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辨認一切陽虛、陰虛法 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 (陰氣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則氣衰,此陽虛之所由來也)。外雖現一切火症(此火名虛火,與實火有別。實火本客氣入陽經,抑鬱所致。虛火即陰氣上僭,陰指水,氣即水中先天之陽,故曰虛火。水氣以下流為順,上行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以致上僭而為病),近似實火,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淡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 自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扶陽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參、芪,扶上之陽;姜、蔻、西砂,扶中之陽;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然又有近似實火處,又當指陳。陽虛症,有面赤如朱而似實火者(元陽外越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脈極大勁如石者 (元陽暴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身大熱者 (此條有三:一者元陽外越,身必不痛不渴,無外感可憑;一者產婦血驟虛,陽無所附;一者吐血傷陰,元氣無依,吐則氣機發外,元氣亦因而發外也),有滿口齒縫流血者(陽氣虛不能統血,血盛故外越也),有氣喘促、咳嗽痰涌者(肺為清虛之髒,着不得一毫陰氣,今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陰氣也。陰氣指腎水腎火,此條言內傷),有大、小便不利者(陽不足以化陰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略具一二,再玩陽虛門問答便知。
【闡釋】鄭氏在本書序首即說:『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又說:『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准今,論深注淺,頗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略而未詳者。』因此他才寫作這【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兩部著作。於『陽虛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所以他辨認一切陰虛陽虛症法,是積累前人成果,更參以自己臨床數十年之經驗所形成,頗為全面切當,而便於應用。本段所舉陽虛病情,筆者多年臨床考驗,確信其真。凡有這類病情的幾種,即用扶陽抑陰之藥加減配伍施治,都能應手取效。凡沒有這些病情可憑的火症,都是實火。但又有近似實火的陽虛症,如鄭氏所舉的面赤如朱等幾種,外雖現一切火象,卻不可誤認為實火,必須細心辨認。只要有所舉陽虛病情可憑,仍當用扶陽抑陰之藥施治。
鄭氏謂: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是有特點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謂烏、附、天雄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以其皆同種而異名,同具辛、熱氣味而有毒,須制熟始可用,確為治下焦陽虛的要藥。至硫黃亦大熱純陽,能補命門真火不足,龍繪堂【蠢子醫】並謂:『硫黃原是火之精,一切濕熱它能清。』但因其味酸有毒,一般少用以內服,惟張鍚純善用之,其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云:『十餘年間,用生硫黃治癒沉寒痼冷之病不勝計。蓋硫黃原無毒,其毒即其熱也,使少服不會覺熱,即於人分毫無損,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論硫黃者,莫不謂其功勝桂、附,惟徑用生者系愚之創見,而實由自家徐徐嘗驗,確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穩妥,然後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黃者數百人,莫不飲食加多,身體強壯,皆愚為之引導也。』筆者亦常用硫黃為人治病,凡命門火衰,沉寒痼冷之症,用之特效,惟不用生者,需制熟而後用於湯藥或丸藥。其法以蘿蔔剜空,入硫黃在內,合定,放鍋內煮二小時,去其臭氣;或用豆腐同煮二小時亦可。 患者劉××,食不下,飲水都吐,經檢查為賁門癌,必須手術切除。筆者診斷為哽噎病,陽虛症狀明顯,命門火衰,即用附子理中湯加味,入硫黃20克至30克,服藥三月而全愈,今已五年未復發,足證硫黃功用,尚可推廣。
至於鄭氏提到滿口齒縫流血,系陽虛不能統血,血盛因而外越,亦屬確見。筆者常本『齒屬腎』之義,用四逆湯加上桂以治此等症候,而取得顯着效果。
有氣喘促、咳嗽痰涌者,鄭氏指為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腎水腎火,確屬經驗有得之言。筆者對治此種病症,只要所吐系白泡沫痰或涎痰,略帶鹹味,氣喘促,惡寒,投以附子理中湯加砂仁,無不應手輒效。
至大便不利,有如羊矢,一般都認為火大,鄭氏指出有陽不化陰,亦即陰結。 筆者師其意,而用附子理中湯合半硫丸加肉蓯蓉、麻仁、杏仁取效。硫黃性大熱,能補命門真火,推動陽氣以疏利大腸,又佐半夏之降濁。故半硫丸向為治陰結之良劑。
辨認一切陰虛證法
凡陰虛之人,陽氣自然必盛 (陽氣二字,指火旺。火旺則水虧,此陰虛之所由來也)。外雖現一切陰象,近似陽虛症,俱當以此法辨之,萬無一失。陰虛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紅色,精神不倦,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二便不利,口渴飲冷,舌苔干黃或黑黃,全無津液,芒刺滿口,煩躁譫語,或潮熱盜汗,乾咳無痰,飲水不休,六脈長大有力,種種病形,皆是陰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益陰以破陽(益陰二字,包括六陰在內,照上氣血盛衰篇,論氣有餘便是火一段,存陰、救陰、化陰、育陰諸方俱備,仔細揣摩,便知陰虛之道也)。然亦有近似陽虛者,歷指數端。陰虛症,有脈伏不見,或細如絲,而若陽虛極者(熱極則脈伏也,定有以上病形 可憑),有四肢冷如冰,而若陽絕者(邪熱內伏,而陽氣不達於四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忽然吐瀉,大汗如陽脫者 (此熱伏於中,逼出吐瀉也,定有以上病形可憑),有欲言不能,而若氣奪者(熱痰上升蔽壅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不過具其一二,余於陰虛證作有問答數十條,反覆推明,細玩便知。
按陰虛症皆緣火旺 (火即氣),火盛則傷血,此千古不易之理。後賢專以火立論,而陰虛症之真面目盡掩矣。仲景存陰、化陰、育陰、救陰之法俱廢,無人識矣,今特證之。
【闡釋】陰虛之人,由於氣有餘,則火旺,故多水虧血衰,其所現病情,多與陽虛相反。陽虛之人,由於氣不足不能統血,血行郁滯緩慢,體溫常偏低。陰虛之人,水虧火旺,故體溫常偏高而多有各種發熱現象。臨症凡見有所舉陰虛病情的,用藥即當益陰以抑陽。外雖現陰象,貌似陽虛,如鄭氏所舉的幾種情況,只要有陰虛的各種病情,仍當按陰虛施治。
這兩節提出陽虛陰虛辨證綱要,以後第二卷、第三卷各有數十條問答,詳加論證,反覆推明,最切實用陽虛證之病機與症狀總結】 一、陽乃溫煦之氣,陽虛則寒。故畏寒乃陽虛證之第一主證。
陽虛者,畏冷怯風:稍遇涼風,則易外感,常鼻塞、流涕、噴嚏。雖夏季,亦不敢迎風貪涼(怕電扇空調),衣着每多於常人。
陽虛者,形寒肢冷:因四肢為諸陽之末,故手足冰冷較為明顯;就人身部位而言,前為陰,腹為至陰之地;後為陽,背為至陽之地,故陽虛者多腹冷、背涼;又:上為陽,下為陰。腎為陰陽之根,其經脈達於足底,陽虛者,多足冷。另:天人相應,合於四時。晝為陽、夜為陰;夏為陽、冬為陰;故陽虛者,症狀常在夜晚加重,冬季猶甚。
陽虛者,需保暖,故常關門閉戶,厚衣重被,卷屈俯臥。
陽虛者,喜熱資助,故飲食喜溫熱燥辣,惡生冷清稀;喜睛天、白晝、陽光,惡陰天、夜晚、寒冷。
二、『有諸內,必形於諸外』。赤色主火,白色主寒。氣色蒼白乃陽虛證之第二主證,望診時,察顏觀色不可忽視。
陽虛者,唇淡、面白、小便清。舌淡、苔白、爪甲暗。 三、陽主動,陰主靜。觀其動靜,以別陰陽。上工守神,精力之強弱,寓陰陽之盛衰。
陽虛者,多嗜臥懶動,神疲乏力,語聲低怯。陰虛者,多亢奮不寧,煩躁易怒,聲音清亮。
陽虛之證,根據其不同程度及不同階段的症狀表現,可分為四大類,即:陽氣虧虛、陰陽兩虛、虛陽上浮、元陽外脫。
陽氣虧虛者,症狀表現最為典型:唇淡面白、形寒肢冷、神疲嗜臥、大便稀溏、夜尿頻多、舌淡苔白、脈沉遲緊等。以上症狀雖不一定齊備,但總有二三個症狀表現明顯,較易分辨。然而,凡事有常數,亦有變數;知常易,達變難。陽氣虧虛證僅是陽虛證之常態而已!
陰陽兩虛者,因陰陽互為其根,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最終導致陰陽俱損。此證陰症陽症混為一體,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猶難識辯!若單補其陰,則陽不運化,徒生痰濕;其單補其陽,則火上澆油,灼傷津液;必須陰陽雙補,才能陰陽互生。辯證要點有三:1、既有陽虛之神疲懶動,又有陰虛之咽干口渴等症。2、陽虛者多冬天怕冷而夏天耐熱,陰虛者夏天怕熱而冬天耐寒,相對於常駐人,陰陽兩虛者既冬天怕冷又夏天怕熱。3、陽虛者,但欲寐;陰虛者,易失眠;陰陽兩虛者往往神疲思睡,時時欲睡,但又難以入睡,即使用權睡着,也多夢易醒。
虛陽上浮者,寒邪盛而真陽衰也!腎為陰陽之根,元陽本下藏於命門。若真陽衰,寒邪沉降趨下,直入坎宮,雀巢鳩占,逼迫真陽,真陽難守本位而逃逸上浮,則形成上熱下寒之證。虛陽上浮,客居於頭面五官孔竅,而生目赤、顴紅、口渴、咽燥、舌瘡、齒痛諸症,極似陰虛火旺,實則真寒假熱也!然醫者常為假熱所迷惑,昧誤多矣!辯證要點有三:雖熱症見於上,但下身多見寒症:1、大便溏,小便清,2、口渴但不欲多飲或喜熱飲,3、足冷。
元陽外脫者,寒邪極盛而真陽極衰。陰寒逼迫真陽,一身元陽盡浮於頭面體表,或身熱如焚、或煩躁神昏、或面赤唇焦,或咽喉腫痛,或齒縫滲透血,或額頭汗出,或喘促呃逆,或便結溲黃,看似實火旺盛,實則陰霾重重,瀰漫無邊。若不及時回陽,一旦元陽離體外散,性命乃絕!元陽外脫證,陰極似陽,極難分辯;辯證要點有二:1、其脈或浮、或大,或數,但重按必定無力!2、不欲飲水或飲水不多,若飲猶喜熱飲。
陽虛之人,最易產生三大類病症:陽虛不攝、陽虛水泛、陽虛陰凝。
陽虛不攝者,陽氣虛,固攝陰液無力,以至陰液易於外泄,其症如下:
汗為心之液。心陽虛,心液不收,胸前、腋下易出汗,汗多則心悸。
淚為肝之液。肝為罷極之本,肝陽虛,肝液不收,則易勞倦,多呵欠流淚或迎風流淚。
涎為脾之液。脾陽虛,脾液不收,口水多。
涕為肺之液。肺主表,主津。肺陽虛,表不固,易自汗;肺受寒則多涕。
唾為腎之液。腎主水,司二便。腎陽虛,腎液不收,多唾,多尿。
凡津液、血液、乳液、精液等皆為陰液。
陽不攝津,則多汗、多尿、多淚、多唾、多涎、多涕。
陽不攝血,則嘔血、便血、鼻衄、齒衄、肌衄、月經過多、崩漏。
乳液乃水谷精氣所化。脾陽虛,宗氣弱,乳液不收,則產婦乳液清稀,未哺自流。
腎陽虛,精關不固,則遺精、滑精,早泄。
陽虛水泛者,陽氣溫煦氣化無力,不能化水生津,以至水飲痰濕滯於體內,成為至病之源。水飲痰濕同出一源而形態各異,所不同者:從瀰漫到聚集,從清稀到濃稠,從無形到有形是也。
陽虛水泛,水氣凌心則驚悸,失眠、奔豚;水氣浸肺則咳喘;陽虛水泛,水停中焦,清陽不升則眩暈;阻遏陽氣,則惡寒;津不上承則口渴;積飲逆滿則嘔吐;水飲犯胃則胃痛;水飲犯脾則腹痛、腹瀉。
陽虛陰凝,津凝則口渴、便秘;血凝則脈道瘀滯,發為痹證,常見於頭痛及頸肩腰腿痛諸症,女子可見痛經、閉經等症。
心陽虛:心下悸,欲得按;胸悶、氣短。
肝陽虛:巔頂痛,四肢厥,吐涎沫;少腹及陰部拘急。
脾陽虛:惡食生冷,腹脹,便溏,陰黃。
肺陽虛:畏冷怯風,自汗,多尿。
腎陽虛:形寒肢冷,嗜臥懶動,夜尿頻。 |