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8|回复: 0

粉房琉璃街 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图)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10-6-3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630489748294998.jpg

! F" K9 m- T. w
4 L. p' ^  l9 X0 Z5 E  E( J
拆迁中的粉房琉璃街
$ _8 G: A+ U7 q9 Y; ?

, s, v; T* P# i; ^8 N! L) U
W020100630489748468568.jpg

4 m4 T! L1 M, Z7 E$ ~) a1 d9 E
! c" t8 K, \1 k8 V2 V
1921年出版的地图
9 p$ j+ O2 b# t; `, I7 F7 M. V3 M. D9 T6 ]

& B) m$ m' M& c- K6 v: u
$ H& y" D" k+ {8 m8 B+ a    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很多人最早来北京的立脚点即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据光绪十二年出版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会馆已达414处。
$ k" V5 ?9 \, ?/ s
6 r" [7 m( _  a1 U  ~    会馆可以说是老北京的名人足迹留下最多的地方,比如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就是鲁迅1912年来京后居住的地方,他曾在那里写下《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不朽的作品;位于南柳巷的晋江会馆,曾是女作家林海音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的落脚之处,《城南旧事》就是她以自己童年时在南城的这段生活为背景创作的;而位于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则深深地打下了梁启超的烙印,1916年,梁启超曾在这里起草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世凯的《保国会章程》,他的许多著作也是在新会会馆完成的――
" y4 @/ M* F6 o) Q1 G  J4 B8 c4 d; D, z
    提起粉房琉璃街,总容易让人想到做工精巧的琉璃制品或修建宫殿用的琉璃瓦,可实际上这条胡同与“琉璃”并没有关系。据史料记载,这里自明朝初年开始形成街巷,当时有一个姓刘的人家在街里开了家粉房,就是制作粉条的作坊,因制作的粉条远近闻名,于是这条街就被叫做粉房刘家街,至清朝末年时改称粉房琉璃街,是由粉房刘家街的谐音演变而来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