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U: v5 H( l& u, V
n* l4 u% g6 z* D9 R/ S2 t
施耐庵在【水游全傳】中,寫了酷愛玩球的宋徽宗起用一個由踢球發跡後來當了太尉的高俅。王明清在【揮m後錄】中也記錄了高俅因踢球而發跡。這使我們知道,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愛看踢球。宋人劉的【中山詩話】中還記載了一個與高俅一樣靠踢球升了官職的人物柳三復。一天,丁謂踢的球飛出了牆外,柳三復拾了球,喜滋滋地抱了送還丁謂,管門的人只好讓他進去。他見了丁謂之後,把手中的球拋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頭頂球,球一直未墜落在地。丁謂看了這種表演,不由得哈哈大笑。柳三復也就在哈哈大笑中獲得了一個小小的官職。
6 S; }* d/ O5 @2 R E1 k$ P
; f5 d! g7 D2 V% R+ N 宋代禮儀中規定,朝廷有大的喜慶宴會,都要有蹴鞠表演。在喝了第六杯酒之後,足球藝人便上場表演踢球。 & v1 R) ]& X. N. Y6 a4 H% u9 [
0 k% K) |0 g, u. }& ]3 f4 e 宮廷的蹴鞠較具特色。宋元時期,愛好蹴鞠的帝王與大臣最多。蘇漢臣之【宋太祖蹴鞠圖】,表現的就是太祖、太宗、趙普、鄭思、楚昭輔、石守信六人在一起蹴鞠的情景。圖中不見球門,故這種『六人場』當是『一般場戶』中的踢法。北宋宣和時的李邦彥也是極喜好蹴鞠的一位宰相,他曾自稱『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因而被時人稱為『浪子宰相』。 }! G7 x$ P2 ]6 z' {
- u( q4 }0 u5 x2 q( e8 x 據史料記載,在宋朝汴梁城,已經有了相當多的『蹴球茶坊』和『角球店』。據【蹴鞠圖譜】記載,當時還出現了許多專門製作鞠的手工業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24種,【蹴鞠譜】中記載的有41種。與此同時,宋代社會上還有了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據記載,北宋汴梁城和南宋臨安城,在皇宮宴會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蘇述、孟宣、張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裡的踢球藝人,有黃如意、范老兒、小孫、張明、蔡潤等。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當時宋朝踢球蹴鞠的繁榮發展狀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朝官僚們玩物喪志,丟掉江山的根源。如喜愛看球的宋徽宗起用了愛踢球的高俅做太尉。只顧踢球玩耍,而最終踢丟了宋朝江山被遼金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