當中有一種意見,認爲當時的告密者不是宋之問,而是其弟宋之退。但王同皎被殺後,宋之問馬上升官了,這是一個事實,所以在告密一事上,宋之問很難逃脫干係。 : K% w& g4 `9 ?  x1 ], P( a7 v
$ V$ |' B7 z/ K9 o# ?: k/ M5 w
    然而,武三思好景也不長,公元707年7月,太子李重俊與大將軍李多祚發兵殺死武三思,宋之問的又一棵大樹倒了,他見太平公主勢力很大,就去投靠太平公主。當時,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也是權勢炙熱,兩相比較,他覺得還是安樂公主更有前途,於是又轉向巴結安樂公主,對此,太平公主極爲不滿。一次,唐中宗想提拔宋之問當中書舍人,太平公主趁機參了他一本,揭發了他的受賄醜行。於是,宋之問被貶爲越州(今紹興)長史。 7 ~- l3 a/ r! c: m- m/ T
5 @8 s) m7 ]/ X. w. @' |* o8 J+ W
    這次打擊讓他清醒過來,體會到了政治鬥爭的詭秘和個人寵辱的無常,他開始反省自己,訪察民生,『頗自力爲政』,總之,他想做一個問心無愧的好官,而與此同時,他的詩歌風格也有了極大的改變。第一次被貶,他寫下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樣的好詩,這次被貶,他又寫下了『山雨初含露,江方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這樣的佳句,以致他的詩『流布京師,人人傳諷』。
2 O- b% L3 B9 K4 W
. x+ M; w% k* |, K# J$ _    詩人仿佛看到了另一個新生的自己,但就在此時,又一次宮廷政變突然而至,斷送了他的人生。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之爭,最終以安樂公主被殺而結束,宋之問的後台再次倒掉,他曾經依附張易之、武三思的舊事被揪出來,老帳新帳一起算的結果,是他被流放欽州。兩年後,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將他賜死,終年約56歲。
$ g) J  K6 m" e7 w8 H8 p# }% s
3 g7 Y4 C+ P. N/ Z    宋之問的最大悲劇,就是他本不適合官場,卻偏要混跡於官場,他有一顆敏感的詩心,卻無政治的敏感,以致每次關鍵時刻,他都站錯了隊。
5 H' f9 B& |0 m3 v6 W3 ^, |* L1 n' l4 l1 r. p0 R( S
    宋之問曾寫過一首詩【題張老松樹】,其中有一句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顯然不是自詡,他還沒厚顏無恥到那種地步,也許,詩人也清楚自己就像一棵藤蘿,做人很失敗,所以對那種孤直如松的高節之人,特別敬慕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