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612|回覆: 8

[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8 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論述直接截取自『國文基礎交流㊣』QQ群中的討論:

勤本||名字(575546454)21:53:00
13.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貢問孔子說:『只要同鄉的人都與之交好,如何?』孔子說:『不可以。』子貢又問孔子說:『只要是同鄉的人都與之交惡,如何?』孔子說:『不可以』。不如做到和同鄉之中的好人與之交好,和同鄉之中的惡人與之交惡』

這一章實際上是在解釋『君子群而不黨』的『黨』的本來含義。黨是古代地方戶籍編制單位,五百家爲黨。但是由於古人往往是宗族聚居,所以黨人之間往往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如孔子說:『宗族稱孝,鄉黨稱悌』也能證明這一點。也正是因爲這樣關係,人們往往結成利益上同盟,有時甚至就是純粹的利益爭奪,甚至到了黨同伐異,不問是非的地步。直到今天許多地方仍然存在宗族械鬥,也是基於這樣的原因。

所以子貢問這樣的問題並不奇怪,而是當時有這樣的宗族觀念。所謂『門外掩仁,門內絕義』的思想在當時是相當嚴重的。其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也是這麼起源的。但是孔子的思想中卻有突破這一點的傾向。他說『仁』即愛人,實際上包括了所有人。【中庸】上說『仁者,親親爲大』,就是這一思想在【論語》裡並沒有直接反映。爲什麼墨家最終能提出『兼愛』,則是孔子的思想被發揮到極至的結果。那麼人孟子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沒有絕對的擺脫血緣意識和鄉土意識,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思想比墨家更加現實一些。

那麼孔子自身對待這一點呢?儘管他說過親親相隱,但他主張幫理不幫親,『群而不黨』,『遍愛眾而泛親仁』,以是非對錯爲根本原則。『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恰恰是其思想的反映之一。孔門後來之所以有『四海之類皆兄弟』的說法,應該說,這是對原始的宗族意識,血緣思想,地域觀念的較大突破。孔子認爲不管是四方之人,還是鄉里鄉親,都要以德相交,志同道合。作爲君子更是應該『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所以孔子主張君子群而不黨,反對黨而不群。從這裡,我們能夠了解到孔子對狹隘的宗族觀念的突破,從而使一些人能夠相對的從中擺脫出來,得到一定的個人自由。所以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是比較前衛的。但是後來的儒學則放棄了這種積極的觀念,轉向更加強調宗族觀念,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倒退。人們往往最終難逃被封建宗法思想所束縛的命運,從而在根本上失去了獨立的意志和人格。但是孔子自身也並不徹底,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等等,說明孔子並未從一個家庭的角度中將思想相對解放出來,但是在宗族與外人之間,卻有著一定的『一視同仁』的思想基礎。他把『親親爲大』固化在一個封建家族,把『人不獨親其親』卻從一個宗族放大到一個社會。但孔子的思想殘餘是必然的,因爲當時的社會不管家庭倫理,還是政治倫理,都出現了雙重的坍塌,所以孔子既要強調『孝悌』,又要強調『舉賢』,對孔子而言,其實並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矛盾,但是這兩者之間因爲利益關係的糾葛必然有著現實的內在深刻衝突。基於血緣關係的孝悌觀念往往導致任人唯親,而基於德才思想的舉賢意識往往要求唯才是舉。但是宗族觀念作爲封建社會的最爲本質結構,不管是百姓之家,還是天子之家都是如此,由於其力量如此強大,所以舉賢的思想並不可能在社會上得到真正的實現。孔子思想並不完全矛盾的兩個側面,後來被放大出來,在現實社會裡就表現爲儒學的『親親爲大』和墨學『兼愛』的必然衝突,但是歷史也必然選擇了前者。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0:40
以是非對錯爲根本原則。『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恰恰是其思想的反映之一。孔門後來之所以有『四海之類皆兄弟』的說法,應該說,這是對原始的宗族意識,血緣思想,地域觀念的較大突破。
=====
放大來說,就是以文明與野蠻之辨(則華夷之辨)爲原則,而不是地理血統(則民族)。
這正是華夏幾千年能融合周邊蠻夷,不因地理血統而排斥胡夷於華夏之外,而華夏在接受蠻夷時,又不因蠻夷文化的野蠻低下而導致文明倒退,一直保持文明長盛不衰的原因所在——亦則華夏文明的教化功效。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2:02
元清時期,華夏文明的華夷之辨被顛倒,華夏文明也就失去了主體,正道的地位,而被野蠻文化排斥到次要地位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6:18
華夷之辨被廢除,實際上就是文明與野蠻不分,縮小來看就是是非不分——這不就是目前這個社會的特徵嗎?
勤本||名字(575546454)22:27:20
但是這個提法 容易理解爲華人與夷人之外
勤本||名字(575546454)22:27:30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7:51
那是觀念歪曲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8:10
不在『華夷之辨是否正確』的範圍之內
勤本||延章(438378316)22:28:38
華夷之辨是文化定義,不是血統定義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0:00
沒辦法 君子與小人之分 同樣被理解 居上位者 和居下位者之分 呵呵 孔子說 出言要謹啊 說得很對 但是也一樣沒辦法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0:07
就像是非之分不因人而異,只因行爲思想而異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0:34
呵呵,所以要正言嘛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1:54
在道德學說里 最好只論事 不論人 對的如何 錯的如何 其實沒有必要使用君子 小人這樣的區分方式
勤本||名字(575546454)22:32:33
講清楚什麼行爲是對的 什麼行爲是錯的 就行了
勤本||雁南飛(591409007)22:32:52
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很多時候公道自在人心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3:34
謊言千遍亦成真,很多時候公道不在人心,但在天理
雪思凝 發表於 2010-1-23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勤本||延章(438378316)22:33:34
謊言千遍亦成真,很多時候公道不在人心,但在天理

天理如何確認?公不公道,更多的時候是文化主流的引導。無論是一種習俗上的慣性,還是某種學術上的偏執,久而久之地強化,都會成爲大多數人的無意識行爲了,對與錯很難再有人去辯析。
社會風尚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點評

天道爲公,人道法天,當人道不再法天時,那時候的公道就不在人心了  發表於 2010-6-27 23:56
易子 發表於 2010-6-7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夷之辨,確如名字所說,看標題以爲是以種族地域,從宗族的親親和群而不黨來比較,折射到華夏與外族的融合,文明與野蠻的博弈,高論啊
確實 正如延章而言 元清的華夷顛倒,危害了華夏文明的主體,但是我覺得後金滿清的統治,使華夏文明失去了重新確立地位的機會,現代的華夏主體是什麼,似乎很模糊了,在我看來,漢族人爲首的建立的代表漢族華夏文化才能稱爲正統,不然大家都就生活在異族統治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外族和則和,仇則世仇,不死不休,華夏種族的存亡爲最大,如秦漢邊塞,以首級論功,匈奴未滅,何以爲家,代代如此。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6-27 2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休竹客 於 2010-6-27 23:57 編輯
華夷之辨,確如名字所說,看標題以爲是以種族地域,從宗族的親親和群而不黨來比較,折射到華夏與外族的融合 ...
易子 發表於 2010-6-7 16:44

華夷之辨,是一個文明與野蠻的辯證概念,因爲在古代,整個『世界』就是中國的『天下』,當時沒有現在的民族國家觀念,只有同一個文化下,同一個族群下,不同疆域的各種地域諸候國——現代的國家都是指以民族爲區分的國家,而且不同國家一般在不同的文化領域內。
所以在古代,華就是指整個『人類世界』中文明的人,夷則指文明教化之外的人,比如匈奴留鮮卑。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7-1 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是指文明,禮儀;夷指野蠻,無理,禽獸性格。不應該把華和夷混淆,以爲兩種文明。

點評

嗯,認同  發表於 2010-7-1 21:45
南丘 發表於 2010-7-1 21:40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說紳士代表華,那麼夷就是那些痞子流氓了
南丘 發表於 2010-7-1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休竹客 的帖子
……歷史證明,崋夷之辨實際上是達到了戰術上『親親爲大』,戰略上『兼愛』的目的。 ...
medest 發表於 2010-7-1 17:33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華夷之辨是教化的理論基礎,而親親爲大、兼愛是種人道理論,二者的關係,你認爲是怎樣的?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9-3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南丘 的帖子
藥,有藥引一說。人道理論則爲崋夷之辨的藥引。
medest 發表於 2010-7-2 09:14

比較恰當的比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3-16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

對於這個必要性,我現在有了新的認識。

  中央黨史研究辦公室在編纂中國共產黨1949年到1978年歷史時,提出了一個反對非對即錯的觀點,對陳獨秀後期的問題用了一種比較惋惜態度,肯定了他前期的貢獻,也指出了後期的錯誤。
  在華夷之辨(又稱夷夏之辨)的必要性的討論中,我看到的是一種非對即錯的觀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