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08|回復: 8

[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8 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論述直接截取自“国文基础交流㊣”QQ群中的討論:

勤本||名字(575546454)21:53:00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问孔子说:“只要同乡的人都与之交好,如何?”孔子说:“不可以。”子贡又问孔子说:“只要是同乡的人都与之交恶,如何?”孔子说:“不可以”。不如做到和同乡之中的好人与之交好,和同乡之中的恶人与之交恶”

这一章实际上是在解释“君子群而不党”的“党”的本来含义。党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但是由于古人往往是宗族聚居,所以党人之间往往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如孔子说:“宗族称孝,乡党称悌”也能证明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关系,人们往往结成利益上同盟,有时甚至就是纯粹的利益争夺,甚至到了党同伐异,不问是非的地步。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宗族械斗,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所以子贡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而是当时有这样的宗族观念。所谓“门外掩仁,门内绝义”的思想在当时是相当严重的。其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也是这么起源的。但是孔子的思想中却有突破这一点的倾向。他说“仁”即爱人,实际上包括了所有人。《中庸》上说“仁者,亲亲为大”,就是这一思想在《论语》里并没有直接反映。为什么墨家最终能提出“兼爱”,则是孔子的思想被发挥到极至的结果。那么人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没有绝对的摆脱血缘意识和乡土意识,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比墨家更加现实一些。

那么孔子自身对待这一点呢?尽管他说过亲亲相隐,但他主张帮理不帮亲,“群而不党”,“遍爱众而泛亲仁”,以是非对错为根本原则。“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恰恰是其思想的反映之一。孔门后来之所以有“四海之类皆兄弟”的说法,应该说,这是对原始的宗族意识,血缘思想,地域观念的较大突破。孔子认为不管是四方之人,还是乡里乡亲,都要以德相交,志同道合。作为君子更是应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所以孔子主张君子群而不党,反对党而不群。从这里,我们能够了解到孔子对狭隘的宗族观念的突破,从而使一些人能够相对的从中摆脱出来,得到一定的个人自由。所以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前卫的。但是后来的儒学则放弃了这种积极的观念,转向更加强调宗族观念,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倒退。人们往往最终难逃被封建宗法思想所束缚的命运,从而在根本上失去了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但是孔子自身也并不彻底,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等等,说明孔子并未从一个家庭的角度中将思想相对解放出来,但是在宗族与外人之间,却有着一定的“一视同仁”的思想基础。他把“亲亲为大”固化在一个封建家族,把“人不独亲其亲”却从一个宗族放大到一个社会。但孔子的思想残余是必然的,因为当时的社会不管家庭伦理,还是政治伦理,都出现了双重的坍塌,所以孔子既要强调“孝悌”,又要强调“举贤”,对孔子而言,其实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矛盾,但是这两者之间因为利益关系的纠葛必然有着现实的内在深刻冲突。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悌观念往往导致任人唯亲,而基于德才思想的举贤意识往往要求唯才是举。但是宗族观念作为封建社会的最为本质结构,不管是百姓之家,还是天子之家都是如此,由于其力量如此强大,所以举贤的思想并不可能在社会上得到真正的实现。孔子思想并不完全矛盾的两个侧面,后来被放大出来,在现实社会里就表现为儒学的“亲亲为大”和墨学“兼爱”的必然冲突,但是历史也必然选择了前者。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0:40
以是非对错为根本原则。“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恰恰是其思想的反映之一。孔门后来之所以有“四海之类皆兄弟”的说法,应该说,这是对原始的宗族意识,血缘思想,地域观念的较大突破。
=====
放大来说,就是以文明与野蠻之辨(则華夷之辨)为原则,而不是地理血统(则民族)。
这正是華夏几千年能融合周边蠻夷,不因地理血统而排斥胡夷于華夏之外,而華夏在接受蠻夷时,又不因蠻夷文化的野蛮低下而导致文明倒退,一直保持文明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亦则華夏文明的教化功效。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2:02
元清时期,華夏文明的華夷之辨被颠倒,華夏文明也就失去了主体,正道的地位,而被野蛮文化排斥到次要地位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6:18
華夷之辨被废除,实际上就是文明与野蛮不分,缩小来看就是是非不分——这不就是目前这个社会的特征吗?
勤本||名字(575546454)22:27:20
但是这个提法 容易理解为华人与夷人之外
勤本||名字(575546454)22:27:30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7:51
那是观念歪曲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8:10
不在“華夷之辨是否正确”的范围之内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8:38
華夷之辨是文化定義,不是血统定義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0:00
没办法 君子与小人之分 同样被理解 居上位者 和居下位者之分 呵呵 孔子说 出言要谨啊 说得很对 但是也一样没办法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0:07
就像是非之分不因人而異,只因行为思想而異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0:34
呵呵,所以要正言嘛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1:54
在道德学说里 最好只论事 不论人 对的如何 错的如何 其实没有必要使用君子 小人这样的区分方式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2:33
讲清楚什么行为是对的 什么行为是错的 就行了
勤本||雁南飞(591409007)22:32:52
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很多时候公道自在人心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3:34
谎言千遍亦成真,很多时候公道不在人心,但在天理
雪思凝 發表於 2010-1-23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3:34
谎言千遍亦成真,很多时候公道不在人心,但在天理

天理如何确认?公不公道,更多的时候是文化主流的引导。无论是一种习俗上的惯性,还是某种学术上的偏执,久而久之地强化,都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无意识行为了,对与错很难再有人去辩析。
社会风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點評

天道为公,人道法天,当人道不再法天时,那时候的公道就不在人心了  發表於 2010-6-27 23:56
易子 發表於 2010-6-7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夷之辨,確如名字所說,看標題以為是以種族地域,從宗族的親親和群而不黨來比較,折射到華夏與外族的融合,文明與野蠻的博弈,高論啊
確實 正如延章而言 元清的華夷顛倒,危害了華夏文明的主體,但是我覺得後金滿清的統治,使華夏文明失去了重新確立地位的機會,現代的華夏主體是什麽,似乎很模糊了,在我看來,漢族人為首的建立的代表漢族華夏文化才能稱為正統,不然大家都就生活在異族統治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外族和則和,仇則世仇,不死不休,華夏種族的存亡為最大,如秦漢邊塞,以首級論功,匈奴未滅,何以爲家,代代如此。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6-27 2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休竹客 於 2010-6-27 23:57 編輯
華夷之辨,確如名字所說,看標題以為是以種族地域,從宗族的親親和群而不黨來比較,折射到華夏與外族的融合 ...
易子 發表於 2010-6-7 16:44

華夷之辨,是一个文明与野蛮的辩证概念,因为在古代,整个“世界”就是中国的“天下”,当时没有现在的民族国家观念,只有同一个文化下,同一个族群下,不同疆域的各种地域诸候国——现代的国家都是指以民族为区分的国家,而且不同国家一般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内。
所以在古代,华就是指整个“人类世界”中文明的人,夷则指文明教化之外的人,比如匈奴留鲜卑。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7-1 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是指文明,礼仪;夷指野蛮,无理,禽兽性格。不应该把華和夷混淆,以为两种文明。

點評

嗯,认同  發表於 2010-7-1 21:45
南丘 發表於 2010-7-1 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说绅士代表华,那么夷就是那些痞子流氓了
南丘 發表於 2010-7-1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休竹客 的帖子
……历史证明,崋夷之辨实际上是达到了战术上“亲亲为大”,战略上“兼爱”的目的。 ...
medest 發表於 2010-7-1 17:33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華夷之辨是教化的理论基础,而亲亲为大、兼爱是种人道理论,二者的关系,你认为是怎样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9-3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南丘 的帖子
药,有药引一说。人道理论则为崋夷之辨的药引。
medest 發表於 2010-7-2 09:14

比较恰当的比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3-16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

对于这个必要性,我现在有了新的认识。

  中央党史研究办公室在编纂中国共产党1949年到1978年历史时,提出了一个反对非对即错的观点,对陈独秀后期的问题用了一种比较惋惜态度,肯定了他前期的贡献,也指出了后期的错误。
  在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的讨论中,我看到的是一种非对即错的观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